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 >> 战略竞争管理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管理学基本理论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秘书文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其它管理学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投资决策论文   战略竞争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试论典型创新体系的比较研究
摘要:创新体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领域,也是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国内外很少学者从创新体系这样一个大的范畴对创新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文章主要把创新体系分为两大类,一类基于地理纬度,一类基于物理维度。并对其中的典型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三重螺旋模型和部门创新体系的主要观点、不足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三重螺旋模型;部门创新体系
  
  一、 引言
  
  国外创新体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则始于20世纪90年中期,特别是1998年以后,国内在期刊上发表的关于创新体系的文章数量年均超过1 000篇。而且创新体系也成为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美丽蓝图。发展到现在,创新体系理论已经演化成了包括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官产学三重螺旋模型、产业或部门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等众多理论,但国内外很少学者对这些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对比研究,研究较多的只是对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比较。本文在结合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官产学三重螺旋模型、部门创新体系等较为典型的创新体系的主要观点、不足、相互联系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借鉴。
  
  二、 创新体系研究的分类
  
  创新体系研究创新的方法主要有两类。WWW.11665.CoM一类是从物理维度进行考虑,基于技术、产业或部门特征描述创新体系(freeman et al.,1982;hughes,1983;carlsson and stanki-ewicz,1991),包括的相关要素有——制度(法律、规章、规则、惯例等)、政府机构、公共研究机构(大学、研究机构等)、金融机构、技能(劳动力)。这是为了探究技术的动力,它如何被更大范围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的框架所影响是这种分析的焦点。另一类是基于地理维度,即空间层次,对创新体系的研究,利用国家或区域边界进行区分,如国家创新体系(freeman,1987;lundvall,1986;nelson,1993)、区域创新体系(cooke,1996;asheim & isaksen,1997、2002)等。另外,官产学关系三重螺旋模型(etzkowitz & leydesdorff,1995、1997)虽然与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有较大差别,但宏观上与国家创新体系研究较为一致,微观上则与区域创新体系研究较为一致,因此这里把它归入地理维度。因为空间系统的分析基于政治和行政边界,这将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选择提供依据,因此更具有影响力,是近年来创新体系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三、 典型创新体系理论的比较
  
  1. 国家创新体系。
  (1)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观点。国家创新体系被理解为历史增长的国家经济子系统,在这个子系统中不同的组织和制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执行创新活动。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包括:第一,创新活动的执行;第二,创新资源的配置;第三,创新制度的建立;第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赵玉林,2006)。
  国家创新体系的框架超过了国家创新体系概念产生之前广泛运用的投入/产出系统(leontief,1941),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包括产业和公司,而且包括其他参与者和组织者,主要用于科学、技术和制定技术政策的重要分析工具。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是建立在国家水平上:研发活动和大学、研究机构、政府机构和政府政策被看成一个单独国家系统的组成要素,它们之间的联系被看成是在聚合的水平上(carlsson et al.,2002)。
  (2)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局限性。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局限性是:第一,因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规模和它的复杂性,实证研究中往往进行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所以,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缺乏动态性。第二,国家创新体系的另一个理论缺陷是它过于强调国家制度和经济增长,在知识配置上研究不够(david & foray,1995),而创新本质上是知识的产生、扩散和利用,即知识配置的过程,这样使得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缺乏深度。
  2. 区域创新体系。
  (1)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观点。区域创新体系没有普遍接受的定义。它被理解成许多公私机构根据组织的、制度的以及关系的功能相互作用,由此而产生、扩散和利用知识;这样一系列的参与者产生了深入的系统的效应,鼓励区域内的公司发展特定的植根于社会关系、规则、价值观等的资本形式,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gertler,2003)。关于区域创新体系尽管没有普遍接受的定义,asheim & isaksen(1997)、cooke et al.(1998)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界定仍然得到了部分学者的认可,他们把一个区域创新体系描述为由镶入“制度结构”的“生产结构”组成,其中,公司和其他组织系统的从事交互学习。区域创新体系方法的流行,部分原因是它提供了一个对区域经济发展、知识循环过程以及在更易管理的区域规模上的学习等难以形容的描述;另一方面,从一个政策的观点看,在区域水平比在国家水平或者全球水平上更容易管理经济和制定创新政策(david & saeed,2005)。
  (2)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联系和差别。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联系表现在:第一,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尽管区域创新体系有其固有的特征,但不可否认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内所有区域创新体系共同特征的抽象化,区域创新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创新体系的特征。第二,区域创新体系是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工具,因为它能在不同区域产生不同的部门创新体系,即国家创新体系由部门和区域创新体系组成(chung,2002)。
  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差别是:第一,区域的生产配置经常依赖于形成和发生于区域外的结构和发展(bathelt,2003),而国家则更多的依赖于国家内部。第二个不同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鉴别的重要因素,如制度框架、组织之间关系的本质、学习能力、研发密度和创新活动等,因为区域的不同而可能不同;而国家创新体系强调这些因素的相同性。第三,区域创新体系由于次国家机构和创新参与者的巨大效率补充了国家创新体系(schiller,2006),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多于国家创新体系在区域水平上的映射(howells,1999)。第四,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区域政府、教育体系、工业结构、吸收能力和制度设置不同程度的被公共创新支持系统的集中程度和区域公司的创新策略所影响(cooke,1998),因此相对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更为复杂。

