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民生新闻的新趋势
    也说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全国各地的媒体都开始走民生新闻的路子了,一时间各地的民生新闻盛行。哈尔滨电视台也先后创办了《都市发现》、《零距离》、《万家灯火》等几档民生新闻栏目。春去秋来,近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些民生新闻的栏目虽然还有说得过去的收视率,观众也算买账,但,观众已厌了,记者亦疲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我们的《都市发现》节目里每天大约有近一半的内容,是恐怖的车祸和血腥的案件,还有一些市民中的猎奇事件。记得曾播过一位中年妇女寻找宠物狗的故事,记者随她找了好几天。在这个连续报道中,这位妇女对失去爱犬声之悲惨,场面之凄凉让人震惊,可以说比家中失去亲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记者很用心地把这条新闻编得很热闹,细节展示得也很充分,自以为是一条能吸引不少观众眼球的漂亮新闻。可是整个栏目还没播完,观众的指责电话就纷纷打来了,谴责我们把这种非主流的个别现象夸张化,甚至说许多下岗职工的生活困难还远没有解决,难道群众的困难还比不过一条狗重要吗?并说这样的节目内容毫无意义。其实,事后我们反思,选用这条新闻的用意是想说明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离不开他们,可是播出后完全没有达到我们的效果,虽然观众的指责有待商榷,但是有一点说明,我们播的内容,观众有反感。曾经有一段时间,不光是记者迷茫,就是我们制片人也不知道该如何挑选每天的线索。时常自问:什么是民生新闻?我们每天到底该播些什么?什么是观众爱看的?
    确实,民生新闻该如何顺乎民意,如何强调审美,这是办节目的人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WWw.11665.COM现在有的民生新闻迫于收视率的压力,将生活中丑陋的一面暴露得淋漓尽致,甚至蓄意加以强化和渲染,一味追求感观刺激,甚至达到了走火人魔的地步。 
    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解决民生新闻是审美,还是审丑。千万不要以为民生新闻的收看者多为较低阶层的人群,而有意放低新闻的档次,以为只有这些市井的闹事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谈对民生新闻走向的看法。
一、民生新闻的定位
    究竟什么是民生新闻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有人将其定义为一种新闻样式,“民间新闻是指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是一种以大众为收视对象的新闻样式。”
    哈尔滨电视台的《都市发现》栏目最初的定位即:讲述有意义的人和事;关注有意思的人和事。要求记者以平民的视角深人社区拍摄、讲述普通市民的故事。当时的“家有一老,家有一宝”“别间我是谁,只要你快乐”等报道受到观众广泛的好评。也有人把民生新闻定义为一种体裁,如“民生新闻是以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以与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为主要题材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在本质上依然属于社会新闻范畴”等,不一而足。
    我以为,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在概念上没有明显的区别,都是关于民众生活的新闻。所以,民生新闻,与其说是一种新闻样式、新闻体裁,倒不如说是一种新闻操作的理念,是在操作上对新闻本质的回归还原,即“它是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记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
    无疑,“真”是新闻最本质的东西。“真”,即真实。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的最忠实记录者,我们每天播出的节目所反映的事实或社会生活与我们的客观的社会生活相一致,新闻才算是真的。
    当然,这只是从社会成员构成比例上说明民生新闻是对新闻本质的回归。民生新闻的“真”还可以从节目的形态上得到证明。《都市发现》栏目从一开始就要求记者的写作语言要生活化,不要咬文嚼字,说老百姓的话,还用了大量的方言土语。 
记得曾在一个片花中用了一句咱东北的土话:“哎呀妈呀,都是发现啊”,播出后引起广泛的关注,观众普遍说好,听着亲切,感觉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媒体的距离。对于内容有些枯燥不够鲜活的新闻则大量应用时尚的包装手段,如:音乐、声效、片花等,使片子看起来生动,一改传统新闻里那种不食人间烟火正襟危坐的样子。就这点而言,民生新闻无疑又更真实映射出了社会的真实生活状态。
    然而,随着民生新闻栏目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以及由此带来的激烈竞争,使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表现为一个地区电视新闻的同治化现象严重,诸多新闻栏目争抢新闻资源,直接导致了收视率的下降。如今在哈尔滨有一种现象经常可以看到,即在新闻的发生地数个带着哈尔滨电视台标志的话筒伸向当事人,其结果就是晚上看到的节目说的都是同一个事,而且角度也没有更多的变化。庵窒窒笠丫中欢问奔淞恕v率剐矶嘣旒皇钡拿裆挛爬改康氖帐映鱿置飨缘南陆担堑搅朔歉牟豢傻氖焙蛄恕?br /> 二、民生新闻的出路
   根据我几年来的观察,我认为宣传部门的领导要在宏观上把握民生新闻的合理设置,理清不同频道的辐射区域,绝不能看民生新闻一时的收视看好就在各个频道都设民生新闻的栏目。这种跟风的结果是电视台内部的自相残杀。
