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外语论文 >> 外语翻译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中国旅游宣传资料中文化图式的翻译

  [摘 要] 在翻译中国旅游宣传资料时,材料中的文化图式经常给译者带来很大的困扰。本文从图式理论的角度,试图分析翻译文化图式时常见的问题,并讨论相应情况下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中国旅游宣传资料;图式理论;文化图式

   abstract:cultural schemata often poses great difficulty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tourist publicity materi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ema theory, this essay tries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translators often encounter in translating cultural schema and to discuss the strategies commonly used in coping with such situations.

   key words:chinese tourist publicity material; schema theory; cultural schema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旅游业迅猛发展。中国这一神秘的东方古国,以其如画的山水风景,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汉语旅游资料被翻译为英文。wWw.11665.Com 但是,许多旅游景点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它们所负载的许多历史文化对于外国游客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这就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本文将用图式理论分析翻译汉语旅游资料中的文化图式时的常见问题,探讨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图式理论与翻译
  
图式理论最早是由著名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于1781年提出。康德将图式描述为“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内在结构”[1]252。1932年,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c.bartlett)首次在其著作《记忆》(remembering)中使用了图式这一术语,指出图式是“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2]201。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如minsky(1975), rumelhart(1980), carrel 和 eisterhold(1988), eysenck 和keane(1990)等,运用图式理论分析和解释外语学习和阅读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形成了现代的图式理论[3]64。
现代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由被称为“变量(variable)”或“槽道(slot)”的不同部分组成。它认为语篇本身并不具有任何意义,而仅仅是给听者、读者提供如何建构意图的方向。当读者碰到某个刺激时,相关图式的“槽道”被填充,图式被“例示”(instantiated),读者才对图像形成相应的理解[4]31-32。
图式分为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本文将讨论的内容图式指的是“文章中内容部分的背景知识”[5]79,对于文章的理解十分重要。它包含了某一话题内通常会发生的事情的概念性知识和信息。例如:当中国读者读到“中国新年”时,会很自然地想到家庭团聚、团年饭、年画、对联、鞭炮、利市等等。内容图式可以帮助读者通过预测,信息选择更好更快地理解文章。内容图式与文化紧密联系,因此,又常被称为“文化图式”。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任务就是将原文中的信息以译文形式表达出来,使译文能在读者头脑中激活相应的图式,帮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类似的理解。有学者就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将翻译理解为‘图式翻译’”[6]50。
文化图式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最为棘手的问题,需要小心处理。而旅游材料可以说是文化信息极为集中的地方,在翻译过程中如果不加处理地翻译,其中的一些文化信息就有可能因为无法激活译文读者的相应图式,给理解带来困难甚至是失败。
  
二、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图式空白和差异
  
(一)文化图式空白(cultural schema default)
由于地理、历史和文化上的原因,一些对于某一文明十分熟悉的概念可能在另一文明完全不存在且没有相应的表达。译文读者“没有一个恰当的图式,也没有办法马上建立一个图式”[4]41,造成图式空白。
比如,在欣赏中国的文化古迹时,外国游客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大量的历史人名。这些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十分熟悉的,但对于游客来说去可能是完全陌生的。以下这句话选自浙江兰溪济公纪念馆对济公的介绍:
例1:济公劫富济贫,深受穷苦人民爱戴[7]。
济公在中国是家喻户晓,他的形象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也已扎根。 当中国读者看到“济公”这一个词时,他们头脑中的济公图式就会被激活——随意的衣着,有些疯癫的言语,与众不同的行为,对为富不仁者的憎恶,对穷人的关心等等。 但是,西方的读者根本不知道“济公”为何许人。 如果这个句子直接译为“jigong 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 and was deeply loved and esteemed by the impoverished”,由于译文读者文化图式的空白,西方读者只会得到句子的表面意思,无法像中国读者那样产生亲切的感觉。
另外,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朝代的更替是一个普遍现象。 中国各个不同朝代也是西方游客出现图式空白的常见原因。 比如:
例2:(桃花源)始建于晋,初兴于唐,鼎盛于宋,大毁于元,时兴时衰于明清,萧条于民国,渐复于解放后,大规模修复开发于1990[8]。
译文: it was first built in the jing dynasty and got more prosperous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gradually flourished around the song dynasty. however, it suffered damages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sometimes it rose and sometimes declined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it became desolate during the period of min guo and only resorted with state funds after liberation and has been developing in a big way in 1990.
抛开译文中的语法错误和单词的误用不说,这一译文也没能传达出桃花源历经朝代变更、兴衰起伏的历史。 对于对中国历史知之甚微的外国游客来说,由于没有相应的图式可用,这些朝代名称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符号。
(二)文化图式差异(cultural schema disparity)
howard 指出图式差异是指“读者使用了与作者意图不同的图式来理解文章”[4]42。这是译者在翻译中国旅游宣传资料中文化图式时经常碰到的另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的图式互不相同,甚至相互冲突。 读者在理解时均会以自身的相应图式为基础,但是,由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同样的形象可能会在中西方读者头脑中激活完全不同的图式。
例3:同时,把挖湖的泥土,按照造园布局的需求堆筑在山上, 使山体形象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蝙蝠……
译文:in the meantime, the earth dug from the bottom of the lake was piled up on the hill according to a fastidious landscaping plan, turning the hill into what looks like a giant bat fluffing its wings…[9]4
在这一译文中,译者似乎忠实地传递了原文的信息。但是译文在读者头脑中激活的图式值得商榷。在西方国家中,“bat”是一种丑陋的动物,通常是与吸血鬼一类的邪恶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这一译文不仅无法在西方读者中激活熟悉的文化图式,反而有可能在译文读者心中产生负面的影响。 又如:
例4:涵虚堂:清漪园时,是一座仿武汉黄鹤楼建造的三层楼阁,名望蟾阁[9]68。
这里的“蟾”是中国传统神话中居住于月宫中的动物,常被古人用于暗示月亮。中文的“蟾”和英语中的“toad”指的均是同一种动物,但是译文读者的文化图式中却完全没有中国读者的这些变量。
在翻译这样的旅游材料时,译者必须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文化图式,打破中国文字表面结构的界限,表达出文字的真正内涵。
  
