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网络群体事件研究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网络群体事件也陆续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在面对这些新型的群体事件时,应该思考:它为什么会发生和是怎样发生的:网络在这些事件中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群体事件 网络传播 犀利哥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大。在链接式传播的网络世界里,网民之间的相互联系更加方便、即时,他们参与现实世界的事件的便捷性得到大大的提高。据国际在线消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说:“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04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网民数量的增加,他们通过网络形成的群体也越来越大,从而利用网络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力度也越来越强。网络的病毒式传播与信息的大量涌现,使得在网络虚拟世界也能形成群体事件并且作用于现实世界。
  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网络群体事件既能带来矛盾的顺利解决同时也可能引起不可预见难以控制的恶果。本文以“犀利哥”事件为例,在分析网络群体事件的成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网络群体事件的正负作用,以期今后能扬长避短,使网络健康发展。
  
  一、网络群体事件的概念
  
  网络群体事件根据学者研究,定义不一。笔者在这里选择几个自己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以供参考。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杜俊飞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网络社会的传播与控制”时,发表了一篇题为《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辨析》的论文。他在其中指出:“我认为,网络群体事件的本质是网民群体围绕某一主题、基于不同的目的,以网络聚集的方式制造社会舆论,促发社会行动的传播过程。www.11665.cOM它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有组织的,可能是有序、健康的。也可能是无序:不健康甚至是非法的。”。裘伟廷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初探》中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并不一定具有反社会性,而是基于某个特定或非特定的事件或目标,在通过网络纠集一群不特定的人,本着其高潮的情绪进行的社会性活动。而狭义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则通常具有反社会性的特征,它是指因特网或不特定的目标,通过网络组织一群不特定的人,以偏激的言词鼓动群众,进行政治诉求和干扰社会活动。”。杜俊飞主要是在分析了网络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基础上给网络群体事件下定义的。裘伟廷以是否具有反社会性为标准把网络群体性事件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通过这两位学者给出的定义,我们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就基本有了一个认识。我们发现这些网络群体性事件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相对自发无组织性、瞬间爆发性、传播范围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性和难以掌控性。
  
  二、网络群体事件的形成
  
  1.网络群体事件的形成原因
  为了更好的分析说明网络群体事件的成因,笔者以发生在今年的“犀利哥”事件为例来加以说明。“犀利哥”事件源自蜂鸟网上传的一组照片。2010年2月21日,在香港娱乐网和天涯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名为《秒杀宇内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帅到刺瞎你的眼睛!求亲们人肉详细资料》的帖子。帖中发布数张被称为“犀利哥”的乞丐照片。因其放荡不羁、不伦不类的感觉以及那原始版的“混搭”风格,受到网友热烈追捧和人肉搜索,并有网友对照片进行ps处理。网友们对图片进行疯狂转载,并展开了热烈讨论。围绕在图片主人公周围的网民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其声势之浩大、影响之广使得传统媒体也投来关注的目光。最终“犀利哥”成了众人皆知的网络明星。通过对此件事情的观察,本文总结网络群体事件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网络为此类事件的发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网络信息传播渠道的增加,从最初的论坛、博客,发展到qq、msn、qq群、微博等即时通讯,使网民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传播自己想要传播的信息。“犀利哥”就是网友在街头拍摄到以后上传到网络上的。
  (2)网络的病毒式传播使得信息得以大量地涌现
  网络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以往所有媒介的传播形式。网民可以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互动性大大加强。而且。大量的网民可以对同一事件在几乎相近的时间进行评论,从而使得信息大量的涌现。大量的信息涌现又会使得事件得以被更大范围的关注。从而可以在网上形成大量网民对同一事件进行干涉的群体性事件。“犀利哥”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照片在网络上被网友晒出去后,大量网民对此贴进行评论、转帖,并展开人肉搜索。引爆了网民对此事件的关注。他们积极参与事件的讨论,对照片进行ps处理后又发布到各大论坛。最终使政府对“犀利哥”进行救济。
  (3)网民的心理原因
  有心理专家说,“犀利哥”出名,不排除一部分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甚至也有一部分人是带着厌恶和攻击的情绪来炒作此事这样。但是这种猎奇心态,其实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存在,让兽兽门事件,风姐传说等搞怪,低俗文化大肆传播,可以说为我们社会生活了一个不好的氛围,特别是对青少年成长,更加不利。在“犀利哥”事件中,网友们多数是出于猎奇心理而去围观“犀利哥”,并且,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心理而去传播和谈论。更重要的是:网友们通过传播和谈论互相找到了共鸣。在这样的积极情绪促进下,最终推助形成网络群体事件——“犀利哥”事件。

