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法学论文 >> 经济法 >> 正文 会员中心
 民法论文   经济法论文   国际法论文   法学理论论文   司法制度论文   宪法论文   刑法论文   行政法论文   程序法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法律资料库   法史学论文   诉讼法   劳动保障   商法论文   经济法   法理学
李凭甲简传

原文作者:刘秀萍

  一名曾经走村串户讨饭吃的小乞丐,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成了劈浪前行者。
  20世纪70年代,他顶着重重压力尝试“分田到户”;80年代,他用自己创立的“菜篮子工程”冲垮了计划经济下的“国营菜站”;90年代,他下海经商“让平民百姓吃国宴”;如今,他纵横书画和酒业两界,正在让名家书画作品“走进平民百姓家”。
  他对中国市场经济的贡献足以载入史册。
  他横跨几个行业的人生轨迹虽难以复制,但他“真性情、敢担当、极勤勉、懂舍得、行事果敢”的品格却可以传承。
  他的名字叫李凭甲。
  1传奇人生片段
  李凭甲名片
  1952年出生于山东省宁津县,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研究员;
  北京纳珍源商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中国国际名人艺术家联合会执行会长;
  北京名人美食保健协会会长;
  著有《企业发展快速构思法》《2008中国餐饮文化宝典》。
  北京西部万寿路15号,是李凭甲的办公地点。
  办公室的走廊上和里间,挂着李凭甲自己写的字和一帧巨幅画卷《大海》;办公室外间,坐着三位河北来的客人,他和他们刚刚签订了一份在河北易县合作办酒厂的协议。
  一手挥毫,一手酿酒,《法律与生活》记者于2012年11月13日上午11点看到的上述场景,是李凭甲近年来典型的生活情景。
  和一直默默蜗居在家乡那个小村庄的儿时同伴不同,在人生舞台上,李凭甲的角色曾几经变化。从乡镇干部到企业管理者,再到书画家,他的每个角色都留给世人一段精彩故事。wwW.11665.coM
  他的人生起点,却是一个苦孩子。
  寒门苦孩子
  2012年,李凭甲年满60岁。
  这一年,是他人生岁月的一道分水岭。30岁之前的岁月在山东的家乡度过,31~60岁这30个年华属于北京这座城市。
  1952年,李凭甲出生在山东省宁津县李家村一个贫寒农家。
  “我们家是村子里最穷的人家,一座土房子比别人家的矮,还四处透风。一家人合盖一床破被子。”他如是对《法律与生活》记者描述自家的生活状况。
  李凭甲一家的生活状况,在当时的中国乡村并非孤例。他的家乡宁津县地处鲁西北,在那片盐碱地上,世世代代播种着希望,收获的却常常是失望。在李凭甲关于儿时的记忆中,家乡的土地上似乎“从来就没有生产出够村民吃的粮食”,他们家锅里煮的似乎“永远都是亮汪汪的清水野菜”。
  李凭甲的童年,偏偏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那段全民困顿的岁月。
  在那段漫长而不堪回首的岁月里,一家人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为了活下去,李凭甲曾带着弟弟妹妹讨过饭。那时,他最大的心愿是“冬天不要太冷,过年能饱饱吃一顿肉馅儿饺子”。
  正是在极度贫困的岁月里,李凭甲幸运地遇到了一个给他的命运带来重大改变的人。
  由于家境所限,李凭甲10岁才有机会上学。当他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上初中时,“文化大革命”已经爆发,他的学业就此中止了。
  那是1967年一个星期天的上午,15岁的李凭甲来到家乡的集镇上赶集。在一座粮库门口,一群人正聚集在一起围观着什么。他钻过人群挤到前面,看到一个终生难忘的画面:一个高个子中年男人正在一面墙壁上画《毛主席去安源》油画。他一下子就被眼前的画笔、油彩和画家吸引住了。[论文网]