(3)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的局限性。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有如下局限性:第一,尽管asheim and isaksen(1997)、cooke et al.(1998)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得到了部分学者的认同,但是该定义不能足够揭示区域创新体系中什么形成了生产结构、组织结构、区域、参与者和连接他们的交互关系。第二,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缺乏统一的概念框架,存在现实确认的问题。按照cooke & morgan(1998)的严格观点,世界上真正的区域创新体系只有硅谷(silicon valley)、emilia-romagna和baden-wu¨rttemberg三个区域。但现在对很多区域的研究都用区域创新体系,认为大部分区域都有某种创新体系。这样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不能坚持统一、标准的概念框架(david & saeed,2005)。另外当一个人看到一个区域,他如何识别这是一个区域创新体系,即在现实确认上也存在问题。第三,关于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合适规模的争论远未解决(david & saeed,2005)。一些研究者聚焦城市作为创新过程的主要地点,例如crevoisier & camagni(2001)、simmie(2001)认为城市产生创新,因为它们为一些创新要素的汇合充当竞技场;还有一些学者把都市圈作为创新体系的地点,认为都市圈是最重要的创新区域,如isaksen(2004)、diez(2000)、feldman & audretsch(1999),因为都市圈能够为创新提供空间的、技术的以及制度的接近性和具体的资源,我国学者对都市圈创新体系做了较为系统研究的则是陈莞、谢富纪(2008)等;另一个分析单位是区(the local),通常指比城市或者都市圈内的范围更小的行政区(enright,2001),如对纽约garment区的研究(rantisi,2002)、加拿大多伦多的电子业集群(britton,2003)、伦敦的服务业区等的研究(keeble & nachum,2002);在欧洲还有一种常用的分析单位nuts ii,nuts ii分类是欧洲统计局发展的领土单位的术语。在研究区域创新体系中分析单位的多样性为发展一个统一标准的概念框架提出了一个主要的问题,而且它也给在区域水平上对创新系统的应用和评价提出了一个新的困惑(david & saeed,2005)。
 3. 官产学关系三重螺旋创新体系。
  (1)官产学关系三重螺旋创新体系的主要观点。官产学关系三重螺旋(triple helix)产生的现实基础是经济发展对知识需求的扩展和大学职能的转变。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大学则看到了这种趋势,即通过政府向企业和社会转变,建立创业型大学(etzkowitz & leydesorff,1997)。而且大学的分布比r&d的配置具有更少的不对称性,这样就要求企业、政府优先使用知识增长的机会,通过资助更多的研究,刺激官产学研更多的交互,鼓励学术型企业的发展(cooke,2005)。聚焦于“企业型大学”的独特作用,联系产业和政府的创新交互,就是官产学关系三重螺旋创新体系。在这个创新体系中,工业需要考虑以什么方式、什么程度决定内在化研发功能,来产出知识和技术;大学需要考虑区域内和全球化的市场,发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政府需要考虑在工业政策、科学技术政策中的投资和结构水平上的平衡干预两种手段的交替使用(leydesdorff,2005)。
  (2)官产学三重螺旋模型与国家、区域创新体系的联系和差别。官产学关系三重螺旋创新体系在两个水平上对创新体系进行研究:一个水平是在高度抽象的宏观水平上,宏观机构像产业、大学、政府从事系统的交互作用,产生创新,应用于生产;另一个则是“区”级(local)水平,如现实中典型的三重螺旋是mit及通过学术型企业产生的影响,这种三重螺旋案例的研究频繁的聚焦于对大学“区-区域”经济的影响,像斯坦福、剑桥、华盛顿等(cooke,2005)。
  官产学关系三重螺旋创新体系与国家、区域创新体系有一定的联系。第一,官产学关系三重螺旋模型认为知识的获取和进入是最为关键的资源,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也是基于这样的观点。第二,狭义的创新体系包括公司、大学和公私研究机构的研发功能,反映了一个从上到下的创新模型,实质上就是三重螺旋方法(asheim & gertler,2006)。创新体系的宽泛概念包括影响学习和搜寻探索的经济结构和制度设置的所有部分和方面(lundvall,1995),相当于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这种广义定义包含从下到上的交互创新模型的要素(asheim,2001)。
  官产学关系三重螺旋模型和国家、区域创新体系也有显著的差别。第一,三重螺旋模型认为大学在逐渐知识化的社会中起一个增强的作用,是官产学创新的核心,而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则认为公司在创新中起领导、核心作用(etzkowitz & leydesdorff,2000)。第二,三重螺旋模型相对国家、区域创新体系更加的强调外在的联系和合作;更加强调主要参与者之间的接近性和合作获取快速有效的学习(etzkowitz,2002);而国家创新体系强调研究范围内的一致性,区域创新体系强调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第三,国家、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的研究是建立在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强调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各个部门职责界限清晰;三重螺旋模型在相应的界面上执行的知识生产、财富产生和(公私)控制功能,不再被认为是哪一组织执行的,即功能和组织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etzkowitz h et al,2005),因此三重螺旋模型打破了部门界限。
  (3)官产学三重螺旋创新体系研究的局限性。官产学关系三重螺旋创新体系研究的局限性表现在:第一,过于强调不同的“认知团体”一致的方面,有些创新的控制论味道。第二,三重螺旋模型的另一个问题是不适当的“前后关系”,在转化创新目标时,不能够识别社会活动的作用(gibbons & limoges,1992)。第三,创新三重螺旋模型有些“清高”,保持“科学中心”,而社会——经济的前后关系,更被看作导致科学和社会在发展中共同进化(nowotny et al.,2001)。第四,三重螺旋的研究对象主要局限在官产学关系上,在应对现实复杂性上较差;立论的基础又是强调创新主要来源于系统共生与协同,但这种观点还未完全证实,使得三重螺旋模型不如国家、区域创新系统灵活,应用范围广泛。第五,三重螺旋模型虽然在解释创新系统的进化问题上有一定优势,但在如何促进系统的共生等关键问题上还不能给出较好的解释,因此,该理论能够给予实际的政策指导有一定局限。
  4. 部门创新体系。
  (1)部门创新体系的主要观点。部门创新体系(bre-schi & malerba,1997;malerba & orsenigo,1995)基于这样的思想:不同的部门或产业运行在不同的技术制度下,而这些技术制度以特定的时机、条件、技术知识累积的程度和相关知识基础的特色等的组合为特征(leontief,1941)。这些制度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使其分析具有天生的动态性,在明确的考虑选择环境作用下,聚焦于公司之间的竞争关系。部门创新体系和相关网络不被限制到具体的地域,他们经常有国际的或者全球的范围。
  (2)部门创新体系与国家、区域创新体系的比较。虽然国家创新体系可看作由部门和区域创新体系组成,但区域创新体系比部门创新体系在构成和分析国家创新体系时更适合(chung,2002)。原因是区域创新体系获得了更多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的重视,而且国家政府在经济全球化中失去了它的重要性,而区域政府变成了经济活动的焦点。因此区域创新体系比部门创新体系更容易执行(chung,1999),区域为了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能够集中特定的工业部门。
  
