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外语论文 >> 外语翻译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翻译与第三符码

摘要:称呼语的诸多研究中缺乏从语际语用学角度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称呼行为的研究,本文则正是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的称呼行为作一调查,探讨影响其称呼行为的因素,学习者对老师使用哪些称呼语,以及他们的称呼行为的特点,籍此对跨文化交际中的称呼有所启示。 
关键词:称呼言语行为 称呼语 语际语用学 中国英语学生 
 
abstract: due to the lack of the studies on the speech act of addres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from the angle of interlangauge pragmatics, the study is to take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speech act of address performed by chinese students of english. it is to explore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ir address, what address forms they employ for their teacher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speech act of address. 
key words: speech act of address; address forms;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chinese students of english 

1. 引言 
称呼语是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它是交际中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语言形式。wwW.11665.Com作为较为活跃的语言现象,称呼语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称呼语和称呼言语行为做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可分为静态的研究和动态的研究,静态的研究主要是列举诸多称呼语,并将其进行分类,具体说明各个称呼语的指称对象(如chao, yuanren 1956; brown r.w.& m. ford. 1961; dunkling, l. 1990;philipsen, g. & huspek, m. 1985;卫志强,1994;祝畹瑾1992,1994 等),或将不同文化中的称呼语进行分类比较,说明称呼语所折射的文化色彩,及中外称呼语体系之间的异同(如ervin-tripp,s. m. 1973;任裕海2000;谭颖2002;田惠刚1998,等),其中,中西方称呼系统的对比研究较多。动态的研究主要是探讨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如leech, g. 1999; levinson s. c. 1979;曲婧华1999;赵英玲1997;周振行2004,等),或称呼作为言语行为所产生的言外之力,并在交际活动中,该如何得体地称呼他人(如brown r. &. gilman a. 1960; braun f. 1988;唐兴红、刘绍忠,2004.等),近年来,对称呼的语用研究越来越多。 
称呼,是一种言语行为。称呼言语行为是指说话者考虑到语境诸因素,选择恰当的称呼语,来表达某种情感或达到某些目的。但以往的研究中,很少有从言语行为的角度去研究它,更没有对某个言语社团中的称呼行为进行描述。而语际语用学的研究已经涉及了多种言语行为,但是缺少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的称呼行为的研究,尤其缺乏对中国学生英语称呼行为的研究。本研究则弥补这一不足。试图探讨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的称呼行为有何特点,对他们的称呼行为进行描述,讨论影响他们称呼的因素,并分析造成他们这种特殊称呼模式的原因。而称呼的范围则限定于他们是如何用英语称呼英语或外语老师。 
2.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和言外之力 
对于称呼语的语用功能的研究已经不再是新的课题,zwicky(1974)和leech(1999)区别出称呼语有三种语用功能:(1)呼唤的功能, (2)引起交际对方注意的功能,(3)保持和增强交际双方关系的作用。 zwicky 还认为不存在中性的、不表达任何情感的称呼形式。他认为称呼能够表达对受话人的态度、礼貌、身份、对双方亲密程度的交际类型的看法、和对受话人特征(如性别、年龄、职业、生理和个性特征、家庭关系、婚姻状况等)的判断。 
总的来说,称呼具有交际引导功能、社交指示功能、对交际双方身份、地位及关系的认同功能、情感指示功能和社会文化标志功能等(曲婧华 1999;卫志强 1994;赵英玲 1997等)。 
通过称呼他人,说话者实现引起对方注意的言外行为。同时称呼语还是完成各种言语行为的辅助成分。根据austin的言语行为三分说, 人们说话时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 (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 (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 (perlocutionary act)。根据言语行为理论, 称呼在对话过程中不仅仅表明交际双方的关系、地位和身份的差异, 也不仅仅表示一种呼唤或招呼功能, 它常被用来传递某种特殊的 “语力”。在一定的语境中, 伴之以不同的语调,可以传达不同的语力。称呼能够借助语境表达警告、威胁、规劝、禁止、命令、请求、邀请、建议、祝贺、感谢、嘲笑、讽刺、喜爱、厌恶、蔑视等多种语义。因而称呼语要在一定的语境下才能推断出其语用意义。 
3. 汉英语言中对老师称呼的差异 
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具有普遍性,但是各个文化中对于交际中的礼貌方式的理解又是不同的。汉语的某些可以表达礼貌的称呼在英语中未必是符合规范的、未必能表示礼貌。礼貌原则是具有文化差异性的,在实施称呼言语行为时,必须符合所使用语言的社会文化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礼貌的交际效果(唐兴红、刘绍忠 2004)。 
