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外语论文 >> 语言文化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浅论走出误区:对于工具性翻译观的反思
 提 要:工具性翻译观将翻译固化为静止的、被动的传输工具。随着当代哲学、诠释学由工具性语言观向本体性语言观转变,翻译行为与翻译成品作用日益普遍,重新审视工具性翻译观的定势对于推动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一问题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从翻译本体论的角度剖析工具性翻译观论断的性质、成因及弊端,认为翻译不是工具,而是具有鲜明语言文化个性的交往主体,呼吁研究者进行必要的甄别和考察,从另外一个角度研究翻译的本质与功能。
  关键词:翻译;工具;语言工具论;主体性;译者
   
  rethinkingon non-instrumental translation view
  ge lin yin tie-chao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guage view from instrumentality to non-instrumentality in modern philosophy and hermeneutics, the consideration of translation as instrument must be abandoned. in the instrumental view, translation’s importance is neglected, for it regards translation only as a passive and self-effacing tool. though seemingly trivial, such an idea has been extensively internalized into a stereotype and therefore detrimental to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heorization. all this has urged the author to dissect its nature, causes and disadvantages with her insistence that translation is a subject in interaction instead of an instrument or a tool.
  key words:translation; instrument; view of language as an instrument; subjectivity; translator
  
  1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翻译理论流派纷呈,研究视域更加广阔,理论建构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新观点、新方法、新标准层出不穷,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习惯性误解,影响翻译研究的高度和广度。wWw.11665.cOm长久以来,存在一种先入为主的翻译工具论调。翻译的传播、中介作用毋庸置疑,但单纯将其界定为语言际、文化际的无声工具则有失公允。翻译工具论将翻译对象化,割裂了翻译行为与人自身的本质关联,使其成为仅供随时表达和再现的被动工具,极大地忽视了翻译的本体性,直接导致翻译研究和实践的众多弊端,对翻译研究的高度和广度产生严重影响。深入研究翻译的层次、内涵,对于翻译问题实施本质性、规律性的解释,是译论研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须要反思翻译工具论。
  2 何谓工具性翻译观
  我们批判翻译工具论,并非针对工具性语言(metalanguage)(钱冠连 2003)、元翻译(蔡新乐 2005:195-211)、工具性翻译(instrumental translation)(nord 1991) 等相关翻译研究,也非针对作为文本的翻译产品, 而是关系到特定理论和实践过程的研究。在此过程中,翻译降格为派生性的沟通工具,翻译及译者的存在被轻视、怀疑甚至忽视,进而被简单理解为单纯的转换手段以及工具性的研究。从工具论角度看,翻译可能表现为一种自我消解,译者也随着关键性角色被否定而沦为一仆二主的“舌人”、“带着镣铐的舞者”;可能表现为一种为了统一的模式而进行的千篇一律的机械复制;可能表现为人云亦云、教条主义译论的问题系,成为过度抽象化、过度人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料;或可能由于研究者陷入某理论权威的圈子里不能自拔,最终被遗弃、分解或歪曲。翻译工具论仅仅注意翻译对于源语世界的表征,无法对翻译生成之后翻译行为的继续实施合理解释。研究新批评、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翻译热潮的更替可以看出,传统翻译工具观的指导力极其有限,反思翻译工具论势在必行。本文从翻译本体论角度强调在语言、历史、政治、文化交流等过程中,翻译不是外在的、单纯的工具性载体,而是具有鲜明语言文化个性的交往主体,在人的表情达意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尝试通过分析翻译工具论的本质、成因及危害,重新审视这一至关重要的论题。
  3 工具性翻译观的缘起
  翻译工具论不可能是空穴来风,笔者认为其根源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释。
  3.1 语言工具论的印迹
  翻译活动是不同民族语言之间进行沟通的跨语际文化实践。由于翻译的本体问题是语言,对于翻译本质的认知就不可避免地受到语言观的影响,于是不难理解,翻译工具论部分源自语言工具论。至少到上世纪60年代,这种传统语言观仍在语言学研究领域占据统治地位。语言工具论主张,“语言本质上是一种表象,表象的背后是深层的思想语言”(高玉 2008:28),它忽视了语言的思想本体性,将语言简单地视为表象的符号系统,抹除了语言承载的概念、知识、价值、思维方式及民族文化印迹。近年来,随着语言成为当代语言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关注和探讨的焦点,改良的语言工具论应运而生。它一方面承认语言对于人类交往的积极介入,另一方面又将语言视为被动、机械、静止、僵化的认知和交流工具,在强调语言中心地位的同时,自相矛盾地将语言定位为“工具”,实际上仍未摆脱传统工具观的羁绊。从西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维特根斯坦的 “可说”与“不可说”的界分、德里达对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竭力攻击,到国内20世纪80年代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讨论以及文化语言学、社会心理语言学、文化翻译学等交叉学科成立并成为热点,语言观的相应变革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正如杨自俭所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文化的建设要求我们……摆脱外语是‘工具’这一概念的束缚……这是一种发展趋势,应认真对待”(杨自俭 2000:1-2)。翻译活动置身于双语或多语之间,促成、实现不同语言间的桥接、互动,这种作用方式决定必须将语言问题作为核心问题研究。如果简单承认语言——翻译转化的基础及对象——为工具,翻译则会顺理成章地被赋予工具属性。翻译工具论势必将承载语言工具论,逐渐左右翻译研究者的思路,甚至演变为一种习以为常的定势。

