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关于跨国公司在华非正常撤资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先对跨国公司非正常撤资进行概述,从介绍其内涵和分析正常撤资和非正常撤资的区别入手,通过一些撤资数据对跨国公司在华非正常撤资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深入剖析跨国公司在华非正常撤资的原因,其中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自身因素。结合事例阐明了跨国公司非正常撤资对中国经济、政治会造成重大影响,而且主要是负面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跨国公司;非正常撤资;负面影响;对策 
   
  1 跨国公司非正常撤资概述和特征分析 
  1.1 非正常撤资的内涵 
  “非正常撤资”,是指外国投资者(包括外国公司、企业等经济组织)在没有清算债务以及申报破产的情况下,未经过法定撤资程序,承担相应法律义务的基础上而突然撤出中国境内,相关媒体报道称之为“外资逃逸”。由于外商企业的非正常撤资倒闭,会造成一个地区经济增长放缓,当地产业链条的断裂,其留下的不良债务、贷款及拖欠的工人工资急需处理,严重的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 
  1.2 跨国公司在华非正常撤资的特征分析 
  (1)从时间来看,撤离时间集中,突发案例较多。外资减撤往往在短时期内发生。截至到2007年共有206家企业非法撤离青岛,2007年非法撤离的韩资企业达到87家,占撤离企业总数的42.2%。山东省2007年至少有103家韩资企业撤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所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在司法领域已经明显反映出来,从2008年2月到2009年2月,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受理外资撤资外逃等案件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9.6%。www.11665.coM 
  (2)从行业和规模来看,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从撤资企业的经营类型和规模来看,撤资企业以小规模独资企业居多,企业投资金额很小,投资规模集中在30万美元到50万美元之间,属于典型的中小型企业,涉及撤资行业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行业居多。而对于韩资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来说,如电子制造产业,则未发现有撤资的情况。 
  (3)从国别和地区来看,多为韩资和我国港澳台资企业。由于地缘关系,山东半岛地区吸引了大量日资和韩资企业,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则集聚了大量我国港澳台企业。在此次外资撤离中,韩资企业和我国港澳台企业撤资倒闭的现象最多。 
  2 跨国公司在华非正常撤资原因分析 
  跨国公司是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经营的,必须根据形势不断进行调整,以求生存和发展并实现其经营目标。当子公司面临不利条件而经营不善时,如果撤出障碍较低,那么跨国公司就可能选择撤资,以提高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效益。 
  (1)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的直接影响。 
  从全球范围看,全球性金融危机从发达国家蔓延到发展中国家,并不断深化,全球实体经济受挫,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下滑,全球经济由流动性过剩变为流动性不足。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也出现波折,由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比较高,全球经济萧条使我国出口严重受挫,加工贸易企业的订单大量减少,在这些加工贸易企业中很多都是来华投资的外商企业,出口订单的减少势必造成企业生产规模缩小,部分企业由于自身实力弱小,抗风险能力差,在危机下被迫倒闭和破产,于是还不上债务,不想承担责任的企业“被迫”逃离中国。 
  (2)政策的调整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东道国的优惠政策是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旦相应外资政策发生了变动,影响到企业的利益,就可能发生撤资。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两税合一”政策,取消了外资企业享受的优惠税率。两税并轨将外资企业置于与国内企业同一个竞争水平上,极大地压缩了外企的利润空间,这成为外资撤离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针对我国贸易顺差增长较快和“两高一资”行业的限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贸易政策,如出口退税率调整、进口关税及限制加工贸易名单等,这对于主要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在华韩资和港澳台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3)企业自身内部经营与管理不善。 
  非正常撤离的外商企业基本是中小型企业,企业自身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融资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差,经营管理粗放,很多企业投资中国都是看好中国巨大的市场机会,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优惠投资税收政策成为吸引部分外企来华投资的主导因素,这往往使得投资带有投机性质,只注重浅层次和暂时的投资收益,而不策划长期的投资战略,企业本土化水平低。在投资环境变化的时期,自然难以适应,最终导致企业倒闭或迁走。 

