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产业结构对安徽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内容摘要:结构主义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会影响 经济 增长,本文以安徽省1990—2000年为例,实证分析了三大产业以及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一年间安徽省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经济外向度低,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需要通过加快 工业 化进程来推动全省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

关键词: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影响分析

1.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 社会 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状态。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 经济学 家费希尔(a. fisher)首先提出三大产业的概念。结构主义认为:要素从低收益部门向高收益部门流动,直接影响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益,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库兹涅茨(1949)也认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必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衡量。因而,如何具体量化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研究的是1990—2000年的安徽省经济增长状况。全文结构为:首先介绍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模型,然后分别从总产出、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投入——产出角度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模型的构建及数据说明
    2.1模型设定
    本文中生产函数遵循 cobb—douglas生产函数,具体形式为:
    y=akαlβeε
    y表示国民收入;k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存量;l表示劳动力要素的投入量;α和β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ε是随机扰动项,表示除资本和劳动之外其他生产因素对生产的影响。www.11665.CoM
    不同的产业结构对总产出影响的函数y=f(y1,y2,…,yk,ε)(y表示总产出;yi,i=1,2,…,k,表示第i产业的产出量,ε是随机扰动项),可利用以下计量模型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lny=β0+β1lny1+β2lny2+…+βklnyk+ε (1)
    不同的产业对总产出的影响是通过对生产规模和要素效率两方面产生作用的,可利用下列模型对此加以量化:
    lny= (α1x1+α2x2+…+αkxk) lnk+ (β1x1+β2x2+…+β    kxk) lnl+γ1x1+γ2x2+…+γkxk+ε (2)
    其中y表示总产出;k表示资本使用量;l表示劳动力要素的投入量;xi,i=1,2,…,k,表示各产业的产出占总产出的比例。

    2.2数据说明
    根据可代表性和可得性的原则,本文从1990—2000年安徽省 统计 年鉴中获取基础数据,并结合实际分析需要,对其进行了必要的修正。
    2.2.1产出模型。本文选用gdp代替,并根据价格指数,以    1990年为基期价格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2.2.2资本投入数据。本文以固定资产 投资 额替代,并用固定资产投资缩减指数进行相应的修正,扣除折旧后计算资本存量。
    2.2.3劳动投入数据。劳动投入量包括就业人数、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质量等众多方面,但由于资料限制,本文以各年度各产业从业人数作为该数据。

3.产业结构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3.1产业结构对总产出的影响分析
    根据以上修正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可得以下经济模型:
    lny=1.088+0.295lny1+0.424lny2+0.281lny3  (3)
    (23.666)(20.701) (14.576)(10.584)
    r2=0.999        dw=1.722
    通过方程(3)可得出1990—2000年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一、二、三大产业对总产值的产出弹性,即第一、二、三产业产出量各增长1%,分别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295%、0.424%和0.281%,而十一年来,第一、二、三大产业总产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分别为27.065%、43.133%和29.802%,这样一来,第一、二、三产业如果各增加一个单位的比重的产值,总产值将分别会增加1.0899、0.983和0.9428个单位。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排名为:一、二、三,但相差不大,一产不弱、二产也不强,看不出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更加具体的分析产业结构包括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把占据二、三产业较大份额的工业(37.63%*,y21)、 建筑 业(5.494%*,y22)、 交通 运输 仓储邮电 通信 业(5.625%*,y31,简称邮电交通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9.169%*,y32,简称商贸餐饮业)加上 农业 (y1)代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方程(4):
    lny=1.93+0.301lny21+0.289lny1+0.352lny32  (4)
    (8.105)  (3.69)    (7.889)    (5.312)
    r2=0.998   dw=1.594
    对总产出影响较为显著的有工业、农业和商贸餐饮业。方程(4)表明商贸餐饮业对总产出的产出弹性最大,且其所占份额不到10%,因而其单位贡献率也最高,这可能是由于安徽省正处于温饱向低水平小康过渡阶段的消费结构所决定的。工业对总产值勤产出弹性虽然也相当可观,但由于其较大的比重,单位产出对总产值的拉动并不如预期中的理想。