  四、 结束语
  
  创新体系是一个社会系统,创新是经济参与者之间社会交互的结果,是在生产和配置系统中变化的具体动力。本研究在创新体系理论研究分类的基础上,重点对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官产学关系三重螺旋模型和部门创新体系等四种当前研究中较热的典型创新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比较分析。通过研究,指出了每种创新体系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与其他创新体系间的联系和区别,及其现有研究的不足,这是本文的价值所在。但由于篇幅所限和创新体系本身就是一个较大的研究范畴,导致本研究虽然考虑了对比的全面性、系统性,不能非常深入的探讨其中的每一个问题,这是本文的一个缺陷。
  
  参考文献:
  1. asheim, b t and isaksen. a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integration of local 'sti- cky' and global 'ubiquitous' knowledg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1):77-86.
  2. asheim, b.t and gertler, m.s.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fagerberg, j., mowery, d., nelson, r.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2005.
  3. carlsson, b, jacobsson, s and holmén m, rickne a. innovation systems: analy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search policy,2002,(31): 233-245.
  4. chung, s. building a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rough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echnovation,2002,(22):485-491.
  5. david, d and saeed, p.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urrent discourse and unresolved issues. technology in society,2005,(27):133-153.
  6. gertler, m s. tacit knowledge and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context, or the undefinable tacitness of being (there). january economic geography,2003,3(1):75-99.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博士生学位论文资助计划(201006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57307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jy033);国家“985”二期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上海交通大学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作者:牛盼强,谢富纪 [标签: 论典 创新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试论化学教学基本理论的内容和结构
    试论先秦两汉美学起源之三代礼乐文化
    试论激励艺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建筑企业秘书的服务空间
    试论化学教学基本理论的内容和结构
    试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试论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对策
    试论中小企业秘书的企业官方微博管理工作
    试论营改增对建筑安装企业的影响
    试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试论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角色
    试论油田企业秘书接待能力的培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