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管理学基本理论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秘书文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其它管理学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投资决策论文   战略竞争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简论总部经济概念辨识:二维四方主体视角的研究
 [摘要]目前学术界关于总部经济存在着多种视角的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学术界和实践界在认识上和行为上的误区。本文首先分析企业组织演变及其动因,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如何通过实行“脑体分离”以破解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企业悖论”,进而促进了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接着从二维(企业、区域)四方(总部一制造基地、中心城市一外围城市)主体视角对总部经济概念进行界定,最后提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政府政策框架。
  [关键词]总部经济;概念辨识;主体视角;政策框架
    
  随着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职能总部和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向中心城市迁移,或原驻于中心城市的大型企业(集团)将生产环节向外围城市迁移,总部经济已成为现实社会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并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总部经济是一个新兴的经济学概念,尽管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关于总部经济并没有形成一个普遍接受的概念。
  由于总部经济具有很强的经济效应,因而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实践中,以北京、上海等为代表的中心城市纷纷将总部经济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表明总部经济已成为地方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但是,由于人们对总部经济概念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因而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认识上和行为上的误区。
  概念是人们在头脑里形成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科学的概念可以有效地指导人们的行为。总部经济现象向学术界提出了完整、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总部经济的要求,而且,这对于政府制定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也是至关重要的。wWw.11665.cOM因此,本文首先回顾不同视角的总部经济概念;然后,分析企业组织演变及其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如何通过实行“脑体分离”以破解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企业悖论”,进而促进了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接着,从二维四方主体视角对总部经济概念进行界定;最后,在上述分析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政府政策框架。
  
  一、总部经济概念回顾
  
  目前,学术界存在多种视角的总部经济概念,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以下四种。
  第一,区域视角的概念。总部经济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因此,现有概念大多从区域视角对总部经济进行界定。赵弘认为,所谓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形成企业总部在本区域集群布局,企业生产加工基地则通过其他各种形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总称。这是目前引用较多的概念之一。在这一概念中,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是区域。
  第二,总部视角的概念。总部是指企业系统中独立于生产环节但对其具有指挥和控制权力的决策机构。余钟夫认为,总部经济是一种首脑经济,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总部出于企业发展需要而与生产环节实行空间分离的结果。广义上,总部经济是指经济与非经济的、官方与非官方,带有总部性质或总部派出性质的,各种机构和组织相对集聚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统称;狭义上,总部经济是一国内外带有总部或总部派出性质的各种经济组织相对集聚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统称。从价值形态看,总部经济是这些机构组织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价值总和。
  第三,中心城市视角的概念。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区域中心的城市往往因为其拥有独特的信息资源、人才资源等而处于主导地位,因此,高洪深认为,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的投资中心、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等,形成总部的集群布局,在优化提升本市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同时,通过向周边地区、全国乃至跨国界的地区实施经济管理、决策和服务等职能来促进本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一概念明确指出了区域中心城市在总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第四,企业和城市视角的概念。企业因为发展需要而将总部从运营系统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并与其生产环节发生了空间上的分离。具体地说,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集聚,而生产环节则向外围城市迁移,这已成为一个日益普遍的现象。史忠良和沈红兵认为,总部经济是指企业和城市在使双方都能获取更高经济效益的目标驱动下形成总部和城市集聚并产生外部经济的经济现象。企业总部集聚改变了城市形态,而城市形态也影响着企业总部的发展。总部在城市集聚的内在驱动力来源于企业和城市二者对更高经济效益的追求,其结果是,企业和城市能够通过总部在城市的集聚而获得“双赢”。
  
  二、企业组织演变及其动因分析
  
  上述概念都是从行为主体的视角来界定总部经济概念的,从中也可以看出,要完整、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总部经济,就必须正确地界定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这也正是人们把握和利用总部经济发展规律的关键所在。正因为如此,不同视角的概念对政府制定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将会产生显著不同的影响。为了科学地界定总部经济的概念,本文将从分析企业组织演变及其动因出发,以便更好地辨识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及其特点,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总部经济现象及其形成和发展的机理。
  当今世界,现代大型企业已经越来越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工商企业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资源高级化的潮流,在企业规模、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即朝着企业组织大型化、扁平化、模块化方向日益演进。如图1所示。

