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外语论文 >> 语言文化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小议语境与语篇的连贯
摘  要:语篇,作为一个语义统一体,必须具备连贯性这个最基本的特性。语篇的连贯,不论是显性连贯,还是隐性连贯,都必须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讨论。因此,拟从语义和语用两个视角出发,结合大量实例,阐明显性连贯大多通过语法、词汇等各种衔接手段在篇章语境中发挥的纽带作用得以实现,而隐性连贯则必须依靠情景、文化语境,通过激活交际双方共有的非语言知识,定位言语行为或推导会话含义等方式来实现,从而佐证语境在判定语篇连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篇;语境;连贯
        abstract:cohere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whether a set of sentences do or do not constitute a text,and the coherence of a text,be explicit or implicit,must be analyzed in specific context. through case-analysis,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coherence in both the semantic and the pragmatic aspects,and it reveals that the explicit coherence of a text is bound to be realized by different cohesive devices in co-text,while the implicit coherence of a text is supposed to be achieved by stimulating mutual non-linguistic knowledge,positioning speech act or inferring implicature in context of situation or culture,which in turn proves the significant role context playing in clarifying the coherence of a text.
key words:text;context;coherence
        引言
        语篇,无论是口头对话还是书面篇章,都不是一连串句子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语义上的统一体,是一个句子与句子间在意义上相互联系的语段。wwW.11665.coM因此,连贯成为语篇最基本的特性之一,成为语篇分析的一个核心问题。但由于连贯本身的复杂性,人们对连贯的阐释尚无成系统的方法和标准。halliday和hasan(1976,1985)首先提出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四种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粘连(lexical cohesion),认为连贯是在衔接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衔接是连贯必不可少的条件。此后,许多中外学者对这一理论观点提出了质疑,也进行了阐释和补充(如widdowson1978;brown and yule1983;givon1995;胡壮麟1994;朱永生1996,1997;张德禄2000等),使语篇连贯理论得到了发展与完善。话语的一切分析活动都是在语境的基础上展开的。语篇的连贯,不论是显性连贯,还是隐性连贯(reinhart,1980:161),都必须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讨论。这里所说的语境指广义的语境概念或因素,既包括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形成的言辞或篇章语境,又包括背景、情景、文化知识和交际双方所共有的世界知识等形成的言辞外语境。语篇的显性连贯多表现为语义层面的连贯,主要依赖于言辞语境,通过语篇内一系列语法或词汇衔接手段来实现;语篇的隐性连贯多表现为语用层面的连贯,则主要依靠言辞外语境,通过激活交际双方共有的非语言知识,定位言语行为或推导会话含义等方式来实现。
        1 篇章语境中的显性连贯
        语篇的显性连贯是指语篇中各句子之间通常以语法、词汇等有形标志为表现特征的连贯形式。正如halliday和hasan所言,一个句群是否构成语篇的关键在于句内各成分之间以及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关系,衔接关系使话语具有语篇性(1976:2)。英语中任何语义连贯的篇章,都是由相互间存在某种关系的句子衔接而成。各种语法、词汇衔接手段在语篇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但脱离了篇章语境,就难以判断两个句子间是否有连句成篇的关系,即衔接手段便难以实现语篇中的语义连贯。就语法手段机制中衔接语篇的两种常用的连句方式“替代和省略”而言,他们之所以具有组篇的功能,是因为被替代和省略的成分要在上下文语境中寻找,且这些成分在篇章语境中能很容易被识别,从而使语篇成为连贯的整体。如果脱离上下文,语篇就会失去连贯性。
        (1) a:do you think susan already knows?
        b:i think everybody does.
        (2)a:so you knew the lawyer was responsible.
        b:i hadn't realized.
        例(1)中的does属于替代形式,替代knows。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来说,要理解含替代形式的句子的含义,必须在上下文语境中寻找被替代的内容,离开上下文就无法理解替代词项所指,因而也就无从判断其句际连贯性。从例(2)我们可看出从句的省略是需要前提才能形成衔接,实现语义连贯的,否则这种省略会产生歧义。“realized”后面省略的从句既可是“(that) you knew the lawyer was responsible”,又可是“(that) the lawyer was responsible”。要避免这种歧义解释对语义连贯的影响,被省略的从句就必须在上下文语境中找到前提项。可见替代和省略这两种语法粘连手段只有和篇章语境紧密结合才能在语篇层面上发挥重要的纽带衔接作用。
        此外,篇章语境对照应这种衔接手段在语义连贯上所发挥的作用也有很强的制约性,如果没有语境的帮助,这种衔接手段本身有时是不能明白无误地显示两个句子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尤其是当听话人或读者遇到先行词和照应语之间无明显、直接关联或指代不明时,更需依靠语境做出符合上下文的判断,以建立两者之间的连贯。如:
        (3)the bus came on time, but he didn't stop.
