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度过疲惫期
内容摘要:电视民生新闻自2002年元月在南京诞生之日起,便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成功,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然而,几年后的今天,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却多少出现了单一、边缘、疲惫的表现。本文对电视民生新闻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兴盛原因作了简单的梳理,着重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疲惫状态下的表现和造成疲惫的原因,并主要从内容层面,以怎样让电视民生新闻更好看、更有用、更具公信力三个角度,建议如何使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度过疲惫状态,持续而平稳地发展。
关键词:中国电视民生新闻  社会转型  疲惫期
         “打造中国电视民生新闻模式”———《南京零距离》在创办之初便立下如此豪言。从2002年元旦开播之日起,《南京零距离》风雨兼程八个春秋。这一中国土生土长、独具特色的新闻模式,在中国电视媒体的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然而,现在,电视民生新闻遇到了自己的问题。
        一、电视民生新闻疲惫期的表现
         从一档节目的生命周期角度讲,再怎样盛极一时的栏目都会走向退出荧幕的一天,在无数新闻节目声名显赫的背后,是更加无数的新闻节目的萧然黯淡。那么,电视民生新闻是否也会有这样一天?笔者认为,这种想法无异于杞人忧天。WWW.11665.COM即使某一档具体的民生新闻栏目被撤被退,民生新闻这样的新闻形态也不会消失,至少,这样一种概念以及概念所蕴含的精神品质会一直活跃在各类电视新闻节目当中。原因很简单,因为电视民生新闻在充分开掘了电视作为传播工具的价值时,做到了“人的回归”,“新闻规律的回归”以及“市场的回归”[刘长乐哈佛演讲,《中国传媒是改革开放推手》,凤凰网]。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之中,应该是这种新闻模式“逐步常态化,成为一种普遍的节目样态,很平稳地发展”[朱羽君,高传智主编,曾晶,谢勤亮主笔:《进退之间———中国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态录》,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第112页]。
         但是,遍览国内这类新闻节目,便可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我们姑且称之为一种疲惫。疲惫不致命,但亦是一种病,长期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势必危及整体的健康状况。
         ① 琐碎、庸俗、猎奇———民生新闻内容的疲惫
         ② 表面上的贴近———民生新闻视角的疲惫
         ③ 过度娱乐化———民生新闻形式的疲惫
         ④ 民生新闻人的疲惫
         ⑤ 民生新闻发展情况的不平衡———以《南京零距离》为例
        二、实用性:拓展民生新闻的价值
         一些业界和学界人士认为,将今日地方媒体所呈现的新闻称之为“民生新闻”是一种拔高,其实不无道理。
电视民生新闻要走得更远,离不开对“民生”的正确解读与回归,实至名归之时,方是电视民生新闻能作为一种新闻形态步入常态之际。
         大时段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是信息集中呈现的平台,围绕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提供方方面面的信息,帮助百姓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民生新闻的特色。然而,不乏各种或重要或不重要的社会新闻,软新闻充斥时段。杀人放火虽然能给人们感官上带来刺激,但刺激之余便无他物。这种吸引只有一时,没有长久。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怎样改变生活现状,使自己从困境中走出来。人们不仅要知道自己周围发生了什么,将要发生什么,还要知道为何会发生以及应该如何应对。这就需要电视新闻媒体从信息海洋中为受众筛选他们最需要的,关系受众切身利益的新闻事件。一方面必须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有针对性地回答人们普遍关心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新闻报道不能停留在浅层的反映和各类信息的传递上,更要关注它们对实际生活的直接影响,对日常行为的指导意义。

        三、公信力———新闻媒体的生命
         1.舆论监督:民生新闻不变的追求
         “由于转轨期间利益结构的巨大变动,同时由于市场机制对建立在人格从属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的解构作用,会经常伴随着社会矛盾和社会关系的动荡”[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第411页]。这些矛盾和动荡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化带来的教育、医疗、住房、城市建设等问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阶层分化等方面。社会转型期,以往制度存留的惯性和现有制度的未完善,使得社会弱势群体往往会被遗忘在制度无法关照的夹缝当中。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资源,媒体总会过渡性地承担起维护弱势群体权益的角色。表现在民生新闻中具体体现为记者为百姓维权,向相关部门讨说法,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等等。
         2.“三农”:民生新闻本应触及的领域
         “民生”本意便是“人民生计”,那么对中国而言,人口比例如此之重的农民群体,自然应是这“人民生计”中难以回避的重点。
         透过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视角,不难发现民生新闻为何会离农村如此遥远。中国农村相对落后的经济环境以及农村人口保守的消费观念首先影响了他们对广告商的吸引力,而广告之于媒体的支配力量,前文已有提及;对于基本落户于城市的各类媒体,下乡采访所支付的是比在城市本地获得新闻资源高昂得多的成本。其次,农民为何总是作为沉默的大多数,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在政治上的式微,缺少精英代表为其争取话语权力。最后,农村特有的文化氛围与以城市文化为传播习惯的媒体也存在着矛盾。历史与现实各种原因的积累,造成了农民在电视媒体中的失语和边缘化,这在一个农业大国,是一种不合理的存在。
         民生新闻既然要回归民生本意,那就不能忘记中国最大的民生在农村这一基本事实。在城市新闻大战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也看到在“农民、农村、农业”报道领域的突破已经成为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势在必行的一举。200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的数据表明,在我国,农村电视观众占55.31%,城镇观众占44.69%[中央电视台总编室:《“200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电视研究》,2008年3期]。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的农村也在经历着剧烈的变化,农民的生活状况,思想观念,经济收入等都不同于前,这些现象,皆预示着农村是值得电视媒体开发的市场。与此同时,农村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医疗、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农村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同样需要媒体的报道,社会的关注。
结语
         今日的电视民生新闻仅仅是一个阶段,它的前方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不能因为疲惫期的一些表现而否认电视民生新闻的生命力。随着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城市化的最终到来,电视采制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sng卫星新闻采集直播车运用的日常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民生新闻的未来之路正在展开,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刘长乐哈佛演讲:《中国传媒是改革开放推手》.凤凰网.
[2] 朱羽君、高传智主编,曾晶、谢勤亮主笔:《进退之间———中国电视新闻从业人
 员心态录》.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第112页.
[3]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第411页.
[4]中央电视台总编室:《“200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电视研究》.
 2008年03期.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蔺奔奔 曹婷 [标签: 中国 电视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科学思维方法的缺失…
    作为一种现代性建制的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视角问题分析
    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进行性别意识反思的必要…
    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语境中的自然精神选择及…
    基于“活动”的留学生本科《中国现代文学》…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的…
    提高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效果之刍议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及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的大众化问题
    中国古代文学表现论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
    卢甘斯克国立大学汉语专业中国文学课教学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