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工商管理理论论文   企业战略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企业研究论文
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业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摘要] 本文选取2001年以前上市的979家a股公司2001-2003三年间的2937个观察值为样本,研究了公司多元化经营与业绩之间的关系。本文假定公司的多元化决策受包括公司价值在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hausman test验证了这一观点,即多元化决策是内生的。从对过剩资源的利用、获得市场势力和代理问题三个角度研究影响公司多元化决策的因素,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控制住多元化程度的内生性之后,本文得出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与公司业绩存在显著正向变动关系的结论。数据显示业绩好、主业进入成熟期、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25%的企业倾向于从事多元化经营,处于竞争激烈行业的企业更倾向于集中化。本文发现,多元化的动因可以部分解释多元化溢价,但是管理层的winner-picking和其与公司价值利益的一致性是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多元化溢价的根本原因。本文的研究为公司多元化经营的选择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多元化决策 业绩 内生性
 
1.引言
 
    作为一种成长战略,很多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最初多元化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对过剩资源的利用。在中国,计划经济后期,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市场竞争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部分企业的多元化经营获得了成功。而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短缺经济变成生产相对过剩,国内外市场由分割转变为接轨和融合,竞争加剧导致绝大多数企业微利,甚至亏损经营,因此出现了“多元化陷阱”的说法。
 
    那么多元化究竟是不是一个好的经营战略?它会损害公司价值,还是增加公司价值?
 
    理论上来看,公司多元化经营通过内部资本市场,能够解决外部融资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拥有了内部的融资工具,对于项目的选择,公司经理可以做出更优的决策。WWW.11665.Com但是,通过内部资本市场获得的资金容易造成对项目的过度投资,或对净现值为正的项目投资不足,而不是将公司利润以股利的形式支付给小股东。国外多元化与企业价值关系大量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多元化企业一般有较低的托宾q值,减少企业的多元化程度则会提高企业价值,一些最新的研究认为折价并不是源于多元化而是由于其他原因。
 
    我国长期以来缺乏类似国外sic码②的行业分类数据,早期国内对于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的研究采用主营业务比重作为度量多元化的指标,大多得出多元化折价的结论。1999年4月《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试行)》③发布后,对多元化指标的度量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国内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大多研究依然得出多元化折价的结论,也有个别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多元化溢价现象。
 
    然而国内对于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大多假定多元化程度与公司业绩是单向的 

 


① 本研究受北京交通大学十一五重大科研基金项目支持,课题号2005sz007。
② the u.s.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sic) system. sic码是4位数字代码,前两位代码确定行业门类,第三位确定行业大类,第四位确定行业中类。
③ 中国证监会在总结沪深两个交易所分类经验的基础上,以国家统计局制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4754-94)为主要依据,借鉴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美国标准行业分类(sic)及北美行业分类体系(naics)的有关内容,制订了《中国上市公司分类指引(试行)》。《指引》将上市公司的经济活动分为门类、大类两级,中类作为支持性分类参考。总体编码采用了层次编码法;类别编码采取顺序编码法:门类为单字母升序编码;大类为单字母加两位数字编码;中类为单字母加四位数字编码。
因果关系,①一些经验证据表明多元化经营和绩效之间不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刘力,1997;朱江,1999;马洪伟和蓝海林,2001)。而苏冬蔚(2004)通过间接检验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对多元化溢价现象进行解释时,发现价值高的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多元化程度。campa and kedia(2002)认为如果公司的多元化决策与公司价值相关,则对多元化与绩效的ols估计将是有偏的。因此,准确揭示多元化程度与公司价值的关系,首先要控制住多元化决策的内生性。
 
    国外多元化经营的研究基本从三个层面对公司的多元化决策进行解释:①资源角度:拥有在行业间可以互相转换的过剩资源和能力的公司会从事多元化经营。②市场势力角度:企业多元化是因为可以获得市场势力,进而增进和最大限度提高其长远的获利能力。③代理问题角度:多元化经营是经理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结果,多元化经营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报酬、势力和声誉,分散他们的雇佣风险。除了以上三种原因,刘力(1997)还认为我国国有企业多元化经营有其特有的动因,这些动因不是基于利润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是基于社会效益或其他方面的考虑。
 
    目前国内对于公司多元化决策的研究还仅限于代理问题的角度,对过剩资源的利用和获得市场势力的多元化决策还没有相关的研究。秦拯、陈收和邹建军(2004b)发现高度多元化的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现象多于其他两组,而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两组。陈信元、吴英蕴和黄俊(2004)发现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分离程度大并且没有第二大股东有效监督的控股股东通过公司的多元化经营转移了公司的资产,降低了公司的业绩。campa and kedia(2002)使用工具变量消除多元化决策的内生性时指出,联立方程的估计并不容易,因为影响多元化决策的部分公司特征已经包含在以公司价值为被解释变量的方程里了。因此,全面地分析影响公司多元化决策的因素,将其变成可以被量化的、好的工具变量非常重要。
 
    另外,虽然有研究显示公司的多元化决策具有内生性,但是现实的数据是否支持这一假设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检验,因为如果解释变量是外生的时,2sls估计量反而不如ols有效。
 
