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外语论文 >> 语言文化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关于语言能力观对语言测试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语言能力 交际语言能力 语言测试 模型
论文摘要:语言能力是语言习得过程和测试研究的对象,在语言教学和测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过来,语言测试也能提供实证以研究语言能力的本质。本文阐述了国内外有关语言能力的观点及其对语言测试的影响,希望对语言教学、习得和测试有所借鉴。
语言能力是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其本身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对它的研究只能基于经验事实或行为的反应,很多语言学家、测试学家都对它展开过研究和探讨。由于它是语言习得过程和测试研究的对象,因而不同的语言能力观对语言习得和测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任何语言测试都是一定语言能力观的具体体现。本文阐述了国内外有关语言能力的观点及其对语言测试的影响,希望对语言教学、习得和测试有所借鉴。
一、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观
在语言学领域,对语言能力的研究始于乔姆斯基,他在著名的转换——生成理论中提出了“语言能力”的概念。在他之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一般只研究语言的结构和内部规律,不太研究语言能力以及人为什么会具有语言能力。
乔姆斯基从心理学角度将语言能力看成是大脑的特性之一,是一个人语言语法的内化知识。他假设人们有一种区别于动物的“语言习得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普遍语法得以内化并成为理解和产生语言的语言学能力基础,这种能力具有不依赖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存在的普遍性,因而人们能理解并说出从来没听说过的句子,也能判断句子是否属于特定语言的知识。例如,说英语的人能判断idon’tlikeswimming是英语句子,但对于诸如idoesn’tlike swimming这样的句子还是不会接受的。Www.11665.COm实际上,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指的是理想化的说话人——听话人、而不是掌握完整语言知识的真正的人的语言知识j。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观是语言研究的最终目的——揭示人脑的实质和人类知识到底是怎样获得的,最终用形式化的公式对语言能力做出描写;同时也是语言测试要达到的最高境界——用语言测试直接、准确地反映被试的语言能力。
二、lado和carroll的语言能力观
lado认为语言能力包括语言成分和语言技能。语言成分指构成有意义语言的各个要素,如:语音、语调、重音、语素、词汇以及词汇的有意义的排列。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等。1961年,他在标志着语言测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专著languagetesting中,把这种成分一技能语言能力观运用到语言测试中,为建立心理测量学意义上的语言测试奠定了原则和方法。
carroll与lado的语言能力观类似,也是一个语言和技能二维的模型。其中语言维度包括音位或拼音、形态学、句法和词汇;技能维度包括听力能力、口语表达、阅读和写作。lado和c~’roh的语言能力观对当时的语言测试的开发和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测试注重客观性,可以采用机器评分等,因而以测试听说读写分项目的分立式测验在当时特别流行,这为开展大规模标准化语言测试提供了可能,并且在心理测量理论的支持下,发展了一整套计算语言测试信度、效度和进行题目分析的统计方法,有些题型在目前的测试中仍在使用。但它不注重对语言能力的解释,不能表述知识和技能的关系;同时也忽略了运用语言的环境——把语言要素进行分解,孤立地分项进行教学,也使得学生缺乏在真正的语言交际生活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oiler和spolsky的语言能力观
oiler终生都在研究语言能力是否能分为不同的结构,通过研究,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一个没有结构、单一的不可再分的能力,并提出了“单一能力假说”。根据他的观点,从语用角度看,人的能力在一定的语境下不是分立的,而是综合地得到运用。
以色列著名语言学家svoky认为,在各种可观测的语言技能下面,有一个更深层的“一般语言能力”,这是使用语言的可靠及稳定的中心部分,它以经验为基础,在特定领域最终由技能或某种社会情境构成。
实际上,oiler和solsky的“单一能力假说”和“一般语言能力”与lado、carroll的观点正好相反。不管是“单一能力假说”,还是“一般语言能力”,它们都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一个单一、不可再分的整体,属于“能力一元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能解释语言能力的结构和发展。
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开发出来的是像听写、完型填空、翻译、写作这样的综合式测试以考查被试的综合能力,但过于笼统的测试模型使我们很难判断测试究竟测到了被试什么样的语言结构。
四、交际语言能力观
随着应用语言学,尤其是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的发展,乔姆斯基关于语言能力理论的局限日见明显——他只是在高度净化的条件下用演绎的方法研究最抽象的能力,期望证明人的语言能力是人的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即语言机制)j。这种涉及语言能力的理论抽象地论述理想的事物,只需要儿童在一定环境中成长,就能掌握恰当的语言,用他的理论解释现实世界的语言现象(语言行为)就显得不够。而且,这种理想化的假设至今未能建立任何关于语言能力的理论模型为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提供帮助。因此,语言学界对乔姆斯基语言学主导地位的不满情绪明显增长,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概念也提出质疑,并提出另一套理论构想,即“交际语言能力”理论。
(一)海姆斯的“交际能力”观
“交际语言能力”理论中最有名的就是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模型。1972年,海姆斯在《论交际能力》中提出了“语言交际能力”概念。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他认为“competence”这个术语实际上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必须把所有社会因素都考虑进去,作为知识的不同方面,它们都隐含在实际行为之下,在一般意义上,它们都是能力的不同方面。就其自身而言,语言学理论也应该扩展能力概念,而不应该只包括语法。因此,他把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范围扩大到四个方面:判别某一语言形式是否正确、在特定的场合中是否运用得体、是否实际可行以及是否在实际中使用,并将它们表述为“(潜在的)能力相对于(实际的)运用,(潜在的)语法能力相对于(潜在的)运用模式或规则”,其中,(潜在的)运用模式或规则被海姆斯称为“使用[语言]的能力。实际上,hymes(1974)的交际能力包括是否合乎语法(语法性)和可接受性(语境的得体性和现实性、文化上的可行性)两方面的内容。其交际理论自提出后就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是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比如:在语言教学中,人们一直强调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各种教学方法;在语言测试的研发过程中,专家学者们也一直在致力于探索怎样在非真实语言环境中更好地测出被试的交际能力。然而,他并没有指出语言能力是什么,没有提出~套研究和描述语言能力结构的模型或理论框架。他的交际能力的概念只是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为了达到交际目的必须作出的判断,对于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而言,也仅仅是有效的语言交际行为的一部分特征以及通过这种语言行为观察推断交际能力需要参照的基本范畴。

