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北京市居民手机报使用情况的定性考察

关键词: 手机报 议题融合 话题社区 社会互动

[摘要]:手机报在 中国 正以燎原之势迅速扩散,面对超百的年增长率,移动运营、服务以及内容提供商们竞相进入,希望能迅速抢夺这一市场。研究选取了19名调查对象,结合前期观察进行了半结构式的深度访谈,试图通过定性方式,结合“议题融合”理论来对北京市居民的手机报使用进行初步解释。最终发现,手机报既为读者设定个人议程,也帮助人们摸索(test)及再造(reproduce)话题社区(topic community)的群体议程。不论是信息富有者(information rich),还是信息贫穷者(information poor)都通过它与话题社区进行着融合,不同的是,信息富有者以独特的“回归”形式返归群体,被动中依旧包含着积极的信息索取,而信息贫穷者则通过最低限度的信息输入与输出维持着群体交流。宏观上,融入群体包括三个步骤:塑造形象,测试话题受欢迎测度,确认及再造群体议程。手机报和 网络 的微观互动是对个体融入群体宏观三步骤的圆满和助推。虽然帮助个体融入群体,间接实现社会化这样的社会性功能在其他媒体中也能找到,但在手机报上被发现还是首次。

  abstract: mobile news has been a market favor recently. mobile operators, services providers and content providers are all entering the market for easy share. in comparison with marketing enthusiasm, coolness of the academia is a little outdated. market reports include nothing but customers’ income and cpi while papers are talking about complaints on tech-inadequacy made years ago. mobile news catches their eyes only for it is commodity and servic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is side of coin is overrated while the other under. mobile news is more of a piece of text to be consumed meaningfully than a commodity for sale. to spotlight the whole research, this paper introduces “agenda-melding” theory, which derives from “agenda-setting” theory but inherits more sociological traditions. it believes that media use helps people meld their agendas with that of groups. then it comes up with several research questions, that is, what people get out of reading mobile news, which group they meld with through mobile news reading and what separate mobile news from other contemporary media and if there is any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after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a total number of 19, the result and analysis part starts with peoples’ perception of mobile news. people like its concise and precise text and get accustomed to a habit of passive and asynchronous reading. in other words, people research on interested topic of mobile news and join public discussions so as to be part of topic community, which bring sense of togetherness. media functions as skin, helping individuals to sense the environment and holding them from dilapidation. however, this is the very first time we find that on mobile news.

  key words: mobile news/mobile newspaper/mobile paper; agenda-melding; topic community; social interaction


  一、手机报的定义、要素及 发展

  据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上统计,目前手机报的付费用户已经超过四千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8%(china mobile,2008),它惊人的市场扩散已经吸引了业界和学界的双重关注。WWw.11665.Com在手机报带来巨大市场收益的同时,对它的研究却稍显单调。本文通过对现有手机报研究 文献 的进行初步分析发现,业界集中分析着手机报的市场扩散,而学界多从内容产业链,技术更新,盈利模式三个方面切入,无论是前者强调的用户对手机报的采用(adoption),还是后者站在传者(sender)角度进行考察,都只注意到手机报的商品(commodity)和服务(service)属性。与此同时,外文文献则局限于手机制式的不同,或因年代久远,并没有真正考察到中国手机报的近期使用情况。

  也正因为如此,本文针对手机报的文本属性展开了研究,作为待消化吸收的文本(text),手机报兼具报纸信息全面和手机便携、可移动实时接收新闻的优势。读者对手机报内容的内化和消费、手机报在读者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手机报区别于其他媒体、让读者对它青睐有加的原因等都成为了本文本次研究的着力点。

  中国大陆手机报始于2003年7月18日北京好易时空公司和中国妇女报联合推出的《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它采用包月订购的方式,每月费用20元(陆云红,2005),年费为240元,比纸版《中国妇女报》高出53元,这样的手机报纸当时是仅面对小众推出的,但时隔5年,手机报已在各运营商的年度财报中成为“广受瞩目”和“发展迅速”的业务:据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有限公司2008年的中期报告显示,手机报付费用户超过4024万户(china mobile,2008)比07年同期增长了168%。在中国手机用户达6.01亿之际(china mobile,2008),除去数量庞大的体验用户群体,即以套餐的形式接收手机报的读者,如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和北京联通的“新势力”用户,尽管市场渗透率还不是所有手机业务中最高的,但手机报的读者数量也“已经超过了任何中国任意单一平面媒体的发行量”(王建宙,2007)。至此,手机报惊人的市场扩散和丰厚的行业利润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界目光,与此同时,它也为学界关于手机是否成为“第五媒体”的讨论引进了新的内容 (成文胜,2005)。

