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管理学基本理论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秘书文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其它管理学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投资决策论文   战略竞争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区域科技人才开发水平评价模型研究

 [摘 要]本文界定了区域科技人才开发的内涵,根据定义建立了区域科技人才开发水平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格栅获取的模糊borda数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构建了区域科技人才开发水平评价模型。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河北省科技人才开发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证明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区域科技人才开发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科技人才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基础,科技人才开发也就成为区域人才开发的重要环节。科技人才开发水平不明确,带来的是科技人才开发工作的重点不明,使得科技人才开发的进一步工作方向和方法不明,成为制约开发工作进展的重要原因,因此,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开发政策与机制必须建立在正确评价其开发水平的基础之上。
  一、区域科技人才开发的内涵
  对区域科技人才开发水平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是明确区域科技人才开发水平的内涵,而关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在理论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孙岩(2003)认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所涉及范围内的所有人员进行正规教育、智力开发、职业培训和全社会性的启智服务,其目的在于使人力资本保值,并发挥其效用。贺秋硕、余敬(2005)认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由人力资源规划系统、人力资源配置系统、人力资源培训与发展系统、人力资源保护与评价系统等子系统组成的反映区域中人与事、人与人的协调运行状态、能力和发展趋势的复杂动态系统。刘佳(2007)认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保护与评价四个主要环节,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有效度的评价主要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为主线,通过数量与质量、时间与空间、成本与收益等分析各项活动的有效性。wWW.11665.Com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结合笔者的自我分析,本文将区域科技人才开发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为科技人才提供平台和物质、环境等方面的支持,依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对科技人才进行引进、培养和配置,其目的在于提高本区域科技人才的数量、质量以及产出,确保区域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科技人才开发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依据上文对区域科技人才开发的定义,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区域科技人才开发水平进行评价。
  1.科技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科技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是区域科技人才开发水平的最直接的反映,可从人才总量、密度和质量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2.科技人才投入。反映的是区域社会尤其是政府对科技人才开发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地尤其是政府对科技人才的培育和重视,是提高区域科技人才开发水平的保障。
  3.科技人才平台支撑。科技人才支撑平台是科技人才的容纳与聚集之处,反映的是外部环境对科技人才的容纳能力与支撑能力,是提高科技人才开发水平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一环。
  4.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人才引进是区域科技人才开发的关键,高校是科技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反映的是区域在科技人才引进中的力度以及培养的能力。
  5.科技人才配置。反映的是区域科技人才在部门、地区以及产业中的配置合理、科学度。
  6.科技人才效能。反映的是科技人才在当地各种因素作用下的贡献,是科技人才活动的直接科技产出,不仅代表了科技人才前期创新活动取得的直接成果, 而且也反映了未来创新的基础能力和发展潜力。
  本指标体系共选取指标25项,其中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科技人才部门分配合理度、科技人才区域分布平衡度、人才分布与产业匹配度共 4项为定性指标,其余 21项均为定量指标。表1 区域科技人才开发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三、评价模型
  1.权重评定方法
  为了综合考虑不同主体对评价因素赋权的影响,本文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采用了基于格栅获取的模糊borda数分析法,通过强调评价因素在不同评价主体条件下的排序,使权重的确定建立在多条件不同主体价值取向的优序关系上,这正是一种集定性与定量于一体的较客观的分析方法。
  运用该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这是此方法中的基础步骤,就是要把一个比较抽象的难以直接描述的问题分解成我们称之为指标的各组成部分。这一步是运用结构化的方法,把一个复杂(复合)的问题逐层地分解为比较单一的、易于描述或评价的指标,直到分解为能被具体评价为止,最后形成的是一个从上至下有支配关系的递阶层次。表1中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是按此思路进行的。
  2.格栅的建立
  上文指标体系的建立实际上已经完成了格栅的组成之一—元素的确定,所以这一步工作主要是对属性做出判断,然后通过“权专家组”根据图1(在评价过程中,通常权数的确定是向一组专家咨询,此组专家称为权专家组)对指标在各个不同属性下的重要程度进行判断打分,得到完整的格栅。

  3.对格栅进行分析,得到单一准则下的相对权重
  设对指标的第m个属性的打分为(其中m =1, 2,…,m; p=1,2,…, n )。下面给出用模糊 borda数法分析格栅的步骤:
  以上两式中:为指标的模糊频数;
   为指标的模糊频数和;
   为优序关系系数。
  在式(4-2)中,若在第m个属性优序关系中排在第h位, =1;否则,=0。
  注:若两个指标, 在第m个属性中相同,即它们在优序关系中同时排在第h位,则;若三个指标 在第m个属性优序关系中同时排在第h位,则,其余的依此类推。
  从上述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河北省在科技人才数量与质量、科技人才投入、科技人才平台支撑以及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4个一级指标的评价得分均小于60分,评价等级为“低”,其中科技人才平台支撑指标得分最低;科技人才配置得分为78.655,评价等级为“较高”;科技人才效能得分为65.62,评价等级为“中”;河北省科技人才开发水平最后得分为61.405,评价等级为“中”。评价结果说明,河北省科技人才在数量上比较短缺,质量不高;对科技人才开发的投入不足;对科技人才的容纳力、聚集能力很低;对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和培养能力也比较低,科技人才后备力量不足;但科技人才在部门、地区以及产业中的配置比较合理,因此科技人才的科技产出相对较高,也反映了河北省科技人才具有一定的基础能力和发展潜力。总体上,河北省科技人才开发刚刚达到中等水平。评价结束后,将评价结果反馈给人力资源开发理论领域专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得到认可,表明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证明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界定了区域科技人才开发的内涵,根据定义从科技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投入、平台支撑、引进与培养、配置以及效能六个方面建立了区域科技人才开发水平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格栅获取的模糊borda数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构建了区域科技人才开发水平评价模型。根据构建的模型对河北省科技人才开发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符合一般定性的判断结论,说明了本文所建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深入、有效评价区域科技人才开发水平提供了量化的方法和依据,因此可以为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制定科技人才开发政策和建设科技人才开发机制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孙岩: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3
  [2]贺秋硕 余敬: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5(12):50-51
  [3]刘佳: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评价体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08:85-87
  [4]赵宗更 吴国蔚 董慧等: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05(3):60-63.
  [5]孙细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
  [6]李宇 关伟 李文超 郭静: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评价指标,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2007,30(3):372-375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作者:姜兴 [标签: 区域 评价 模型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科技类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及提升途径
    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基本理论与模式分析
    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基本理论与模式分析
    临空经济产业选择及区域功能布局分析
    基于众包模式的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研究
    试论TRIZ理论推进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研究
    试析高职图书馆科技查新服务工作分析
    浅谈构建兰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议
    简论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刍议
    城市群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引擎
    厦门科技旅游产品开发的SW0T分析
    甘肃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