    3 跨国公司在华非正常撤资对我国的影响 
  从已有的资料来看,绝大多数的国际撤资事件发生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活动中。但是国际撤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资金的获得、技术和管理的引进与提高乃至政治稳定等诸方面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总体上要大于正面影响,尤其是发生跨国公司非正常撤资时表现更为明显。 
  (1)对就业的影响。 
  外商企业在我国投资设厂,除了吸纳我国劳动力以外,相关行业的发展也会间接增加就业,缓解了我国目前就业压力。外资企业在我国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会增加对我国金融业、保险业、交通信息业等的产品、服务的需求,从而增加我国的就业机会,那么,撤资也会减少这些行业的就业机会。若撤资达到一定规模,我国的就业状况就会严重恶化,失业率迅速上升,对国家经济、政治将产生很大压力。 
  (2)对国际贸易出口的影响。 
  目前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领域,加工贸易出口额已占我国外贸出口总值的半数以上。而外商投资企业占加工贸易的八成以上,是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引进外资对加工贸易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如果外资企业发生撤离,由此导致的加工贸易出口减少将对我国总体出口产生很大的压力。 
  (3)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在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外资企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招商引资政策的实行,吸引了大批外资进入,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出口、税收收入。外资的进入能够给当地带来技术进步和资本运营效率的提高,同时提高了当地对外资的依赖度,外资集中度高的地区面临外资撤离的风险也越高,一旦外资撤离其遭受的损失也越大。 
  4 跨国公司在华非正常撤资现象的对策 
  面对日益严重的外资非正常撤离现象,给我国外资引进和监管机制敲响了警钟,有关方面应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加强对外资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外资恶意撤逃。 
  (1)健全清退机制,优化投资环境。 
  优化投资环境值得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完善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势在必行。而清退机制急需完善,企业失去了竞争力,应该尽早完成破产手续。这样的企业,留下对于地方经济也没有益处。外资企业破产,对于当地的就业等肯定会有影响,但是地方政府应尽力理解,并提高效率,尽快帮助企业完成清算。对于有意撤离的企业,也应该有些支持政策出台。帮助外资企业正常清理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使其能从失败经营中脱身。清退机制的完善,可以避免部分企业在撤资时选择“逃跑”的方式。 
  (2)加强引资后续服务工作的跟进。 
  在中国有些地方经常出现引资的同时,又丢掉了一些已经投资的大项目。根源在于,只重视前期招商的环节,忽视了后续服务工作的跟进,最终导致不断增加新项目,但已投资项目没有服务保障而流产。要彻底扭转地方政府招商观念,把“招商引资”变“招商选资”,选择性地引进技术含量和扩散程度高、对我国产业成长有促进作用的外资。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选资”而防范撤资。并把预防和打击外资非法撤离列入考核范围,从而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应对外商投资企业非正常撤资时,保证外资的稳定性及外资进入与退出的规范性,除了强调事后的诉讼追讨,更应该加强事前的预防和控制。总的来说,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比例不断提高,涉及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在非正常撤资现象里,比较集中表现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实力弱小的中小型跨国公司;而非正常撤资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影响,可以说几乎没有正面影响。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李晓 [标签: 跨国公司 华非 撤资 问题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法语介词的探究
    关于贯彻落实科学人才观的几点思考
    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制度创新的探讨
    关于会计做假账的职业道德分析
    内控测试在跨国企业税收管理中的运用
    关于社会图书馆如何做好推荐书目工作的几点…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获取国际创新资源的进展与…
    跨国婚姻可以预测全球经济走势
    关于工程成本控制问题的思考
    关于工程项目基坑围护施工经验及体会分析
    关于缩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距的研…
    关于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的分析与探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