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工商管理理论论文   企业战略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企业研究论文
试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提高企业竞争力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基本内容 企业竞争力
  论文摘要: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也是整个经济学的真正基础。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多方观点,本文从狭义劳动价值论的角度对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概述,指出了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形式及价值表现,交换过程等,并根据劳动价值论中的相关论点,即从使用价值角度,价值量的规定以及商品流通角度探讨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启示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在批判吸收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全部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又是其经济分析的核心。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张衔将这些不同的观点归为三类。第一种观点是:劳动价值论包括价值实体、价值量、劳动二重性、价值形式、价值本质等,即《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二种观点是:将劳动价值论扩展至价值转化形式理论,即劳动价值论还包括《资本论》第三卷第一至三篇的内容;第三种观点是:将劳动价值论扩展至分配理论,即劳动价值论进一步包括了《资本论》第三卷第七篇的内容。
    一般认为,劳动价值论贯穿于整部《资本论》,而第一卷第一篇是指狭义的劳动价值论。本文将从狭义劳动价值论角度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启示意义。www.11665.cOM
    (一)价值实体和价值量
    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从分析商品开始,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马克思指出商品具有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首先,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马克思指出,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具有质和量两个属性,其中,质是指商品体本身。使用价值本身具有几个特点,如使用价值只能在消费或使用中才可以实现;使用价值始终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等。
    第二,关于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分析是从交换价值人手的。就两种商品a和b来说,不管二者的交换比例如何,总是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一定量的a等于若干量的b,这个等式表明两个商品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而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抽去使用价值,使得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消失而剩下的抽象人类劳动,也就是形成价值的实体,马克思将其定义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此即商品价值。
    因此,马克思指出价值的本质体现在: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可见,只有人类劳动才会凝结成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由它所包含的劳动的量来计量,而劳动量由劳动时间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二)劳动二重性
    马克思指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由自己产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示自己的有用性的劳动,称为有用劳动,即具体劳动;把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我们称之为抽象劳动。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马克思写道,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因此,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三)价值形式、价值表现和交换
    马克思对价值形式的分析是为了说明价值为什么会表现为交换价值。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表现为:x量商品a=y量商品b;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表现为:z量商品a=u量商品b,或=v量商品c,或二w量商品d,或=x量商品e,或=其他;c.一般价值形式,表现为:u量商品b,或v量商品c,或w量商品d,或x量商品e,或其他二z量商品a; d.货币形式,即商品a固定为商品金,充当货币。
    价值形成于商品之中,自己表现不出来,它要通过其他商品来表现。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即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在交换过程中,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其价值只能大致地、近似地表现在等价物的使用价值上,处在等价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了价值的化身,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外化为与它相对立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价值表现或交换价值的变化既可因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引起,也可因与之相对立的等价形式上的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引起,还可因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有时甚至会出现交换价值不变的表面隐藏着价值巨大变化的现象。货币产生以后,交换价值转化为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货币产生以后,一个商品的相对价值就表现在货币上,这就是价格形式。
    (四)货币或商品流通
    张衔认为货币作为商品价值的完成形态,具有质的稳定性、量的可比较性和功能的完备性。货币或商品流通进一步分析了诸如价值规律、价值实现等重要问题,成为劳动价值论内容的必要补充。
    马克思分析了货币的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货币,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前两个职能属于货币的基本职能,后三种属于货币的派生职能,这里仅对前两种基本职能进行说明。
    首先来看货币的第一个职能价值尺度。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量表现着一种必然的、商品形成过程内在的同社会劳动时间的关系。随着价值量转化为价格,这种必然的关系就表现为商品同在它之外存在的货币商品的交换比例。这种交换比例既可以表现商品的价值量,也可以表现比它大或小的量,正如马克思所说,价格形式本身已经包含了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
    货币的第二个职能是流通手段。商品流通公式表现为:w1一g- w2。在商品第一个形态的变化或卖的过程中,w一g,商品转化为货币,这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必须是以社会有用的形式耗费的,商品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在商品第二个形态变化即买的过程中,g-w,货币购买商品,由于货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转换形态,它绝对可以让渡。然后,马克思提出了货币流通规律,即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刁司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二、劳动价值论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启示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供了关于“市场经济一般”的基础性解释。它对于解释市场经济的一般现象,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指导市场经济的发展等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尤其在劳动价值论的内容中,包含了诸多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价值的启示,本文将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劳动价值论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启示意义。
    (一)从使用价值角度看
    使用价值的一大特点就体现在它是社会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由于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使用价值是为别人,为社会而生产的,一个人总是让渡其使用价值而获得价值,因此,使用价值必须是对别人有用的。就企业而言,这意味着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选择偏好,这是生产商品的劳动能够形成价值的前提条件。

    因此,企业要想生存,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应该生产满足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具体而言,企业应该进行持续性的市场调研,了解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从而生产出对社会有用的使用价值,获取价值。
    (二)从商品价值量的规定上看
    商品的价值量由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量。而劳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但是,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统一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因此,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
    对于企业而言,这就意味着,不能认为自己生产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越长,其价值就越大,对企业就越有利。事实上,一件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全社会所有生产该商品的劳动耗费的平均值,因此,个别劳动时间超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将会因为其个别商品价值高于市场价值而卖不出去,从而其私人劳动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而获得承认。
    企业的正确选择应该是缩减个别劳动时间,使其个别产品价值低于市场价值而获利。这里就有一个劳动生产力的问题。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因此,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将是企业得以生存并提高竞争力的途径。关于劳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马克思也列举了部分: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因此,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应该节约劳动,并注重以上几个方面的改进。  
  (三)从商品流通角度看
    马克思指出,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社会分工使商品所有者的劳动成为单方面的,又使他的需要成为多方面的。正因为这样,他的产品对他来说仅仅是交换价值。这个产品只有通过货币,才取得一般的社会公认的等价形式,而货币又在别人的口袋里。为了把货币吸引出来,商品应该证明自己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但马克思又指出,分工是自然形成的,而社会对一种商品的需要是有限的,这样,商品转换为货币就出现了更大的困难,企业也因此具有了市场风险。
    对一具体的企业而言,它可以生产满足消费者偏好的产品,也可以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力,节约劳动,使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市场价值,但是却无法准确预测社会对其产品的需求量,因此,企业要想规避这种风险,只能是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力,使其产品在市场中具有相对竞争力,而且企业还要致力于更加详尽的市场调研,尽可能地获得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并在创造新需求上下功夫,在市场竟争中抢占先机等。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作者:李秀梅 [标签: 马克思 企业 竞争力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马克思,凡勃伦和诺斯三种宏观制度理论的比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理论问题研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理论问题研
    试析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档案管理策略
    试析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大学生的素质教
    试析县供电企业支部党员教育创新探究
    试析现代化电力营销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试析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思考
    试析完善职教集团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的若干
    试析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思考
    试析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容忽视的原则
    试析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容忽视的原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