  从围观者口里,李凭甲得知画家名叫邢福祥,就住在邻村。
  后来,围观者陆续离去了,现场只剩下李凭甲一个人入迷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看着看着,他产生了拜画家为师的想法。等画家停下笔来的时候,他向对方表达了拜师的心愿。在得到同意后,他诚恳地跪在画家面前行了一个“拜师礼”。
  “当时的心情既有敬佩之情,又很激动。”李凭甲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那时,他尚未意识到邢福祥是自己人生路上的第一位“贵人”。
  在拜画家邢福祥为师后,老师作画时,李凭甲跟随左右,一边为老师洗笔、递涂料,一边从旁细心观察揣摩;老师休息时,就给他讲绘画技巧、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由于天资出众,在和老师朝夕相处了半年多之后,李凭甲就开始靠一技之长为困顿中的父母分忧。
  1968年农历岁末,春节将至,“一顿肉馅儿饺子”难住了李凭甲的父母。由于家里没有白面,仅有的一毛五分钱也不够买肉,他的母亲“愁得泪流满面”,父亲愁得“直挠头”。
  面对此情此景,身为长子的李凭甲坐不住了。他跑到镇上的供销社,找到供销社主任,提出对这里出售的毛主席画像进行加工的请求。
  在征得对方同意后,他把供销社的20多幅毛主席画像带回家。那天夜晚,一家人齐上阵,李凭甲写了20多副对联,家人把他的对联和20多幅毛主席画像裱糊成了一个整体。
  李凭甲的这一举动,让一家人在那年春节吃上了“肉馅儿饺子”。
  后来,李凭甲开始像老师邢福祥那样到各地画毛主席像。为了不抢老师的生意,他把画像的地盘扩展到了周边几个县。由于他画得既快又好,他的收入超过了县委书记,一家人的生活有了起色。
  在日后的人生历程中,李凭甲把养家糊口的家庭责任从父母那里接过来扛在肩头,进而改变了自身和整个家族的命运。
  如今,李凭甲耄耋之年的父母依然健在。他们被儿子接到了北京生活,近距离地感受着儿子的成功,也忧心着儿子的辛劳。
  分田到户的探索者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拜师学画的同时,李凭甲又拜山东省文联副主席郭澄清学习写作。由于写得一手好文章,县里的广播站几乎每周都要播他的广播稿,李凭甲因此成了宁津县从普通百姓到县委书记无人不知的名人。
  1973年,在一次选拔中,李凭甲成为一名农业技术员,分管宁津县尤集公社10个村庄的生产工作。
  当时的乡镇政府叫“人民公社”,村子叫“生产大队”,“生产大队”再根据情况分成“生产小队”。那时,一个村庄的土地归生产大队统一耕种。被叫做“社员”的农民,在统一的时间点出工,一起吃饭,一起收工。

  “队长一敲钟,社员就出工,路上一条龙,地里一窝蜂。”当年,李凭甲曾用这首打油诗描述那种“声势大、效率低”的生产情景。
  李凭甲所在的宁津县尤集公社是全县最贫困的地方。他到那里工作的时候,很多村庄连一口吃水的井都没有。“地瓜干当主粮,光棍汉子排成行”这句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村民生活。
  李凭甲参加工作不久,即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一场大变革在孕育之中。
  “当时,中央已经有了打破‘大锅饭’的精神;但是,基层还在观望。”李凭甲在接受《法律与生活》记者采访时说。
  在整个宁津县还没有一点儿动静的情况下,一向“胆子比较大”的李凭甲决定改变现状。他在自己的管辖范围选了一个叫陈庄的村子搞起了“变相的分田到户”。
  “第一年下来,各种收成就比别的村子多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的声音中依旧充满激情。
  “分田到户后,该上肥时上肥,该锄草时锄草

,对土地管理得细了,产量就翻番了。”在品尝到甜头之后,李凭甲决定把这种方法推广开来。
  他把所管辖10个村庄的村支书都找来,让他们像陈庄那样按人头把地分开,再把分到人头的2亩土地进一步划分为1亩粮地、2分菜地、3分养猪的地……
