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工商管理理论论文   企业战略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企业研究论文
中国-东盟博览会竞争力研究

[摘要]从竞争力视角分析,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竞争力是由具有战略意义的制度竞争力、多方面的经济竞争力、丰富的产业资源竞争力、潜力巨大的文化发展竞争力等要素构成,呈现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等三个层面,具有不同的功能。通过博览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和过程,可以探讨进一步提升博览会竞争力的途径和措施,推动博览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竞争力;功能
   
  一、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竞争力的构成
  
  从多维度来分析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竞争力构成,属于会展产业的博览会竞争力由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技术竞争力、资本竞争力以及社会竞争力等构成,不仅具有经济、科技、市场等“硬实力”,还具有政治推动、制度建设、文化辐射等“软实力”,涉及到发展战略、需求状况、生产技术、相关辅助产业、政府行为、发展机遇等一系列因素所创造出来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博览会体现了以经济搭建政治外交平台的国家战略意义,政治外交的价值与经济文化的利益相辅相成,博览会竞争力构成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要素,要素之间是可以交叉的。
  
  (一)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具有战略意义的制度竞争力
  在制度安排上,博览会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一般商业会展所不具有的发展优势。从国际背景来看,博览会出于推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需要而产生,以中国一东盟11国共同举办、11国领导人共同推动为制度基础,以《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法律依据,获得了国际性多边合作的发展优势;从国内发展来看,博览会具有国家战略意义,是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的具体化,是中国与东盟发展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平台。WWW.11665.CoM博览会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并给予政策资金的强力支持,这是国内其他展会所没有的发展优势。中国与东盟11国政府的支持,成为博览会生产力培育的规则性平台。体制机制的优势框架,是博览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源泉。“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运作模式,获得了政府倾斜性、扶持式的政策机制、创业投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发展要素,对博览会竞争力的产生具有根本影响。
  制度性优势,使博览会获得成长性的推动因素,也使它产生了相应的贡献力。直接的贡献力是达到了配合中国落实周边外交方针,推进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的预期效果。间接贡献力是提高了中国与东盟各方的科技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资源汇聚能力,拉动了各方相关产业的发展。制度的优势处于中国一东盟区域经济市场的中心位置,推动着博览会通过独到的“产品”和“服务”,发挥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利合作的平台作用。
  
  (二)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具有多方面的经济竞争力
  博览会的制度性发展优势,只是一个外在条件,只有通过有效的经济运作才能变为现实的能力。博览会毕竟是一个以经贸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平台,追求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的最大化是其经济活动的主要目标,也是能否长期发展的重要依据。博览会只有以实际性的市场拓展能力、现实的经贸成效、相当的经济总量指标,才能完成以经济促外交的使命,产生市场竞争实力。
  首先,博览会核心竞争力必须以明显的经贸成效,通过经济增加值的增长率、万元资产利税率、进出口总量等经济指标的稳定和持续攀升来实现。同时,博览会必须通过选择最佳的投入产出比以及动态指标来提升经济竞争力。博览会及其参展商的投入产出比越高,产业效益越高,产业规模越大,会展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就越强。所以,博览会必须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资产利税率以及展会经贸产品在中国与东盟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等指标,来追求最佳产业效益。
  产业结构是博览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前提,应顺应市场需求,进行合理定位,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博览会以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为主要内容。第三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设置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魅力之城”及旅游四大专题,集中优选中国和东盟之间最有市场潜力、最具互补性的商品种类为参展商品,针对中国与东盟发展程度不同的特点,进口与出口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专业展支撑综合展,符合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此外,博览会的政治、外交和经济的聚焦效应,也有助于扩大关注度和关联度,通过上下游联动的产业链条,产生较大的产业关联竞争力,带动物流、交通、商业、宾馆、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其对中国与东盟参展国家利用博览会平台的资源投入,对参展内容进行深入开发而达到多方面产出,提供经贸合作、形象传播和品牌市场的附加值,有利于提高各方及广西的旅游业、交通业、广告业等相关产业的带动率。
  
  (三)中国东盟博览会具有丰富的产业资源竞争力
  1.博览会具有举办国际会展的条件资源。除了制度性资源外,还从多渠道获得举办国际会展所需的设施、资本、人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也得到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专业人才、会展服务等方面的支持。资源竞争力,是博览会整体创新能力的基础。
  2.博览会具有区域化的市场资源。服务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具有双边、多边的互补性市场需求,符合参展、参会企业客商的需要。博览会面对的区域资源是:拥有18亿消费者,服务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拥有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亿美元贸易总量,经济总量名列世界第_一,是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2002-2004年,中国一东盟双边贸易额以年均38.9%的速度增长,2010年增长将达50%以上。
  3.博览会具有区域贸易投资机制自由便利的资源。在《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2004年底,双方签署《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从2005年7月1日起,大约7000种产品降税进程全面启动,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的便利化措施已进入谈判议程。
  