在英国,对老师的称呼有几下几种 (oatey 1987, 引自林大津 1996:84): 
对中小学老师的称呼:sir、miss、tln 
对大学老师的称呼:tln、fn 
这里的t(title)可以是 mr.、 mrs.、ms.、miss、dr.、和 prof. 等。这些称呼方式在美国也是普遍适用的。在美国南部一些地方,sir 和madam常被用来称呼老师。在英国的大学里,一般用dr. 和prof.来称呼老师,而在美国大学里,常用mr. 和 ms. 称呼老师,很少用 dr.和 prof.称呼。 
在中国,对老师最普遍的称呼就是“老师”或“姓+老师”,无论老师的年龄、性别、职称、官衔、交际的场合、双方熟悉程度等,这种称呼都是适用的。同时,称呼对方“老师”也是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 
4. 学英语的中国学生的称呼行为 
由于交际中称呼的复杂性,即使某个群体,面对不同的交际对象,就有着不同的称呼行为模式和选用不同的称呼语。在这里,我们只调查了学英语的中国学生对外语老师的称呼行为,这只是他们称呼行为的一个侧面,对在其他他们环境下对其他人群的称呼行为的特点可见一斑。 
4.1 调查设计 
汉英两种文化中,对于教师的社会身份和教师这一职业有着不同的理解,在称呼的行为方式上也就表现得有所不同。同时,中国人比西方人更能够意识到师生之间社会地位的差距,汉语“老师”和与之相对应的英语“teacher”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本研究主要考察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如何用英语称呼老师的,哪些因素影响他们的称呼,称呼有哪些特点,以及在他们的称呼行为中会出现哪些问题。 
调查主要以问卷获得语料。在设计问卷时,我们考虑到实施称呼行为的英语学习者的年龄、性别、学英语年限,同时也将称呼对象,即老师的年龄、性别、社会地位、交际的场合、师生之间的熟悉程度,以及交际的动机和目的都考虑在内。调查对象为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大一和大四的学生。 
我们对某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作了问卷调查。我们随机抽取大一大四学生各30人,大一男生11人,女生19人,平均年龄为20岁,平均学英语年限为7.8年,大四男女生各15人,平均年龄为23岁,平均学英语年限为10.3 年 。 
4.2 调查结果分析 
4.2.1 影响中国学生称呼行为的因素 
称呼,和其他言语行为一样,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交际场合、交际双方的个性特征(年龄、性别、社会地位、)和相互关系等,因而,得体的称呼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45%的问卷对象认为老师的年龄很重要,影响对其称呼语的选择,77%的对象认为场合很重要,43%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性别影响他们对老师的称呼,82%的学生认为与老师之间的熟悉程度影响他们对称呼语的选择。中国学生在称呼老师时,也自然会随着语境因素的变化而改变称呼语。 
在问卷中,我们列举了三个不同的场合,依据所得结果分析,它们的正式程度排列如下:在正式会议上>在课堂上>在课堂外的校园里。假设一名男教师名叫john smith,在不同的场合,学生对其称呼的频率排列如下: 
in class: mr. smith > john > smith > mr. john > mr. john smith > john smith 
on campus: mr. smith > john > smith > mr. john > john smith > mr. john smith 
on a formal meeting: mr. smith > mr. john smith > john = smith = mr. john = john smith 
相同场合中,对男老师和女老师的称呼有所不同。对于女老师,fn(first name)和tln (title +last name) 称呼在课堂上和校园里较为普遍,而ln (last name) 则很少被学生使用。 
老师的学术头衔和职衔对称呼的影响也随场合的变化而变化: 
in class: 
prof. smith (47%) > dr. smith (22%) > prof. (17%) > john (8%) > john smith (3%) = prof. john smith; 
outside class: 
dr. smith (35%) > john (22%) > prof. smith (20%) > prof. (18%) > prof. john smith (3%) > john smith (0) 
这里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即fn也会被用来称呼教授,博士,比起没有头衔的老师,他们的使用频率要相对低,同时,使用全名的频率相对下降。如果一个老师同时有几个职衔,由高到低不等,60%的学生会选择较高的职衔来称呼他,23%的学生会坚持还用fn来称呼,而8%的学生会使用较低职衔来称呼。 
我们参考说英语的本族人所认为的称呼的影响因素,在本族人看来,老师的年龄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因素,即在称呼老师时并不太重要。中国学生之所以认为称呼外籍教师时老师的年龄很重要,是受到其母语文化的影响,因为在汉语文化里,被称呼者的年龄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大多数的本族人认为老师的性别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英语里,对男老师的最普遍的是在其姓氏前加上mr., 而对于女老师,则可以加上三种头衔来表达不同的意义:mrs., miss., 和 ms.。在汉语中,无论老师的性别如何,都可以称呼“老师”或“姓+老师”。场合在称呼时的重要性在中国学生中和在本族人中具有大致相同的重要性。学术头衔和职衔在两种文化中都是影响称呼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中国人在交际中,通常会称呼对方的较高头衔或职衔。尽管出于特殊的交际动机,学生会选择老师的较高头衔称呼老师,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他们还是常用“老师”或“姓+老师”。 
