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9+2”:新的挑战与新的应对
[摘 要]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国际国内出现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给“9+2”区域合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亟需我们采取 新的应对举措:一是加大区域合作的力度,在中西部地区建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地;二是实行有差别的产业政策, 加速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速率和进度,推动东部地区加速产业转移;三是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中西部地 区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四是充分发挥区域合作机制的作用,加速“9+2”之间的大通道建设;五是加大进口,鼓励发展 加工贸易,消除汇率风险,缩小国际贸易顺差,使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关键词] 区域合作;“9+2”;新挑战;新机遇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国际国内出现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给“9+2”区域合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亟待我们采取新的应对举措。
  
  一、“9+2”区域合作面临的新挑战
  
  “9+2”的区域合作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东部(含港澳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产业分工与合作。在沿海地区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水电价格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此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这是人们对于这一区域合作抱以极大热情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近年来,我们遭遇了新的挑战。
  第一,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已经破7,这使发展外向型经济遭受了极大的汇率风险,出口利润大幅度下降。服装、制鞋、家具、玩具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面临艰难局面,谋求国际市场竞争优势日益困难。wwW.11665.cOm
  第二,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以同样低成本优势与中国中西部地区争抢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成本优势,许多东盟国家均拥有。因而,它们成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对手。据统计,广东的鞋业企业中,目前有25%左右到东南亚如越南、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家设厂,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速率低于我们的预期。
  第三,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缺陷,使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缺乏应有的成长条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普遍滞后于东部,一些改革只有原则性的、笼统的政策,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政策措施,从而使改革措施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吸引投资时,在优惠政策方面恶性竞争,不顾条件、不计成本,优惠条件不断变动,甚至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这种政策制定的随意性,大大抵消了中西部的低成本优势。
  第四,中国大规模的出口和大额的贸易顺差引起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抵制,使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国际条件大大恶化。随着中国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我国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反补贴、各种保护措施以及技术、环境、劳工等贸易壁垒的限制,涉案金额猛增,国内企业蒙受了巨额损失,贸易摩擦进入了高发期。我国已连续 10多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涉案损失每年高达 300-400亿美元。这些新的挑战使初涉国际市场的中西部地区困难加重,难度增大。
  面对上述挑战,“9+2”区域合作应当有新的理念,新的举措。只有这样,才能使合作得以巩固与提升。
  
  二、对“9+2”区域合作的战略判断
  
  从战略上看,我们以为,在当前,对“9+2”区域合作亟需在战略上弄清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1.中国继续成为世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中心的必要性
  毫无疑问,目前我国出口产品在总体上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要确保中国继续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赢家,当然要不断构造动态比较优势。但是,这是一个需要一定时间的发展过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二元结构非常明显的国家来说,在当前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都将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极需要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因此,参与国际分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也是平稳完成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的必然选择。
  2.正确判断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抵制所造成的影响
  在国际分工已经完成新一轮调整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抵制应当是有限的。美国60%的日用品来自中国,中国已经成为美国供应链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这种制裁很大程度上是政治性的,从经济的角度上来看,彼此的贸易合作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与美国、欧洲和日本即使是在“政冷”的条件下,也有着“经热”的发展势头的理由所在。
  3.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风险
  人民币升值的确给中国出口企业造成了利润下降的风险,但是在消化汇率风险方面依然有着很大的潜力,特别是在国际石油价格、铁矿石价格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引起进口价格的下降,这对于我们发展加工贸易业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机遇。
  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进口行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主要有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造纸、钢铁、石化、航空、交通、电力设备等,人民币升值将使大宗交易的进口成本降低,进而改善相关行业的盈利状况,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4.当前,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最现实的途径就是抓住这一轮产业升级与转移的机遇,加速和扩大与东部地区的合作
  港澳地区和内地的产业结构具有阶段性差异:内地尚处于“二三一”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而港澳地区已经处于“三二一”的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明显。从生产要素看,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廉,而港澳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紧缺,人工成本昂贵,两地劳工工资水平相差8-10倍;在资金方面,一方资金呈相对过剩状态,大量资金需要寻找出路,而另一方经济发展的资金不足,港澳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是其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由于受资源和市场的约束,港澳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和企业急需往外转移,以寻求低廉工资、土地和广阔市场条件下的新发展。因而,中西部与东部有着广泛而又长期的合作空间。
  中西部地区试图离开这样的发展轨迹,另辟路径是不现实的。这是由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生产力发展差距所决定的发展流程和发展梯度。
  
  三、面对新挑战的应对策略
  
  1.加大区域合作的力度,在中西部地区建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地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中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已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进入了经济资源全面短缺阶段,随着中央2007年对2274种出口产品进行限制,这2274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大约提高了30%,加之我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等因素,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资源短缺的趋势愈显严峻。出于生产成本考虑,沿海地区开始出现了“腾笼换鸟”的态势,大规模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正在向其他地区进行产业扩张和梯次转移,仅珠三角地区大约就有上万家企业要向其他地区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对于中西部地区推进工业化进程和提高经济国际化程度有着积极的意义。中西部地区应当抓住这一机遇,大规模承接这一产业转移。当前,在承接转移方面,要着力培育区域合作的增长点,展开东中西三部分的合作。随着东中西三部分产业转移与承接的不断深入,有必要由东中西三部分地区政府牵头,在中西部地区设立若干个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地。比如说,共同建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开发区,定向吸引东部产业转移,以提高双方合作的紧密程度和产业发展程度。

