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关于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性和坚定性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做了深刻的论述。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重温了关于这一科学理论的重要论述,对这一理论体系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 
  论文关键词: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基本规律 
    
  1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义必须坚决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我国经济要发展,社会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要发展,怎样发展才是健康的发展?怎样发展才能完全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呢?正是科学发展观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因此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 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wwW.11665.CoM 
  “发展才是更道理”是邓小平同志的着名论断。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要解决所有问题都要靠发展,所以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实现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是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不仅是两个字顺序的变化,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反映了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升华,使我们对新阶段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全面,指导发展的方针更加符合实际,破解难题的途径更加明确。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目的。发展不仅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而且发展的目的、要求本身就包含社会和谐稳定。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战胜2008年5•12四川特大地震乃至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性金融危机,都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证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一些地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些事件再一次告诫我们,只有抓紧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全党同志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3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依据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二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的节约,导致一些国家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高增长下的两级分化,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经济增长并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未能实现持续的增长和真正的发展。世界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吸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4 深刻领会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是因为,科学发展首要的前提是发展,然后才是科学发展,绝不是不要发展,也绝不是限制发展,更不是阻碍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离开发展来研究科学发展毫无意义。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科学发展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这主要是由两个没有变所决定。我们国家突出的特征是生产力不发达,物质财富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这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各种问题,都要加以关注和认真解决,而解决所有问题和所有矛盾都要靠发展。只有用发展的办法才能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解决人的问题为核心来研究发展。我们所讲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本就是根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研究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的主体是人,是靠人来实现科学发展的,所以必须紧紧围绕解决人的生存与发展来研究发展,必须在发展中始终研究人的素质如何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实现健康发展。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社会一代接一代地良性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努力实现从单纯追求发展数量和当代人的利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到注重发展质量和后代人幸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要从中国发展全局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的思想,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八个统筹,拓展了统筹兼顾方针的内涵、对象和范围。 
  4 结语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兴办人民群众希望办的实事好事,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岳广玉 [标签: 增强 觉性 定性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法语介词的探究
    关于贯彻落实科学人才观的几点思考
    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制度创新的探讨
    关于会计做假账的职业道德分析
    关于社会图书馆如何做好推荐书目工作的几点…
    关于工程成本控制问题的思考
    关于工程项目基坑围护施工经验及体会分析
    关于缩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距的研…
    关于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的分析与探讨
    关于水利建筑施工中帷幕灌浆技术的经验之谈
    关于强化图书馆员能力素质培养问题的思考
    关于发挥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引领全域城市化…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