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法学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民法论文   经济法论文   国际法论文   法学理论论文   司法制度论文   宪法论文   刑法论文   行政法论文   程序法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法律资料库   法史学论文   诉讼法   劳动保障   商法论文   经济法   法理学
国际反恐合作与不引渡问题探析

  摘 要:首例“核暗杀”事件嫌疑犯的引渡风波,发生于《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生效前后,突显了国际反恐合作与不引渡问题之间的现实矛盾和激烈冲突。如何消除引渡障碍和加强国际反恐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各种对策的分析可以发现,“审罚分离”是有效消除障碍、加强合作并缓解反恐合作与不引渡这对矛盾的良策。这一国际社会的新举措,对于已签署该公约的
  关键词: 核滥用;国际反恐合作;引渡;例外原则;引渡立法

  2006年发生于英国的首例“核暗杀”事件,预示着核威胁与核恐怖将日常生活化。由此引发的英俄之间2007年的引渡战和俄罗斯的不引渡决定,使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并中断了两国包括反恐合作在内的多项国际合作。由于恰逢俄罗斯批准《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的决定正式生效,这场引渡风波似乎具有特别的意义。引渡案涉及的核材料滥用和不引渡理由,表明国际反恐合作与引渡制度中存在明显的 法律 和事实障碍。为了有效打击包括核恐怖在内的一切恐怖活动,各国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尤其是引渡领域的有关合作。其中,引渡制度的新 发展 和国际社会的新举措,对于正考虑批准《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的

  2.修改宪法
  宪法条文的修改程序通常十分复杂。俄罗斯宪法规定的禁止引渡本国国民,是尤其难以改变的,因为它属于宪法中关于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一章,这是最难修改的特殊三章之一。Www.11665.COm修改宪法中引渡条款的重重困难,从《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批准和执行被长期拖延这一现象可以窥见一斑[23],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不少国家都存在有关的宪法障碍[24]。
  一般来说,修改宪法并非不可能,但为个案而修宪几乎不可能。即使有国家愿意启动修宪工作,以参加国际刑事合作,但至今也无国家为了引渡个案而这样做。固然有一些欧洲国家修改了宪法中的类似条款,使欧洲逮捕令生效,但这仅是部分情况,依然有国家尚未修宪[25]。而且,欧洲逮捕令的特殊制度,与作为非欧盟国家的俄罗斯无关。由此可见,建议俄罗斯修改宪法以引渡卢戈沃伊的理由,很不充分。
  3.规避引渡程序
  英国外务大臣指出,“国民不引渡原则”并不排除卢戈沃伊在海外旅行时被引渡的可能性[5]199。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坚决抵制引渡的卢戈沃伊是否会突然同意引渡,很值得怀疑。因为《俄罗斯宪法》不仅保护本国国民不被引渡,而且保护他们不被驱逐。(注:关于具体规定,参见:the constitution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rt 61(1).) 也就是说,《俄罗斯宪法》充分保护本国国民的利益,除非卢戈沃伊本人同意到英国受审;因此,通过程序规避实现引渡的可能性非常小。 更重要的是,规避引渡程序涉及到有关引渡的正当程序和人权问题。国家主管机关以规避引渡程序的方式促进犯罪嫌疑人的移交,可能会侵犯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自由,因为只有通过正当程序才能限制人身自由和安全权。(注:关于人权法,参见: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 (1954) art 5; 关于典型案例,参见:bozano v. france, (ecthr, 18 dec 1986) application no 9120/80.) 基于人权保护的考虑,这一对策也不可取。
  (二)国际社会的新举措
  鉴于引渡例外原则妨碍了对国际犯罪分子的追诉和惩治,影响部分引渡合作的正常进行,国际社会已采取变通执行措施[20]113 。为了有效打击包括恐怖犯罪在内的多项国际犯罪,联合国框架内的一些国际公约采用了“审罚分离”的新举措,以淡化国籍或 政治 犯罪因素对引渡合作的限制。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第16条第11款规定:“如果缔约国本国 法律 规定,允许引渡或移交其国民须以该人将被送还本国就引渡或移交请求所涉审判、诉讼中作出的判决为条件,且该缔约国和寻求引渡该人的缔约国也同意这一选择以及可能认为使用的其他条件,则此种条件的引渡或移交足以解决缔约国根据本条第10款所承担的义务。”相同的规定也出现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44条第12款中,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虽然上述条约没有直接规定“审罚分离”的做法适用于打击核恐怖犯罪,但可能适用于有关的引渡合作,对缔约国的反恐合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而且,《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也允许在不同国家审判和执行刑罚。该《公约》第11条第2款规定:“如果缔约国国内法允许引渡或移交一名本国国民,但条件是须将该人遣回本国服刑,以执行要求引渡或移交该人的审判或诉讼程序所判决的刑罚,而且该国与要求引渡该人的国家均同意这个办法及双方认为适当的其他条件,则此种有条件的引渡或移交应足以履行本条第1款所规定的义务”。 该规定当然适用于有关反恐领域的引渡合作,且主要针对打击核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
  根据上述规定,“审罚分离”的适用前提是:缔约国国内法不绝对禁止引渡本国国民,即如果在本国服刑的条件下允许引渡或移交本国国民,且服刑的内容是引渡或移交请求国依审判或诉讼程序所判决的刑罚;进行引渡合作的两国均同意这个办法及认为适当的其他条件。有关条约的缔约国欲适用这一办法,就必须修改绝对禁止引渡本国国民的国内法,包括修改相关的刑法和引渡法规定以及消除宪法障碍。例如,已批准《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的俄罗斯,适用“审罚分离”的必要条件,就是事先修改宪法以消除障碍。这样,既能避免使应受罚者逃避法律制裁,又能促进国际引渡合作和维护各国法律的权威。
  六、对 中国 引渡立法的借鉴意义
  