  2.实行有差别的产业政策,加速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速率和进度,推动东部地区加速产业转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涨价、土地紧缺以及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工利益的保护,使我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面临难得的契机。就其本质而言,劳动力价格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对东部发展的制约、日益饱和的环境承载力的逼迫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原因。但在当前各种利益关系相互纠缠的背景下,必须正视利益博弈的存在,实行有差别的产业政策,建立起新的利益激励机制,化解和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一是建立落后产业的退出机制,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等手段来调动落后产业退出地方的积极性;二是完善落后产业淘汰政策,明确淘汰标准,使之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同时,注意资产损失补偿、银行贷款支持等政策的配套;三是对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标准的后续产业,要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促其快速发展。
  产业的升级转换和转移主要是靠市场自我调节来完成的。目前,东部地区有相当一部分的产业没有像我们预想的那样,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形成国内不同区域间的产业循环,而是转移到了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地区。从全球价值链来看,这种选择有其合理性,但对缩小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十分不利。这一现象应引起关注,要从产业政策鼓励和机制设计上,鼓励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企业选择外移而非转移,主要是部分立足于全球化竞争战略的中国企业,出于树品牌、规避贸易壁垒等考虑,到国外投资建厂;再就是跨国公司从全球产业布局出发,流向商务成本更低、出口便利的东南亚国家,只有在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与东南亚国家相比具有优势的情况下,这些产业才可能转向中西部。因此,最大限度地优化投资环境、降低跨国公司的商务成本,应该是目前中西部地区政府的工作重心所在。
  3.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中西部地区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当前在承接转移方面,要东中西部三部分互动,模拟东部地区和港澳的投资环境,为中西部地区发展创造利用外资的有利机会。要营造良好环境,“引鸟入笼”,像当年建设深圳、珠海特区那样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一批承接热地,实行优惠政策,定向承接。要高度重视发展市场中介机构,特别是要采取优惠政策,加大力度,吸引东部地区,尤其是港澳地区的金融机构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切实解决转移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考虑在深圳建立区域性的资金拆借市场和票据市场,服务珠三角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区内有条件的城市可以优先吸引港澳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或支持港澳资本参股当地中小商业银行;利用港澳资本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组建与当地合资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和汽车消费信贷公司;与港资银行组织银团贷款,支持区内的建设;加强风险投资、融资租赁等业务领域的合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供资金支持;打通资本市场通道,支持区内企业到香港发行股票或借壳上市;区内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可到港澳开拓业务,如兼并或收购香港的中小银行等。
  4.充分发挥区域合作机制的作用,加速“9+2”之间的大通道建设
  充分发挥区域合作机制的作用,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在“9+2”之间建立起广泛、合理的交通网络、能源网络、信息网络,为区域合作创造条件。要完善信息平台,加快建立信息技术研发、服务协作网络平台,各省会城市共同开发信息技术产品,推动区域内信息产业对接,实现区域内信息共享。完善电子口岸综合应用平台,合作建设覆盖泛珠三角区域的一体化口岸大通关信息服务平台。要进一步加快省际路网干线规划与建设,构筑彼此连接的高等级快速路网,推进机场、铁路等重大交通枢纽设施建设,尽快形成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及港澳连接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尽量减少物流成本,大力发展铁海联运,提升中西部地区通关的能力,以克服由产业转移带来的运距拉长而成本上升和通关效率问题。
  5.加大进口,鼓励发展加工贸易,消除汇率风险,缩小国际贸易顺差,使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加工贸易可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为国内企业融入国际市场提供重要渠道,使我国形成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制造业平台,对优化进出口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密切内地与港台经贸关系和扩大劳动就业、缓解国内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布局还很不平衡,大部分企业都集中在沿海地区。国家新出台加工贸易政策特别提出了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即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实行差别待遇,如,对东部新设外贸企业不批限制类加工贸易业务,对中西部a、b类企业银行保证金台账“空转”管理等。受新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影响,东部地区发挥“承外启内”的区位优势,把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移作为开放重点,推动区内产业升级。泛珠区域内的中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和市场规模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外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在泛珠区域内合理布局,促进加工贸易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泛珠区域内,无论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无论是产业转移地区还是产业承接地区,都要按照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一是在产业的关键技术或流程上,充分利用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机会,充分吸收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的某些技术,自主创新,自主开发,促进工艺技术流程升级,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二是通过整合现有企业资源,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完整化、一体化,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加工贸易链的全面升级,提高整体加工贸易产业的竞争优势。三是通过开展深加工结转、外发加工,促进加工贸易链功能的升级,逐步放弃附加值低的环节,集中力量发展附加值高的环节,实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国内供给,形成加工贸易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关联,相互配套,形成泛珠区域内产业集群效应。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汪玉奇 熊建 高平 [标签: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9.11”后的世界经济:体制与增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