  本文认为:就媒介形态而言,手机报是用户以手机为终端,阅听由专门的新闻内容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的,可以由文本,图像,声音和网页多种形式呈现的手机信息。就服务而言,手机报是一种由专门的新闻内容机构与移动运营商联合向手机用户提供的资讯类移动增值服务。

  二、从“议程设置”理论到“议题融合”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是由麦克姆斯(m. e. mccombs) 和 肖(d. l. shaw)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提出,它在选民对当前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发现了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因此他们认为:大众传播有着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salience)的方式,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尽管第一次的理论提出是以验证大众传播对受众“有强效果”而闻名,但之后的研究在逐渐加入时间,空间和人口统计学等变量后,发现媒体对受众的强效果不再那么“明显和直接。” 这是因为“议程设置”理论实际上没有延续之前的研究传统――将“个人 政治 态度形成与媒体、与社会互动”联系起来看,如群体归属(berelson, 1966)、二级传播中政治领袖的影响(katz and lazarsfeld, 1955 )等。麦克姆斯(mccombs)和肖(shaw)在1976年的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没有明确政治态度、不属于明显政治群体的个人”,它把原有的“二级传播“模型简化到只剩两极――媒体和个人(mcclurg, 2004)。这使得议程形成机制得以发挥作用、并表现显著,但它对“媒体如何影响归属于各群体中的社会人”这一问题的回答终究是不完整的。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1999年肖,麦克姆斯,韦佛还有海姆(b. f. hamm)一道发表了《个人,群体和议题融合:社会分歧论》(individuals, groups, and agenda melding: a theory of social dissonance)(shaw, 1999),这是继“议程设置”提出27年之后,又一次具有纪念意义的理论进化。

  “议题融合”理论认为个人加入群体在某种意义上是通过加入群体议程来完成的。个体通过一定的“媒体”来和希望归属或已经归属的群体发生联系,这个“起连接作用的媒体”(medium of connection/communication)可以是人,更可以是一般的大众媒体。通过这一“媒体”,个体得以全面了解该群体的议程,在将个人议程与该群体议程最大化地一致后,完成对该群体的归属,进而实现宏观的社会整合。“议题融合”的6个阶段包括:渴望加入群体、对于群体议程的了解程度、需要引导、使用媒介、第一层议程设置和第二层议程设置。

  这6个环节中,使用媒介是最为显性、最易于考察、也最引人注目的环节。作为研究美国新闻史的专家,肖(d. l. shaw) 针对这一环节提出:媒介发展史上,不同的媒介使用对应的是与不同的群体的“融合”(shaw, 2006)――他的观点亦得到了其他文献的佐证――在报业时代,人们的地域观念明显,对当地或全国产生归属(palmgreen and clarke, 1977; jeffres, 2007);在杂志时代,人们以阶层划分群体,像中产、小资或白领、蓝领;在广播和电视时代,人们成为大众,各自观影或收听,冥冥中以分散离质的形式构成整体;在新媒体时代,人们以空间作为区隔,更多是以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的形式集结(rheingold, 1993;rheingold,2003)。

  虽然“虚拟社区”这一概念,是由雷金德(rheingold, howard)于1994年在其同名书籍《虚拟社区》(the virtual community :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rheingold, 1993;rheingold,2003)中提出的特别强调它是“人们因为长时间参与公共讨论,迸发出足够的群体归属感,进而形成的具有个人意义的网络集结” 。

  但现在看来,这一最初的定义已稍显拘谨,因为“虚拟社区”一词时兴之后,它已经被用于泛指所有“不以职业、 教育 等专业性交流为目的,使用包括新闻组、电话、电邮、sns网站(社会网络网站)和即时通讯(im, instant message)等区别于面对面交流的在线方式来构建个人网络的群体所形成的社区。”如果交流的载体仅限于互联网,那么这种社区还可以被称为“网上社区”(online community)。现在使用互联网构建虚拟社区的标准已经越来越宽泛,观摩或参与 bbs 上的论战,关注类型化的论题,使用搜索引擎就特定的字符进行搜索,再进行相应的资料收集与整理等行为都被算作对虚拟社区的融入。宏观来说,只要是在使用互联网,不论是简单的观影行为,还是参与特定的讨论,都可以被看作是在融入和构建着一定的“虚拟社区”。

