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论地区发展中的温饱与环保问题
摘要:传统的工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人们常常将经济与环境视为对立,使落后地区的发展陷入了“温饱”与“环保”取舍的困境中。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得出两者并非对立的结论,并分析了落后地区温饱问题与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发挥地方特色优势,使经济走绿化道路,同时加强环保刺度建设,规范相关人员、机构的环保工作和行为。从技术、人的意识和制度规范入手,帮助建立经济发展和环保之间的和谐关系,做到温饱、环保两不误。
  关键词:温饱;环保;绿色产业;制度建设
  
  1 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工业发展给经济带来了飞跃,世界大部分发达地区都得益于工业的发展,然而其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并不在于工业本身,而在于传统工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首先就是高投人低产出,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的发展初期,煤矿、石油的大量开采及各类污染物毫无控制的排放,这种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具有高新科技的发达国家已逐渐改善这种状况,在我国此问题仍很严重。2001年我国单位gdp有机水污染排放量为18.9kg/万美元,是美国的26倍。日本的17倍,韩国的8倍,2003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625 kg/美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其最低需求的消费总量比其他国家多很多,加上如此高的排污强度。如果不提高环保效率及进行合理化的工业生产以控制污染,将是很危险的。wwW.11665.CoM经济发展大多走“先增长、后治理”的路线,一且环境被破坏,其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损失会远远超出起初的控制成本,也将为环境的治理带来更大的难度。“十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指标完成了。但环保指标却远远没有完成,对环境的不重视及对经济增长片面的追求使环境与经济产生了严重的不和谐。
  
  2 温饱成为问题
  
  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使人们陷入了温饱和环保抉择的困境。从各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现状可看出,“解决温饱”似乎成了污染环境的挡箭牌。自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使农民基本上摆脱了“贫困陷阱”。截至2007年12月,我国农村贫困人口147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0.7%降至1.6%左右。现在面临的是如何跳出“温饱陷阱”而走向富裕之路的问题。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贫困,在贫困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以后。剩下的贫困人口大都集中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黄土高原区及地方病高发区等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这些地区不论从自然资源还是从交通等因素上都不具备发展工业的条件,所以试图通过发展工业脱贫的方法也是行不通的。所以也不属于温饱与环保的抉择范畴。
  在人们生活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温饱”不再是问题的基础上。人民有选择自己生存方式的自由。是发展经济还是保持原有生活。在污染迁移所经地区。很多居民都表示进入的污染企业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影响了其正常生活。生产企业在农村征地,使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在日益恶化的污染环境中生活,且很多企业因他们是本地人,为了避免纠纷而不愿雇佣他们,导致其一没土地。二没经济收入。使很多满足于靠土地生存的农民失去了原本安逸的生活。出于他们的意愿,是不会选择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而发展经济的,且这种经济发展并没有以农民利益增长及生活质量提高为出发点,所以也并不能真正带动农村的发展。
  
  3 环保成为问题的原因与必然性分析
  
  企业为了追逐最大利润,往往使成本最小化;在政府环保执法不严的今天,高污染企业也在不断的钻法律空子,通过贿赂环保机关及收买环境测评人员等方式,在较低风险下,非法向周围地区排放大量工业废弃物,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远远高于环境治理的成本。从环境污染的发生来看,主要原因归结于企业社会道德的低下及社会责任的缺乏。相关的调查显示还有一些企业主对环保缺乏认识,没有环保意识。
  但是大部分的企业是有意识的非法排污;企业之所以选择冒险排污一方面是降低成本的考虑,一方面是所胃风险较小的原因。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有河海大学的陈阿江教授。其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析,得出结论显示。在制度不规范的今天,若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获取抽检信息,非法偷排的成本远远低于达标排放成本,出于理性选择,企业必然会选择非法排污。
  污染治理的技术与费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虽然前期投入较多,对企业利润造成部分影响,但如果整个行业都自觉遵守相关法律规范,治污成本并不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美国、挪威等国的一些学者对环境治理的经济成本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治理成本对各国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有限的,由于环境管理促进技术进步,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环境管理不仅不会给国民经济带来损失,还可能会帮助促进经济的增长。在经济低迷时期,高强度的污染防治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刺激社会需求,支持增长和就业。
  环境问题并非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治理也并非想象中导致企业难以生存,主要是工业企业结构及技术实施还未发展到普遍的优化状态。小企业出于自身发展的不稳定及环保投入比重较大等原因,往往不会选择按照规定达标排放,而大企业从长远角度看,治污设备的投入分散到长期发展中,成本均摊后并不会对其经济效益带来太大影响,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环保的不断重视,对环境负责的企业在企业整体价值上也会越来越显示其优势。技术方面-随着新兴工业的兴起和发展,高新科技也可应用于生产领域以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也可通过循环技术重复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在人的认识上,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不足,相关制度法规不完善也导致了环境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很多的失范现象。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环境问题不可解决,在技术、制度和人们认识特别是政府的认识和重视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温饱与环保是平衡发展,相互谐调的,并不存在根本的取舍问题。