        (4)john invited bill to the party. he was very happy. (何兆熊,2000:54-55)
        听话人或读者倘若要把例(3)中的每两个句子定义为连贯的话语,就必须根据上下文语境做出如下判断:“a bus has a driver.”。而例(4)中的he可以有两种所指关系:既可指john,也可指bill。如果指john,则第二句是补充说明他邀请bill的原因或当时的心情。如果指的是bill,第二句则是第一句陈述事件所产生的结果,即bill接到邀请很高兴。显然,脱离具体的语境,即使有衔接手段,这两个句子在语义上的关系也是不清楚的,是很难判断其连贯性的。
        语篇的显性连贯虽常以有形的衔接手段为表现特征,但衔接手段本身并不能确保句子之间的连贯性,它只是语言表层的、形式上的连接,其连句成篇的作用是潜在的,需要依靠篇章语境才能实现其作用。所以判断语篇的显性连贯必须在具体的上下文语境中对各种衔接手段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既不能忽视语法、词汇等衔接手段的纽带作用,也不能脱离篇章语境孤立地讨论衔接和连贯的关系。
        2 情景、文化语境中的隐性连贯
        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语篇的连贯不完全表现为有明显衔接手段标记的显性连贯,有时是以不同句子之间功能上的隐性衔接形式出现的,这种连贯可称之为语篇的隐性连贯。语篇的隐性连贯不能在篇章语境中通过语法、词汇等各种衔接手段直接实现,而需依赖于情景、文化语境,通过激活交际双方共有的非语言知识,定位言语行为或推导会话含义等方式来间接实现。
        2.1在语境中激活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
        交际双方所共有的非言语知识,即双方共有的情景、文化和百科全书式的世界知识,是语境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也是使某些表面不连贯的语篇得以成为隐性连贯的语篇的决定性条件。这种语篇的隐性连贯是靠激活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而得以实现的。例如:
        (5)mary got some picnic supplies out of the car. the beer was warm. (brown&yule, 1983)
        (6)george got his arm stuck in the drain cover, so the fire-brigade was called in. (何兆熊,2000)
        例(5)中的两句话是否连贯,取决于听话人或读者是否知道“啤酒是野餐食品中的一种”。换句话说,如交际双方同样具备这种认识,且这种共有知识能被语境激活,则两句话就可被理解为是连贯的话语。对于例(6)中的两个分句,如听话人或读者不具备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共有的常识:“消防队是日常生活中解决各种难题的能手,遇到诸如手臂卡在阴沟里这样解决不了的问题,找消防队帮忙,是很自然的”,即使两分句间有“so”这样的连词作为衔接手段,也会不理解两分句间存在何种因果关系,从而无法认定他们之间的连贯关系。同样,即使听话人或读者具备这样的常识,如不根据语境将之激活也无法判断出该语句的连贯性。再如汉语中的一句名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蕴含着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种常规关系:中国人总将“月圆”与“团圆”联系在一起,因此游子看到“圆月”便自然的联想到家人,牵动了思乡的情愫,自当发出“月圆人不圆”的感叹。假如听话人或读者不具备或不能激活这种文化常识,就很难理解这两句诗之间的内在联系,很难把其当成连贯的语篇处理,更谈不上欣赏其具有的丰富意蕴了。
        2.2在语境中准确定位话语的言语行为
        由于语篇的隐性连贯有时可表现为句子言外功能上的连接关系,即widdowson(1978)所说的言语行为之间的连接关系,所以,语篇的连贯不仅要看到句子与句子间在命题内容上的语义联系,还要考虑句子与句子间在言语行为或交际行为这个层次上的语用联系。按照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在一定的交际情景中,一句话必然具有一定的言外之力,且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言外之力。因此,要准确定位言语行为,就必须与具体的情景语境相结合,进而准确把握言语行为层面上的语用连贯。如:
        (7)a: that's the telephone.
        b: i'm in the bath.
        a: o.k.