3.2 传统忠实观催发工具性的翻译观
  翻译是不同民族语言之间的双向交流与平等沟通,是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相遇、相知和相互融合的过程,翻译的积极作用并非通过亦步亦趋地模仿实现。然而,僵化的、单向度的等值观始终在翻译界占有一席之地,它将绝对忠实定格为翻译的最高目标,将译文原型化为依附于原文的“不忠的美女”(les belles infideles), 将翻译简单化为单纯的搬运、转移,物化为消极、被动的传递工具,低估翻译活动的偶然性和复杂性:忽视译者作为阐释的主体,对于原文的理解不一定完全与作者吻合;忽视译者的风格并非一成不变;出版人、评论人、目的语读者甚至作者都有可能出于不同动机介入翻译过程,为翻译工具论的滋生提供土壤。诸如翻译与事物、符号、意义等基本问题如何关联,翻译何时不再中性、中立,翻译的黑盒子如何运作,哲学、诗学、文化学等学科如何关注翻译,翻译选择如何受到政治和思想因素、作品的文化内涵、审美价值、经济因素、文本类型等制约等一系列的问题也无法解决。
 3.3 理论的弱化与翻译的工具化
  翻译产生于不同群体之间的交往,是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社会进步的催化剂。翻译将一种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言语意义与内涵再现于另一种社会文化背景中,涉及审美、解码与编码过程的实践,成为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交流与沟通的中介。然而,要警惕下述倾向:过分强调翻译活动的实践功能,无视翻译标准、原则、体系的构建。长期以来,这种忽视理论的倾向一直存在于翻译领域。即使卞之琳这样知名的翻译家,也强调“根本没有什么翻译理论好讲”(卞之琳2000:8),甚至有学者称, “翻译从来没有什么理论,也不需要什么理论;外国也许有,

 5 结束语
  在当前翻译学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间交叉互动更加频繁,新的语言、文化、理论参照系不断被引入的背景下,翻译研究显现出的面貌取决于我们如何以谨慎、发展和开放的观点看待其任务、性质、功能和客观规律。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要警惕随意地界定与阐述翻译的本质。约定俗成的翻译工具论在翻译与静止的、被动的、附属性的工具之间画上等号,却忽视了这种不严密的工具性论断带来的种种弊端。随着从洪堡特(1997:47)到海德格尔(1996:314)、伽达默尔(1994:62)几代哲学家、诠释学家由工具性语言观向本体性语言观的转变,翻译观的相应变革也提上了日程。翻译是否为工具?能否为工具?翻译如何被赋予工具的属性?翻译工具论的显性和隐性弊端何在?诸如此类的问题均成为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笔者认为,翻译并非工具,而是能动的交往主体,工具性翻译观这一课题有必要深入研究下去,突破翻译工具论的窠臼,不仅有助于拓展翻译的表征特性、演变性、作用方式和影响力等相关的思考,更有助于促成合理地实现翻译的传播、转化、生成等功能。
 参考文献
  卞之琳. 卞之琳译文集[c].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
  蔡新乐. 翻译的本体论研究[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陈福康.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作者:葛林,尹铁超 [标签: 工具 翻译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论面向中小企业需求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浅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发展与应用
    从无锡走出的优秀外交家
    浅论劳伦斯小说中的两性观与自我意识
    试析《走出庇护所》的欲望叙事
    浅论Austin言语行为理论与动态语境观
    浅论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
    浅论大学英语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融…
    浅论如何提高中学英语阅读能力
    浅论提问策略在高职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
    浅论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浅论多媒体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