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迷失的乡愁

  关键词:卞之琳 寂寞 乡愁
  摘 要:20世纪30年代的知识分子身处理想失落的现代社会,普遍染上“都市怀乡病”。远离时代浪潮的他们不得不转向抒写自己的内心。现代派诗人卞之琳一首小诗《寂寞》吟唱出众生的集体无意识的寂寞——迷失的乡愁。本文旨在从主题思想的多义性、审美趋向的现代性以及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三个方面对此诗进行解读。
  
  
  乡下小孩子怕寂寞,
  枕头边养一只蝈蝈;
  长大了在城里操劳,
  他买了一个夜明表。
  
  小时候他常常羡艳
  墓草做蝈蝈的家园;
  如今他死了三小时,
  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卞之琳 《寂寞》
  
  寂寞情怀自古有之,无论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还是“自古圣贤皆寂寞”,都沾染着封建士大夫入世理想破灭之后的自我排遣之气,他们的“寂寞”是寂寞的,因为曲高和寡,缺少回音。而现代派诗人卞之琳一首小诗《寂寞》却跳出一己的悲欢,他吟唱的是众生的集体无意识的寂寞——迷失的乡愁。
  乡愁一般指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这里我们不再囿于对家乡、田园的怀念,而是上升到对自然、生命、精神家园的追慕。20世纪30年代的知识分子身处理想失落的现代社会,普遍染上“都市怀乡病”。远离时代浪潮的他们不得不转向自己的内心,抒写对自然的向往,对生命的感慨,对生存的思索,对精神家园的寻求。在这首只有八行诗句的小诗中,现代派诗人卞之琳是如何向我们展示这样一个现代都市背景下的普通人乃至全人类的普遍情绪的呢?本文旨在从主题思想的多义性、审美趋向的现代性以及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三个方面对此诗进行解读。wWw.11665.cOm
  
  一
  
  “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①,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多义性,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视野的不同也会造成理解各异。那么《寂寞》这首诗究竟要表达怎样一种情感体验呢?
  全诗叙述了一个人生的故事,故事中贯穿了一个主人公的形象,从一个“乡下小孩子”,到“在城里操劳”的都市人。童心最无邪,小孩子在乡村无忧无虑,养一只蝈蝈玩,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人生体验,简单的情节营造出一个美丽的童年生活场景。成年后为了生活,他来到了大都市,整日的忙碌奔波,还买了一块夜明表提醒自己时间。然后就是年轻的死亡,最后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就只有那块夜明表。故事很简单,可是意味深长。
  首先,“他”是一个什么形象?是作者自喻?是融合了作者影子的一代知识分子?还是一个普通的劳动人民?“小孩子怕寂寞”,是因为孩童的天真,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其实他是并不懂得寂寞的,所以常常会“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他并不明白那深埋在墓底下的才是真正寂寞的生命。长大后为了生活而忙碌,无暇体会寂寞的滋味。而当他也深埋墓底,儿时的蝈蝈早已不知去向,物是人非,只有夜明表无休止地走着,这时的他才是真正的寂寞,可是却已经无法体会。在整番生死的轮回中,寂寞的主人公其实一直不明白什么是寂寞,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无知的生命,却体现了人类真正的寂寞,诗人在此表达的是一种对生命存在的质疑:人类连自我的寂寞都感知不了,又如何把握自身?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故事背后的叙述者才是真正的抒情主人公,他以全知的视角冷静地审视这个世界,传达出清醒者的悲哀。然而,故事到此画上句号,背后的清醒者并没有找到排遣这种寂寞的方法。夜明表的滴答声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体会到生命的消亡,无论是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样无知,还是像叙述者一样清醒,我们都无法抵挡寂寞的侵袭,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类在永恒的时间面前的渺小,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无力把握。所以诗歌所传达的寂寞其实只是一个悲凉的引子,故事中的主人公所指涉的对象当然更具有广泛性,他应该是指涉整个人类。在西方世界,尼采说“上帝死了”,这意味着人们心中那个主宰人类命运的全能的神消失了,人类发现自身的存在也是荒谬的,产生了信仰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现代转型过程中,游离于时代主潮之外的清醒者也同样感受到都市文明的沉沦与绝望,迷失在寻找精神之乡的寂寞之途中。
  其次,诗歌的深长意味还在于时空的对举,诗人在生与死、动与静、短暂与永恒的二元对立关系中传达对生命的哲性思索。《寂寞》一诗上下两节,整体上形成一种对照,而每一节中又各有四句形成两两对照。时间上有童年生活与成年生活的对照——童年的轻松自在与成年后的忙碌,空间上有养蝈蝈的乐趣与在城里的操劳的对照——蝈蝈有墓草做家园,而他只有夜明表相依。死后的寂静与夜明表无休止的滴答声,动与静、生与死的对举中蕴含生命短暂与时间永恒的感慨,具有广阔的包容性。
  