4.2.2 中国学生对老师的称呼语 
在不知道老师的名字时,50% 的学生会使用“good morning, teacher”问候老师,这时,他们将“teacher” 看作是称呼语,25%的学生用“hi” 或 “hello”来向老师打招呼,没用任何称呼,即零称呼。“teacher”被中国学生作为称呼语来称呼外籍教师的发生频率很高,占总考察对象的53%,其中73%来自大一的英语专业学生,仍有33%的大四学生用“teacher”来称呼老师。“teacher”在英文中,只是表示职业的名称,额而并不被用作称呼语,因而,中国学生用“teacher”称呼老师是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受到英语文化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会用fn来称呼老师,直接称呼老师的名,这与汉语文化大相径庭,但这并非表示对老师的不尊敬,而是传达双方平等的感情色彩。 
英语文化中,老师的姓ln是可以用作称呼语的,但很少被用于称呼老师,在汉语中,人们不单独用姓来称呼对方,而是常在姓前加上“老”或“小”来表示尊敬或亲切之意。中国学生用老师的姓来称呼是不合英语礼貌规范的。 
颇有一些学生使用tfn来称呼老师,如,miss mary 或 mr. john,这是不符合英语中的称呼习惯的,因而是不得体的称呼。这种不得体的称呼属于语用失误,它不仅发生在低年级的学生的称呼行为上,也发生在高年级的学生的称呼行为中。 
直接用老师的姓或用老师的头衔加上名来称呼老师,说明了中国学生在称呼行为上受到了英语和汉语两种文化的影响。他们也许了解英语中的称呼系统,但却未必知道在英语文化中,各个称呼语的具体用法,他们希望象本族人一样地用英语表达,但汉语作为母语对其影响又是深刻的,因而在用英语交际时会带上汉语文化的色彩。这样,学英语的中国学生就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同时顾虑两种文化中的称呼规则,以致形成中介语形式的称呼方式。 

4.2.3中国学生称呼行为的特点 
(1)称呼行为的制约因素 
称呼语的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交际者的年龄、性别、学术头衔、职衔、场合等因素,并且这些因素对于中国学生称呼行为的重要程度不同于其对于本族人称呼的重要程度。年龄和场合在汉语文化中要更加重要一些,而性别和头衔影响称呼的程度在英语文化中更大。这说明语言所存在的社会文化对于跨文化交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学生的称呼既受到英语文化的影响,也受到汉语文化的影响。 
(2)称呼的目的 
在不同的场合,学生的交际目的也会影响称呼行为的实施,在中国学生对老师称呼时,55%的学生认为他们称呼老师是对老师表示礼貌,15%的学生认为是为了表示友好,38%的学生认为只是通过称呼来引起老师的注意,60%的学生认为他们称呼老师时有着其他不同的交际目的。还有的学生认为称呼时的交际目的很复杂,随着不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3)称呼的困惑 
学生有时会不知道如何称呼老师,或找不到合适的称呼语。我们排列了学生找不到合适称呼语现象的出现频率,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中国学生对老师的称呼困惑情形的出现频率 
频率 总是 经常 有时 从不 
人数 14 31 13 2 
比例 23.3% 51.7% 21.7% 3.3% 
注: 总人数 = n1(大一学生) + n2 ( 大二学生) = 60 
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对老师不知如何称呼,不仅是因为称呼在交际中的复杂性,还因为他们同时受到了两种语言文化的影响。因而实施称呼言语行为时,不知该依照哪种文化习俗来称呼老师。这种情况在不同熟练程度的英语学习者中都出现。 
(4)“权势关系”和“同等关系”的文化差异性 
brown & gilman(1960)指出,有两种因素制约着人们称呼语的使用,一是“权势关系”(power),二是“同等关系”(solidarity)。“权势关系”通过地位来显示,只要交际一方在年龄、辈分、资格、财富、地位、力量等方面优于另一方,就对另一方具有“权势”;“同等关系”则通过社会距离来显示,它是指交际双方在某些方面,如经历、年龄、性别、职业、兴趣、宗教信仰、种族等方面具有共同性。中国人在言语交际中,非常重视交际双方社会地位的差距,在言语表达时,对于礼貌的理解也就不同于西方人。按照中国学生的理解,师生之间存在着“权势关系”,而称呼“老师”可以表示尊敬,因而,“teacher”就变成了学生对老师的称呼语。这也说明了不同文化中对“权势关系”和“同等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 
4.2.4 中国学生称呼行为中的语用失误 
在对中国学生的英语称呼行为的特点分析后,便会发现,在称呼语的使用上,尽管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按照英语的称呼规则用tln和fn来称呼老师,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使用“teacher”或tfn这两种不符合英语文化中的称呼习惯的方式来称呼老师。这种现象属于语用失误现象。中国学生称呼行为的语用失误产生于两个原因:一是不能够充分理解英语文化中的称呼规则或称呼规范;二是来自于汉语语言及其文化的影响,即负语用迁移。他们将汉语语用文化中的称呼原则迁移到英语的称呼行为中去。这种语用迁移现象在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的称呼行为中都有。 
归根结底,造成这种语用失误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称呼行为受到两种社会文化中语用规则的影响。本研究同时也证明了即使高年级学生在使用目的语时也会有语用失误现象。 
5.结语 
