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法学论文 >> 法学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民法论文   经济法论文   国际法论文   法学理论论文   司法制度论文   宪法论文   刑法论文   行政法论文   程序法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法律资料库   法史学论文   诉讼法   劳动保障   商法论文   经济法   法理学
试析司法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举措

  论文摘要 司法公信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只有对司法公信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方能揭示公信力缺失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举措。

  论文关键词 司法公信力 法官品质 舆论监督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且愈演愈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2011年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案件1221万件。在复杂艰巨的纠纷化解任务面前,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司法审判机关,在定纷止争方面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曝光的赵作海案、天价过路费案等热点事件,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公正形象。司法公正受到质疑,涉诉信访案件逐年增加,司法公信力面临信任危机。司法审判作为社会经常性活动,虽然直接面对的是为数不多的案件当事人,但却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对法律的理解和信任,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我们需要对司法公信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公信力缺失的原因,研究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举措。

  一、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意义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机关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信守对公众的承诺,从而使公众内心对司法活动的程序、实体处理结果及法律公正性产生认同和信任。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意义在于:
  (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能够充分发挥法律的社会管理作用,为社会的有序运行提供规则和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相关法律部门的协同配合和共同努力,其中人民法院是支柱力量之一。WWW.11665.COM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裁判活动在社会民众心目中树立的司法公信力,是保证民众自觉尊重和服从法律规定的需要,是促进社会纠纷在法律框架内得到合理解决的需要,也是提高法律可接受度的需要。人民法院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提高司法公信力,才能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顺利实现保驾护航。
  (二)社会稳定和谐的保障
  社会稳定能够保证民众生活在安定团结、温馨和睦的环境之中。当司法公信力得到提升,法官会成为公平正义的化身,裁判结果具有了终极效力,案件当事人服判息诉率会大幅提高,纠纷能够得到快速化解。反之,如果司法公信力得不到民众认可,当事人会指责法院枉法裁判,上诉和申请再审案件会大幅增加,涉诉信访案件也会日益增多,纠纷长期悬而不决愈演愈烈。基于对司法的不信任,有的当事人干脆直接通过私力救济方式解决矛盾,从而产生新的冲突,影响到社会稳定。
  (三)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
  司法体制改革是一项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建立现代司法体制,规范司法运行的宏伟事业,目标之一在于摒弃陈旧的司法运作模式,减少司法不公现象,探寻新的司法体制蓝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司法体制改革需要以良好的司法公信力为基础,方能获得民众的信任与支持,才能促进改革的深入推行。

  二、司法公信力的影响因素

  司法公信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
  (一)案件质量
  评判司法活动是否公正合法,首先需要考核案件质量。案件质量是人民法院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法院的公正形象。案件质量主要体现在审判程序、实体结论、执行结果等多个方面。案件质量高,上诉率及二审改判率就会降低,涉诉信访案件就会相应减少,民众对司法活动的满意度就会提高。
  (二)法官品质
  法官品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办案质量和司法水平,是影响司法公信力建设的重要因素。法官在民众心目当中是正义的化身,法官的一言一行都会触动当事人的敏感神经,左右民众对司法公信力的看法。随着逢进必考原则的确立,要成为一名法官,需要依次通过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预备法官资格考试等。这种选拔机制的确立,使法院队伍呈现精英化和专业化趋势。但仍有少数法官职业道德观念确实,受亲戚朋友所托,干预其他法官和下属正在审理的案件;有的法官法律知识储备内容陈旧,缺乏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工作中得过且过,对案件的判断分析能力、调解能力、裁判能力存在不足,无法适应裁判工作的需要;有的法官工作效率低下,案件久拖不决,徒增当事人诉累;有的法官职业定位不清,官本位思想浓厚,工作过程中粗暴无礼、大吵大嚷、拒绝解释,给当事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为民服务形象差;有的法官不注重加强自身思想建设,享乐主义思想滋生,在金钱和美色诱惑面前完全放弃了抵御防线,工作中吃拿卡要、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生活中沉迷酒色、花天酒地。以上情况的存在,影响了法官公正形象,极大地降低了民众对司法公信力的评价。
  另外,法官之间的审判经验存在差距,故而让民众感觉法官品质参差不齐,这是客观存在的。一名刚毕业的法科学生与审判经验丰富的老法官相比较,在审判驾驭与调解技巧方面仍略显稚嫩,根源在于书本知识与司法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审判经验的积累,需要新入职人员长时间向指导法官请教与学习。这就是司法实践中为何会出现同样一个案件,有的法官调解之后当事人冰释前嫌,有的经调解后矛盾变得更加激化和难以调和的原因之一。
  (三)司法管理体制
  人员招录方面,法院编制有限且引进人才易受干预。有些基层法院面临案多人少的巨大压力,亟需引进高素质的年轻人才,但因法院编制受政府人事部门管理而倍受约束,引进人才需要层层审批且时间漫长,审判人力不足,导致案件处理过程粗枝大叶,影响当事人对法院工作的评价。另外,个别地方法院仍定向接收退伍转业军人做审判人员。退伍转业军人固然需要优抚优待,但因法律行业的专业性,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法律知识,也无法短时间内改变工作态度和方式方法,导致某些裁判结果严重违法或者在接待当事人过程中行为失范,影响了法院的对外形象。
  审判人员配置方面,法官部门分布不合理。据报道,基层法院只有40%的法官从事一线审判工作,其余的法官皆在从事审判管理、诉讼服务、研究室、文书打印等非审判工作。此种分布的结果是从事一线审判工作的法官要承担繁重的结案任务和结案压力,案件裁判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民众经常会质疑短时间的庭审过程能否查明事实,而另外的在编法官因工作职责分工很少有机会接触当事人,缺乏分析解决案件的能力和方法,影响当事人对法官素质的客观评价,也间接影响了法院的司法公信力。

