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药学论文   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护理论文   口腔医学论文   肿瘤论文   妇产科学论文   内科论文   外科论文
 儿科论文   医学期刊
35例婴儿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摘要】  通过对35例婴儿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探讨在临床中如何针对婴儿年龄幼小、无自我保护意识等特点进行护理。预防感染、加强导管的护理、防止并发症以及健康宣教是护理的重点,为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利用深静脉置管的优点提供保障。

【关键词】  婴儿;深静脉置管;护理

            深静脉置管是一种特制的穿刺管经皮肤穿刺留置于深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腔内,经此输入高渗性液体、高营养液(全胃肠外营养),同时可测量中心静脉压等。由于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广泛地使用于临床[1]。近年来,由于穿刺技术的不断提高,小儿的深静脉穿刺置管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临床,特别针对一些需要长期静脉营养、大手术等患儿,体现了其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减少了反复多次进行外周静脉穿刺的频率,减轻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及负担。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1年—2004年共有35例婴儿因手术等原因被留置深静脉穿刺管。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 d 至11个月;留置深静脉置管时间2 d~31 d,平均13 d;小肠闭锁及术后肠瘘5例,先天性食管闭锁5例,短肠综合征4例,其他为胆道闭锁、全结肠型巨结肠、肝母细胞瘤及肾母细胞瘤等。wWW.11665.COm

  2 材料与方法

  2.1 导管 均采用小儿专用4f双腔8 cm~12 cm中心静脉穿刺管。

  2.2 深静脉置管留置部位 颈内静脉25例,股静脉7例,锁骨下静脉3例。

  2.3 敷料 本组在更换敷料时,多选择以下两种:①透明薄膜+修剪后的无菌小方纱;②一次性棉质敷料。

  3 结果

  35例患儿中25例正常拔管,非正常拔管10例;4例患儿穿刺管脱出;4例患儿出现高热,遵医嘱拔出;2例患儿因管腔阻塞拔出;1例患儿穿刺管留置29 d后出现液气胸,经紧急胸腔穿刺引流后恢复。35例患儿中,20例在拔管后剪下导管尖端做细菌培养,16例呈阴性结果,4例均报告有肺克雷白杆菌。

  4 护理

  4.1 预防感染 引起深静脉穿刺置管有关的感染因素:①未能作好穿刺部位皮肤准备,皮肤消毒后受污染;②使用多腔中心静脉导管;③长期留置导管;④未能及时更换导管入口处敷料,造成伤口污染;⑤病人健康状况低下。包括病情危重,免疫抑制,糖尿病,高凝血症等;⑥表皮球菌及念珠菌为导致败血症的两种常见病原体。

  4.1.1 穿刺皮肤的护理 ①敷料的选择:大多数文献报道,更换深静脉穿刺管时,宜选用透气良好的棉质敷料或纱布,而不提倡使用透明薄膜敷料。因透明敷料较棉质敷料易增加感染机会。但在临床中,一般的棉质敷料的粘贴性不如透明薄膜[2]。多数患儿因为手术后疼痛、禁食饥饿、恐惧等原因,常常易哭闹、身体多汗,导致敷料汗湿后脱落,需频繁换药。因此,本组均采用透明薄膜+修剪后的无菌小方纱换药。即将无菌小方纱用无菌剪刀修剪,至可以覆盖深静脉穿刺点及导管的两翼,然后外用透明薄膜覆盖。这样,既可以使方纱吸收了汗水,也增加了敷料的黏性。与单使用棉质敷料相比,不易脱落。②换药的频率:患儿一旦留置深静脉穿刺管后,即开立护嘱单:更换深静脉管敷料,更换肝素帽。在换药时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分泌物,周围皮肤有无水疱、皮疹等。当敷料出现被汗水浸湿、松脱,股静脉置管时敷料被大小便污湿时,应及时消毒伤口更换。由于小婴儿的解剖关系,颈内静脉及股静脉均处于躯体皱褶部位,在更换敷料时应尽量使皮肤伸展,碘伏消毒后等干,让敷料紧贴于皮肤表面,如使用一次性敷料,建议用胶布加固,防止松脱。③消毒液:碘伏能持续灭菌,防止细菌经皮下隧道逆行入血。maik认为氯已定优于碘伏及乙醇,不主张用抗生素膏。因研究表明,抗生素膏的应用与链球菌感染增加有关。

  4.1.2 环境的要求 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对于低体重儿、短肠综合征等免疫能力低下的患儿,应与家属沟通,尽量减少探视时间及一次性多人探视。在更换导管敷料时,护士应严格无菌操作。

  4.2 导管护理

  4.2.1 防止导管阻塞 导管阻塞影响了导管的停留时间,需再行深静脉穿刺或反复周围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常见阻塞原因:①药物配伍禁忌,药物之间不相溶,未经盐水冲管就用肝素封管;②未正压封管至血液反流,采血后未彻底封管;③脂肪乳剂沉淀引起管腔阻塞;④导管顶端贴到静脉壁。