    3.2产业结构对生产规模和要素效率的影响分析
    前面进行了产业结构对总产出的因素分析,但是这些产业是以哪一种方式影响经济增长的,是影响经济的生产规模,还是影响要素的生产效率?
    根据spss统计软件对基础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以下计量模型:
    lny=7.521+1.9527x2lnl+6.313x3lnl-16.283x3 + 0.48 x3lnk (5)
     (65.727)  (3.198)   (3.3)       (-3.57)   (6.073)
    r2=0.982  dw=1.862
    lny=6.714-0.465x21lnl-5.818x22lnk+20.234x22lnl-32.81y31 + 5.646 x31lnk (6)
    (56.825)  (-3.885)   (-3.058)     (3.416)     (-4.914)    (4.101)
    r2=0.974  dw=1.653
                
    *表示该产业1990—2000年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
    以上模型参数表明,第二产业对劳动要素的产出效率是一种正影响,其份额增长1%,
    将使劳动的产出弹性增加1.9527%,也就是说有利于劳动要素所有者收入的增加,但这种正影响是由建筑业拉动的且贡献巨大,这与大量 农村 剩余劳动力通过建筑业获取相当的收入报酬的现实是相吻合的,而工业对劳动要素产出效率的影响则为负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表明有利于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其中对劳动要素的效率贡献明显大于对资本要素效率的贡献,但对整体经济规模的影响却是负的,具体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主要是由邮电交通业所造成的负影响。

    3.3三大产业相对要素生产率的比较
    相对要素生产率是各产业的产值比重与要素投入的比重之比,反映了产值结构与要素投入结构的相对变动关系。通过分析各产业劳动和资金的相对要素生产率,可从投入——产出角度衡量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表 安徽省三大产业相对要素生产率(1990——2000年)
    年份 相对劳动生产率 相对资金生产率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 0.54 2.43 1.62 3.06 0.65 0.82
    1991 0.41 2.67 1.95 2.28 0.76 0.89
    1992 0.42 2.58 1.8 2.87 0.67 1
    1993 0.42 2.7 1.4 3.53 0.78 0.82
    1994 0.36 2.31 1.41 3.68 0.81 0.86
    1995 0.48 2.42 1.27 4.5 0.79 0.72
    1996 0.46 2.56 1.26 5.56 0.75 0.77
    1997 0.46 2.62 1.22 5.83 0.73 0.8
    1998 0.44 2.6 1.27 5.06 0.76 0.8
    1999 0.43 2.52 1.34 4.62 0.77 0.8
    2000 0.41 2.5 1.35 4.15 0.81 0.79
      资料来源: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
    第一产业的相对要素劳动生产率小于1,表明第一产业中聚集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最高,表明其劳动最具有效率;第三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大于1,一般情况应该呈下降趋势,表明其具有吸纳大量劳动力的能力,但安徽省自1997年以来反呈上升趋势,2000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1997年上升了4.2百分点,而就业比重仅上升了0.8%,这说明近期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的潜力有限。资金生产率方面,由于该数据是由固定资产投资额经过修正得来的,第一产业由于土地投入无法衡量而忽略一些实际占用的资金,所以导致资金要素生产率过分偏高,但其总的趋势是大致为自1991年先上升至1997年后开始下降,合适的解释是1991年安徽省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农业损失

最为严重,其后一段时期 农业 恢复性增长,投入是有效率的,但1997年后随着全国农产品相对过剩的买方 市场 的形成,农业利润进一步下降,导致农业 投资 不足;第二产业90年代后期逐步上升,说明其资金要素使用效率在提高;第三产业则较为稳定。