  话题社区(topic community)中的社区的概念脱胎于“群体”(group),群体是便利的消息来源,与此同时,他为个体设置着群体议程,允许并鼓励个体在交流过程中逐步摸索、遵守并再造出这一议程。实现对群体议程的同一也就是实现了对群体规范(norms)的同一,因为话题社区、群体议程只是群体、群体规范的表现形式之一 。基于此,本文的“话题社区”指:“个体因为话题而自由集聚,积极参与面对面的讨论,不受地点和人员限制的灵活群体”,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它基于面对面的交流,区别与任何借助媒介的交流形式,如电话、即时通讯。

  基于前期观察发现,它主要是以聊天的形式面向周围的朋友、同事及家人进行的口述。既然是口述,一定是在真实的情境(context)中,而且少不了你来我往的意见互动,也少不了配合谈话的肢体语言。更重要的是,面谈非常强调成员间的有效互动,不论是个人发表意见,还是集体共鸣,都是为默默寻求和达致团结(sense of togetherness)。

  第二,话题社区成员不固定。聊天、交谈需要至少两个人,却没有上限。可以是七八个人的大讨论,也可以是两个人的简单对话。参与的人数和成员相当随机,取决于当时的情境,同时也会受话题内容的影响。

  第三,发生的地点移动、不固定、可以变更。不依赖于特别的物理环境,更多还是取决于参与讨论的人员与具体情境。可以是在办公室闲暇时间的讨论,也可以是午饭时间饭桌上的即兴对话。

  第四,话题社区隶属于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因为话题社区形式松散,且没有强制性,成员可以在适当时选择自主参与或退出。简言之,讨论的参与者多是因为话题而聚到一起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临时形成的人员“集合”并不仅仅是为了参与谈话,更多时候是因为参与者们一道隶属于规模更大、目的性更强、分工更明确的群体——公司部门、学校班级抑或兴趣协会等,也就是谢尔夫(muzafer sherif)定义下的“次级群体”。

  第五,它有一定的持续性,但周期往往不长。话题社区因谈话及讨论的兴起而浮出水面,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某种意义上的团结(sense of togetherness),但亦会随着讨论的结束而再次显得飘渺。面对面的对话不可能一直持续,再加之话题社区形式松散和人员参与随机,所以它在生活中频频出现,但每一个的周期都不长。另外,次级群体不同于初级群体,本身并不长久,就像公司人员会流动,学业结束学生会离散,话题社区隶属于次级群体,其生命周期可见一般不会太长。

  三、研究问题

  首先,手机报以手机为载体,完美地体现了手机便携、可移动、实时收发的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打破时空限制,实现随时随地阅读新闻的愿景,可以猜想,它一定有着跟传统报纸迥异的阅读习惯;其次,内容上依附于传统新闻机构、由内容供应商炮制的手机报,播报内容包括国际国内时政,还有地区新闻,更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单独订制 体育 、财经、娱乐等版块,横跨传统报纸、杂志、甚至广播(如互动声讯ivr)三界,用户对文本内容的消费及内化一定有着区别于其他媒体形式的显著特点;最后,现在的人们可以便利地接触到网络,自主收集信息,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对手机报的使用,手机报内容短小综合,它在信息过量的今天,如何帮助人们缓解自身的信息压力。如此一来,不仅肖(shaw)提出的“媒介对应群体”无法在手机报上硬性套用,更无法简单判定手机报的使用给当下人们的人际与社会交往带来了何种影响。针对以上几方面的疑问,本文试提出并回答以下两个最主要的研究问题:

  rq1:手机报用户有着怎样的阅读习惯,又是如何消化它的内容的?

  rq2:手机报用户通过阅读手机报最终与何种群体发生了怎样的“议题融合”?