  中国重视反恐法律体系的构建,不仅参加了联合国的10余项反恐国际条约,签署了《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和《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修订案》,而且通过订立双边引渡条约与有关国家开展反恐合作。但是,由于 历史 条件的限制,我国2000年制定的《引渡法》对反恐合作考虑不足,主要表现在规定本国国民或政治犯不引渡等方面。为了早日批准有关反核恐怖公约,我国应顺应国际 发展 趋势,借鉴先进的引渡措施,以消除国内法障碍。
  我国《引渡法》绝对禁止引渡我国国民,与国民不引渡原则弱化的发展趋势相悖。为有力打击恐怖犯罪和广泛开展引渡合作,我国应确立相对不引渡国民的制度,将国民不引渡条款,从该法第8条转到第9条,即纳入可以拒绝引渡的范畴。同时,《引渡法》也与恐怖犯罪非政治犯化的趋势不一致,为顺应这一新发展和顺利开展引渡合作,应将有关绝对不引渡的规定修改为相对不引渡的规定。在该法第8条第3款和第4款中,可分别加入如下但书条款:“但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加入的国际条约不认为是政治犯罪的除外。”
  而且,为了扩大引渡合作的范围,在修改《引渡法》时,可考虑在第8条增设“审罚分离”措施,即规定:“在拒绝对外引渡的情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在其法律允许的范围下,根据请求缔约国的引渡请求,考虑执行根据该国法律判处的刑罚或者尚未服满的刑期。”这是被请求国在应该引渡却不愿或不能引渡时的一种变通办法,有利于在国际范围内编织严密的反恐合作网,并正确处理反恐合作与不引渡之间的矛盾。
  
