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外语论文 >> 语言文化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关于语用移情在英汉翻译中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语用移情译者  英汉翻译  翻译策略
  【论文摘要】本文将语用学中的语用移情概念引入翻译研究中,认为翻译不是简单的语际语码转换,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英汉翻译中,语用移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译者会在准确判断源语语言文化规范和译文读者接受力的基础上恰当的采取归化或异化策略.将汉语文本中的文化因素移植到英语中或将英语文本中的文化移植到汉语中来。从而能够成功的进行文化交流。
  一、引言
  在语用学上.“移情”指的是能够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去体验、去表达感情,即使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进行移情.向对方表示已经充分理解了他的思想和感情。“移情”(empathy),又称为感情移入,指“设身处地”的行为.即超越自我.对别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能够想象和分享他人的思想、感情和观点。ruben认为,在言语交际中,移情指的是能够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他把移情能力列为有效交际的七种要素之一国内最早将“移情”的慨念引入语用学的是何自然。他于1991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的《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一文中认为,“语言习得者应该理解、感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设身处在对方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跨文化交际的移情主要表现在语言语用移情和社会语用移情两个方面跨文化交际首先接触的是语言,语言是移情体验的主要手段。语言语用移情的微妙之处是说话人或者听话人总是能从对方的角度进行语言的编码和解码。WWW.11665.coM社会语用移情现象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也十分普遍。它涉及到交流双方的社会文化景和人际关系.当然也涉及到语境,主要指交流双方都设身处地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和看法,从而在交流过程中相互默契.达到预期效果。首先,听、读者应持一种合作态度,在信息数量、信息内容、信息传递方式上做合理推论.即遵守kvinson提出的会话含义三原则。具体来讲,“相信说话人的陈述已经是就他所知而作出的最强的陈述”;“扩充说话人所说话语的信息内容.找出最特定的理解,直到认定这就是说话人的发话意图”;“如果说话人使用了冗长的或有标记的表达式.他的意思就与他本来可以用无标记的表达式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leech谈到听、读者的任务时说.理解是一个“问题一解决”的启发性的过程,即听、读者通过形成假设,并利用可及的证据验证假设。来识别话语的语用含义。形成假设的过程突出了理解过程的语用移情。这表现在听读者努力调用相关的语境信息,补全语篇的缺省信息,加工说写者提供的新信息.作出最相关的推理即假设。操汉语的本族人对操英语的本族人说英语往往要注意尊重对方的语用习惯.见面打招呼时,他们不用“whereareyougoing?”或“haveyouhadyourme,’d?”而用“itisaniceday.isn"tit?这种摆脱自身文化习惯的语用移情.实际上是“人乡随俗”的一种普遍现象。反过来说,当操英语的本族人身处中国这块异地.听到中国人用英语冒出一句带中国味儿的寒暄话:haveyouhadyourmeal?他也不会反感。也许还会感到异国情浓而欣然接受。这显然是语用移情的认知心理在起作用的缘故
  二、语用移情对译者英汉翻译策略的影响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其过程必然涉及两种文化.其最终目的是寻求不同文化问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必须是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为基础的融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移情要求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有意识地摆脱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束缚和影响.将自己置身于另一种语言文化模式中.主动如实地领悟和欣赏该语言和文化.从而帮助交际获得成功。
  孙致礼先生认为.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性问题,基本策略有两种:一是“融化”,一是“活现”。这两种策略也就是对待文化翻译的归化和异化.以目的语文化所固有的形象去替代原文中的文化形象,结果使原文的文化意象发生了顺应改变.以目的语形象替代源语文化形象的目的在于使译文适应目的语读者.顺应译语文化而被接受,这种替代和调整的翻译策略称之为归化(domesticaiton)。将源语的文化意象或形式移植到目的语文本中.其结果将使译语的语言文化由于进入了外来文化因素而产生某种变异.这种变异称之为异化(foreigraza.tion).异化的目的在于使目的语读者尽可能多地接触到与母语不同的源语文本中的异域文化意象和相对陌生的表现形式。两种翻译策略各有其利弊。先说不利的一面。如英国学者hawks翻译《红楼梦》时把“阿弥陀佛”译成“godblessmysoul!”,这也是译者移情于译语读者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这样造成的弊端是用基督教文化代替了中国的佛教文化.很可能让西方的普通读者认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这样的做法“以假象.假信息蒙骗译文读者”。而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则会要求译语读者适当的运用移情的办法来理解译文中的文化因素,要不然会使读者容易误解。再说利的一面,在英译汉时,译者会移情于汉语文化的读者,会尽可能的把原文的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和所承载的文化用正确地道的汉语表达出来。在汉译英时也一样。由于心理上的移情作用,译者作为交际的一方,会尽可能把希望表达的思想(原文的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和所承载的文化)用正确地道的英语表达出来。语用学的社交语用移情观认为:跨文化交际双方都设身处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和观点,以实现交际的成功。从交际的角度讲,英汉翻译正是异域文化移植。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但是由于交流内容都是中国语言代表的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事情或者是英语代表的异域文化以及异域的事情.那么很多信息就很难用所谓地道的英语或汉语展现出来.难免出现一些译文读者感到怪异、生疏的“离格”英语或“离格”汉语。但这些“离格英语”或“离格汉语”若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则很自然。美籍意大利学者韦努蒂(venuti)认为.如果译文读者对译文有一种陌生和疏远感.即感悟到了文化差异。外国文本在目的语中就获得了一时的解放。译文的读者作为交际的另一方,他们知道自己读的是译本。译本里讲的是外国事和外国人,因此他们会设身处地,尊重异国的国情和文化,“移人感情”到译作中去。语用翻译观认为.翻译应该使原文和译文在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个层面上达到等值效果。如果译者认为译文读者虽然不熟悉某种语言现象或意境甚至对之感到陌生.但是只要他们可以通过译作提供的语境来理解该现象或意境。那么他就可以采取异化的策略.将该现象或意境所承载的文化因素原原本本地移植到译语文化中去。例如:

  (1)wheninrome,doastheromansdo.