  4.2.1.1 冲洗及封管 ①每次输液前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导管,输液完毕用0.9%氯化钠注射液3 ml推注后封管,封管要紧密,也可用封管液(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肝素50 mg)2 ml在输液后推注。②每次输液前,检查管腔内有无血凝块等,并回抽回血,如有一些小凝块,应回抽出管腔外。长期静脉营养时一些大分子物质,如中长链脂肪酸黏附在管腔内壁[3]。因此,在输入红细胞、白蛋白等血液制品和生物制品后,用生理盐水充分冲净管腔。③在患儿持续哭闹、用力排便时,注意检查管腔内有无回血,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股静脉置管患儿中,由于腹压增大,血液回流到导管内,停留时间太长,会引起凝血块阻塞。应尽量安抚患儿,并用生理盐水冲净管腔。④注意输液速度的调节,35例患儿中,有5例患儿在下夜班时出现管腔阻塞,需经另一管进行输液(导管为双腔管)[1,3,4]。究其原因,考虑与输液速度过慢(6 gtt/min~8 gtt/min)有关。小婴儿因其体重关系,输液总量较成人大幅度减少,一些危重患儿需维持24 h输液,导致速度减慢后血液凝固阻塞。因此,建议使用微量输液泵等仪器,较为均匀输入液体。⑤封管时采用正压封管技术,以防止血液回流入导管尖端,导致导管阻塞。在注射器内还有最后0.5 ml封管液时,以一边推注药液一边退针的方法,拔出注射器的针头。在封管后夹闭延长管以保证管内正压。

  4.2.1.2 防止管腔阻塞 在输入非配伍药物,如葡萄糖酸钙与维生素c时,应安排好顺序,分别在输入前后冲管,以免因药物沉淀引起管腔阻塞。

  4.2.2 导管的固定 防止导管脱出是护理的一大难点。婴儿因其生理特点,不会用语言表达,无自我保护意识,加上手术后疼痛、饥饿等刺激,易激惹、哭闹。导管常常易滑脱或被患儿自行扯出。本组报告有4例脱出,其中1例是患儿在夜间熟睡后自行无意间拔出。在留置深静脉导管时,本组均采用丝线将导管缝合于皮肤上。每次更换敷料时,观察丝线有无滑脱、松散。针对一些导管停留时间长,丝线已经滑脱的患儿,予以重新缝合固定。同时,在更换敷料时掌握小技巧:更换前注意固定好患儿,充分暴露局部皮肤,揭开敷料,特别是透明薄膜敷料时,应动作轻柔,避免用力过大,将薄膜导管一同扯出。将体外的导管盘一小圈,用胶布固定,不可悬空,否则更易滑脱,此刻留一个缓冲的余地[3]。在更换过程中,患儿因恐惧、不舒适等,会持续哭闹不安,加大胸腔及腹腔的压力,易使导管向外滑出。本有在1例患儿更换股静脉穿刺置管时,其固定丝线已经松脱,患儿哭闹时出现导管一半滑出,报告主管医生,经严格消毒后重新送回血管内。因此,在更换过程中,要视具体情况将导管固定。

  4.3 其他护理

  4.3.1 预防过敏或过敏的处理 小婴儿的皮肤娇嫩,容易对一些一次性的敷料、胶布产生过敏。另外,汗渍、皮肤与皮肤、皮肤与衣服之间的摩擦等,易致置管周围的皮肤产生皮疹、水疱甚至皮损,应及时处理。一旦发现皮肤出现潮红、皮疹时,应更换所选敷料。如有水疱,无菌抽吸后外用皮维碘。

  4.3.2 二重感染的处理 一些特殊患儿,如胆道闭锁患儿、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儿,易诱发二重感染。其中以皮肤的念珠菌感染最为常见,颈部、会阴部皮肤出现红色皮疹。护士应注意观察,及早发现,用炉甘石洗剂加制霉菌素外用。

  4.4 并发症的观察

  4.4.1 感染 一般股静脉置管1周~2周、颈静脉置管3周~4周可以发生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穿刺点局部红、肿、痛,有分泌物等。对于低体重、身体免疫能力低下的患儿,应更加密切观察感染的发生。本组中有1例短肠综合征患儿,年龄为6个月,体重仅为3.5 kg,在右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1周后,出现高热,穿刺点红肿,有脓性分泌物,予拔管后送细菌培养,示肺克雷白杆菌感染。

  4.4.2 管腔阻塞 主要表现为给药有阻力,输液不畅,滴速减慢或停止,无法冲管,无法抽到回血。应避免强力推注,考虑拔管。

  4.4.3 血气胸 多数发生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中。小婴儿胸壁肌层薄弱,长期置管,导管出现老化,变得僵硬,较易穿透胸膜,引起血气胸。因此在小婴儿中较少进行锁骨下穿刺。其主要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发绀、烦躁不安甚至休克等。本组有1例患儿,在留置导管29 d时,突然出现上述症状,予急行胸腔穿刺引流术,从水封瓶内引流出50 ml乳白色液体,检验证实为营养混合液。

  4.5 健康教育 深静脉置管的成功维持,需要护理人员与家属的共同合作。特别是在夜班期间,护士人力减少,一部分保护工作就肩负在家属身上。对于短肠综合征这一类需要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的患儿,可以通过向家人发放小册子、床边讲解示范等方式宣教深静脉置管相关知识。让家人了解置管较外周反复静脉穿刺的优越性,理解并重视导管的保护工作。

  深静脉穿刺置管在开展儿科大手术、静脉营养、输液抢救等方面体现了它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小儿自身的解剖、生理特点,置管后的护理工作较成人繁琐、精细。加强导管的护理、注重预防感染、仔细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才能更好地做好儿科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应明英.实用危重病监测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57.

  [2] 叶慧珍,纪玉枝,林丰,等.静脉插管的种类及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1):27.

  [3] 施雁.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应用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7,12(4):238.

  [4] 张琳西.中央静脉插管感染的发病机理及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1):25.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作者:11665 [标签: 静脉 护理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试论35kV及以下电网经济运行与节能
    产钳术105例和胎头吸引术151例报道
    异丙托溴胺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
    重度胎盘早剥25例临床分析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85例分
    复杂情况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5例临床分析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55例临床分析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65例临床探讨
    125例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体会
    75例小切口胆囊逆行切除术体会
    腹腔镜下宫外孕45 例分析
    达英 35 与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