 第一,经济全球化驱动企业组织大型化。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信息、技术、人才等生产经营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和重组的过程,是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是国际分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结果。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大大促进了生产经营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扩大了现代工商企业获得和配置生产经营要素的空间。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现代工商企业必须建立全球化的视野,寻求与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和不同历史背景的文明的契合点,在全球范围内统筹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这种背景下,现代工商企业就会产生强烈的冲动,即将原来由市场机制调节的活动内部化,并通过企业的威权管理来降低交易成本。这样,在经济全球化驱动下,企业组织也日益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同时,企业组织大型化也要求有一个“总部”来承担相应的决策和协调活动。此时,总部的功能就是实现企业对市场的替代。
  第二,信息化驱动企业组织扁平化。信息化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新的特征和趋势,主要表现为以日新月异的信息 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传播速度显著提高,信息传播空间无限扩展,信息处理能力空前强大。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信息都可以在瞬间被传播到世界其他各地。可以说,信息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并给世界经济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为了应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把握信息化带来的机遇,日益大型化的现代工商企业就必须采用分权式的扁平化组织结构,赋予下属的生产经营单位更多的决策权。由于生产经营单位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因此,当它获得最新的信息时,就可以迅速据此作出决策,而不必将信息传输给“总部”,再由“总部”作出决策后让下属经营单位执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市场中,只有那些抢先获得和处理信息并迅速据此作出决策的企业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在这种背景下,现代大型企业为了适应信息化发展潮流,以更快的速度对市场需求变化作出反应,就产生了企业组织扁平化的强烈冲动,即缩减企业组织的中间环节,赋予下属经营单位更多的自主决策权。
  第三,资源高级化驱动企业组织模块化。任何经济系统都具有层次性,且这种层次性总是与特定的资源位相联系。此外,经济系统还具有结构性的特征,经济系统的演化就是结构转换的过程,这种结构转换表现为“单-结构-分工结构-模块结构”,推动这一结构转换的动力是决定经济系统竞争力高低的主导资源。企业是一个微观经济系统。在工业化初级阶段,企业以土地、资本、一般劳动力为主导资源,并采取单一结构以追求规模经济;在工业化中级阶段,企业以技术、信息、人才为主导资源,并采取分工结构以追求分工经济;在工业化高级阶段,企业以关系网络、组织信誉、社会资本为主导资源。随着资源不断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并在企业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分工结构在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在系统内部获得协同效应方面越来越力不从心,而采取以功能再整合为基础的模块化组织是获得和利用高级资源的最佳选择。这是因为模块化与高级资源的获得和利用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一方面,以功能分割为基础的模块化并不绝对地强调人的专业化,反而对不同模块之间人员的合作与交流持鼓励态度,因此,关系网络、组织信誉和社会资本很容易在模块化系统中形成;另一方面,在显性整体设计规则和隐性局部设计规则的作用下,模块化网络结构不是完全松散的,而是集中与分散协调统一的结构,也是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结构。
  
  三、破解城市化中的企业悖论:脑体分离
  
  总部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理解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的机理,还必须分析企业所在区域的空间特性。换言之,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城市是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它以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要素和加工过程在空间上的集聚为特征,并且能够创造出大于分散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是城市化的动力源泉。从时序角度看,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从空间角度看,城市化是一个不均衡的发展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历史的或偶然的因素的影响,各个城市在地理空间上的增长并不是均匀地发生的,而是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其中,一些城市以更高的强度吸引物质要素和加工过程的集聚,并形成自我增强的循环,从而成为特定区域的中心城市。
  对企业而言,城市化进程就是生产经营要素在城市不断集聚的过程,也是生产经营要素不断升级换代的过程,这就产生了一个城市化中的“企业悖论”:一方面,企业必须向中心城市集聚才能获得所需要的高级资源;另一方面,中心城市的发展使得企业获得所需要的初级资源的成本日益上升,从而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就产生了实行“脑体分离”的强烈冲动。所谓“脑体分离”,是指企业将总部布局在中心城市,以获得高级资源,而将生产环节布局在外围城市,以低成本地获得初级资源,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组织模块化也使“脑体分离”具备了坚实的组织基础。“模块”(modular)是指半自律性的子系统,通过和其他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作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模块能够完成一定的功能。组成系统的各个模块通过标准化的接口或界面进行协调和交互作用。现代大型企业为了获得分布于不同城市的资源而实行“脑体分离”后,总部与生产部门的功能也随之分化,即总部以决策和协调为主要功能,而生产部门以产品制造为主要功能。所谓总部,是指在企业系统中独立于生产部门的决策机构,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这种“独立”既指组织机构上的独立,也指空间形态上的独立,是在一个企业系统框架下的相对独立;二是总部作出的决策往往显著区别于生产部门的决策,具有综合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战略性的影响,如投资与融资决策、研究与开发决策、营销与销售决策等。
  因此,总部和生产环节都已成为典型的“模块”,它们分别根据自身独特的内隐信息运作,而不影响其他模块的独立运作。当然,在总部和生产环节之间则涉及系统的整体结构,两者根据对企业系统而言外显的设计规则进行运作。其中,外显的设计规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结构,是用于界定各模块在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的信息;二是接口或界面,是用于描述不同模块交互作用的信息,包括各模块之间的连接和沟通的信息;三是标准,是用于检测各模块设计与设计规则的一致程度以及衡量比较各模块性能的信息。
  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正是企业在组织模块化的条件下,基于总部和生产环节的相对独立性而在空间上实行功能分离的结果,即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现代大型公司将其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职能总部向某区域的中心城市迁移,而将生产环节向中心城市外围的中小城市迁移;或者是原驻于中心城市的大型企业(集团)将其生产环节向周边中小城市迁移,从而在某区域形成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聚发展、生产环节在外围城市集聚发展的格局。如图2

