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外语论文 >> 外语翻译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从《江雪》的七种英译文看描写性翻译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描写翻译研究的定义、属性和研究途径,并结合柳宗元《江雪》诗的七种英译文和诗人写作此诗的背景,用翻译研究的语篇语言学途径,分别从语义语法和语用角度说明在实际的翻译研究中如何从事描写性翻译研究。

    关键词:描写翻译研究  语篇语言学  社会文化语境

一、引言

“长期以来,翻译研究的方法一直是规定性的,这实际上阻碍了翻译研究的发展;科学的翻译研究方法应当是描述性和系统性的;应该重目的和功能;应当研究影响译文产生和接受的规范和限制因素,研究翻译与其它文本处理的关系……”本文探讨了描写翻译研究的概念、基本特征,并用语篇语言学研究途径,从语义语法和语用角度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详细分析《江雪》7种英译文,以此论证描写翻译研究相较传统规定性研究的优越性,同时也为描写性批评方法的运用提供范例。

二、《江雪》七种英译本的描写性研究

(一)描写翻译研究简介

    描写翻译研究中“描写性”一词产生于1970s,它鼓励研究者探索翻译在具体文化背景的作用。因为该研究强调翻译中可观察到的部分,因而也被称为以“经验”为依据。因它坚持对翻译的调查研究,不妨从译文(本)本身和直属环境(译文和语境而非源文本)开始,“译入语导向翻译研究”一词也适用。(译自hermans,2004:8)

(二)对《江雪》英译本的描写性研究

《江雪》仅20字,然而,正是这些常字常句,勾勒出一幅意境开阔、冷气透骨的寒江独钓图,渲染了一种萧索荒寂的气氛,造成孤独不屈的情绪,蕴涵深刻的内涵。wWw.11665.coM现将七种英译文列如下:

(1)river snow//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 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a little boat, a bamboo cloak,/ an old man fishing in the cold river-snow.

(2) snow on the river//no singing of birds in the mountain ranges/no footprints of men on a thousand trails/there is only one boat on the water/with an old man in a straw rain cape/who stands on deck and fishes by himself/where the snow falls on the cold river.

(3) fishing in snow//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straw-cloak’d man in a boat, lo!/fishing on river clad in snow.

(4) fishing in snow//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5) river snow//myriad mountains---not a bird flying./endless roads---not a trace of men./only an old fisherman in a lonely boat,/angling silently in the river covered with snow.

(6) snow on the river// on a thousand hills all birds life is cut off,/ on ten thousand paths there is no trace of human footsteps;/in a lonely boat the old man with the bamboo hat and cape/ sits by himself fishing the river in the winter snow. 

(7) the snowbound river//o’er mountains and mountains no bird is on the wing;/on thousand lines of the pathways there’s no footprint./in a lone boat on the snowbound river, an old man,/in palm-bark cape and straw hat, drops his angle string.

1.语篇语言学简介

本文用描写翻译研究的语篇语言学途径,析评《江雪》的七种英译本。语篇语言学是6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年轻学科,很多学者的研究促进了其发展,如halliday(1973)的功能语言学研究对象不仅是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体系,还涉及语言体系外的各种制约因素,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这种模式认为,意义并非由语言结构本身决定,而是由整个语篇(包括其语言体现形式和交际功能);翻译中传递的是原文的语言含义及使用(即交际)功能。因此,翻译不仅转移原文的意义,而是要转移原文的交际价值。语篇语言学者dressler认为语篇作为一种“交际活动”,须具有7个特征:衔接性、连贯性、意向性、可接受性、语境性、信息性和互文性。

2.从语义语法角度分析七种英译文本

首先,前两句用“千山”、“万径”形容山多路重,极言背景的广阔。此处的“千”“万”都属约指,非确指。六种英译文中(6)逐字译出了“千山、万径”;而(1)再逐字返回中文则变成“百山、千径”。“语言是社会现实”解释语言必须在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汉语“千、万”在此只言其多,而英文译者未考虑到文化语境因素逐词照译,不符合语篇语言学的意向性和可接受性标准。译文的合适性取决于其目的和任务,译文并不一定要忠实模仿原文;“忠实”于原文只是一种可能的、合理的目的或任务。很多情况下,“忠实”可有截然不同的理解。

如:(5)myriad和endless译“千、万”,这样既传达诗人的意向,也更易为读者接受。翻译“径”时,七译中(1)、(3)、(4)、(6)path,(2)trail,(5)road,(7)pathway。据《牛津》,pathway解“小路”时同path(7)用 pathway弥补path音节过短之憾,road范围太宽泛,trail“尤用于穿过不平坦的郊野的小径”,结合丘陵地形的大环境,此处trail译“径”似最佳。关于“人踪”,(1)与(7)均用footprint。而据《牛津》,footprint:impression of a human/animal foot显然和“人踪”不能等同,因动物的脚印也可用footprint。                  