  四、研究方法

  首先是前期准备中研究对象的选取。虽然定性研究不强调样本,但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解释力,本文还是参阅了部分社会学文献,选取了五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年龄(刘德寰,2007),性别,职业(张文宏,2004),教育程度及收入(李煜,2001),采用目标抽样的方式,在尽量避免样本同质重复的基础上,找到了19名访谈对象。

  其次是手机报的选取。在发展“议程设置”理论的过程中,有研究指出要完整地体现议程设置的效果,选取的大众传播媒介需要满足“信息多样”和“受众广泛”(shaw,2001)两个特征。除此之外,本文结合上文对手机报的定义,选取了北京地区,播送信息最多样,订阅量最大,而且订阅人群异质度最高,并采用彩信形式定期发送到用户手机,用户可以实时接收,然后非同步阅读的――中国移动的《新闻早晚报》和北京联通的《百姓身边事》为手机报调查对象。

  之后是深访,在前期监测结束不超过7日的时间内本文对19名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全部采取了面对面的,半结构式的对话方式。所有对话录音均已被笔录为文字稿件,引述部分在文中以双引号注出。需要声明的是,本文的发现是基于定性访谈,所得结论也仅适用于所有访谈对象,对本研究之外的其他对象并不一定适用。

  五、研究发现与分析

  虽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深度访谈,而且文章也不旨在验证理论,但研究确实在议题融合理论的帮助下发现:手机报既为读者设定个人议程,也帮助人们摸索及再造话题社区的群体议程。不论是信息富有者,还是信息贫穷者都通过它与话题社区进行着融合,不同的是,信息富有者以独特的“回归”形式返归群体,被动中依旧包含着积极的信息索取,而信息贫穷者则通过最低限度的信息输入与输出维持着群体交流。

  首先,用户对手机报有着普遍认知还有前期的媒体定位,即进行所谓的媒介分工,这是手机报使用的先导。访谈发现用户大多认可手机报的“综合提示”作用,这为后面阐述它的被动阅读及与网络互动打下了有力基础。

  其次,用户日常生活中对手机报的阅读习惯,是针对手机报媒体形式的使用,尽管区别于对具体内容的消化,但毕竟是手机报阅读的开端,也是对研究问题一的集中回答。这其中“被动阅读”和“延时阅读”最为显著。手机报使用中最重要的是它的信息输出,访谈揭示,手机报最大的用处就是“贡献话题”,它提供线索,促成手机报与网络的互动,深化信息,这些都是为“手机报帮助用户融入话题社区”打基础的铺路石。

  (一)被动阅读

  手机报阅读区别于其他媒体使用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被动阅读”,这里面有手机报自身设置带来的“无奈”,跟手机私人属性强、手机报内容短小有很大关系。被动阅读在手机报的阅读习惯中是特有的,而且是极其显著的,因为这一 “媒体形式”上的特别习惯,最后影响到了对“内容”的消化,简言之,被动阅读的习惯让手机报内容有了强告知的能力。

  首先是具有欺骗性的“信息提示”。手机报在成功送达之后,跟普通信息一样,手机会发出“有未读信息”的铃音提示或开始振动。一般情况下,用户会以为是电话联络簿上的联系人来信,预期是私人短信,很快会拿起手机,查阅收件箱。

  “它有一定强制性,它以短信形式发到你手机里,你首先想看一下,想知道是不是你朋友发过来的,跟你生活有没有什么关系,结果一看是手机报。”(访谈对象 13)

  其次是被牵着走的“内容翻阅”。手机报目前的版式是一份十页,每一长页可以包含长则三条、短则两条消息。要想每条都覆盖到的话,就需要一直摁着下行键直到每页见底,然后再摁右行键翻页。因为一屏最多只显示一条信息,所以如果一味的向右翻,会错过长页下面的信息。经常的情况是,在被“诱骗着”开了手机报之后,天气预报和大标题推介映入眼帘,这时候要想看标题对应的内容,就得顺着页面下行再翻页。即使是碰上连大标题都不感兴趣的情况,要立马关上,也是看过了标题之后的情况,所以多多少少会被“灌输”些内容。

  最后只好习惯“完全覆盖,拓展阅读”。被诱导着打开手机报,看了第一页之后,又被“非友好界面”牵着走的用户在不长的时间内也都基本适应了手机报的格局与阅读习惯,更有一些用户化被动为主动,直接表示“原来需要忍受这样的页面设置,觉得它不人性化,但后来发现都读下来也就习惯了,反正它不长”。

  “既然上msn、qq,目的就不是看新闻,所以弹窗就是瞟一眼,除非十分感兴趣,再点开链接看,但是点开链接看的概率很小。然后手机报是,即使自己不太关心的,都会一个接一个的读下去。我也不知道是习惯了还是为什么。”(访谈对象17)