四、二维四方主体视角的总部经济概念
  
  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企业在空间上实行功能分离的结果。因此,理解总部经济不仅要从分析企业“总部”与“生产环节”之间的“脑体分离”现象出发,而且要从“脑体分离”后它们各自的地区布局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分析总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关系,继而进行总部经济概念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政府政策。
  1.总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关系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涉及两个维度:企业和区域,其中,企业包括总部和生产部门;区域包括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因此,理解总部经济必须从二维四方主体视角来考虑。所谓二维,是指企业和区域,这两维主体都有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所谓四方,是指企业的“总部”和“制造基地”、区域的“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二维四方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关系,对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如图3所示。
  在企业维度,总部经济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生产要素和企业形态可以由企业自主决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发形成的一种经济现象,在本质上是由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驱动的。随着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入,企业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根据各个地区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将总部与生产环节相分离,分别布局于其所需要的资源丰富的地区。其中,承担决策和协调职能的总部布局在中心城市。这是因为,总部所在的区域,知识型服务业往往都比较发达,形成了为总部服务的知识型服务业产业链,包括由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融资租赁等组成的金融服务业,由通信、网络、传媒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由技术贸易、专利代理、知识产权等组成的科技服务业,由会计、审计、税务服务、法律服务、资产评估、市场调查、管理咨询、广告设计等组成的商务服务业,由教育与培训、会议与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业等。承担制造职能的生产环节布局在外围城市。这是因为,企业可以在外围城市低成本地获得土地、一般劳动力等基本资源,帮助企业高效率地完成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需要指出的是,总部和生产部门由于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组织形态,因而必然存在各自的利益追求。在企业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权力分配和利益分配就成为现代大型企业面临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另外,企业在空间上实行功能分离之后,如何在总部与制造基地之间实现功能耦合,也是现代大型企业所面临的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在区域维度,由于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资源禀赋的不同,中心城市对企业总部更具有吸引力,而外围城市对生产环节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发展总部经济不能仅仅从中心城市的视角出发,而应该将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共同纳入总部经济的视野。石滋宜认为,总部本身并没有生产力,单靠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的集聚不会带来成功。事实上,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凡是总部经济发展较早、较快、较好的区域,往往都是那些拥有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群的区域。当原属于中心城市的制造业企业为了寻求更低的生产成本而向外围城市迁移时,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外围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指出的是,在发展总部经济时必须协调好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的利益关系。目前,我国各地方都把gdp等经济指标作为政府官员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而拥有能力迁出的企业一般都是当地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企业迁移总部后,必将使原有利税分流到新的企业总部所在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原属地区的经济实力,这样,企业总部的迁移就不再是简单的企业行为,而可能会引发政府的强力干预,即地方政府可能会采取各种措施来阻挠企业总部迁移。在这种情况下,中心城市作为受益者就必须考虑如何给予外围城市相应的补偿,这样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如何在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之间建立和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2.总部经济概念界定:二维四方主体的视角
  在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是重要的行为主体,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也就是说,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迁移以及生产环节向外围城市迁移,是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理性行为,而不是任何其他主体刻意“安排”的结果。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使企业能够在“脑体分离”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同时,在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也是一个有着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的行为主体。具体地说,作为区域利益代表的地方政府也将通过资源配置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因此,必须将区域作为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行为主体才能真正理解总部经济、发展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企业与区域相互作用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全球总部迁移也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对我国而言,现阶段的总部迁移,一方面指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境外企业纷纷将其境外总部迁到我国或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调整国际市场战略;另一方面,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也纷纷向中心城市迁移。总部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效应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更促进了所在区域的发展。对企业而言,将总部与生产基地进行空间分离,分别向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集聚,客观上是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寻求经营成本最小化的必然结果;对区域而言,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集聚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就业和消费,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最终提高城市对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制造业企业生产环节向外围城市的大量集聚必然会提高当地产业竞争力和城市化水平,最终在区域整体层面上提高经济竞争力。
  不仅如此,在企业的“总部”与“制造基地”之间、在区域的“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也存在着十分重要的交互作用关系。就“总部”与“制造基地”之间的关系而言,在实行“脑体分离”后,企业总部不仅可以获得完成决策和协调功能所需要的高级资源,同时也可以使制造基地低成本地获得基本资源。而且,采用模块化的组织也使企业提高了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降低了经营风险。就“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的关系而言,“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总之,二维四方主体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是总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不能仅仅考虑“总部”而忽视“制造基地”的作用;同样,也不能仅仅考虑“中心城市”的利益而忽视“外围城市”的利益。