  二
  
  陈梦家说卞之琳的诗“常常在平淡中出奇,像一盘沙子看不见底下包容的水量”②,他从主情转向主智,在诗歌中极力避开情感的真接宣泄,对感性的意象进行冷静的处理,从而传达出人生的智慧、生命的体验和生活的经验,这种手法在《寂寞》中表现为对生活化意象的运用,对传统意象的现代性处理。《寂寞》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为蝈蝈和夜明表。这两个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诗人却通过两个平凡之物的对比传达出丰富的人生启示。蝈蝈是自然之物,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乡下小孩子养蝈蝈是平常的人生经验,但这一富有生活气息的日常场景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人类童年时期易满足的快乐感。夜明表是现代社会机械的产物,冰冷没有生命,“长大了在城里操劳,/他买了一个夜明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艰辛孤苦的人生。很明显,夜明表与蝈蝈是两个相对举的意象,它们是主人公童年与成年时期的不同伴侣,也代表了人类童年与成年时期的不同特征。从蝈蝈到夜明表,也是从自然到文明,如果说小孩子养蝈蝈时充满着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的话,那么夜明表对主人公来说,也只是一个证明时间的工具,他们彼此没有任何情感可言,所以“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脆弱的生命哪抵得过机械,剩下来的只有无情的时间。为什么童年的快乐到了成年就消失殆尽了呢?为什么从自然世界走到文明世界,人类反而变得越来越麻木了呢?诗人在此蕴含了哲性的思索: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物质越发达,人类的精神世界就越空虚。以往研究者普遍认为蝈蝈与夜明表两个意象传达出诗人对原始生命的热爱,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厌倦心理,对回归自然的渴求。此处若切换一个角度,我们便会有新的理解。
  蝈蝈俗称蟋蟀,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往往与对生命和时光的悲叹联系在一起。诗经中有“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岁月其除”③,岁暮将至,蟋蟀在堂,因而引发了时光飞逝之感。“蟋蟀的感性形式与生命意蕴之间有着较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在表现窘迫的时间感受和悲剧性的生命意识上”④,蟋蟀是秋虫,因而常用于悲秋题材的诗歌中,如“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⑤,表达的大多是生命的短促之感。蟋蟀生活在夜间,昼夜的对比,更能体现出生命的悲凉之感,如“蟋蟀不离床,伴人愁夜长”⑥,蟋蟀又是一种声音形象,它的叫声凄切,容易引起愁情,如“蟋蟀堂前吟,惆怅使侬愁”⑦。纵观古人诗句,我们不难发现蟋蟀意象给人带来的总是沉重之感。

诗人将蟋蟀这一传统意象摇身变作蝈蝈,显得生活化,增加了亲切之感,使其具有了现代意味,意象的都市化正是现代派诗歌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寂寞》这首诗中,诗人叙述小孩子把蝈蝈养在枕边,表面看来显现出一种童趣,但凝结在蝈蝈意象之中的沉重之感,与墓草意象中的沉重之感叠加在一起,更显出沉重。当我们区分故事主人公与抒情主人公时,我们便会发现,对故事主人公而言的快乐在抒情主人公眼里只是对生命短暂与寂寞的一种诠释。抒情主人公站在宇宙时空的高度,俯瞰苍生,童年的乐趣也只不过是悲苦人生的一个序曲而已,人始终要走入忙碌的生活,走向死亡。昔日在枕边把玩蝈蝈的小孩子长大成人后,耐不住寂寞,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或者说被现实物质的利益所驱使,然而当他满怀憧憬离开乡村走入城市,他走进的不过是另一个牢笼。蝈蝈自然被现代化的夜明表所取代,或许夜明表这个现代文明的产物也曾一度是“他”所追求的梦想。最后,当生命消亡,只剩下不变的物质,这是否颇具钱钟书所说的围城效应?