    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资源角度、市场势力角度和代理问题角度分析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决策的因素,建立了多元化程度和公司业绩的联立方程模型。在对联立方程进行2sls估计之前,首先对多元化程度的内生性进行了hausman test。
 
    另外,由于上市公司披露的分行业资料并不标准,国内的数据库公司即使提供了按行业、地区或产品划分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布情况,也没有根据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公司的业务活动进行行业编码和分类。因此,本文根据2001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上市公司2000-2003年间的业务活动进行了2位数行业编码,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多元化经营的相关数据库。②
 
    本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多元化决策的研究假设;第三部分介绍本文的样本选择、变量设计;第四部分是对数据的经验分析;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和研究不足。

 


① 余鹏翼、李善民和张晓斌(2005)探讨了多元化程度变动的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多元化程度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杨林和陈传明(2005)分析多元化发展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未来研究方向时也指出,要关注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因果关系的问题。
② 特别感谢崔悦、盛枫、程健、李月婷、涂圣楷和陈扬扬的工作。
比较可惜,论文中的公式、字符无法粘贴到博客中,最后只把论文结论、研究不足以及参考文献贴在这儿。其实如果大家想看真正的论文,可以查看附件中的英文参考文献。而认真写过论文的人决不认为“不抄袭,就没法写论文”,因为只要你掌握了一定方法,又有持续关注的问题,总会想出办法来研究。
 
4.5.对多元化程度与业绩正向关系的解释
 
    本文的研究表明公司价值较高、主业增长缓慢、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25%的企业倾向于多元化经营,而处于竞争激烈行业的企业更倾向于集中化。那么,以上四点能否作为多元化程度与公司业绩正向变动的原因?
    本文陆续讨论了多元化收益的三个原因:①公司多元化经营可以建立起内部资本市场,避开在外部资本市场融资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②相对于拥有较少信息的外部投资者,拥有了内部的融资工具,对于项目的选择,公司经理可以做出更优的决策;③公司多元化经营降低了未来现金流的变动,增加了公司的负债能力。从负债能力增加价值的角度来看,多元化经营增加了公司价值。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价值高的公司多元化经营可以部分解释多元化溢价,却不是存在多元化溢价的根本原因。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没有提供各经营单元的详细财务数据,因此不能直接分析各经营单元之间转移支付与多元化程度的关系。苏冬蔚(2004)试图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角度对多元化溢价进行解释,作者考察了母公司同外部资本市场的现金流状况对多元化决策的影响,数据显示对外部资本市场依赖小的公司具有较高的多元化程度。
    本文从多元化的三个基本动因探讨影响多元化决策的因素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多元化程度显著正相关。根据jensen and meckling(1976)的利益一致假设,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其剥削公司财富的可能性下降,从而使公司价值增加。所以,虽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25%的企业采取多元化经营是经理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结果,但是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多元化程度的显著正相关抵消了部分代理成本。
    stein(1997)表明存在借贷限制的前提下,拥有较多信息的管理者更善于选择项目(winner-picking),其对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公司价值增加。作者强调控制权是管理者做出更优的决策的有效手段,因为它确保管理者从有盈利的项目中获得激励,并且拥有在项目间调配资源的权限。本文的数据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25%的企业更倾向于多元化经营,无疑拥有了公司控制权的经理有动力,也有能力实现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
    综上所述,管理层的winner-picking和其与公司价值利益的一致性是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多元化溢价的根本原因。
 
5.结论及研究不足
5.1.本文的结论
 
    通过内部成长或外部成长的方式,很多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
    本文的研究表明公司价值较高的企业倾向于采取多元化经营;公司的主业增长缓慢促使企业追求范围经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25%的企业也倾向于多元化经营;而处于竞争激烈行业的企业更倾向于集中化,做好主业。
    本文在探讨多元化程度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时拓宽了研究假设,认为公司的多元化决策与公司价值是互相影响的。为了控制住多元化决策的内生性,本文从多元化的三个基本动因分析影响公司多元化决策的因素,建立了多元化程度和公司业绩的联立方程模型。hausman test首先验证了对多元化程度与公司业绩的ols估计确实是有偏的,即如果不控制多元化决策的内生性,我们很可能会得出多元化程度和公司业绩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的结论。而使用工具变量控制住多元化决策的内生性之后,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与公司业绩是显著的正向变动关系,表明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业绩普遍较高,这和国内大量多元化折价的实证结果相反。
    本文从多元化的三个基本动因探讨影响多元化决策的因素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多元化程度显著正相关,管理层与公司价值利益的一致性部分抵消了经理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而采取多元化经营是的代理成本。而拥有公司控制权的经理对公司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加了多元化公司的价值。以上原因是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多元化溢价的根本原因。