4.结论及政策建议
    4.1结论
    安徽省十一年间三大产业比例由37.41:38.22:21.87转变为24.1:42.67:32.23,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份额有所扩大。总的看来,全省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从产业结构对 经济 增长的贡献来看,没有经济增长的主导支撑力量,商贸餐饮业、 建筑 业等产业发展较为迅速,拉动着gdp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流通业的先导性地位,流通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市场在引导生产、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产业相对为自给型,内需市场的活跃成为支撑我省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工业 则由于缺乏有活力的企业,产品竞争低,无法与外界形成有效的 社会 分工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相对要素生产率来看,根据库兹涅茨通过计算40个国家1948—1954年间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得出的结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间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越小,而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未能出现这一理想的预期结果,其原因在于安徽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过小,制约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安徽省2000年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3%,同期经济发达的江苏省这一比例为36%,差距并不明显), 农村 剩余劳动力无法有效地转移出去。从各方面情况分析看,安徽省的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还比较缓慢,三大产业之间的调整还未能进入良性循环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还急待提升。

    4.2政策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安徽省需要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经济的外向度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增长。
    4.2.1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形成
    对于安徽这样一个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省份来说,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对经济总量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第一产业增加附加值,为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基础。安徽经济的薄弱之处在于外向度差,无法分享专业分工带来的生产力快速飞跃,以目前实力以及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技术和服务的区域之间的分工还很难形成,最为现实的就是实现产品生产的分工。而要提升产业结构就要加快工业化进程,摆脱原料产地的不利分工地位。90年代后期,安徽第二产业的名义年增长率为8.5%(江苏省1978—1999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为13%),难以起到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作用。安徽应创造透明的投资 环境 ,更加积极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建设制造业加工基地;选择产业关联性强、带动辐射性大的工业行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加以培育,改善经营 管理 ,加快技术改造和工业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工业企业航母;同时通过 金融 创新 和市场准入放开,打破所有制界限,培育一大批专业小巨人,发展江浙沪等发达地区重点发展产业的上游产业,形成合理的配套生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形成经济的活力。在工业化进程中,安徽还应注意发挥比较优势(如劳动力价格、农产品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从而取得工业化进程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的良好局面。
    4.2.2围绕工业化主题协调发展服务业
    农业小部门化的趋势不可阻挡,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依赖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空间,但我们不可因此而走片面的工业化道路,单纯追求产业结构高度化,正如1991年特大洪灾把安徽省一产比重一下子下降了近十个百分点,这并不能说明安徽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而且第三产业的平衡发展也有助于给第二产业生产提供配套服务,优化经济环境。随着低层次小康生活水平的实现,安徽近期传统消费增长受到一定的抑制,2000年、2001年、2002年安徽省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1.7、1.3个百分点。所以要加大经济运行环境治理力度,打击非法经营和商业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改善市场的运行环境,提高人们的 心理 预期。顺应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科学消费、绿色消费、休闲消费、健康消费成为主流,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提升消费档次。不断深化流通企业的改革,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 电子 商务 等新型流通方式,使流通行业在促进消费、引导生产的作用不断增强。将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第二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生活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积极发展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在外向度较高的一些服务业,如 旅游 业,创造条件完善服务体系先行发展。这些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且对经济结构的优化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伟、李绍荣:《所有制变化、经济均衡增长及要素效率提升》载《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2]吴方卫、孟令杰、熊诗平:《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李靖 [标签: 产业结构 安徽省 经济增长 影响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我国玩具产业如何突破出口瓶颈
    应用型本科院校钢结构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共性与个性原理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北交所集团:打造首都金融产业的靓丽名片
    第二届中国国际气体能源峰会暨生物天然气产…
    区域产业技术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研究
    浅析我国房屋建筑结构设计
    论述建筑结构类型与设计
    基于生产和销售预测的图书出版产业投资优化…
    出版产业化时代,编辑是不是必须万能
    浅谈多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及注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