  (四)民众期待
  民众对司法公信力的期待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动力,司法机关应尊重和倾听民众的司法期望。但受社会环境及历史观念的影响,民众对司法期望往往过高。司法改革者一般会在改革之初对改革目标做一个理想描绘,但改革结果往往无法契合最初的设想,导致民众产生失望情绪。另外,传统文化对司法者形象描绘地过于完美和神化,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社会现实。民众希望在一个案件中让法官帮助解决所有相关的问题,比如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中,当事人往往要求在交纳物业费的同时让法官督促物业公司解决所有物业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但现实情况是法官也是普普通通的自然人,他无法做到先知先觉、无所不能,也无法超越自身职责去满足双方当事人的所有诉求,只能依据现有证据和法律规定裁判案件,导致民众的理想需求与司法现实之间产生巨大鸿沟。民众在诉讼过程中察觉司法上述局限后,往往会降低对司法公信力的评价。
  (五)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保证司法权在法定轨道运行的重要手段。因为舆论监督的存在,广大民众得以参与进来,审视司法权的运作过程,发表自身观点看法,司法机关从舆论监督意见中反思工作不足,改进工作方法,保证裁判结果的公开、公平、公正。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舆论的传播方式日益增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覆盖面越来越广。现代舆论的传播方式有报纸、期刊、电视、网络等,一些冤假错案的曝光通过舆论宣传大肆扩散和传播,在社会上产生重大不良影响,使民众内心对司法公正产生质疑,直接影响司法公信力建设。

  三、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途径

  司法公信力的提升需要围绕影响因素,从多个方面开展,多管齐下,统筹规划,方能取得理想效果。具体来说:
  (一)培养高水平的法官队伍
  根据法官法的规定,法官要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法官上述品质的培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完善法官招录和考核机制。严格通过地方公务员考试招录法官,设置法官资格条件,严把面试环节,保证法官招录过程的公开透明,确保法官文化素质满足审判业务需要。同时适当提高法官的工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报考。在日常考核方面,量化考核指标,明确承办法官责任,使案件承办人制度落到实处。其次是建立法官职业培训教育制度。定期举行法律知识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和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传授法律理论和裁判技巧,交流心得体会,撰写培训总结,进行培训考核,确保培训取得良好效果。再次是深化法官品行教育,以培训、会议、视频、宣传画等形式开展法官品行教育,学习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促进法官明确公正、高效、廉洁司法的重要性,保持司法中立,排除外界干扰,保证法官在司法活动和业外活动中遵守职业道德、维护法官的公正廉洁形象。
  (二)构建科学的司法管理模式
  人员配置方面,采取措施确保法官资源的高效合理分布。与政府人力资源部门协商争取人员编制支持。在一线审判部门配备优秀的法律人才,未经过系统法学教育的工作人员或未接触审判实务的人员可以先安排到非审判部门工作或在审判部门实践锻炼。一定限度内允许法官根据所学专业及爱好选择审判部门,以此促进法官积极投身审判事业。精简非审判部门人员数量,将多余编制用于招录优秀法律人才。人员管理方面,完善内部监管机制。纪检部门应不定期开展案件评查,对评查中发现的实体及程序问题归纳总结,并反馈给相关责任人员,督促他们改进工作。建立反腐举报热线和信箱,对当事人检举揭发的法官违法乱纪行为要调查核实,对违法乱纪的法官应依法查处,绝不姑息。
  (三)建立法院与媒体互动机制
  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是新时期法院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点。引导并非意志强迫,而是法院主动与新闻媒体接触,主动沟通交流,主动接受监督,及时解答民众疑惑,引导民众理性定位司法作用,完善自身工作。利用新闻媒体这一宣传平台,将法院日常工作公之于众,保证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而获得民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信任。具体来说,要打造阳光司法平台,利用好法院门户网站。及时在网站公布法院最新工作动态及便民服务新举措,并以典型案例为手段开展网络普法宣传,提高民众法律素养。完善裁判文书上网机制,对依法应予公开的案件裁判文书上传至网络,接受媒体及民众监督,同时亦能增强法官的办案责任感。设立法院新闻发言人制度,对涉法新闻及时召开发布会公布调查结果,澄清案件真相,纠正民众误解。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部门,搜集民众意见,倾听民众呼声,采纳合理建议。推行重大案件庭审网络直播制度,促进审判公开及庭审透明度。

  • 上一篇法学论文:
  • 下一篇法学论文:
  •  作者:葛明柱 [标签: 影响因素 执法 信力 提升 司法 信力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析司法和民意的冲突与平衡
    试析我国地理标志制度的立法模式
    司法拍卖制度的批判与重构
    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
    论国际法中立法管辖与司法管辖的区别
    试析代孕的刑法规制
    唐宋明清时期司法制度
    骗取并私分新农合基金行为的司法认定
    检察机关关于新刑诉法适用下的未成年人刑事…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制度
    司法考试对我校法学教育影响的认知调查探析
    建立司法公正,不能忽视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