  李凭甲在陈庄“吃螃蟹”的时候,安徽的小岗村也在酝酿着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但他和绝大多数基层干部一样,在当时根本不知道安徽省有个凤阳县、凤阳县有个小岗村。他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不安于现状”的性格。
  “猿猴变成人,就是因为不安于本分。”他在回忆那段时光时调侃道。
  据李凭甲回忆,“陈庄模式”曾在宁津掀起轩然大波。大家由于“害怕干错了”,有人提醒他小心“跟着宣传部,步步犯错误”,有人劝他“不靠前,不靠后,走在中间随大溜”。但是,他本人“一心想着向前走”。
  事实证明,他超前迈出的步子是正确的。
  到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包产到户的“试验田”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日益兴盛,“陈庄模式”引起了上级政府的重视。
  在“往上写报告”总结工作时,李凭甲用了很多诸如“责任制好处多,不吃大锅饭一锅”等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责任制的好处。
  据李凭甲介绍,“陈庄模式”引起了中央农村工作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并被写进了第一个“中央1号文件”。
  改革开放之初,“三农”问题是中国的重中之重。1982~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5年以“三农”(农村、农业、农民)为主题发布“中央1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这五个“1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1号文件”,“中央1号文件”也成了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代名词。
  在1982年1月1日发出的第一个“中央1号文件”中,在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总结”的同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
  由于亲历了那段重要的历史,虽然已经离开故乡那片热土整整30年,但无论是对第一个“中央1号文件”中的内容,还是对当时自己的经历,李凭甲都能如数家珍。
  “菜篮子工程”的奠基者
  1983年,李凭甲所在的乡镇买了一辆农用车。在到哈尔滨提车路过北京时,他在前门的泰丰酒楼吃了一顿饭。
  “在北京开个饭馆,肯定能赚钱。”这顿排了一个多小时队才吃上的饭,让李凭甲吃出了“在北京开饭店”的想法。
  回到山东后,李凭甲打算辞职。他的这一疯狂之举,让同事、家人和领导都深感震惊。
  “我当时想,好就好了,坏就坏了,闯出去再说。”顶着一片反对的声浪,李凭甲把政府官员的职位和灿烂的前程等令人羡慕的一切抛在身后,带着2000元钱和十来个人来到北京,成了最早的“北漂”之一。
  不曾料想,李凭甲怀里揣着的2000元借款很快就失散在了刚刚兴起的商海里……
  在把2000元钱赔得分文不剩后,李凭甲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在当时填的一首题为《江城子·醒》的词里,他发出了“烟雨茫茫人生路,回首顾,青春误”的感叹。
  在李凭甲“心难死”,但不知“去何处”的情况下,大钟寺乡的一位副乡长向他发出了邀约。
  大钟寺乡位于北京北三环联想桥东南角那块著名的“庄稼地”周围。在李凭甲刚到北京的时候,那里还是“城乡接合部”,那里还有大片农民种菜、种粮食的“庄稼地”。