  4 既要温饱也要环保
  
  4.1 绿色产业代替传统工业发展经济
  绿化产业,狭义上可认为是环保产业,即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广义上则可理解为在生产、经营流通过程中,对环境不造成损害的任何产业。环保与经济发展无必然联系是建立在理想化前提下的,当今时代的经济发展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的工业生产。其粗放型生产模式的资源低效利用和高污染,技术资本约束下对污染防治的低投入等都很令人担忧。如果要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甚至消灭环境问题,绿色产业已成为一条必经之路。不管是广义还是狭义层面,都显示了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业转移带来的污染是种候鸟迁移式的污染,为了避免中国大地全都被污染一遍的结局发生,控制污染的源头才是关键。改变传统工业的粗放形式,使其转型为绿色产业是唯一的出路。狭义上的绿色产业,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经营方式谋利,如环境咨询公司,污水处理公司等。将环保引入市场机制,扩大环保事业的范围,提高人们环保的意识和积极性,在获利同时利于环保技术的提高及环保成本的降低,这是政府全面管制所无法达到的。只有使环保成为企业的一种需求,才能真正发展环保企业,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政府的相关制度。
  广义上的绿色产业,是消除环境问题的根本所在。一种是生产过程本身就没有污染,如花卉种植业,林业等产业,其产品本身是不带有污染隐患的。在地区发展经济同时可以利用本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如花木第一乡的苏北沭阳县,利用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发展花卉苗木种植,富裕了一方百姓,使当地居民在优美舒适的环境中提高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类似的还有苏州的周庄等地,发挥历史遗迹优势发展旅游业等;另一种则是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后的新型工业,通过开发和应用新技术,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降低能源的必要消耗、加强科学管理、降低成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限制工业污染物排放和禁止乱砍滥伐来促进生态建设和环保。新型工业可认为是低消耗、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和高效益的绿色产业。
  
  4.2 完善环保制度建设
  我国的环境问题之所以如此严重,并非技术或经济上的落后,更不是法律制定上的缺失,其问题很大程度还在于制度的建设。政府在扮演人民大家长的角色背后,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非法排污企业勾结,在被贿赂或收买之后对偷排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不幸事发,对企业的惩罚也是微不足道的。从经济理性人角度分析,企业和政府官员置社会责任和道德不顾而选择勾结非法排污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在加强对企业及政府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基础上,更要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制度去规范环保过程中的相关行为,使环保法真正起到效力,约束企业必须选择达标排污而不是冒险偷排。制度的健全最终还是有赖于人的遵守和实行,所以还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更多的人具有环保的意识。
  
  5 结语
  
  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资源,经济发展同时也受环境状况的限制,并为环保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在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关系成了社会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于发达地区,较好的经济基础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家要帮助普及化环保的高新技术,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帮助减少污染,对于落后地区,在吸取经验教训基础上发展地方特色加强经挤发展、社会和谐及与环保关系的认识。
  经济发展和环保并非相互矛盾的,但是现在所处的社会文明阶段,人们环保的意识不强,企业甚至政府官员的社会责任心不强,环保高新技术的普及度也不高,导致了很多环境问题的产生和难以得到处理及控制。只有不断的弥补以上不足,从改变人的认识人手,以技术革新为辅助手段,并加强制度建设,使这些因素得到改善方可使经济和环境和谐的存在并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金晶 程军 [标签: 地区 中的 问题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哈尔滨地区葡萄越冬防寒需注意的问题
    天津地区上市公司发出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动机…
    如何构建豫西山林地区旅游高速公路的环保功…
    试论地方财政非税收入现实问题与对策
    如何加强民族地区学生汉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型复合保温墙体在寒冷地区的应用
    从化地区近2年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
    建立共青团工作“大团建”,探索高校与驻地…
    中原经济区发展活力研究
    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
    国内外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税收政策的…
    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分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