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谈面子保全论视角下的唠叨言语交际

  [摘 要] 运用语用学中的面子保全理论对唠叨言语进行分析,指出唠叨言语之所以令人反感是因为它常常直接威胁到听者的消极面子和积极面子,并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礼貌补救策略,维护听者的面子需求,尊重对方,对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唠叨言语;面子保全论; 礼貌补救策略

  abstract:based on brown and levinson’s face-saving theor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peech act of nagging. the nagger often threatens the hearer’s positive and negative face, which annoys the hearer and retards the progress of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 in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aking right remedial measure is important for maintaining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ets.

  key words: nagging words ; face-saving theory ; remedial measure
  
  1 关于唠叨言语
  
  语言是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手段,是人们实现社会交际的工具。WWW.11665.cOM语言运用于社会活动的不同领域就产生了不同类型的言语活动[1],如采访、演讲、谈判、法庭辩论、聊天、唠叨等。唠叨是指说话人希望他人改变态度甚至行为而说话繁复,没完没了,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唠叨通常发生在社会距离较近的人之间,如家庭成员之间、师生之间、室友之间等。例如母亲、老师或妻子等希望对方(子女、学生或丈夫)去做某事而没有得到回应,不停地通过言语活动来提出要求、命令甚至是警告等,或者对听者的言行进行批评、指责、侮辱等。有媒体报道,天津市妇联儿童部从千余名儿童心理问卷调查中得出结论:九成以上的孩子认为母亲“太唠叨”[2]。在现实生活中因唠叨而产生的师生矛盾和夫妻矛盾也不在少数。也就是说,唠叨并不受欢迎,是失败的言语交际。唠叨为何那么令人反感,甚至会导致交际失败呢?下面笔者将运用语用学中的面子保全理论对唠叨言语进行分析研究。
  
  2brown&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
  
  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通常称为“面子保全理论”( face-saving theory) 。“面子保全论”首先设定参加交际活动的人都是典型人。典型人是“一个具有面子需求的理性人”,这种典型人具有两种特殊的品质:面子(face) 和理性( rationality) 。典型人所具有的面子即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争得的那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他们把面子分为消极面子( negative face)和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两类[3]。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阻碍。积极面子则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威胁听话人消极面子需求的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干涉了听话人行动自由的那些言语行为,如命令、请求、提醒、建议、劝告、威胁和警告等。威胁听话人积极面子需求的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表明他不关心听话人的感情、需求等,如表示不赞同、批评、蔑视、抱怨、指责、侮辱、反驳等。 其“理性”是指在特定情景下典型人所具有的推理、判断能力和为达到既定交际目的而选择、采用最佳策略的能力。
  brown 和levinson 认为许多言语行为本质上是威胁面子的,礼貌则是指说话者采取某种语言策略以减轻某些交际行为给听者面子带来的威胁,从而顺利达到交际目的,即礼貌具有策略性。brown 和levinson还提出5种礼貌补救策略,分别为:(1)不使用补救策略、赤裸裸地公开施行面子威胁行为; (2)积极礼貌策略; (3)消极礼貌策略; (4)非公开地施行面子威胁行为; (5)不施行面子威胁行为[4]。
  