 因此,仅仅从某一视角来理解“总部经济”显然是不完整和不准确的,必须从二维四方主体视角来界定总部经济概念。为此,本文对总部经济作如下界定:所谓总部经济,是指跨国公司、本国大型企业(集团)的总部或地区总部(包括职能总部)向区域的中心城市迁移,或原驻于区域中心城市的企业将生产环节迁往周边中小城市,形成企业总部在区域中心城市集聚发展而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环节在外围城市集聚发展的格局,在发挥总部决策功能和协调功能的条件下,获取企业经营资源,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进而在促进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同时,发挥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促进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这一概念揭示了总部经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和特征:第一,总部经济是企业“总部”和“生产环节”实行“脑体分离”的产物,其目标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其结果是总部布局于“中心城市”,而生产环节布局于“外围城市”。第二,总部经济不仅包括吸引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入驻中心城市,还包括吸引企业的各种职能管理中心,如投资中心、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等。第三,总部经济不仅是指企业总部或 地区总部以及职能中心入驻中心城市形成的经济形态,还包括本埠企业的生产环节迁往外围城市而形成的经济形态。第四,二维(企业、区域)四方(总部一制造基地、中心城市一外围城市)主体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关系促进了总部经济的发展。第五,总部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的差异,以企业为载体、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区域间经济协作发展模式。第六,总部经济是一种能够实现企业总部、生产单元、总部所在区域以及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四方”利益都得到增进的经济形态。
  
  五、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政府政策框架
  
  尽管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本质上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无能为力的。事实上,考察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总部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政府政策在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总部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般地,政府应当通过制定以下方面的政策对总部经济发展发挥作用和影响:集群政策、支持政策、供给面政策和需求面政策。如图4所示。
  
