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英语教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试论新课标下的跨文化教育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知识 新课标 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 
  论文摘要: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高考英语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新课标下,英语教师要带领学生接触更多的异国文化,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外语教师务必将新课程理念转变为课程实践,把“课标”精神转变为教学行为,根据中国国情,有效地把跨文化知识带进课堂,使语言知识“活”起来。 
   
  《英语世界》杂志刊登了这样一则真实故事:一位台湾要员携夫人去美国访问,在一次私下交谈中,美国主人赞扬这位台湾客人说,“您夫人真漂亮!”但是这位台湾官员立即予以否定,并用英语道“where?where?”这是汉语“哪里,哪里”直译的英语,其实他想谦虚一点,可是美国主人却不知所云,以为客人向他反问,不得不说了句“everywhere!”(到处都漂亮) 
  很可笑的故事,是吗?再看下面的故事,任何人都笑不出来了。 
   一位初到美国的日本留学生将自己的面部化妆后去参加化妆晚会,误闯进一个美国家庭,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而被枪杀。“freeze!”在这里的意思为“站住”“不许动”,在美国是尽人皆知的日常用语。想必这位留学生学过“freeze”的基本含义“冰冻”、“结冰”,但由于不了解该词在美国的文化含义,以至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由此可见,英语是门语言,代表着西方的文化,我们学英语不止是学习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语言背后隐藏的文化。WwW.11665.Com否则,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了。 
  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素养的整体发展为基础。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英语教师要带领学生接触更多的异国文化,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新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的不同点之一就是第一次把文化意识列入国家级的教学文件中,这充分说明了文化教育和跨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高考题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将单纯的语言基础知识置于特定的语境中考查,由此可见,学生的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更加得到了重视。情景交际几乎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且在试卷中的比重日渐增加。此外,阅读理解的选材涉及西方文化的不胜枚举,英美国家概况、风土人情的介绍更是一个热点题材。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经历、成就和贡献在高考阅读理解中也是屡见不鲜。此外,谚语和习语也被编写在阅读理解的选择项中加以考查。 
  2008年湖南卷的书面表达题目更是充分体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与要求。题目要求从下列三个人物(thomas edison, helen keller, william shakespeare)中选择最喜欢的一位,用英语写一篇120词左右的短文。要求根据所给信息做适当发挥,且需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对该人物的简单介绍;喜欢该人物的理由;从该人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对于这样的书面表达题,考生若不具备一定的跨文化知识,对这三位名人的经历及其成就没有一定的了解,断然不会写出较好的文章来。 
  再比如: 
  —“could we put off the meeting?”she asked. 
  —“_____”he answered politely. “this is the only day everyone is available” 
   a. not truly b. not exactly c. not nearly d. not really 
  该题选自2007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江苏卷),答案为d。考生若想答对此题,要清楚西方人表达拒绝时力求礼貌和委婉。由此可见,如果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加重学生负担。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 
  因此,外语教师务必要将新课程理念转变为课程实践,把“课标”精神转变为教学行为,根据中国国情,有效地把跨文化知识带进课堂,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和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有效教学,使语言知识“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较高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优秀人才。 
  那么怎样培养跨文化意识,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呢? 
  首先,教师自身要挖掘文化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包括所学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学习unit14 festivals时,我提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向学生介绍快乐丰富的西方节日:复活节(easter day)在春分后的第一个满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庆祝耶稣复活的节日。在复活节的前一天,有着兔子会下蛋的传说。孩子们玩着寻找涂有颜料的复活蛋(easter egg)的游戏。halloween,万圣节前夕,10月31日,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jack-o-lantern),穿着奇装异服,戴着髑髅面具(mask),纵情玩闹。他们挨家挨户地转,嘴里说着“trick or treat”,而后拿了糖果(candy)和点心就走圣诞节(christmas day),每年12月25日,相传晚上圣诞老人(santa claus)会在孩子们熟睡时从烟囱下来给孩子们送礼物(christmas present),实际上是爸爸妈妈送的,把这些和中国完全不同的节日介绍给学生,自然就引起了学生对英美文化的向往,提高了学英语的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精彩的外国电影录像,欣赏格调高雅的外文歌曲等各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把英语教“活”。 
  其次,教授交际文化,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的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很多学生,总喜欢把母语和英语互译,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成为以后运用英语的潜在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而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 
  除了讲解,我还在平时给学生们放映一些英文电影或短片,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学到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我们曾经放过《功夫熊猫》,其中有一段台词: 
  po: the villagers had had enough. they came up with a plan. 
  villagers: leave. 
  po: ok, it wasn’t a great plan. so instead of asking monkey to leave, they decided they would make him leave. no matter who the villagers sent they were no match for monkey. monkey could, quite literally, beat the pants off anyone. 
  于是,就有学生问我,“beat the pants off anyone.”是什么意思。其实,beat the pants off是个固定搭配,表示把人痛打了一顿,要说其实应该用“屁滚尿流”更符合字面的意思哈?但是真的不太雅的说……另外,动词+the pants off也可以有别的搭配,比方bore the pants off就表示把别人弄得无聊得要死;或者scare the pants off就是把人吓得半死。总之the pants off就是表示程度很深的意思,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词翻译。 
  此外,语言教学和文化背景知识同时并举,紧密结合。后者要为前者服务,而不是取而代之。 
  因此,教师在平时词汇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英语中有许多词汇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或是与某些名著有关,了解这方面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词语。同时,在介绍某些句法结构时,也应同时介绍其语意和交际功能。如附加疑问句“lovely day, isn’t it?”实际上是无疑而问,只是英美人引起话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罢了。“why don’t you do something?”形式上是疑问句,实质表示一种有礼貌的请求和建议。“would you please turn down the radio?”不是表示疑问而是表示请求,按照西方人的风俗习惯,提出请求常用问句形式,以表示有礼貌。此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选择文化知识内容丰富的材料对学生进行训练。因为影响阅读能力不仅仅在于语言知识和做题技巧,文化因素的干扰也十分明显,文化包含着很多历史、宗教知识。因此,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讲解一些外国历史、风俗等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扫除因文化背景知识匮乏所带来的理解障碍。 
  总之,在新课标下,英语教学中切实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在高中阶段,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外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韩梅.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人际关系[a]. 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 2005年 
  [3] 郑晓辉. 论中西方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的差异[j].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7年第5期 
  [4]笪佐领.走进高中新课改:英语教师必读[s].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朱春元 [标签: 上海 中国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试论项目管理模式下的质量管理
    试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措施
    新课程背景下转化数学后进生
    论新媒体时代的奴役与隔绝问题
    试论编辑加工和校对中的思维差异及转换
    试论编辑惯习的历史建构及其生产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新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改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试论网络文学的研究路径
    浅谈初中思品教学中教师怎样贯彻新课标精神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