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 >> 管理学基本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管理学基本理论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秘书文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其它管理学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投资决策论文   战略竞争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生态建设综合效益研究
摘要 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东龙头沟小流域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第2批重点小流域,对该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蓄水保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流域经过5年的综合治理,各项效益显著,尤其是在经济计算期内经济效益突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和改善。
  关键词小流域;生态建设;综合效益分析;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
  中图分类号s1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299-02
  
  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东龙头沟小流域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第2批重点小流域,该流域经过5年的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实际调查,具体分析了流域治理的效益,为评价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综合效益提供基础资料。
  
  1研究地区概况
  
  甘肃省正宁县位于东经107°56′20″~108°38′8″,北纬35°14′40″~35°36′18″,县域总面积1 319.5km2,耕地面积2.91万hm2,人均耕地1 360m2。平均海拔1 460m,年平均气温10.4℃,降雨量626.7mm,蒸发量1 500mm,无霜期148d。研究地东龙头沟小流域位于正宁县西南部,系泾河一级支流四郎河支沟,黄土高原沟壑区,侵蚀严重,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第2批重点小流域。域辖山河镇、永正乡2个乡镇,9个行政村,45个村民小组,10 816人,4 436个劳动力。wWw.11665.CoM流域总面积45.49km2。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小流域生态建设综合效益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附录b中单位面积年增产量与增产值的计算以及治理(或规划)末期有效面积上年增产量与年增产值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2.2数据来源
  采用了实际调查和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数据[1-3]。自然条件数据采用流域内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为试点流域逐年按5%的典型农户随机抽样调查与年报核实方法取得;土地利用数据采用1∶10 000地形图外业调绘,采用三级控制用求积仪量算取得。计算期内价格指数,如流域内各项投入、产出定额均采用同期当地市场价格[4-6]。
  针对该流域的特点,选取了5年共完成的治理面积26.969 km2,其中梯田387.2hm2,乔木林1 668.99hm2,灌木林183.02 hm2,经济林433.4hm2,人工种草24.28hm2,修建淤地坝3座,水窖418眼,道路13.67km,这其中乔木林主要树种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灌木林主要树种为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subsp.sinensisrous i)、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 pall.),经济林主要包括苹果林、梨林、杏林,人工种草主要草种为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分年度治理投资情况见表1。
  
  3生态建设效益分析
  
  3.1蓄水保土效益
  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中基础效益(保水、保土)的测定方法,拦蓄标准采用该流域的规划资料,径流模数为24 200m3/km2·年,侵蚀模数为5 476t/km2·年。东龙头沟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主要措施的拦泥和蓄洪标准分别为:梯田90%、85%;人工造林(包括乔木林主要树种刺槐、灌木林主要树种沙棘、沙打旺65%、60%;经济林70%、65%;人工种草65%、40%。计算分析得出,2001年各类措施共拦泥7.01万t,蓄水18.39万m3,治理期末的2006年各类措施拦泥14.59万t,蓄水60.1万m3,拦泥蓄水效率分别为58.6%和54.6%,治理后新增拦泥、蓄水效率分别为30.5%和37.9%(见表2)。
  
  3.2经济效益
  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中经济效益的测定方法,东龙头沟重点小流域在实施中讲求实效的观念,采用塬、坡、沟治理一体化的综合配置模式,增加了商品流通量,产品商品率由2001年的40.5%提高到2006年的61.1%,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6年人均产粮达到605kg,人均纯收入3 234.48元,治理前后流域总产值和各业产值变化情况见表3。
  3.2.1单项措施经济效益。梯田效益根据多年调查资料分析,并对照临近移风沟流域的有关数据,粮食单价1.40元/kg,秸秆0.14元/kg,运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p=pa-pb
  式中:pb为该项措施实施前每年单位面积产量(kg/hm2);pa为该项措施实施后每年单位面积产量(kg/hm2);△p为该项措施实施后每年单位面积增产量(kg/hm2)。
  经计算,2006年 效益达到71.99万元,到2035年将达到2 159.70万元(见表4)。造林效益包括乔木林、灌木林、经济林效益的总和。经计算,治理期间乔木林2006年效益达到236.80万元,到2035年将达到7 104.00万元。治理期间经济林到2006年效益达到288.21万元,到2035年将达到8 646.30万元(见表5、表6)。通过换算,治理期间种草效益2006年达到2.57万元,2035年将达到77.1万元。淤地坝效益2035年将达到57.03万元。小水工程主要计算水窖的蓄水效益,2006年达到6.57万元,2035年预计将达到197.10万元。
  3.2.2经济效果分析。该流域治理由单项措施组合而成,把梯田、水窖、淤地坝的经济计算期确定为10年,经济林20年,乔木林15年,人工草地5年。经济计算期内措施更换一次性分摊在生产维护费内。动态贴现率取6%,基准年选治理期末的2006年,以2006~2035年30年作为经济计算期,分析方法采用动态和静态2种。一是静态分析结果。经计算,各项措施的投资回收期分别为:梯田5年,乔木林5年,经济林5年,果园3年,人工草地3年,水窖6年,淤地坝8年。净效益18 608.93万元,投资回收期4年。二是动态分析结果。各项措施的投资回收期分别为:梯田7年,乔木林7年,经济林8年,人工草地4年,水窖7年,淤地坝17年。净效益8 902.91万元,投资回收期7年。
  
  3.3社会效益
  一是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完善。在治理期间,通过逐年调整农、林、牧用地比例,到2006年农、林、牧比例调整到4∶7∶1,与治理前的15∶1∶10相比,农业用地减少了35.7%,林业用地增加了94.1%。二是流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经济迅猛增长,粮食自给有余。据统计,到2006年,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 006.00元,比治理前2002年的816.00元增长了145.8%,群众人均消费水平由治理前的352.40元提高至723.60元。
  
  3.4生态效益
  一是提高了地表林草覆盖度。龙头沟小流域经过5年综合治理,林地与草地面积逐年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表覆盖度。林草覆盖率由2002年的3.1%提高至2006年的53.9%。加速了农田林网的形成,从而改善了该区域的小气候,促进了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二是有效地提高了土壤的保水能力。由于梯田、林草措施的实施,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改善,从而使环境质量有所提高。三是改善了生态环境。随着各项水保措施实施,流域治理程度由治理前的20.5%提高到2006年的79.8%;侵蚀模数由5 476t/km2·年下降至2 269t/km2·年。
整理  
  4参考文献
  
  [1] 王礼先.水土保持学(第2版)[m].北京: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作者:范继东 [标签: 黄土 高原 小流域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管理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