此研究可以指导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某一称呼语时,必须考虑到是否符合对方语言文化习惯。要做到称呼语的使用得体,就要对两种语用文化差异有一了解,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本研究有助于增强中国学生对于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得体称呼的意识,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外语教学也有所促进。外语教师可从中得到教学启示,更多地关注言语行为的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 austin, j. h. 200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2] braun, fredericke. 1988. terms of address: problems of patterns and usage in various languages and cultures[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3] brown roger &. gilman a. 1960. the pronoun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a]. in 何兆熊(ed) (2003) 语用学文献选读[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 brown, roger & marguerite ford. 1961. address in american english[j].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 375-385. 
[5] chao, yuanren. 1956. chinese terms of address[j], language. 32: 217-241. 
[6] dunkling, leslie. 1990. a dictionary of epithets and terms of address [z]. london: routledge. 
[7] ervin-tripp, s. m.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communicative choice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8] leech, geoffrey. 1999. the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 of vocatives in american and british english conversation [a]. out of corpora: studies in humour of stig johansson[c], ed. by hilde hasselgård and signe oksefjell, 107-118. amsterdam: rodopi. 
[9] levinson, stephen c. 1979. pragmatics and social deixis [a]. in chiarello,christine (ed).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 society [c]. berkeley, ca: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pp.206–223. 
[10] philipsen, g. & huspek, m. 1985. a bibliography of sociolinguistic studies of personal address [j].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27, pp.94-101. 
[11] zwicky, arnold. 1974. hey, whatsyourname! papers from the tenth regional 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ed. by michael w. lagaly, robert a. fox, anthony bruck, 787-801. chicago: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12] 曲婧华,1999,称呼的语用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2):25-27。 
[13] 任裕海,2000,称呼模式的跨文化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4)。 
[14] 谭颖,2002,英汉称谓语与文化之关联[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2)。 
[15] 唐兴红、刘绍忠,2004,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礼貌规范与语用失误[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10):11-14。 
[16] 田惠刚,1998,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7] 卫志强,1994,称呼的类型及其语用特点, 世界汉语教学,1994,(2):10-15。 
[18] 赵英玲,1997,英语称呼语的社会语用功能[j]。外语学刊, 1997, (1):16-20。 
[19] 周振行,2004,汉英社交称呼语语用功能探微[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 (1):25-28。 
[20] 祝畹瑾,1992,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1] 祝畹瑾,1994,汉语称呼语研究-一张社会语言学的称呼系统图[a]。胡文仲主编,文化与交际[c],1994。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作者:郭凤霞 [标签: 翻译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译者主体性对文学作品翻译的“操控”
    翻译擂台(112)
    如何提高英语翻译能力
    翻译与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中的翻译应用
    《色·戒》中英文字幕翻译之策略分析
    英汉形合意合差异及翻译策略
    旅游英语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论旅游景区标识语的翻译策略
    文化差异视角下翻译教学策略的优化
    权力对元代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操控
    公示语翻译现状与翻译策略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