(二)canale和swain的交际语言能力观
在海姆斯交际能力说的基础之上,canale和swian于1980年提出了一个既具有语言学基础又符合教学实际的交际能力理论框架。该框架的主要内容是交际能力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的四个方面:1.语法能力(词汇、形态、句法和音位),这种能力涉及的是正确理解和表达所说话语的字面含义所需的语言知识;2.社会语言学能力(社会文化规则和话语规则),包括说出和理解语言的能力,而这些话语及其内容在语言环境中必须是恰如其分的;3.成段话语能力,衔接(cohesion)和连贯(coherence),即将意义与不同类型的既连贯又可接受的口头和书面内容融合在一起的能力;4.策略能力,指在交际过程中的应变能力j。该模式80年代在应用语言学界颇具权威,一直是交际性测试的理论基础,但它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即没有描述四种能力之间的关系,因而还不能成为一个理论模型。
(三)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观
1990年,在canale的理论框架基础上,美国应用语言学家bachman提出了一个新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型。他认为,语言能力就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这实际上指的就是语言交际能力,它包括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运动机制三部分。其中,语言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以言行事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组织能力包括语法能力、语篇能力。语法能力可以细分为词汇、形态、句法、语音文字;语篇能力可以细分为衔接和修辞组织;语用能力包括以言行事能力和社会语言学能力。以言行事能力又细分为概念功能、操作功能、启发功能和想象功能;社会语言学功能可细分为方言和语言变体、语域、自然性、文化参照和言语象征等。策略能力包括四种元认知策略:评价策略、确定目标策略、制订计划策略和执行计划策略。生理运动机制是指语言运用过程中要使用的听觉、视觉等渠道以及语言的输入和产出等模式。该模型中的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被称之为特质,心理生理运动机制被称之为技能,语言使用的情境和信息的分布被称之为方法j。它发展了前人对策略能力的理解,不仅仅把它作为语言的一种补偿手段。另外,该模型通俗易懂,特别强调交际性语言能力各部分以及它们与语用环境和语言使用者的知识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比如,描述了能力与表现的关系,模型中的特质因素涉及一种潜在能力,技能和方法与之相联系,并阐述了这种特质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另外,语言能力的任何要素都不能独立于其它要素而存在,这些要素之间以及它们与语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正是语言运用的主要特征。按照这种模型开发的语言测试既注重考虑被测试的语言知识,又要考虑被试在有意义的语境中能否恰当得体地使用这种语言的能力,从而摆脱了分立式测试试图对综合性的语言行为作分类式的归纳以及综合性测试目的不明及题目之间相互依赖等方面的明显不足。该测试模型9o年代在英美测试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认为是“语言测试史上的里程碑”,进而使交际性测试理论迅速发展并进人到完善阶段。
1996年为了更好地说明交际性语言能力内部的相互作用,bachman&palmer又对该交际语言能力模型进行了改良。他们把语言能力看作语言使用的互动模型,它既包括语言使用者或被试的各种特质:如个体风格、背景知识、情感图示和语言能力等,也包括这些特质和语言使用的情境或测试任务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构成语言能力的各个部分尽管互不相同,但在使用语言的任何场合下,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且不可分割,并指出知识和策略因素以一种综合的方式纳入语言运用的整个框架之中。
bachman的模型充分吸收了现代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所涉及的范围无疑超出了以前所有的模式,在理论上是迄今最完备的,无论对语言教学还是语言测试都具有较强的参考和应用价值,很多语言测试都是以他的能力模型为基础而开发的。
(四)国内交际语言能力观
1.李筱菊交际语言能力观
李筱菊教授将交际语言能力概括为三大组成要素:语言能力(语言形式结构系统本身的操作能力)、语篇能力(语言形式结构置于语篇中运用的能力)和语用能力(语言形式结构置于情景下运用的能力)。这三个因素既包括了语言知识和技能,还包括了施为能力、交际策略、社会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知识等。它表明交际语言能力的各个因素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互动关系。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各种能力相互协调和制约,相互激活和催化,结合起来共同起作用。
2.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交际语言能力的认识
我国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已有60余年了,在不断实践、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明确了以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关于语言交际能力,盛炎认为是由语言学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话语篇章能力和交际策略等四因素构成引。吕必松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要素、语用规则、言语机能、言语交际技能和文化背景知识等五方面的因素,这五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但不能互相包括或互相代替。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学界对交际语言能力只有理论探讨,还缺乏实证研究和支持。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作者:李传益 [标签: 语言能力 语言 测试 影响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影响法语学习的因素的研究
    地方特产包装设计的色彩语言研究
    关于重庆市大足区建设成渝经济区区域中心城…
    关于独立学院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
    关于电抗器降低电能损耗的技术分析
    《抗战文艺》关于“利用旧形式”的讨论
    世界语言知多少
    基于应用语言学视阈下的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研…
    浅析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学…
    基于心理语言学的听障儿童听觉记忆的临床探…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考察网络语言
    关于商务英语研究的功能语言学探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