  由此看来,转换视角,我们发现夜明表这个现代意象除了象征时间,也可以象征物质的存在。“三小时”可以实指,也可以理解为虚指。古语中“三”虚指的是“多”,他死了多时,夜明表仍然走个不停,预示着在他死后还有更多的人追求着“夜明表”,那么诗歌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则是人类对欲望的盲目的无止境的追求所产生的精神危机,人类再一次迷失在寻找精神之乡的寂寞路途中。
  
  三
  
  卞之琳诗艺的最大特点在于融古化欧,他在吸收西方象征主义诗派与英美现代诗派营养的同时,又继承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诗歌艺术,真正做到中西诗艺的融合,在《寂寞》这首诗中集中体现为对现代口语的运用和对音乐美的追求。
  卞之琳认为“诗的语言基础就是日常用语”⑧,他在《寂寞》中把传统诗歌意象蟋蟀用口语蝈蝈表达出来,自然而朴实。全诗像日常说话一样平实地叙述,亲切而鲜活。单音节动词的运用如“怕”、“养”、“做”、“死”,显得干脆利落,读起来朗朗上口,像一首童谣一样,生动而不死板。
  诗人早年师承徐志摩,其诗歌中不难发现前期新月派新格律诗“三美”原则的影子。《寂寞》结构整齐,共八行,为两节,字数一致,每行均为八个字。诗歌讲求押韵,但并不是一韵到底,而是灵活地每两节换一韵,如“寞”与“蝈”、“劳”与“表”、“艳”与“园”、“时”与“止”。但卞诗与新格律诗最大的不同是注重“顿”在节奏中的重要作用。他极其重视诗歌的节奏,认为形成音乐感“主要不在于脚韵的安排,而在于这个‘顿’或称‘音组’处理”⑨,“在新体白话诗里,一行如全用两个以上的三字‘顿’,节奏就急促;一行如全用二字‘顿’,节奏就徐缓,一行如用三、二字‘顿’相间,节奏就从容。”⑩以《寂寞》为例:
  
  乡下/小孩子/怕寂寞,
  枕头边/养一只/蝈蝈;
  长大了/在城里/操劳,
  他买了/一个/夜明表。
  
  小时候/他常常/羡艳
  墓草/做蝈蝈/的家园;
  如今/他死了/三小时,
  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这样就形成:
  2/3/3
  3/3/2
  3/3/2
  3/2/3
  
  3/3/2
  2/3/3
  2/3/3
  3/3/2
  每对顿数统一,但不全是二字顿收尾,也不全是三字顿收尾,这样既不过于急促也不过于徐缓,而显得从容不迫。
  卞之琳在《寂寞》一诗中选取生活化的物象,运用日常生活口语,将自由化与格律化较为成功地融合起来,在平实的叙述当中,呈现出智性的闪光,表现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出现的窘迫与麻木,呼唤人类在绝望与寂寞中找回迷失的精神之乡,这些都深刻地反应出现代派诗人在诗歌创作之路上所做出的努力与开拓。
  
  ①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② 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
  ③ 《诗经<唐风·蟋蟀>》,蒋见元、程俊英注译,岳麓书社,2000年版。
  ④ 姜金元:《夜音谛听——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蟋蟀意象》,《探索与争鸣·理论月刊》,2007年第5期。
  ⑤ 陆游:《秋兴·蓬蒿门巷绝经过》。
  ⑥ 贺铸:《蛮萨蛮十一·炉烟微度流苏帐》。
  ⑦ 陆龟蒙:《子夜变歌三首》。
  ⑧⑨⑩ 卞之琳:《对于白话新体诗格律的看法》。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余蔷薇 [标签: 世纪 我的美丽乡愁 慕容 永恒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困境和出路——对贵州电…
    浅谈余光中诗歌的乡土意识
    广告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眷恋与隐忧——论刘醒龙的乡土情感
    嘉莉妹妹的迷失与幻灭
    《诗经》中的乡土情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