  1.集群政策
  从二维四方视角下的总部经济概念出发,政府的集群政策包括中心城市的总部集群政策和外围城市的制造业集群政策。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集群政策与产业政策具有本质上的差异。集群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的差异如表1所示。
  (1)中心城市总部集群政策。从现代服务业的角度来看,企业总部是一种商务服务业企业或机构,主要从事企业管理服务。在《现代服务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企业管理机构(代码为7411)是指不具体从事对外经营业务,只负责企业的重大决策、资产管理,协调管理下属各机构和内部日常工作的企业总部的活动,其对外经营业务由下属的独立核算单位或单独核算单位承担。显然,总部正是这样一种企业管理机构。作为一种商务服务业,总部是将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导人制造基地的生产过程,总部的高人力资本密集性和高知识资本密集性及其对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的要求决定了其必须在中心城市集聚发展。另外,总部的工作人员对生活与工作条件、交通与通信设施、培训与教育机会等要求极高,而这些只有在中心城市才能得到满足。因此,应制定吸引和鼓励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聚进而形成总部集群的政策。
  (2)外围城市制造业集群政策。总部作为一种商务服务业,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一般性体现在总部提供企业管理服务,特殊性则体现在总部只为本企业的制造基地服务。最终,总部决策和协调功能的效力(包括效果和效率)必须通过制造基地的效力体现出来。因此,区域政府(包括中心城市政府和外围城市政府)应当在上级政府的指导下,联合制定制造业企业集群政策,吸引和鼓励制造业企业生产环节向外围城市集聚,进而形成产业集群,这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进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吸引境内外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集聚并增强其区域“根植性”从而促进总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2.支持政策
  支持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总部经济发展而制定的相关政策,主要包括认定条件、资助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奖励政策、人员出入境政策等。
  (1)认定条件。总部或地区总部、职能总部的认定条件或界定标准对特定地区或城市发展总部经济十分重要。一方面,它可以鼓励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积极向中心城市迁移,同时也可以使总部企业充分利用政府的资助、优惠和奖励政策;另一方面,它可以为中心城市发展总部经济提供指南。在现实中,一些城市为了发展总部经济,盲目吸引并不具备影响力的所谓企业总部,占用了宝贵的城市空间资源,结果反而制约了总部经济的发展。
  (2)资助政策。各地方政府为了鼓励总部企业人驻,对入驻的总部企业往往采取一些资助政策,主要分为开办资助与租房资助两个方面。其中,开办资助是根据总部企业注册资本的规模给予相应的一次性补助;租房资助主要包括租赁、购买、自建等三个方面。开办资助和租房资助是针对总部企业本身的,也有地方政府针对总部企业的高管人员进行资助的。如南京市对新引进入驻河西新区cbd金融机构总部副职待遇以上、地区总部正职待遇以上高级管理人员在河西新区租房居住的,按每个职位每月1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3)税收优惠政策。为吸引境内外大型企业在本地区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职能总部,需要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南京市于2002年制定了《关于鼓励在宁设立科技研发机构若干政策的意见》。另外,还可以针对总部或地区总部、职能总部的高管人员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如南京市规定,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的外籍人员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出差补贴、探亲费、语言培训费、子女教育费等,由纳税人提供合法有效凭证,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后,免征个人所得税。
  (4)奖励政策。为鼓励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职能总部对当地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地方政府通常会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如上海市规定,对经商务部认定为国家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且自认定年度起的年营业额首次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性公司,给予1000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奖励;对自认定年度起的年营业额首次超过5亿元人民币的管理性公司地区总部,给予500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奖励。具体办法一般是由市财政主管部门和市外经贸主管部门联合制定实施。有些地方政府还针对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职能总部的高管人员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5)人员出入境政策。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职能总部的工作人员出入境比较频繁,各地方政府为鼓励总部或地区总部的入驻,纷纷出台了方便总部企业人员出入境的相关政策。如对总部企业
  3.供给面政策
  供给面政策是政府从供给方面针对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职能总部而制定的相关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入驻载体方面的供给政策。一是高档商务楼宇建设和供应方面的鼓励政策。总部企业入驻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总部企业对商务楼宇具有很高的要求,而这只有中心城市才能提供。总部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首先注重自身的品牌、形象等,其次才是考虑人驻成本。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房地产企业或其他企业为总部企业建设和供应高档商务楼宇。对已人驻总部企业的商务楼宇,要进行排查、建档、规划、改造、置换、升级等,并通过制定政策来引导商务楼宇为总部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二是高管人员居住用房方面的相关政策。如广州市

规定,市国土房产部门每年安排一定的人才公寓和公共租赁住房,用于解决总部高管人员和专业人才住房;市公安、人事、劳动等部门每年安排一定指标,对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管理人员优先办理入户手续,为其办理家属招调和随迁手续、居住证等提供便利。
  (2)投入要素方面的供给政策。一是自用设备、原材料方面的供给政策。如南京市规定,支持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依法取得外贸进出口权,为其所投资和授权管理的企业进口自用设备、原材料及出口产品。二是人才方面的供给政策。如上海市规定,地区总部需要在本市就业的外籍人员,可以向市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一并办理外国人《就业许可证》和《就业证》;地区总部及其设立的研发中心引进国内优秀人才的,可以优先办理本市户籍。
  (3)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方面的供给政策。为总部企业提供公共设施方面的服务,满足其基本的日常运行的需要。如南京市规定,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及其在本市的投资企业所需的水、电、气、热、通信等公共设施,市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支持,统筹安排,优先保证供应。供应的价格政策和收费政策与本市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深圳市规定,总部或地区总部可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限额封顶或缴费比例下浮优惠。此外,政府需要建设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和相应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信息通道、发达的信息网络、完备的基础设施可以大大节约公司总部与其制造基地等其他经济组织的空间成本。如三个全球性的城市——纽约、新加坡、香港集中了很多的跨国公司总部,这与其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与沟通渠道是密不可分的。
  4.需求面政策
  需求面政策是指政府针对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职能总部的需求而制定的相关政策。针对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职能总部的需求政策包括: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市场需求政策、制造基地的服务需求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衍生需求政策等。
  (1)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市场需求政策。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因此,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宽广的市场空间是吸引境内外大型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的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职能总部人驻区域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近十多年来,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职能总部纷纷向以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作者:李庆华 [标签: 辨识 四方 主体 视角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简论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探析
    简论“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解构、适用性和
    简论标杆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实践
    简论国有电力企业预防职务犯罪的几点思考
    简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内部岗位轮换
    简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内部岗位轮换
    简论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
    简论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
    简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简论高校图书馆目前的“瓶颈”现象
    简论高职院校图书资料室管理模式
    简论县供电企业ERP项目培训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