  3 面子保全论视角下的唠叨言语
  
  3. 1 唠叨言语威胁听者的积极面子需求
  母亲、妻子、老师等唠叨者坚信自己对某些问题认识正确,因此如果出现不符合自己认知的事情 ,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为了消除这种认知失调,他们通常会选取这样一种策略:通过言语活动影响对方的思想,改变他的行为。唠叨者往往首先对听者的行为作出负面评价,其言语行为通常表现为不赞同、批评、抱怨、指责等等。这样一来,听者的积极面子需求受到威胁,听者出于本能就会尽力挽救自己的积极面子,采取与说者不合作甚至对抗的态度,使说者的预期目的难以实现,从而导致言语交际失败。
  例1 妻子:“懒死了。吃了饭怎么不去洗碗啊?”
  丈夫: “等会儿吧”
  妻子:“看你,多浪费洗洁精。那几个碗一勺洗洁精就够了”
  丈夫: “多半勺又咋啦?”
  妻子:“你看看你,那碗洗得跟没洗一个样!你该这样……”
  丈夫: “你能不能不啰嗦?要不然你来洗吧”(丈夫甩手而去)
  例1中妻子有3句话直接威胁到丈夫的面子。其中贬义词如“懒死了”、“多浪费” 对丈夫的负面评价严重威胁到了丈夫的积极面子,丈夫每一次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需求都做了消极对抗。妻子最后一句话“碗洗得跟没洗一个样”使丈夫终于忍无可忍,爆发了心中的怒火“你能不能不啰嗦?要不然你来洗吧”, 使他们的言语交际冲突达到了高潮。当然,丈夫的言语也使妻子的面子受到威胁,这次言语交际显然没有达到妻子的预期目的,反而使得夫妻关系紧张。
  3. 2 唠叨言语威胁听者的消极面子需求
  唠叨言语一般都是父母、老师等说话者要求听者做某事,但没有得到回应,再重复提醒、劝告、威胁和警告等或表达对听者强烈的负面情绪,如憎恨、发怒等。
  例2(1)“你的数学卷子呢?”
  (2) “在这儿,92.5分”
  (3)“怎么才考这么点分呢?跟上次差整整三分呀!”
  (4) “ 这回题目很难啊,班上最高分才95”
  (5)“我看你是发高烧,头脑发热吧。今天给我做30道口算和笔算,错一道罚10道,口算错一道罚15道题。”
  (6)“喂!墨水不能打太多,多了会漏墨的。”
  (7)“知道了”
  (8)“书写要工整,少打黑疤疤!”
  (9)“妈妈,求求你别说了!”[5]
  此例中母亲的话语属于典型的唠叨言语,它既威胁到了女儿的消极面子需求,也威胁到了女儿的积极面子需求。在整个言语交际过程中,母亲认为女儿数学考试应该取得更高的分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她对女儿实施了要求、命令、提醒等言语行为。这些言语行为不可避免地干涉到了女儿的行动自由,威胁到了听者对消极面子的需求。第(3) 句,母亲对女儿的数学成绩进行了否定的评价(这是威胁其积极面子需求) 。第(4)句女儿辩解之后,第(5)句母亲又一次对女儿进行指责(威胁其积极面子需求),然后还用了一个祈使句来命令女儿做30道口算和笔算,这一次威胁到了女儿的消极面子需求。女儿打墨水时,即第(6) 句,母亲表面上没有直接命令,实际上却是在提醒女儿。第(8)句,母亲提醒女儿书写要工整。母亲每一次讲话都直接威胁到女儿的面子需求,没有采取任何补救策略。在母亲的唠叨下,女儿最后极其厌烦地说道 “求求你别说了”。可以看出女儿对母亲的言语具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她即使做了那30道题,也是不乐意的,其交际效果可想而知。
  唠叨之所以不受欢迎、令人讨厌,甚至使参与交际的各方之间关系紧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唠叨者在言语使用上对面子威胁行为没有采取合适的补救策略。