  彼时,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钟寺乡的领导看中了李凭甲敢想的头脑和敢干的魄力,请他来这里发展乡镇企业。大钟寺乡给他开出了把全家户口转到北京、解决住房的诱人条件,希望他至少在这里工作10年。
  李凭甲接受了邀请,日后成了“京钟肉类食品厂”第一任厂长。
  20世纪80年代初的北京,户籍人口刚刚跨过1000万的门槛。和中国每座城市一样,1000万名北京市民外出就餐要用粮票、到商店买布做衣服要用布票。
  “我到大钟寺工作的时候,那里没有企业,只有一家制造农具的铁匠铺。”李凭甲如是向《法律与生活》的记者回忆当时的情景。
  当时的北京城,不仅大钟寺村没有企业,在这座拥有大片良田沃土的大都市中,市民一直处于“吃肉难”和“吃菜难”的困境之中。那时,北京市民日常所需的蔬菜和副食品全靠“政府菜站”供应。
  “政府菜站本身是赔钱的,菜站里的菜是蔫儿的,市民吃不上新鲜菜。”李凭甲从当时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中看到了“让北京市民吃上新鲜菜”这一商机。就此产生了在大钟寺创办一个菜市场的想法。“我提议之后,大钟寺乡的领导和上级领导非常重视。在经过研究后,他们同意了我的想法。”李凭甲特意强调了有关领导的支持。
  在大钟寺,李凭甲做企业的第一步是建起了“大钟寺批发市场”。这家市场的主要商品是“肉”和“菜”。一开始,他们建了一个300平方米的大棚子,让当地农民在里面摆地摊儿卖菜。后来,随着生意的好转,地摊儿变成了一个个有货架的摊位;当地产的新鲜菜不够卖,摊主就去北京远郊收购。

 几年过后,大钟寺批发市场仅蔬菜一项的批发量,就达一天300万公斤。
  每天300万公斤蔬菜,对当时的北京市民来说意味着什么?“差不多每人每天半斤菜、三两肉。”李凭甲在回答《法律与生活》记者这一问题时说。
  “半斤菜”和“三两肉”这只“蝴蝶”在京城北部的大钟寺批发市场的振翅,在整个北京市的“国有菜站”掀起了一场飓风。随着大钟寺批发市场的发展壮大,国有菜站的业务江河日下。最终,包括蔬菜和生肉在内的国有食品供应体制被“冲垮了”。
  “非常不满。”李凭甲用这四个字来形容国有菜站当时的反应。但在他看来,当时受到冲击虽然是坏事,但在不久之后,那些陷入经营困境的国有菜站“因祸得福”,搭上了北京市房地产高速发展这班车,仅靠“卖地皮”就大大地赚了一把。
  回头继续说大钟寺批发市场,由当初单一的蔬菜和肉类批发,发展到拥有调料、水果、海鲜等多种门类,成为京城一座庞大的副食供应基地。这种兴盛状况一直持续到2008年奥运会前夕,大钟寺批发市场被中坤广场取而代之。但是,这种大规模的综合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又衍生了新发地、岳各庄、锦绣大地等多个市场,而蔬菜来源地也早已突破北京本地,跨越山东、内蒙古甚至海南等地,丰富着北京市民的菜篮子。
  到1993年,李凭甲已经在大钟寺工作了10年时间。此时,北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此时,出乎所有人意料,李凭甲选择了功成身退。
  李凭甲离开大钟寺村的时候,留在大钟寺村多达38家企业。其中,包括至今仍留在一些北京市民记忆深处的“京钟牌”火腿厂家——北京京钟肉类食品厂。
  鲜为人知的是,大钟寺批发市场正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菜篮子工程”的发源地。
  据李凭甲介绍,大钟寺批发市场的发展,渐渐地引起了北京市农委和中央农委的重视,也引起了兄弟省市的关注:一方面,政府要求上报一些材料;另一方面,各地不断有人来大钟寺学习取经。在这种情况下,大钟寺批发市场成立了信息中心并专门雇了一位退休人员写材料。
  一次,在写一份材料时,李凭甲决定给他们做的事情起个名字。他先想到了“菜篮子”,但仔细一推敲,他觉得这个称谓“太小”;他又想到了“菜园子”

,再一推敲,觉得也不是很满意;突然,他想到了“菜篮子工程”这五个字,并从心里认可了它。
  “菜篮子工程”这个名称被写进了报告里。相关材料被上报到政府部门之后,也得到了认可。就这样,“菜篮子工程”被叫响了。
  “画海”第一人