  (四)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具有潜力巨大的文化竞争力
  博览会经济为博览会文化力提供发挥效能的物质平台,文化也有助于提升博览会的竞争力。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以双向互利为原则,以“交流、合作、发展、繁荣”为主题,显示了以人为本、平等互利、尊商重信的“合作共
赢”的文化价值,有助于增进中国一东盟各国的相互认同,促进各国政府和主体之问的相互沟通和有效协调,增强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群体凝聚力,推进区域的健康、有序、和谐、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丰富会展内容,提高会展品位,优化经贸环境。
  博览会的交流平台,在加速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的同时,也促进文化要素的双向互动。中国与东盟地缘相邻、文化相通,有助于双边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博览会定位也强调文化参与,注重经贸活动与文化交流相结合,推介洽谈与研讨咨询相结合,举办论坛,使文化交流、文化产业合作成为博览会的正常职能。作为会展经济,博览会为中国-东盟文化发展搭建了平台,同期举办的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安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增进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谊。
  此外,中国与东盟在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的占有和特色方面互补性强。围绕博览会,凭借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有利于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在旅游产业、影视产业、演出娱乐业、音像出版业、文学艺术产业等领域,将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潜力。2006年9月首届中国一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在南宁举办,认证了这种发展趋势,中国一东盟文化交流合作将对提升博览会的国际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
  
  二、中国-东盟博览会竞争力的功能构成
  
  作为国际经贸会展,中国-东盟博览会竞争力各要素的具体功能是不一样的。从功能发挥的作用层次上看,可分为核心竞争力系统、基础竞争力系统和环境竞争力系统三大层次。
  
  (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核心竞争力
  从发展的独到潜能、关键价值贡献力以及竞争对于难以模仿的角度看,博览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博览会作为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的平台的发展战略以及建立在中国与东盟发展密切的经济合作、谋求互利发展的强烈需求状况方面。

  1.博览会面向中国-东盟的发展战略,决定了它在经营理念、治理结构、营销方式和竞争状况等方面的倾向性。反映11国需求、体现11国利益、实现11国互利共赢,就是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为核心,政治、外交与经济利益的密切配合,由11国共办、11国领导人推动,博览会与商务与投资峰会相结合,建立由各国经贸部长担任组委会共同主任、司局长担任副秘书长、处长为联络官的二级共办工作构架,形成了博览会高官会议、联络官会议等磋商机制,邀请东盟国家商协会为协办单位等,建立平等尊重、共同主办、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这种制度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是其他展会所无法企及的。
  2.建立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平台的需求是博览会发展的原动力。举办博览会以满足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发展的需求,反映了中国与东盟客商对提供经贸投资的交流合作平台的实际需要,具有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有效需求能够不断刺激博览会对展会产品、服务的有效供给,进而促进博览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博览会根据实际需求,定位为综合性展会和专业化的结合,确定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等符合自贸区需要的合作领域,优选、集中中国与东盟各国互补性明显的参展商品,扩大双边贸易额较大的食品包装、加工机械、电力设备、汽车及配件等行业的参展规模,这样定位针对性强的展览产品和服务,在现有阶段满足了各方的实际需求,直接提升了博览会竞争力状况。
  
  (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基础竞争力
  博览会利用各种政策、资本、基础设施、人力、接待安保以及辅助产业系统等丰富的资源,形成自身在招商招展、展览服务、经营开发、影响力传播以及接待安保等方面的生产能力。
  博览会有很强的招商、招展能力,一是展会定位针对性强,主题特色鲜明,服务专业化,活动丰富,成效突出,因而产生吸引力。二是11国政府商务部门的倾力推动,共同组织参展商、采购商、招商者和投资者参加。三是与实力强大的专业机构合作,邀请各国有实力和代表性的企业参展。第三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通过多种渠道,向全球70万采购商发出邀请,邀请对东盟进出口额最大的10家企业到会采购东盟商品,通过商务部组织大型流通企业参会,邀请东盟国家29家支持商协会和国内6大进出口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到会采购,加强配对力度。四是通过官方网站及专业媒体提前发布项目信息,做好宣传工作。五是会期举办一系列务实的推介会、专业性论坛,发布商机,促进一批大项目在会期成交。
  博览会由一系列产业价值链组成,起着带动城市建设、环境改善、区域形象塑造的多方面影响,具有商品展示交易、经济技术交流合作以及信息咨询、投资融资和商务服务等配套功能,产业关联度比较大。博览会竞争力优势的形成,离不开布展、广告、文娱演出、宾馆餐饮等会展辅助产业群的强大支撑;具备强大的辅助产业群有助于博览会产业集群的形成,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也能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由于政府推进和市场运作,博览会的接待保障能力得到增强,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商业旅游业发展很快。
  