  2.网络群体事件的形成模式
  杨久华在《关于当前我国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一文中认为网络群体事件的发生模式有四种:“网络舆论引发模式;网络谣言泛滥致群体性事件恶化或失控模式;利益受损群体利用网络发动模式;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酝酿、发起群体性事件模式。”不可否认这确实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但其也未能穷尽所有的网络群体事件。比如“犀利哥”事件就不在其列。“犀利哥”事件的发生纯属偶然,它源于网民偶遇拍摄的一组照片被上传到网上后,引发了网民的围观并最终形成网络舆论。笔者以它为例,先分析一下它的发展过程再来总结一下它的发生模式。
  此次事件首先是网友见路边一个流浪者穿着奇特便拍下照片上传到网上,结果引来网友的激烈讨论,并反作用于现实世界,最终形成后来的局面。此次事件不断在虚拟与现实世界之间交替以致不断放大。因此,笔者认为其模式如图所示。
  这是一个不断循环扩大的过程。事件(有的也许只是由头)先由少数网民将其从现实世界导入网络虚拟世界,然后在网络这个平台上放大。到这里有两个走向:1、没有被放大的事件就淡出直至消失;2、被放大了的事件在网络中开始形成小众的群体事件,再进入现实世界被广泛讨论或者被干预。经过在现实世界中被讨论的小众网络群体事件,这里有也有两个走向:1、有的不用经过网络讨论会直接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2、有的要再进如网络世界,这里又分为两个走向:①有的要在网络上继续被讨论放大再形成网络群体事件;②有的没有被放大而走向了消失。事件在虚拟与现实两个世界间穿梭,如此不断循环放大,最终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网络群体事件。事件在网络中形成群体事件也在网络中被淡化直至消失。而网络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三、网络在网络群体事件中的作用
  
  1.正面作用
  网络传播的超越时空的限制、多媒体功能、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关系的交互性、信息接收的个人化和主动化、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传播内容的广泛性、超文本信息检索方式等等这些特点使得网络媒体在受众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在网络中许多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涌现。在以前一些出现的网络群体事件中,比如“躲猫猫”“华南虎”等等。就是借助网络强大的传播力量,将单个网民的力量汇聚,最终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网络舆论。而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种力量。当事者必须予以重视,所以才有网民组团去调查“躲猫猫”;才有“周老虎”被揭穿。
  在“犀利哥”事件中,网友依靠强大网络传播的力量,使得这个流浪汉在瞬间走红网络,以致传统媒体报道此事。最终“犀利哥”得到救助,回到久别的家。
  
  2.负面作用
  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她在赢得溢美之词的同时也遭受着抨击的声音。诸如她成就了网络暴民、网络暴力,而人肉搜索更是把她的所谓的阴暗面彻底暴露。在集天使与魔鬼于一身的搜索引擎下面,网民再也不是“在网络后面无人知道的狗”了。“人肉搜索第一案”的王菲在备受屈辱后选择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最终胜诉。虽然胜诉了,但是其经历仍然让人心有余悸。“犀利哥”在网络上也被围观和人肉搜索过。
  总之,当我们面对网络群体事件的时候,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态度。第一,我们网民应该以一种审慎的态度来面对网络群体事件,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第二、我们的传统媒体要担负起把关人的角色,在出现网络群体事件时,查明情况、慎重报道,不应变相帮其炒作。第三、政府在面对网络群体事件时,应当予以合理化解。正确排解网络舆论。网络群体事件的产生是有它的社会根源。其中还有许多值得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去研究的地方。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邓小龙 [标签: 网络 群体 事件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基层网络传播新闻自由的现状及管理对策
    从“王濛事件”看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管理的困…
    基于B—SLIM理论的英美文学网络平台模块划分…
    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机制与应对策略
    网络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
    看网络游戏中的中国文学元素
    网络传媒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分析
    从网络新闻传播特质看专业人才教育
    浅析网络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我国网络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由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看高校网络新闻的…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及问题浅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