三、应对文化图式空白和差异的方法
  
在翻译中国旅游宣传资料中的文化图式时,不可避免会遇到由于文化不同导致的图式空白和图式差异。在翻译时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缩小由此导致的译文读者的理解障碍。
(一)使用具体样本(exemplar)来激活现有图式,建立新图式。
howard指出当一个图式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具体样本时,它便会被激活或被例示(instantiated)[4]32,如果缺乏相关背景知识,理解就会受到阻碍。 因此,当出现文化图式空白时,可以提供译文读者熟悉的具体样本来激活其内在的知识。
比如在例1中,可以将“济公”比作“罗宾汉”,通过在西方读者头脑中激活有关罗宾汉的原有图式,使这一图式与新的济公信息相作用,在译文读者头脑产生一个有关济公这一中国人物的新图式。 

例1可译为“jigong, robin hood in china, 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 and was deeply loved and esteemed by the impoverished”。这一译文诠释了济公行为的本质,而且技巧性地吸引了西方游客的兴趣,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到了介绍中国文化,推动文化交流的目的。
同样,在翻译例2时,我们可以利用外国读者头脑中已存在的文化图式,用他们熟知的方式来表达这些时间。试将例2改译为:
it was first built in the jing dynasty (256-439 a.d.), began to take shape in the tang dynasty (618-709), flourished in the song dynasty (960-1297),and went to ruin in the yuan dynasty (1279-1368). with ups and downs through the ming and the qing dynasties (1368-1911), it was abandoned in the tim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2-1949). its restoration was made from the year 1949 on and a large-scale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began in 1990.
又如,
例5:相传三国时期,吴淞江的北岸就建起了一座寺院,后易名为静安寺[10]。
在翻译这句话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将“三国时期”与西方读者熟悉的时间联系起来。
译文一:legend has it that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more than 1200 years before christopher columbus discovered the new world, a temple was built on the north bank of wusong river, and it later adopted its present name of jing an si or jing’an temple.
译文二: legend has it that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more than 1300 years before william shakespeare was born, a temple was built on the north bank of wusong river, and it later adopted its present name of jing an si or jing’an temple.
西方读者可能不知道“三国时期”的具体时间,但是通过将“三国时期”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间或“莎士比亚出生的时期”联系起来,可以激活他们头脑中哥伦布和莎士比亚的图式,通过与新信息相结合,形成新的图式,使西方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这一寺院的历史。
旅游资料翻译的主要目的除了传递文化信息以外,还需要吸引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料的兴趣,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具体样本激活现有图式,可以很好地激起游客的兴趣,帮助理解中国文化。这一方法在翻译许多旅游材料时都可以使用。 比如,可以将“苏州”比作“威尼斯”;在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可以将他们比作“罗密欧与朱丽叶”, 在介绍朝代、长度、重量等使用了中国特有的度量单位时应该转化为或同时标注上国际通用的度量单位,或者以适当的形式激活西方游客头脑相应的图式以达到恰当的理解。
但是,译者在使用这一策略时要谨慎。 译者不应将一个普通的小岛比作夏威夷或将一个普通作家比作莎士比亚,这只会在游客头脑中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对译文读者原有文化图式进行修改或补充
图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通过把外界的信息纳入已有的图式,图式会不断变化发展。不同文化的人民对于同样的信息可能有着不同的文化图式,在这种情况下,要正确传递信息,就需要通过对译文的润饰,对译文读者头脑中的原有图式进行修改或补充,帮助读者获得对原文信息的正确理解。
如例3中,尽管“蝙蝠”在中西方均是指同一种动物,但是其文化含义的不同使其在两国读者头脑中激活的文化图式也有所差异。这时,译者在将词语翻译成目的语的同时,可以通过在上下文中合理地提供新的信息,帮助译文读者补充其原有图式。例3可译为:
in the meantime, the earth dug from the bottom of the lake was piled up on the hill according to a fastidious landscaping plan, turning the hill into what looks like a giant bat(homonym of “luck” in chinese)fluffing its wings…
