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经济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反思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如何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优势地位(获得较高的附加值),是发展中国家能否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更大利益的关键。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都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参与国际分工的,这种比较优势又是以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优势为基础的,这种比较优势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遭到了严峻的考验。因此,比较优势理论是否适应,比较优势的内涵与外延是否有待进一步拓展,以及如何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等是本文思考的问题。
  
  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质疑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是指建立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基础之上的比较优势理论,这种比较优势是以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等与现实不符的假设基础之上,是一种静态比较优势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个假设条件已经不复存在。因此,许多学者都对这种比较优势提出了质疑,概括来说主要可分为比较优势陷阱说和比较优势弱化说。
  
  比较优势陷阱说
  比较优势陷阱说认为,如果一国完全以静态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即完全接受由边际生产成本状况确定的国际分工角色,运用本国自然资源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获得较低的附加值,而忽视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最终将陷入低附加值循环,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不断扩大。目前有学者发展了上述比较优势陷阱(张小蒂,李风华,2001),指出如果一国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不当,即过度地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完全地发挥后发优势,则只能跟在先进国家之后,从而陷入比较优势陷阱。WWw.11665.coM
  
  比较优势弱化说
  比较优势弱化主要是指建立在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基础之上,从长期来看这种比较优势将逐渐弱化。比较优势弱化的原因可以从发展中国家国内国际两个角度来分析。从国内环境看,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一般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数量不丰裕,经济增长使国内资源消耗显著上升,导致国内不少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已接近或甚至已超过国际市场,使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优势逐渐弱化;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工资水平必然会不断上升,使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断弱化。从国际环境看,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弹性小、附加值低,易出现出口的“贫困化增长”;同时,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的扩展,使资源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受到诸多贸易壁垒的限制,在国际上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存在比较优势陷阱和比较优势弱化并不意味着比较优势理论已经过时或者不适用了。本文通过合理地拓展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发现比较优势理论仍然是指导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内涵和外延的拓展
  
  从静态比较优势到动态比较优势
  从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学者在将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方面做了许多努力。理论上来说,第一次将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处于创新期的产品实际上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入发展期则变成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入成熟期则变成资本与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当进入衰退期时基本成为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转变,产品的生产也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比较优势也将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斯蒂格利兹、克鲁格曼、格罗斯曼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发展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其对传统理论的重要发展是将技术进步、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经济增长等问题结合起来综合动态地研究一国的比较优势。
  在国际贸易的根源上,动态比较优势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不仅仅来自于两国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产品相对价格的差异,而且受技术因素影响的规模经济差异将会导致生产成本差异,从而产生价格差异,因此,国家间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和规模经济差异共同决定贸易格局。在贸易的构成上,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方面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每一个国家根据产业内专业化模式仅能生产某一产业内广泛的潜在的产品系列的一个或几个子集;另一方面由于示范效应的作用,消费者总在效用最大化原则支配下,偏好商品种类的增加,这样从生产和需求两方面找到了产业内贸易的依据。在贸易利益上,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的动态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于比较优势利益,而且还会因生产效率提高、生产集中、生产的合理化以及产品多样性而存在潜在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化,为发展中国家先天比较优势的升级和后天比较优势的培育奠定了基础,这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第一层次的拓展。
  从先天优势到后天优势
  所谓的先天优势是指一国先天存在的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成本等优势,也叫自然优势;后天优势则是指原本没有,通过后天培育而形成的优势。后天优势的培育不仅要通过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要通过“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效应带来产业部门的制度创新,使得先天的比较优势上升到后天的比较优势。“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效应往往成为后进国家参与国际竞争,获得“后发优势”的源泉。有的学者甚至将这种“后发优势”纳入广义的比较优势(张小蒂,2002)。但是,本文认为“后发优势”仅仅是后进国家所具有的潜在的比较优势,它要转化为现实的比较优势,还要取决于“技术外溢”效应的大小和“干中学”中学习效应的大小,如果一国仅仅被动地接受先进国家的技术外溢,并且在“干中学”中缺乏消化、吸收与创新,则不可避免地陷入由于技术创新路径选择错误而导致的比较优势陷阱。因此,本文认为后进国家如果能在主动接受先进国家的技术外溢效应和干中学过程中,加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就可以在特定产品或特定行业上,或者在技术、管理、营销上,替代或赶超同类的国际竞争者,获得后天优势。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波特创立并发展完善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波特相继发表了《竞争战略》(1980)、《竞争优势》(1985)、《国家竞争优势》(1990),系统地阐述了竞争优势理论。波特把国内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到国际竞争领域,提出了著名的波特菱形理论。该理论包括四个要素:生产要素,包括一国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基本要素和后天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出来的推进要素,且后者对竞争优势更为重要;国内需求,包括国内需求结构、规模、成长率、高级购买者压力以及需求的国际化,波特认为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进而获得竞争优势;相关支持产业,即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品的国内产业,包括上游供给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其是影响一国主导产业取得规模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程度,包括企业的形成与组织方式、竞争激烈程度、创新与企业家才能,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企业成长和竞争力的维持,政府应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此外还有政府和机遇两个辅助要素。波特指出,上述要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动态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进而产生一些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相对具有以下新特点:竞争优势理论除了考虑现实的利益外,还考虑潜在利益对比,考虑一国取得或保持竞争优势,从国际分工中获得更大的利益;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的创新机制,取决于企业后天的努力和进取,只要勇于创新、积极竞争,后进的国家可能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此外,竞争优势理论涉及产业和企业,强调非价格竞争,更注重要素质量和市场的需求档次。
  总之,比较优势理论主要论证国家间产业分布与产业互补的合理性,强调不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而竞争优势理论主要论证国家间产业冲突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强调各国间相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竞争优势不能完全消除或替代比较优势,但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有必要将原有的比较优势拓展到竞争优势。
  上述比较优势三个纬度的拓展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传统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可以视为对比较优势理论内涵的拓展;从先天优势到后天优势,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可以视为对比较优势理论外延的拓展。比较优势动态化要求比较优势内容即外延的不断拓展,以资源禀赋等先天优势为基础的狭义的比较优势必然发展到以后天通过努力而培育形成的优势为基础的广义的比较优势。
  