  手机报精简的行文,生涩的页面反而让一些读者有了读“自己平时一定不会看”的内容的机会,间接地促成了他们“拓展知识面”的机会。这为后面个体寻找话题,参与讨论,融入话题社区(topic community)提供了契机。本文在后面分析“手机报阅读与网络使用的异同”时,将进一步阐述手机报的“被动阅读”为用户融入“群体议程”作出的贡献。

  (二)延时阅读(asynchronous reading)

  手机报与 电子 邮件一样,有着可以延时阅读的特点,它不要求收件人在收信的当时即进行操作,让收件人可以充分自主地安排时间,再在适当时予以阅读或回复。手机报在推广伊始并不以“延时阅读”作为卖点特点,读者也都大多冲着它的“短小精悍、方便快捷”进行订阅。但在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它的“延时阅读”功能甚至赶超了“短小”,成为用户黏度的最佳代言。

  在收到手机报时,细心的用户即使不受“铃声诱骗”,发现来的未读信息是手机报而不是私人短讯,也不会任由手机显示有“未读邮件”,会主动将其打开,让收件箱保持“畅通”。访谈对象都表示,这样做既是为了不让手机显示“有未读邮件”,免得不经意瞧见手机时,发现有“新邮件,未读”的标志而空欢喜,也是习惯了在粗略浏览手机报标题后,将其留至空闲时间再重新仔细阅读。这样一来,手机报的接收、阅读、重复阅读乃至后续的保存与删除常常被分隔在了不同的时间段来完成,真正实现了“非同步阅读”。

  延时阅读的具体做法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打开放着,收到时的第一次粗略浏览。第二,重复阅读,空闲时的第二次细致阅读。第三,不看不删,阅后即删。

  “会有落下(没看)再又补上的情况。如果没看的话,我不会删。我看了之后才删。一般情况下是看完立马删,但要觉得有用的,怕自己忘了的,然后希望跟朋友交流的,我会留着,等这一拨聊过了,再删掉。”(访谈对象17)

  这样“阅后即删”与手机报自身“浅显易懂”的报道风格也是分不开的,很少会有读者在第一遍浏览,第二遍仔细阅读之后再继续反复看手头手机报的情况,除非出现了像访谈对象17提到的“暂时留存”。手机报新闻固有的时效性,让它过时即失去原有价值,另一方面,它内容浅显有限,即使能够帮助个体融入话题社区,也无法带来深度分析或更多的新鲜度,所以会在用户“聊完这一拨”之后被立马删掉。

  (三)最大的信息输出——贡献话题

  手机报内容单薄,又难逃新闻时效短的命运,不会长时间存留在手机收件箱中。要以自编短信形式转述给亲友也是费时费力,所以不在多数。尽管如此,手机报在带给受众个人有效知识的同时,依旧带来“分享和交流的欲望”:

  “我觉得它有共享的价值,有娱乐性。如果我告诉给别人,别人知道,我们谈论起来比我一个人知道更有趣。”(访谈对象 12)

  这时手机报最大、也最直接的信息输出方式浮出水面——为公共讨论贡献话题:

  “我会看一看,然后想起来就讲给别人听。大家share (分享)一下,最后会引起全场共鸣也说不定。”(访谈对象 13)

  这同时也是“手机报能够帮助个体融入话题社区”的伊始。除了分享的快乐,手机报作为话题的输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谈话的公共性,有着较高的开放程度,也相对安全,这样参与者就成功避免了将谈话转至私人话题的尴尬境地。普遍的看法是,讨论公共事件和公众人物时,自己的言论总来的比评论同事、朋友的安全。

  “跟同事,大家关注公共的东西会多一点,因为你跟同事不可能掏心掏肺去聊那么多私人、感情的事,也会很尴尬的。我们也会聊名人八卦,无伤大雅的,不会涉及到具体细节或是私密。其它民生的新闻我们也会讨论。”(访谈对象13)

  (四)手机报的功能

  就概念而言,“功能”不等于“目的”,手机报用户对手机报都有着明确认知(详见“认知”一节),对比手机报和其他媒体的优势时更对它们有着清晰定位(详见“延时阅读”“用 网络 填平信息真空”两节),这些都表明手机报用户多是通过有意识地使用手机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这些目的也是手机报定能达成或实现的“功能”。