通过提供“蝙蝠”在中国与“福”相连的这一信息,译文读者原有有关“蝙蝠”的文化图式得以扩展。他们会在阅读中,将“蝙蝠”与“福”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并且在看到其他中国旅游宣传资料中出现的同样形象时,也能激发正确的图式。
(三)利用译文读者熟悉的文化图式代替原文的图式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译者不仅要能在语法层次上理解原文,而且要了解两国人民文化上的差异。在出现图式差异时,要正确传递信息,除了利用补充资料对图式进行修改补充外,还可以用译文读者熟悉的相应文化图式代替原文的图式,使译文读者对原文获得正确的理解[3]66。
试看例4的翻译:
hall of modesty: in the days of the garden of limpid ripples, the hall of modesty was a three-floored pavilion built in the design of the yellow crane tower of wuhan and called “moon-watching hall”[9]68.
译者将“望蟾阁”中的“蟾”译为了“月亮(moon)”。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中国读者与西方读者“蟾”这一图式的差异,在这一段文字中将“蟾”用了文雅而与原文意思一致的“moon”,使译文读者头脑中产生了与原文读者相似的图画。
(四)通过对文化信息的解释,在译文读者头脑中创建新的文化图式
在一些情况下,无法在译文读者的文化中找到相应的图式,这时就需要对原文图式进行解释,以使译文读者获得对原文的正确理解,这也被称为文化阐释。 如果译者无法找到可以在译文读者中激活同样图式的表达,也没有类似的图式可以依靠,那么,对文化图式进行解释可以有效地解决图式空白和错位的问题。
比如,中国读者熟知的“叶公好龙”可以译为“lord ye’s love of dragons”并附上解释“lord ye was so fond of dragons that he adorned his whole palace with drawings and carvings of them. but when a real dragon heard of his affection and paid him a visit, he was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通过向外国游客解释“叶公好龙”的整个故事,译者在译文读者头脑中建立了有关叶公的新图式,推动了游客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四、结语
  
旅游材料的翻译对于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译者应充分注意到旅游文化中可能导致译文读者出现图式空白和图式差异的文化图式,在翻译这些信息时,应考虑到译文读者的图式情况,翻译中采用适当的策略,恰当地传递原文信息,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eysenck, m w,mkeane. cognitive psychology: a student’s handbook [m]. east sussex: psychology press ltd., 2000.
  [2] bartlett, frederic c.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
  [3] 彭建武. 从认知图式看翻译理解[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2):64-66.
  [4] howard, robert w. concepts and schemata: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cassell educational ltd., 1987.
  [5] carrellpl, jceisterhold. 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 [c]//p l carrell, j devine, d e eskey.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6] 刘明东,刘宽平. 图式翻译漫谈[j]. 外语教学,2004, (7):50-52.
  [7] 李丹丽. 旅游翻译中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j]. 中国轻工教育,2004, (4):13-15.
  [8] 贾文波. 旅游翻译不可忽视民族审美差异[j]. 上海科技翻译,2003,(1):21-23.
  [9] 颐 文. 颐和园[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0.
  [10] 吴 云. 旅游翻译的变译理据[j]. 上海科技翻译,2004, (4):22-25.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作者:刘文兰 [标签: 中国 中文 图式 翻译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竞合博弈视角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发…
    世界音乐中中国民族音乐的作用和地位
    “花意象”在中国女性绘画中的题材表现与象…
    结合时代谈谈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
    浅谈台儿庄旅游产品中的绿色包装设计
    二十世纪90年代来中国女性油画家的女性意识
    努特拉的住宅理念在当代中国住宅设计中的价…
    论乡村文化旅游住宿的品牌化建设
    中国传统音乐类电视节目发展空间浅析
    论中国古代装饰色彩艺术的发展
    旅游英语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论旅游景区标识语的翻译策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