再看后两句。“孤”与“独”类似alone和lonely,是从不同角度来引导对事态的认知,因此并非对等。这两句诗用“孤”“独”来形容渔翁的清高孤傲,不管冰天雪地,不惧寒气逼人,专心致志垂钓,似乎凛然不可侵犯。

再看七种英译文:(1)只表明该个体存在的单一性。(2)译出“独”,却失渔翁身处孤舟的清寂孤苦。(3)“翁”与“孤”“独”都未能译出;且“lo!”直接影响整首译诗效果。webster’s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对lo释为:used to express wonder/surprise。但《江雪》满篇都是“静”和“空”,若用lo,原诗意境连同风格将被英语国家的读者歪曲。翻译有中国文化色彩的词“蓑笠”:1)“a bamboo cloak”据《牛津》cloak无帽、长及膝,户外穿并未有用来“遮雨挡雪”,所以这“竹质的斗篷”委实与“蓑衣斗笠”相去甚远。(2)“a straw rain cape”,straw:禾杆、稻草;而“蓑衣”是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所以用straw制成的rain cape算作一种“蓑衣”。(3)“straw-cloak”未说明作雨具。(4)、(5)完全不译。(6)“bamboo hat and cape”有“笠”,“蓑”衣却不够。(7)译者大概也参考《汉英辞典》,将“蓑衣”译为palm-bark cape,因棕毛原有制蓑衣之用途,此译似能传达其挡雨功效;但“笠”译为“straw hat”不当。

3.从语用角度分析各英译文本

语言交际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汉英两种不同的语言,反映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具备不同的交际原则。为了研究语用意义,必须研究文化。为了更好的领略《江雪》的艺术魅力,我们先了解其写作背景。柳宗元33岁时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暴风雪”使他“茕茕孑立”,激愤感伤。柳儒佛兼容,以儒释佛,儒家思想才是其主导思想。所以“独钓寒江雪”作为全诗的诗眼,既写实又写虚:a、钓鱼:把《江雪》看成一现实主义作品;b、钓人,其艺术原型是“姜太公钓鱼”。寒江独钓之老翁也可作如是观,则那天寒地冻之背景便象征社会环境恶劣、知音难觅。c、钓趣。钓鱼动机在禅悦,在超尘脱俗、人鱼兼至的审美感受。由此,再看七种英译文:(1)、(2)、(3)、(5)均是把“钓”(fish/angle)当不及物动词,“钓”的内容不定,英语读者可根据各人对诗意境的理解,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也就由表及里、由实而虚,悟出未尽的隐含意义及语用意义。而(4)、(6)则把“钓”当及物动词(fishing snow/the river in winter snow),都提出疑问:钓的是不是冬雪。这也可从语用角度考察:人们的惯性思维是既言垂钓,定在春夏秋季。而柳宗元设置的反季节垂钓正是一种“陌生化”手段的运用:“钓雪”之冷已非一般意义的寒冷,而是因生理上的冷而上升至心理、精神世界的孤寂。而这又和当时诗人遭国忧家祸身愁于一身的凄惨际遇相一致。

三、结语

    诗歌作为最集中、最精练的一种文学样式,对语言艺术有特别的要求。(卞之琳,1962)而译者要忠实透彻的将一种语言的诗歌译为另一语言,实现“功能相符意义相近”,就必须在考虑言内因素的同时,将言外因素也纳入考察范围,即用描写翻译研究,如语篇语言学途径考察译文本是否合理的将原汉语古诗的风格、文化、意境在英译本中充分再现。这种研究方法与翻译学的目标即描写客观翻译对象和建立能够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的原则和参数体系也是一致的。当然,因为语篇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还需要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以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hermans,theo. translation in system: 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amsterdam: benjamins. 1995.

[3]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黄国文.静态与动态在翻译中的表现.外语与翻译.2003(1).

[5]朱纯深.感知、认知与中国山水诗翻译.外语与翻译.2000(2).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作者:张艳 [标签: 翻译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从《巴塞尔协议Ⅲ》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
    从《国榷》看谈迁的华夷观念
    从《飞鸟集》看西方浪漫主义思想
    从《老友记》透视中美文化的差异
    从《新概念英语》看2012年12月四级翻译真题
    从《徒然草》看中日佛教戒律的不同
    从《新概念英语》看考研英语写作中的名词和…
    塑造语言的艺术美——从《最后一片叶子
    从《静夜思》三种英译本分析解构主义翻译理…
    试析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诗英译中的运用——从…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作品的写作风格
    从《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性格对命运的决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