    民生新闻要在贴近百姓的基础上学会说大事。千万不要以为百姓只想知道身边的柴米油盐茶,其实,百姓对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能把国家大事通过小的角度说得细致入微、精彩鲜活是民生新闻的本事;记者还必须学会把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用老百姓的语言说得透彻明白。不要让民生新闻显得拉杂和琐碎。

   通常我们把国家大事称之为时政新闻。不可否认,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存在假大空的现象,严重缺乏亲近感。所以,将时政新闻民生化,或者说用民生视角来做时政新闻,这是解决民生新闻低俗的一个重要的出路。一句话,民生新闻要培养自已说大事的本领。因为时政新闻永远是中国新闻的主角。
好看的节目,不一定感动。但感动的节目,一定好看。民生新闻要学会用讲故事的形式说新闻。我们《都市发现》栏目从2000年5月开播时就要求用讲故事的方法做新闻,虽是无心插柳,却符合了今天的趋势。如今讲故事,已是全球电视新闻的趋势。
    民生新闻要想有好的出路还需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1.更广的内容。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民生新闻的选材有越来越狭窄的趋势,而且受到地域的影响同一地区节目内容同质化严重,报道深度止于浅层,部分节目迎合低俗趣味。因此,民生新闻在未来的发展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扩展报道范围的问题。除了日常社会新闻,除了提供"生活投诉、家长里短、实用讯息",民生新闻显然应该包括与普通百姓直接相关的政策资讯服务,如时政新闻、社教新闻、新出的法规等。
    2.更活的形式。眼下民生新闻在形式上大多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传播手段,通过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充分拉近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然而,互动、现场、双向式传播虽然己经几乎从技术上削减了传统新闻“传者本位”和"我说你听"的正统地位,但与丰富多彩的民众生活比较起来,依然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民生新闻的下一步完全可以将形式做得更为灵活。当某种新的传播形式迅速被他人克隆的时候,我们应能迅速创新,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廉,人廉我新,人新我转"。这方面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就做得比较好,可以说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3.更新的风格。追根溯源,民生新闻的风格其实来源于上世纪80年代晚报类报纸和90年代都市类报纸的风格,即在对新闻的处理和传播上追求一种"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软、短风格,即已故著名报人赵超构所说"短些、短些、再短些,软些、软些、再软些"。当然,作为电视新闻,民生新闻在追求短、软风格的同时,似乎有必要在"快"和"新"上做文章。这里的"快"当然是就民生新闻的时效性而言。这里的"新",除了在新闻的时效性上体现,更多时候还要通过信息处理的另类视角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及个性主持来得以体现。这是民生新闻应对同质化竞争的现实策略,也是未来民生新闻发展的现实走向之一。
    4.更大的影响力。民生新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为中国电视发展创造了个不小的奇迹,但不可否认的是,民生新闻目前仍远末达到对社会公众的深度影响,尚不能影响社会主流舆论,而如果单纯依靠民生新闻,电视媒体也很难成为社会的主流媒体。由于目前的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和关注指向大多仍未脱离"琐闻"的案白,这类栏目虽然收视率颇高,但因其受众的层次相对较低以及其在社会重大新闻事件面前的失语,这类栏目眼下在电视媒体中很难进入主流,因此也就无法影响社会中有影响力的主流人群。这又为民生新闻栏目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目标和要求。在今后的发展中,民生新闻要提升栏目自身的文化价值、塑造公信力、塑造品牌、影响社会主流人群,扩大影响力,将是民生新闻更高的目标,也是能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许丹萍 [标签: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五台山佛教传播对新闻传播学的启示
    从传播学角度看高校媒体新闻同质化现象
    新闻传播学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区域研究述评
    浅谈基层网络传播新闻自由的现状及管理对策
    清末民初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与管理
    新加坡的新闻传播媒体管理
    从“王濛事件”看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管理的困…
    证券新闻传播的规范管理
    国家行政机关对新闻传播事业的管理
    新闻传播的社会管理功能研究
    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机制与应对策略
    微博新闻传播的“罗生门”现象浅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