  在李凭甲打造“菜篮子工程”的第10个年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此后,中国的市场经济驶入一段高速发展的轨道。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如同当初创制“分田到户”模式后选择离开山东一样,在“菜篮子工程”成功后,李凭甲选择了离开大钟寺。
  这一次,他选择了“为自己创业”。
  离开大钟寺之后,李凭甲以承包经营“登塔观光业务”的方式入主中央电视塔。
  李凭甲在接受《法律与生活》记者采访时说,那些来登塔的人当中,不乏文化界的名人大家。他们在登塔时,都愿意到他的办公区域“坐一坐”。
  在经营观光业务的3年间,李凭甲先后结识了娄师白、阿老、李铎、刘炳森、刘大为、米南阳等声名赫赫的艺术家。
  中央电视塔内,悬挂着一些书画名作。这些艺术家来登塔时,也会应邀留下自己的作品。和这些名人大家交流多了,潜藏在李凭甲生命中的艺术天赋有了勃发的冲动。那些时日,早年与绘画结缘的画面常在他脑海中浮现。
  在追随老师学习油画时,李凭甲尝试着“把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用心搭配”,在调出各种美丽色彩后,他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在自己学会调色、学会布局、学会覆盖败笔……在极短的时间内“出师”后,老师对他的悟性大加赞赏;在外县画毛主席像的时候,睡到半夜突然想到了一种颜色的使用,于是他便起身坐在炕上接着想……
  这一切,促使李凭甲把搁置已久的画笔再次提起来。
  30多年后有了重新拿起画笔的冲动时,李凭甲最想描绘的美景是心中的大海。
  故事还得从李凭甲和大海的缘分讲起。
  当年,在画了3年毛主席像之后,李凭甲产生了强烈的到外面“闯一闯”的冲动。
  李凭甲的一位伯父在山东青岛当军官,他把闯荡的目标选定在青岛。但是,他到了青岛才知道,伯父已经“被打倒了”。
  伯父的家就在海边,闲来无事,李凭甲就到海边漫步。走着走着,他被大海迷住了。
  “往前走10分钟是大海,再往前走10分钟还是大海。”李凭甲在回忆往事时说。他在海边这一走就是几个月。在这几个月专心致志看海的日子里,他把“没风的时候海面是什么样子,有风的时候海面又是什么样子,几级风的时候浪是什么样子,浪是怎么来的……”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李凭甲的心里装满了海之后,他就开始提笔画海……
  在多年之后重新提起画笔,李凭甲发自内心要画的还是海。他告诉《法律与生活》记者,多年来的每一天清晨5点,他都会准时起床创作。许多大海的巨幅画面,在这寂静的时刻被他不断地描绘着。
  当年,李凭甲跟随邢福祥学的是油画。由于有油画的基础,他现在用国画材质画出的大海,比一般国画家画的大海多了些“动感”。此外,由于历经商海沉浮、岁月风霜浸染,中年的李凭甲笔下的大海比少年时期画的大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
  在一本名为《大海之子》的画册中,收录了多幅李凭甲笔下的大海。那些大海的画面,每一波浪潮都蕴藏着不一样的气势,每一朵浪花都有不一般的意蕴……每一幅大海的画面都大气磅礴。
  李凭甲画海多年,笔下已呈现过上百幅大海的图景。当《世纪大潮》《观海听涛》《海上日出》《涛声万里》等一幅幅充满生命力和澎湃激情的海洋画作品面世后,他被公认为“画海”第一人。
  2“思路决定出路”
  “猴子能够变成人,就是因为不安于本分。”在接受《法律与生活》记者采访时,李凭甲多次重复这句话。在采访中,他就多次转行和自己的成败观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为何多次转行
  《法律与生活》:你一次又一次地转换角色,内在动因是什么?
  李凭甲:我是“卒子过河不怕死”的那种人,不安于本分。我做一件事情,一旦成功了,就想换一件事情去做。
  《法律与生活》:你转换了几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其中有共性吗?