  (三)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环境竞争力
  在博览会的成长过程中,发展的环境竞争力至关重要。博览会落户南宁并成功举办,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东盟之间经贸合作的需求,但也得力于政府行为系统的强力支持和国际、国内发展的机遇因素的垂青。
  培育博览会,政府政策的环境因素发挥着关键作用。博览会的举办属于中国与东盟国家顺应双边政治、外交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而采取的一项具体行为,是国际合作的需要。为此,政策制定的适时性得到体现。为支持博览会,11同政府及时采取扶持力度,推动市场的规范发展。表现在: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共同主办,11国领导人、主办单位部长、主要商协会负责人率团出席;为推动博览会的发展,同期举办商务与投资峰会,邀请国家领导人、政府高官、工商界领袖和专家学者登台演讲;设置国家专题“魅力之城”,政府直接参与。中国政府对博览会的扶持更为鲜明,为各国参展客商提供便利通关、开设绿色通道服务,专门开通南宁与东盟国家主要城市之间的直航包机,增开香港-南宁的航线,方便客商中转,还在会期举办各种相关论坛,促进多领域交流,举行民歌艺术节、高尔夫精英邀请赛、名人邀请赛等活动,愉悦参会客商精神。中央给予举办地资金支持,加强城市建设及会展基础性建设,改善文化软环境,调动社会公众的主动性参与,也对此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
  
  三、中国-东盟博览会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东盟博览会竞争力是在博览会举办的动态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从产业竞争力米源的系统分析出发,可以考察博览会竞争力形成的内在关联:博览会竞争力=博览会竞争力资产×博览会竞争力环境×博览会竞争力过程。
  博览会竞争力的形成是博览会的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和竞争力环境的整合统一的结果。博览会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将博览会竞争力资产和博览会竞争力环境转化为竞争力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博览会的产品、服务,加强业务活动和管理。博览会竞争力资产包括“硬资产”和“软资产”,涉及到场馆、宾馆、交通以及购物娱乐、旅游等硬件设施、设备,以及博览会的政策优势、机制、品牌价值、市场信誉、企业文化等软实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带有智力特点的知识、经验、技能的软实力,对于博览会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逐渐成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加以系统管理和提升。博览会的政治特殊性,也使竞争力环境的建立和优化成为维系博览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在博览会既有的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环境的条件下,高效的竞争力过程能够整合各要素的素能,创造出新的资产尤其是软资产。持续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建立核心能力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环节。竞争力是可变的,也是可长期维持的。博览会只有抓住机遇,通过不断提升竞争力资产、竞争力环境和竞争力过程的组合质量,才能保持长期竞争优势。
  因此,要进一步提升博览会竞争力,推进博览会的持续发肥,应该沿着以下的发展途途径来进行。(1)继续完善博览会11国互利合作的共办机制,与商务和投资峰会相结合,推进制度化建设,这足博览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2)强化博览会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题,突出区域特色,以此为基础再扩大面向全球开放的力度,这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与其他展会的差别化所在;(3)持续强化互利共赢的理念,加强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推动国际、国内经贸成效的良性发展:(4)在政府主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模式下,加大推进市场运作的力度,引入礼会力量参与博览会发展,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博览会运作;(5)加强与国际、国内实力机构的有效合作,建设国际化的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产业集群,带动双边、多边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博览会内部的运作方面,应采取以下相应的推进措施。(1)顺应形势的发展,调整和完善博览会的发展定位、特色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综合性与专业化有机结合,优化博览会的产业结构:(2)将直接参与博览会决策运作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建设成为一个开放性、学习型组织,在知识、理念方面站在时代的前列;(3)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在与博览会直接相关的单位、企业,建立切合实际、不断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4)进一步发挥博览会的国际、国内的环境优势,从专业化中形成专长技能和与同行的差异性,不断强化博览会核心竞争力;(5)借鉴先进的经验,实施人才战略,提高国际化和专业化服务水平,注重经营管理模式、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培育核心技术。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作者:何颖 [标签: 中国 竞争力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
    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道路的挑战及应对思路
    武术在孔子学院的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
    中国大学教师知识生产的功利取向及其平衡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理论问题研
    从三代礼乐文化中探寻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源
    三代礼乐文化: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土壤和滥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凸显三大亮点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理论问题研
    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浅析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十年来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成就和特点—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