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文化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工商管理理论论文   企业战略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企业研究论文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我见
[摘要]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改革改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提供了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理念、开发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制度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企业在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人才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可持续发展
  
  文化,从广义上说,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类精神生产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意识形态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继承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它从属于民族文化,是由民族文化所决定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并正在打破国界,在全世界兴起,成为新世纪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许多成功的企业,通过创建先进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制定正确的人才战略,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树立自信与诚信的形象,从而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了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WWW.11665.cOm
  
  一、企业对员工的选才与用才
  
  以人为本,促进企业发展。美国《财富》杂志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成功的关键:人,人,人。企业发展离不开不断进取的人的努力。管理大师韦尔奇曾经说过:“我们所能做的是把赌注押在我们所选择的人身上。因此,我的全部工作就是选择适当的人。”成功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尊重每个员工,靠人而不是仅仅靠产品与对手竞争。要做最好的公司就必须找到最好的人,这也是企业业绩持续增长的前提。当出现空缺职位时,应向公司内外同时张榜求才,公平竞争,广纳人才,其同努力以促进公司健康发展。换血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引入新人,才能促动改变,因此有时候还需要制造一定的人员流失率。“对于真正的人才,我们会诚意挽留,可是如果其离职原因是个人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我们也会为他感到高兴。”抱有这种为行业乃至为中国培养人才的心态,才会赢得信誉、赢得市场。
  “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人才,企业应该对员工怀有感激之情。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公司给员工工作机会,而是公司在寻求人才。正是他们对工作的投入才使公司在中国能有杰出的表现。”一家被评选为上海首批百家“职工最满意企业”的总经理以此诠释其“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核心价值观指导下,该公司每年投入800多万元用于员工培训,总经理表示:这是帮助员工投资未来,也是给他们以职业发展的机会。此外,公司还为员工设立了养老储备资金,通过个人与公司共同出资的方式为员工购买对未来的“定心丸”。
  适应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本质是:认识人、尊重人、以人为本。认识人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建设的前提、基础,尊重人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制定、实施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体现,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的和追求。只有认识了人,即人的各种生理、心理、行为特点,才谈得上尊重人,根据人的特点制定、实施各种管理方式,达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标,也是一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过程。在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是最能吸引人才的一条内容,所以如今许多企业和企业家标榜自己“以人为本”。然而如果在企业的管理体制上,在企业老板的领导作风上,在企业的分配方式上,在职工的基本生活和工作条件上等等都没有丝毫体现出真正尊重人才、尊重员工的态度,那么其所谓?“以人为本”只能是空谈。如在企业的管理体制上、领导作风上、分配方式上、对待员工的态度上等均仍是资本家(国有资本同样如此)或者其经营者说了算,并以资本家或经营者为中心,紧紧抓住钱、权不放,那么说到底,什么“以人为本”都是不可能的,归根结底仍还是“以钱为本”、“以我为本”!

  二、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共赢
  
  一个沟通自由的环境对企业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注重对企业“权力人”权力的尊重,而内部的真诚沟通与精诚合作则是企业与员工走向成功的基石。一家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曾表示,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太强调分享与合作,公司在打造自己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时,注意了这一点,特别强调合作与多赢。个人或小部门利益至上是被严厉禁止的,我们竭力让所有员工都形成伙伴关系。每个员工都关心“我们为什么工作”,“在我的客户眼里,我的公司和我的形象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自己的生活和我的工作有什么联系”,“公司最欣赏什么样的员工”等问题,于是,公司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让员工与管理层就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通过互动讨论,员工理解并认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该公司既鼓励职工培养创造性思维,也要求其通过交流,在合作中求发展。他们禁用类似于“这是个好主意,但是……”的语句,倡导提出“为什么不呢”;要求各部门员工不是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而是离开椅子走到对方的座位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该公司内部层级较少,员工如果有任何不满,可以直接向上级表达出来。种种做法充分体现出企业对员工的信任与尊重,而员工则以责任感回报企业。
  加强企业决策民主,提高企业运营的科学性、规范性及合理性,是现代企业家的共识。重大决策,事前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及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分析论证,可以避免因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困境,使企业少走弯路,少交学费,从而步入健康持续的发展轨道。合作的结果是双赢。其实,在轻松、平等和互助的工作环境中,企业使命、工作规范和绩效考核都时刻提醒员工应该担负的责任。在任何一个企业,每个层级的领导,首先都要让属下明确自己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并帮助其通过正确的方法达到目标。与此同时,企业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企业面临困境时,员工们“同舟共济”才能共渡难关。
  
  三、企业和员工要做到自信与诚信
  
  开拓事业必须具备自信,而拓展事业则必须保持诚信,自信与诚信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将开拓者的拼搏与拓展者的持重十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对于企业,培养自信,建立诚信尤为重要。在中国较早投资一家制衣公司十分看重培养员工的自信。谈到公司的开拓精神,该公司总裁相当自信:“对,我们公司的员工就是自信、正向性高,从不放弃。一般中国人面对一个新任务,往往先提出很多困难,这样就可以为将来的失败进行开脱。但是我公司员工不会,他们永远都会先回答这个我们做得到,然后再谈困难。”自信使勇于开拓的制衣公司长年保持骄人业绩。
  但是,许多民企老板口口声声说自己极其重视人才,再三强调员工要有忠诚度,希冀以忠诚度来“愚化”员工,换取员工的“死心塌地”。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愿,相反,许多跟随自己的部下都在“打小算盘,敲怨气鼓”,一肚子不满和愤懑。笔者对此表示理解,并认为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措施是老板应该早日放弃“愚化”员工的念头,应更多倾听员工们的呼声和要求,尽量以不同方式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做到以人为本。
  目前,我们经常关注三个方面——“客户导向,诚信正直,互助合作”,即注重以客户为导向;避免官僚主义,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在严峻的环境下一如既往地坚持诚信。诚信是一个必须不断重复出现的主题词,其中心就是以人为本。“因为许多行业是关乎人命的,如果这些行业都缺乏诚信,其结果将是非常可怕的。有了诚信,员工才能找到自我肯定的依据,因为其工作不仅为养家糊口,更是为别人服务,甚至是为别人生命服务。
  
  四、结束语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它提高了管理运作效率,统一了员工的价值观,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商业竞争中正发挥着日益强大的作用。正如韦尔奇所指出的:“如果你想让列车再快10公里,只需要加大油门;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须更换铁轨了。资产重组只可以提高一时的公司生产力,只有文化上的改变,才能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作者:孙如军 [标签: 人为 企业 企业 可持续发展 我见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以人道主义的视角讲述革命
    对我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及“
    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坚持以民为本 打造满意民政
    坚持以人为本,控制“三违”行为
    西方管理理论人性假设对高速公路企业以人为
    基于以人为本视角的独立学院行政管理现状及
    浅析以人为本与我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
    试论基层班组如何开展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
    以人为本,加强现代企业管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