5.2.本文的研究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5.2.1.本文的研究不足
 
    1.数据库的局限。
    由于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按照《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分类方法对分行业资料进行披露,导致很多上市公司的业务活动不能进行四位数行业编码,甚至不能进行两位数行业编码。而业务活动不能编码至四位,无法计算出熵分类法的总体多元化程度(dt)和相关多元化程度(dr)指标。同样因为行业编码的问题,使用lang and stulz(1994)的多元化贴现值和berger和ofek(1995)超额价值ev对多元化经营业绩的度量也会出现偏差。因此,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数据库的不完善影响到了对多元化指标和多元化经营业绩的度量。
    另外,本文删除了44家分行业资料披露不详尽无法进行2位数行业编码的公司,这些由于行业编码不全而被删除的样本,有可能恰恰是业绩不好的公司。由于这部分公司占总样本的4.5%,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并且,由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库中没有母公司分行业和分部门的详细财务报表,无法分析各经营单元之间转移支付与多元化程度的经验关系,所以目前还无法对多元化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和跨行业补贴问题进行研究。
    2.本文从对过剩资源的利用、获得市场势力、代理问题三个角度研究了公司的多元化决策行为,然而对市场竞争程度指标的度量有一定的困难。一般认为,市场中企业的换位是反映市场竞争大小的一种重要标志。企业所在行业的产业集中度的变化也是度量市场竞争程度的一个指标。但魏后凯(2003)目前也只能根据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的资料计算出中国主要制造业行业1980年、1985年和1995年行业集中度的变化。
 
5.2.2.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通过hausman test验证了多元化决策与公司业绩是相关的,但是控制多元化决策内生性的方法很多,工具变量选取的不同也会影响控制效果,因此,对于多元化决策内生性的控制还可以进行深入研究。其次,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数据库完善后,对于公司业绩和多元化指标的度量会改进研究的结果,对于多元化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和跨行业补贴问题也可以进行相关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信元、吴英蕴、黄俊.2004.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业绩—青鸟系上市公司案例分析.工作论文.
[2] 何浚.1998.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第5期.
[3] 金晓斌、陈代云、路颖、联蒙珂.2002.公司特质、市场激励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经济研究.第9期.
[4] 李玲、赵瑜纲.1998.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实证研究.证券市场导报.第5期.
[5] 刘力.1997.多元化经营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经济科学.第3期.
[6] 马洪伟.2002.企业多元化与绩效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
[7] 马洪伟、蓝海林.2001.我国工业企业多元化程度与绩效研究.南方经济.第9期.
[8] 秦拯、陈收、邹建军.2004b.中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学报.第1卷第2期.
[9] 苏冬蔚.2004.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溢价的实证分析.工作论文.
[10] 魏锋、冉光和、曾国平.2004.管理股权比例、公司投资行为与公司价值.工作论文.
[11] 魏后凯.2003.市场竞争、经济绩效与产业集中.经济管理出版社.
[12] 吴波、刘峰.2004.托宾q值之有效性研究.工作论文.
[13] 徐晓东、陈小悦.2003.公司治理与第一大股东的最优所有权安排.工作论文.
[14] 尹义省.1999.适度多角化—企业成长与业务重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5] 杨林和陈传明. 2005.多元化发展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第7期.
[16] 余明桂、夏新平.2003a.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工作论文.
[17] 余鹏翼、李善民、张晓斌.2005.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问题研究.管理科学.第1期.
[18] 朱江.1999.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和经营业绩.经济研究.第11期.
[19] anderson, ronald c., thomas w. bates, john m. bizjak, and michael l. lemmon, 1998,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rm diversification. 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 unpublished manuscript.
[20] berger,philip, and eili ofek, 1995. diversification’s effect on firm valu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7 ,pp39-65.
[21] campa, josé, manuel and simi kedia, 2002. explaining the diversification discount. journal of finance 57, 1731-1762.
[22] chung, kee h. and stephen w. pruitt, 1994, a simple approximation of tobin’s q. financial management 23, 70-74.
[23] gribbin, j.d., 1976. the conglomerate merger, applied economics, march 1976,8,19-35.
[24] hausman, jerry, 1978, specification tests in ecometrics, econometrica 46, 1251-1271.
[25] jensen, michael c. and william h. meckling, 1976,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 305-360.
[26] lang, larry h.p., and rené m. stulz, 1994. tobin’s q,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2, 1248– 1280.
[27] lewellen, wilbur g., 1971. a pure financial rationale for the conglomerate merger. journal of finance 26, 521–537.
[28] lins, karl, and henri servaes, 2002, is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beneficial in emerging market? journ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31(2):1-23.
[29] montgomery, cynthia a., 1994.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8(3), 163-178.
[30] rumelt, richard p., 1974. strategy,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division of research,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boston.
[31] shirley, mary m., and patrick walsh, 2000, public vs. private ownership: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debate, working paper, the world bank.
[32] stein, jeremy c., 1997,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and the competition for corporate resources. journal of finance 52, 111-133.
[33] wrigley, 1970. divisional autonomy and diversific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boston, ma.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作者:于晓红 [标签: 中国 上市公司 元化 相关性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
    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道路的挑战及应对思路
    武术在孔子学院的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
    中国大学教师知识生产的功利取向及其平衡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理论问题研
    从三代礼乐文化中探寻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源
    三代礼乐文化: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土壤和滥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凸显三大亮点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理论问题研
    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浅析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十年来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成就和特点—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