  个体通过阅读手机报,获取群体议程,进而通过公共讨论融入话题社区,这是本次研究最核心的发现。这一“议题融合”过程除了需要微观的“手机报与网络互动”来助力,还是分步骤的:手机报用户明确对手机报的认知,知道“手机报能帮自己塑造形象”,然后他通过“测试话题的受欢迎程度”来确定群体议程,为的是“巩固和再造群体议程”,在实现与话题社区的融合后,最后和更大范围的群体“社会”完成融合,促成“个体的社会化”。

  第一,塑造形象。个体通过阅读手机报,可以摄取知识,积攒话题,进而塑造自己在群体中的形象。这和前面提到的认为“知晓新闻就等于有知识”的刻板印象是分不开的,但手机报的确因其“简短综合”帮不少生活节奏快、工作繁忙的人找到了塑造形象的快捷径。

  “因为作为大学生,跟人谈话,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当下的时政热点、民生、大家关注的东西,要是你一点谈不出来,会显得很没有涵养吧。我们现在连纸媒已经不接触了,要是再不上网、不看手机报的话,那就显得太与世隔绝、闭目塞听了。”(访谈对象12)

  “我接触最多是白领,白领需要知道一定量的新闻,一方面是来充实自己,另一方面她们需要知道这些信息来让别人觉得自己懂很多。别的人群用不用(手机报)我不是很清楚。”(访谈对象13)

  第二,测试话题的受欢迎程度。手机报综合多样的新闻内容让个体有机会接触到自己平时不太可能会关注的内容,它的被动阅读更是有着强告知效果,这让了个体有了可供群体挑选的话题素材。面对群体的“话题筛选机制”,成员多用“撞”的方法来测试议题的受欢迎程度,在一次接一次的试探中收获共鸣抑或冷场,最终提取出群体议程。

  “有一次手机报上的消息是‘北京地区所有京籍学生学校要推荐保就业’,这个时候有一个北京(籍)的女生就跳起来说‘北京学生什么什么’,但很不巧的是,她旁边左右两边都是‘非北京籍’的,大家都回应说‘太欺负人什么’,然后这女生就讪讪地坐下了。这个大家其实是会分辨的。就是要从你不太兴趣的里面拔一条感兴趣的出来,可能大家兴趣点不同,比如说我以前也会把自己感兴趣的大声念出来,碰上大家没反应的情况,大家‘哦,那样’不是很感兴趣,就过了。每个人兴趣点不一样,所以需要经常找出这种东西,大家share分享一下,最后会引起全场的共鸣也不一定。”(访谈对象13)

  “读手机报是自身的乐趣,算是一方面的修养,可能更现实一点的就是让大家聊天有共同话题,你哪方面都关注,至少其中一方面会用得到吧。”(访谈对象17)

  第三,巩固和再造群体议程。通过测试,群体成员会逐渐发现群体中“受欢迎”的议题和“不受欢迎”的议题,这样一来,在阅读手机报,浏览其他媒体,收集信息时也会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甄别,就算不是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也为因为群体喜好而有所倚重,为的是在参与讨论时能顺利融入“话题社区”。

  “女同事聊的不是八卦就是最近听的 音乐 ,还有榜单、排名。如果能知道榜单的话,聊的时候,不会没有共同话题,也不会听到一首歌不知道它是什么,更不会让人觉得你跟她不是一国的。现在我周围人生活范围太狭小了,她要是没有这些,很容易把谈话的对象转移到身边的同事身上,我本身不喜欢八卦或榜单,但在这么小的工作环境里,难免被同化——就事论事,聊音乐就聊呗,也避免她们最后把别人的私事当谈资。”(访谈对象18)

  “我不是关注八卦的人,但又不想大家谈的时候我特别out(离群),像我一点不知道似的。像在其他媒体上,我就不怎么看八卦了,又不是我特别感兴趣的。”(访谈对象5,不喜欢八卦,但会留意手机报上的八卦版面,以维持最低限度的“群体同步”。)