        (widdowson,1978)

        就例中句子的字面意义而言,a和b之间的对话并没有什麽连贯性,即其命题内容上并无语义关联。但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a和b之间所说的话语从言语行为角度看是相关的,具有语用层面上的隐性连贯性。因为从交际行为角度看,a的话表面上是陈述事实“电话响了”,但结合当时的语境便不难看出,这句话实际上行使的是“请求”的言外行为“你能否接一下电话?”,b的话表面上也是在陈述事实“我正在洗澡”,实际上行使的却是“拒绝”的言外行为“我接不了电话”,请求和拒绝便构成了连贯的交际系列。
        不仅如此,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这种隐性连贯关系会因语境的不同,而出现言语行为层面上的不同功能联系,因此,只有把语篇放到一定的语境中,才能断定这种连贯关系的具体性质。例如widdowson (1978)所举的又一例子:
        (8)the committer decided to continue with its arrangements. morgan left london on the midnight train.
        要正确理解例(8)中两句子间的连贯关系,必须依赖一定的语境推导出这两个句子的言外功能。语境不同,二者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就会有不同的解释。如在某一语境下二者之间存在着“陈述——推论”的功能关系,在另一语境下二者之间又可能存在着“陈述——修正”的功能关系,所以两句之间的连贯关系可分别理解为(9)和(10):
        (9)the committee decided to continue with its arrangements. these arrangements required morgan to leave london. morgan, therefore, left london on the midnight train.
        (10)the committee decided to continue with its arrangements. these arrangements required morgan to remain in london. morgan, however, left london on the midnight train.
        2.3在语境中推导会话含义
        语篇的连贯,尤其是会话的连贯,有时还隐藏于交际双方的会话含义中,需要借助具体语境在推导出会话含义的基础上辨别话语的隐性连贯。根据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我们可知人们使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说话人说出单词和句子所表达的字面意义,另一种是说话人通过说话所含蓄的表示的意义,即会话含义。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交际者往往通过会话含义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会话意图,所以,许多表面上看似不相关、不连贯的话语,如能根据语境推导出其隐含的意义,就可发现其语用层面的隐性连贯关系。如:
        (11)a: can you tell me the time?
        b:well, the mail has already come.
        (12)a: are you going to john's birthday party?
        b:i've heard mary is going.
        (何兆熊,2000)
        表面看来(11)、(12)两则会话似乎是不连贯的,b 对a的话所作的反映好像有点答非所问。这种表面的不相关是由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含蓄意义之间的距离引起的。我们要识别其中的隐性连贯关系,就必须先根据一定的背景知识推导出其各自的会话含义:在例(11)中,如果a和b都知道他们居住区邮件到来的常规时间,那么b的话实际上告诉了a一个大概的时间,则间接回答了a的问题,因而这段会话无疑是连贯的。例(12)也是如此,按照会话的合作原则,b显然知道a了解他和mary之间的关系。如果mary是b想见的人,其回答意味着他打算参加生日聚会,反之,如mary是b不想见的人,该话语就意味着一个否定的回答。无论是肯定回答还是否定回答都可表明这段会话的连贯性。可见,口头交际中,间接使用语言的现象十分普遍,但话语的连贯性之所以未受到这种“话中之话”、“弦外之音”的影响,正是因为无论是交际的参与者还是没有参加交际的旁听者,一般都能根据特定的语境推导出会话含义,从而识别出话语中的这种隐性连贯关系。
        结语
        综上所述,语篇的连贯和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在语义层面上的显性连贯大多通过语法、词汇等各种衔接手段在篇章语境中发挥的纽带作用而实现,而其在语用层面的隐性连贯则必须依靠情景、文化语境,通过激活交际双方共有的非语言知识,定位言语行为或推导会话含义等方式来实现。因此,我们只有把语篇的连贯和语境紧密结合,从语义、语用等层面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研究,才能全面准确地解释各种语篇中的显性或隐性连贯关系,从而正确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在语言形式、命题内容和言外功能及含义上的连接关系。
参考文献
[1]brown,gillian & yule,george.discourse analysi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givon, t.coherence in text vs coherence in mind. in m.a. gernsbacher &t. givon (eds.). coherence in spontaneous text[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3]halliday, m.a.k.& t.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1976.
[4]widdowson,h.g.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oxford: oup,1978.
[5]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6]何兆雄.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苗兴伟,翟红华.话语序列的连贯关系[j].山东外语教学,2000(1).
[8]张德禄.论语篇连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
[9]朱永生.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上)[j].现代外语,1996(4).
[10]朱永生.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下)[j].现代外语,1997(1).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作者:苏蕊 [标签: 语境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小议“卫星变轨”
    小议高职旅游英语职场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语境因素分析在听力测试中的应用
    浅论Austin言语行为理论与动态语境观
    浅议语用学理论在教学话语中的运用
    浅议语言学转向的发展演变
    语境提示理论在商务翻译中词义确立的功用
    小议网络语言的语言污染
    小议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因素
    小议语言学习理论与口语教学
    小议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研究语境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作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