  如果将这句谚语直译为汉语.中国读者就会感到奇怪,为什么要讲在罗马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又为什么要按罗马人做的那样去做?如果我们了解这句谚语的用意,我们就可以不理会原句的字面意思.而按照汉语的习惯说法,直接传达出其用意:人乡随俗。
  (2)他跟老人招呼了一声:“吃过没有,老爹?”汉语中的“吃过没有”是用来打招呼的.说话人的真正意图并不是关心对方是否吃了。知道了两种语言的语用习惯,我们就可摆脱原文的羁绊.从语用移情的角度决定某些词语的替换和取舍.将之译为:“good monring,grandpa”,hegreeted theoldm an.
  (3)“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这个标语的意图是祝愿司机小心驾驶.平安上路.平安回家。如果将之译成“go toworkhappilv.andcomebacksafelv”说英语的本族人是不会领会这句话的真实信息的我们用一个简单的“good luck!”就可以了。总而言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处理的是使用中的意义,译者必须通过语用移情.才能决定采取那种翻译策略,从而准确翻译。
  再比如,《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
  (4)“癞蛤蟆想天鹅吃”(曹雪芹:165)
  a toadhankeringforatasteofswan.(ynag:164)
  a caes of“the toad on hte ground wna ting to eat htegooseinhtesky”(hawkes:242)
  这里,霍克斯用“鹅”(goose)的形象,替代了“天鹅”的形象,是为了适应英美读者的审美观。因为再英美文化中,“鹅”和“天鹅”是有完全不同的联想意义的。这从英语成语“a swan among geese”中足见差别。可见。译者的语用移情会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翻译的准确性。
  (5)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曹:95)
  mna proposes,heavendisposes.(ynag:90)
  mna proopses,goddisposes.(hawkes:152)
  这里杨宪益先生利用了一个英语的谚语.但把其中的“gdo”改成了“heaven”,因为在文学巨著《红楼梦》中充满了佛教和道教的意识,杨的译法保留了原有的宗教色彩。霍克斯却直接引用了英语谚语,未作任何改动,这样,他把原文的佛教色彩变成了基督教色彩这对英美读者来说当然更为自然、更容易接受。当然,这样一来。霍克斯把一个信佛的人变成了一个信耶稣的人了。可见,过度的移情于译语读者,而不考虑原文的文化内涵会造成一定的误译。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译者在处理源语文化信息时的基本倾向:杨宪益基本上移情于原文作者.目的是想尽可能多的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遵循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多用了异化策略。而霍克斯则移情于译语读者的理解.为了取悦于译文读者遵循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
  从语用移情的角度看,归化和异化各有其长,亦各有其短。应该说,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不仅不矛盾,反而是互为补充的。如翻译“她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时,可以异化译为“herbeauty would make the fish sink.hte wild gose fall down and the mon hide herself,na d put the fowel’8toshma e.”以便让中国文化被英美读者理解,接受。也可以在不需要保留原文文化色彩的情况下.去掉比喻归化译为“herbeautyisebyonddescirption.”通过异化的译法.英语中很多比喻性的词语已在汉语中广泛使用。如:crocodile stears,angel,pan dora’s box,dark horse,sour rgape,coldwar.forbiddenfruit等等.但是汉语中被移植到英语中的比喻性的词语相对来说要少,如“纸老虎”,thepaeprtiger,“半边天”halfthesky等。翻译中的移情会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如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进而会影响到文化的传播与文化的独立性。可见语用移情在翻译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不懂外语的读者之所以要读文学译作。其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译作来领略异族的文化。虽然归化式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另一需要.即阅读通畅的需要.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伤及文化的交流,无意中蒙骗了译文读者。venuif认为,通顺式的翻译策略会掩盖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的行为。对译者来说.重要的是不仅要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即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异同.而且还要有文化平等的观念.在翻译的过程中适当并恰当的进行语用移情.会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三、结论
  移情在语用学上体现为“交际对方着眼点”。移情要求交际双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建构和理解话语,这也这也体现着文化宽容的态度,“文化宽容”(cultural tolerance)是缓解和避免因汉英民族思维习惯、文化模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不同而导致文化冲突有效的手段和措施。从语用移情的角度看.归化和异化各有其长,亦各有其短。应该说,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不仅不矛盾,反而是互为补充的。翻译不是简单的语际语码转换,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要使这种交际活动取得成功,译者应在正确理解原文的信息意图和作者的交际意图.并在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与认知期待的条件下.把原文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译文的读者。在处理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问题时.译者作为汉语文本的读者,应乐于语用移情,尊重、适应汉语文化,并在准确判断英语语言文化规范和译文读者接受力的基础上尽量地采取异化策略.将汉语文本中的文化因素移植到译语中去。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语用 移情 翻译 翻译 策略的 影响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影响法语学习的因素的研究
    关于重庆市大足区建设成渝经济区区域中心城…
    关于独立学院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
    关于电抗器降低电能损耗的技术分析
    《抗战文艺》关于“利用旧形式”的讨论
    关于商务英语研究的功能语言学探索
    关于职工基本养老金核算的几点思考
    关于建筑施工中CAD技术的运用探讨
    关于语言学习常见的七个错误
    基于语料库关于应用语言学方向学术论文中四…
    关于弱势群体
    关于《会展旅游》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开发的初…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