  推动比较优势升级的因素
  
  比较优势既然是动态的,那么如何推动比较优势的升级呢?一种观点认为,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市场力量实现自动升级,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贸易自由化,政府不应该干预自由贸易;另一种观点认为,一国的比较优势不能自动升级,主张国家保护幼稚工业。本文支持后一种观点。在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极不平等,发达国家占据高附加值的一端,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低附加值的一端,导致了全球化利益严重偏向发达国家。实际上,如果通过市场力量来推动一国比较优势的升级,不仅做不到,而且在利润最大化的作用下,各国都偏向于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这就使原有的比较优势不断强化。发达国家继续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获得高额附加值,而发展中国家则继续出口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获得较低的附加值。因此,通过国家力量推动比较优势的升级就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现实的选择。
  发展中国家要变潜在的后发优势为现实的比较优势,就要技术创新。而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目前的技术创新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现状都不能构成坚强的支持,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当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加快人力资本的积累。此外,发展中国家新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者企业的形成,也需要国家力量的扶持。一些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产业,如航空航天、船舶、电子、核、常规武器等应成为发展中国家扶持的重点,因为这些产业集中了大量的高精尖技术,可以创造长期动态的比较优势(杨帆,2001)。
  本文所指的比较优势升级应该还包括传统比较优势产业的升级,如要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使之向资源-技术密集型、资源-资本密集型、劳动-技术密集型和劳动-资本密集型转化。总之,在经济全球化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同时走两条道路:一是以国家力量支持传统产业的升级;二是要以国家力量扶持新的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企业的发展。前者是巩固和发展现有比较优势的需要,后者是培育长期动态比较优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述忠.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我国实施比较优势战略的不适应性.云南社会科学,2002.1
  2.吴兴南,林善炜.全球化与未来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徐元旦.全球化热点问题聚焦.学林出版社,2001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姜志刚 [标签: 经济全球化 比较优势 理论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面向全球视野和综合素质的建筑及环境专业本…
    巧借节庆经济之力 促进区域经济腾飞
    大连市经济增长动因的实证研究
    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经济时代视阈下新闻价值的研究
    斯里兰卡中资码头启用将与全球航运枢纽竞争
    中国经济指数:7月滞胀趋势负面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仍待探索
    中国经济指数:5月继续下降
    全球贸易规则已落后于经贸新格局
    基于网络全球经济下的企业创新管理研究
    两岸经济合作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