   参考 文献 :
   [1] 颜颖颛. 俄前特工被控毒杀“战友” [eb/ol]. (2007-05-23) http://news.thebeijingnews.com/0572/2007/05-23/[email protected].
   [2] 亮亮. 俄罗斯准备就特工中毒案回答英方提问[eb/ol]. http://news.163.com/06/1201/21/319mjos40001121m.html.
   [3] russian mfa information and press department commentary on russian-british relations [eb/ol]. (2007-07-17) /eijiansuo/" target="_blank" title="">eign affairs answers a media question regarding state of affairs with uk in consular/visa sphere [eb/ol]. (2007-07-25) .cn/w/2006-12-06/20471083.shtml.
  [8] 苏庆先. 俄特工中毒启示:核威胁从战争转向生活[eb/ol]. (2006-12-07) .cn.
   [9] 毕远. 意大利专家称俄叛逃特工承认曾走私核物质[eb/ol]. (2006-11-29) /ruizhen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862.
   [10] 佚名. 国际核物质走私现象日益严重,大量核材料被盗窃[eb/ol](2005-09-30). /ruizhen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043.
   [11] 佚名. 商业公司网上兜售核材料,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允许[eb/ol](2006-12-09). http://news.tom.com/2006-12-08/0023/19450767.html.
   [12] 沈丁立. 制止核恐怖公约实施,国际反恐法将覆盖所有领域 [eb/ol]. (2007-06-15 ). http://news.sohu.com/20070615/n250588916.shtml.
   [13]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on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office of the prosecutor general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the crown prosecution service of england and wales, the mou of february 2006./gongzuobaogao/" target="_blank" title="">报告[c]// 赵秉志. 欧盟刑事司法协助研究暨相关文献中 英文 本 .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109, 253-255
   [16] g gilbert. transnational fugitive offenders in international law: extradition and other mechanisms [m]. brill, leiden; 1998: 175-184.
   [17]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obligation to extradite or prosecute (“aut ded ere aut judicare”). (2006-06-07). un doc a/cn.4/571.
   [18] 王丹蒂. 俄罗斯驱逐4名英国外交官,引渡问题发生并非首次[eb/ol](2007-07-20). http://sina.com.cn.
   [19] 佚名. 俄罗斯限制英方查特工中毒案[eb/ol](2007-12-07).http://sina.com.cn.
   [20] 喻贵英. 论刑事法律全球化时代的“国民不引渡”原则 [j]. 法律 科学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5): 112.
   [21] 乔喆. 国际反恐中或引渡或起诉原则的实现方式 [j]. 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 社会科学版), 2005,(6): 16-17

   [22] g danilenko. the new russian constitution and international law [j]. ajil, 1994(88): 451.
   [23] b tuzmukhamedov. the icc and russian constitutional problems [j]. j intl criminal justice, 2005: 621-626.
   [24] h duffy. national constitutional compatibilit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j]. duke j comparative & intl, 2005(11):5-38.
   [25] z deen-racsmany. lessons of the european arrest for domest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obligation to surrender nationals to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j] leiden j intl l, 2007:170-171.

  the event concerning contradiction of the suspect in the “first nuclear assassination case” around the time when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f antiterrorist activities took effect indicates how sharp the conflict is of international antiterrorism operation and noncontradiction. how to abolish the barrier of contradiction and promote international antiterrorism cooperation has thu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hat international society must solve. after an analysis of a variety of measures and solutions, this paper maintains that “separation of trial and punishment” may be the best way to overcome the barrier and avert contradiction between antiterrorism cooperation and noncontradiction, which, though a newly adopted measure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hina since china has become a signatory country of the convention. and the measure is of more guiding and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to china in her policies concerning cooperation of contradiction.
  key words:abuse of nuclear energy; international antiterrorism cooperation; contradiction; exceptional principle; contradiction legislation

  • 上一篇法学论文:
  • 下一篇法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合作 引渡 问题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论国际环境法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浅析《华沙公约》国际航空运输中的承运人责…
    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及其环境保护
    关于国际强行法理论的法理学思考
    浅析个人在国际法上的主体地位
    论国际法中立法管辖与司法管辖的区别
    浅析国际法的“自然主义”和“实证主义”研…
    案例教学在国际法学教学中的运用
    论中国在钓鱼岛列屿之争中对国际法的遵守
    从国际法角度看中日钓鱼岛争端
    “人道主义干涉”的正当性与国际法规制探析
    国际法上的时际法概念和规则辨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