  第四,最终在手机报的帮助下融入社会。阅读手机报可以帮助个人融入话题社区,进而实现与群体的整合,达成“个体的社会化”,这也是依照前面几个步骤逐渐达成的。回想起来,那些帮助个体完成群体融合、继而实现“社会化”的话题实际上是通过了话题社区的“内容筛选机制”的内容。也就是说,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没有被选上的话题,乍看之下,它们经由个人阅读,也经历了网络互动,得到延展深化,但因为落选好像跟“报了废”无二致,实际上并非如此,读者们已经自觉地把阅读新闻理解成了“社会整合”的一部分——不论有没有被话题社区采用,他们自发认为,只要阅读新闻就是在融入“社会”这一大群体。这时,可以发现,融入话题社区其实是社会整合的组成部分,只不过相较之下,它在手机报的阅读中来地更加真切、主动以及明显。

  “我觉得 现代 人,上班每天,有些什么大事不知道会挺奇怪的,太离群了会,好像你总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吧。昨天飞机失事,今天大家都在说这个事,你要发现自己不知道会觉得不 自然 。”(访谈对象10)

  “新闻时事可以不用立刻知道,那也不能过了十天你才知道这件事吧。还是会有影响,对社会时事不了解,还是不行。不关心新闻的人没法生活在社会上。”(访谈对象15)

  一言以蔽之,手机报能帮助个体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让他们只用很短的时间内就摄取各个方面的新闻信息,完成对周遭环境的高效监控。最重要的是,手机报仅以信息提示的形式,就让读者可以成功地提取群体议程,实现对话题社区的融入。这一过程与“个人形象”“群体议程测试、确认及再造”都是分不开的,而“手机报与网络”的互动更是这一融合中显著且不可或缺的组成。

  六、结语

  值此,将手机报的认知,手机报的阅读习惯,手机报的内容消费及内化,还有手机报的功能中最为显著的部份综合起来即是:用户对手机报的简短综合不仅毫无诟病,更将其作为信息过量时代有效的线索及提示。也正因为它短小而且随手机移动,所以用户只利用边角零碎的时间也能覆盖自己不上网时,或是上网时没看到的信息。之后,他们与网络互动深化信息,再完成信息输出,在融入话题社区时实现信息的升华,或者,即使他们不与网络互动,手机报也让他们维持最低限度的信息输入,保证公共讨论中的话题同步,最终实现与话题社区的融合。虽然媒体能够帮助个体融入各式各样的群体,如全国及地方性报纸让人们在意识上形成对全国与地方的区隔,但像手机报这样促成现实中面对面的话题社区,而且还包含了与其他媒体的互动,尤以互联网最为显著,这还是首次在研究中得到证实。


[ 参考 文献 ]
[1] berelson, bernard reuben, paul f. lazarsfeld, and william n. mcphee (1966). voting. a study of opinion formation in a presidential campaign. phoenix books, p244.
[2]katz, elihu, and paul felix lazarsfeld (1955). personal influence; the part played by people in the flow of mass communications. glencoe, ill: free press.
[3]itu news. /eijiansuo/" target="_blank" title="">eingold, howard(2003). smart mobs: the next social revolution. cambridge, ma: perseus pub.
[11]rheingold, howard(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 co.
[12]成文胜(2005). 第五媒体:短信还是手机. 传媒, (03). [cheng wensheng (2005). the fifth media: sms or mobile handset. media, (03)]
[13]陆云红 (2005).手机报的传播特点. 当代传播, (02). [lu yunhong (2005). characters of communication via mobile news.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02)]
[14]李煜 (2001). 文化资本、文化多样性与社会网络资本. 社会学研究, (04). [li yu. cultural capital, cultural diversity and social net work capital. research on sociology, (04)]
[15]刘德寰(2007). 年龄论: 社会空间中的社会时间. 北京: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liu dehuan (2007). age: social time in social space. beijing: china commerce and industry united press]
[16]王建宙(2007)《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杨伯溆 陈红 [标签: 北京市 手机报 使用 情况 定性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北京爱情故事》传播学分析
    新媒介环境下的都市报二次定位--以北京地区…
    北京奥运报道中门户网站的竞争策略分析
    国内媒介的北京奥运观探析
    简析“北京喜迎圣火”报道报纸版面语言的张…
    北京话的轻声和轻音及普通话汉语拼音的注音
    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的特点、性质及其对国家形…
    媒介融合下的北京奥运新闻传播
    首都电视新闻观念与模式的创新路径——以北…
    东方智慧与“中国式”文化资本的崛起——以…
    从《新闻周刊》对北京奥运的报道看美国的性…
    从虚拟到现实——简析北京回龙观社区网在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