  4 适当运用礼貌补救策略,维护听者面子,提高唠叨言语的可接受性
  
  在brown&levinson提出的5种礼貌补救策略中,第一种策略其实就是没有使用补救策略。但是在会话中,如果一方直截了当地向另一方说明自己的意图,不加任何的修饰,就会被认为是没有使用礼貌补救策略。比如例2中,母亲直接指责女儿考试成绩差,并命令女儿做30道题,使女儿的面子受到了损害,例1中妻子对丈夫所用的几个贬义词显然也威胁到了丈夫的面子,她们的言语是不礼貌的,不利于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第五种策略,最具礼貌性,因为说话人不使用任何言语,这样就完全避免了对听话者面子的冒犯。但是由于说话者没有说明自己的意图,听话者可能无法理解并得知说话者的意图,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下面笔者着重举例探讨第二、三、四这三个策略。
  4.1 积极礼貌策略
  积极礼貌策略是指说话人在维护听话人积极面子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观点与听话人存在某些共同之处,言语中多具有赞赏、赞同等意思。
  例3 mum: susan ,you’ve got a new hat?
  daughter: yes,mum. what do you think of my new hat?
  mum: it’s lovely. but not my favourite.
  此例中母亲想对女儿的新帽子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因为自己的看法可能会伤及女儿的积极面子需求,引起两人的争执。所以她没有直接作出负面评价,而是用了个小策略:用不带任何情感色彩的句子“you’ve got a new hat”引出话题,从而让女儿主动问母亲对帽子的看法,然后母亲又采用了一个礼貌程度较高的策略,即积极礼貌策略。对女儿的帽子作了“lovely”的称赞性评价之后顺带了一句“but not my favourite”,隐含着“ actually, your hat is not good”的意思。这位母亲运用礼貌策略,不仅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同时又避免了因不同意见给女儿带来的不愉快,维护了女儿的积极面子需求。
  例4 wife: there was a call from abc company.
  husband: really? but i wonder if i have been employed by the company out of the four candidates.
  wife: in fact,none of the four candidates has been employed.[6]
  在这个例子中,妻子的目的是告诉丈夫其应聘失败的消息,但考虑到这会威胁丈夫的面子,伤害他的自尊心,因此她没有直接告诉丈夫这个消息。而是用“there was a call from abc company”引起丈夫的急切询问,然后适时告诉他四名应聘者都没能被公司录用,一方面含蓄地道出了事实,达到本次言语交际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保护了丈夫的积极面子需求,同时又安慰了丈夫。
  4.2 消极礼貌策略
  消极礼貌策略是指说话人通过不干预听话人的行动自由来满足其消极面子需求,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例5 wife :john told me you were going swimming this weekend.
  husband: yes,darling, 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john,mike and me?
  wife: i prefer to go with you .
  妻子得知丈夫要与john和mike周末一起去野餐,由于种种原因她不愿意和john、mike 一起去,但她并没有因为不愿意和john、mike 一起去而向丈夫发出威胁。同样,她用比较中性的言语引出话题,料到丈夫定会邀她同去,然后她抓住时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i prefer to go with you”。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妻子在回复中故意省去john和mike 的名字,让丈夫揣摩自己的真实意图,并把决定权交回给丈夫,而没有任何要干涉他行动的意思,这就维护了丈夫的消极面子需求。
  4.3 非公开威胁面子策略
  这种策略的言语行为比较模糊,采用此策略说话人既可避免对听话人潜在面子的损害,同时又会使听话人有可能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其面子补救性比较强。
  例6 mum:john, you’re listening to music!
  son: yes, mum.
  mum: rock and roll?
  son: yeah, i think it is wonderful.
  mum: well, i am afraid i don’t have an ear for rock and roll.
  母亲不喜欢听摇滚乐,但她没有直接反对儿子,只是说“i am afraid i don’t have an ear for music”,这种模糊的话语提供了多种理解的可能性,避免了对儿子潜在面子的损害。一方面,儿子可以理解为母亲是说自己不会欣赏摇滚乐,另一方面,儿子也很容易想到母亲不喜欢听摇滚,自己吵到了母亲,她希望自己关掉或关小音量。在需要对他人的意见作出反应,但又不赞同他的看法的时候,使用一些模糊言语,这种策略既可缩小和他人的分歧,维护听者面子,又不会掩盖住自己的本意。
  在上述四个例子中说者为了表达自己在“本质上”可能威胁听者面子的观点,可谓用了心机。她们都是首先用比较中性的言语引出话题(避免使用威胁对方面子的言语),然后在听者谈论此话题时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礼貌补救策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既维护了听者的面子,免去了争执的尴尬,又让听者了解到自己的真实想法。
  
  5 结语
  
  虽然在关系较近的人之间说话不用那么礼貌,可以不讲那么多礼节,但是在日常言语交际中适时运用礼貌补救策略, 适当维护对方的面子需求,尊重对方,能够减少言语冲突,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直至达到预期目标,这对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1] 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313.
  [2] 请妈妈们少些唠叨好吗?[eb/ol].[2008-08-17]..cn .2007-08-17.
  [3]brownp,levinsons.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m] .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78 :56-290.
  [4]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30.
  [5] 邓蕊竺.妈妈的唠叨[eb/ol].[2008-07-07]..
  [6] 王建华.话语礼貌与语用距离[j].外国语,2001,(5):28.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党小苗 [标签: 视角 言语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文学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