  李凭甲:有。我的理念和别人不一样,无论做哪一行,我都会想到平民百姓能消费得起。我在经营海德冠国宴食府的时候,经营理念是让“平民百姓吃国宴”。我把曾经在钓鱼台做国宴的一位退休师傅请来做厨师,他做的鲍鱼捞饭,同样的菜品,在北京饭店一份卖四五百元,在海德冠一份只卖38元。
  现在我做书画,也是要让“名人字画走进平民百姓家”。自2011年起,我和七八位很有名气的书画家一道发起“文化下乡”活动。在每次活动中,每个人留下四五幅字画。虽然我的字画被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定出的市场价为每平方尺2.5万~3.5万元,但有的字画2000元就留在当地了。
  《法律与生活》:书画业与酒业之间的行业距离比较大,你怎么会从书画业跨越到酒业上呢?
  李凭甲:我做酒并没有放弃书画。我参加工作,是在乡镇,基层干部不喝酒不行。后来到了大钟寺,也得经常喝酒。喝酒以后经常头疼,我就想“一定找个喝了不头疼的酒”。2005年,我听一个人说,四川一个半山腰上住着一位和尚,他发明了一种喝了不上头的酒。我就专门去了一趟四川找这位和尚。到了那里一看,我才知道他的酒是用苦荞麦酿的。
  到那里的当天晚上,我被动地喝了9大杯苦荞酒。9大杯喝下去,喝醉了,但头没有疼。我就花3万块钱把配方买下来了。
  如何理解失败
  《法律与生活》:你有过失败的经历吗?
  李凭甲:我经历的最大的一次失败,是一开始来北京的时候。当时,从老家带到北京的2000元钱赔得一分不剩了。回山东去吧,怕别人笑话;不回去吧,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在最艰难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从精神和经济上给了我很大支持的人。又起步的时候,就被大钟寺聘请,成了“京钟肉类食品厂”第一任厂长。
  《法律与生活》:你在失败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李凭甲:行动失败了,不一定是坏事。因为任何一次失败,都会为下一次成功打下一定基础。
  如何看待成功
  《法律与生活》:你是怎么做好每一件事情的?
  李凭甲:思路决定出路。胆大是成功的一半。
  我当年是带着家乡的德州扒鸡进京的。我到北京卖德州扒鸡的时候,北京肉制品种类很少,只有小肚、小肠这些东西。我当上京钟肉类食品厂厂长后,骑着自行车把北京所有副食店调查了一遍,才开始生产。
  京钟肉类食品厂生产副食品,没有照搬别人家的小肚、小肠,而是在搞创新。一段猪肠衣,我会装进去猪肉、牛肉等不同的东西,开发出新的产品来。
  后来,一方面,由于京钟肉类食品厂生产出50多种新产品;另一方面,我把青岛火腿、哈尔滨红肠引进北京,一下子丰富了北京市场上的副食品种类。
  在熟肉制品做出样子来之后,我又在大钟寺建起了生肉批发市场。
  《法律与生活》:你认为想象力对成功者重要吗?周围人跟得上你跳跃式的思路吗?
  李凭甲:想象力对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非常重要。发散式思维对一个人来说也很重要。
  对我这种不安于本分、一件事干得差不多就换别的干的做法,周围人都跟

不上这种节奏。一开始我做白酒这一行的时候,周围人都反对。有人劝我:“又有茅台,又有五粮液的,咱做不过人家。”等我把苦荞酒做出来以后,大家喝着我的酒又说:“还是咱自家的酒好喝。”
  《法律与生活》:你谈起往事来显得很轻松,成功对你来说真的那么简单吗?
  李凭甲: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全在勤奋和悟性。在年轻的时候,我忙起来经常一晚上不睡觉。现在,每天早晨我仍雷打不动地5点钟起床,5点30分开始写字、画画;在别人正常上班的时间,我处理其他事情;中午和晚上,几乎每天都有应酬;睡前,我还要再理一下一天的事情。
  • 上一篇法学论文:
  • 下一篇法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法学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