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学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外因对两种经济体制形成与变迁的作用比较

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与变迁的两个时期,是我国现代经济成长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历史时段。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不难发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这两个过程中,外部因素的作用都不容忽视。外部因素对这两种体制建立和发展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制度创新、对外开放战略的选择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等方面。

一、外部经济因素对制度创新的作用与影响比较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变迁过程中,在制度的创新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巾,虽然考虑了巾国的实际,但是制度创新因素较少。而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在借鉴其他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择其优者而行之的同时,更多地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发挥了制度创新的优势和作用。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外部经济因素与制度创新

中华人民共中国成立后,我国参照苏联经验模式,走上了一条通过中央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无论是从中国革命与苏联的渊源还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来看,此模式是中国为巩固新生政权并实现国家独立自主最现实的选择。

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斯大林所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和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被奉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经典,其反对和排斥商品经济的理念长期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从大原则、大框架上说是照搬了苏联模式。WWw.11665.COM当然,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在制度的创新方面也有过一些探索,但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鲜有实施。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外部经济因素与制度创新

回顾世界历史,几乎所有经济发展的奇迹,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制度创新,19世纪的美国、德国,20世纪的日本、亚洲四小龙都是如此。中国传统经济制度及其模式的低效率已经无法完成现代化的重任,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经济制度创新活动。20世纪90年代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世界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从制度创新人手,这条线非常明显。最早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农村开始家庭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村第一步改革取得了成功。1979年国家又开始在城市试点,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农村改革始于承包,城市的改革也从承包开始,从1984年开始,国有企业开始实行承包制。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和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度创新在公有制内部开始了,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制度创新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公有制以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体制外的制度创新最早是20世纪80代年在城市提出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后来进一步提出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补充。制度创新最重要的会议就是党的十五大,决议中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创新的过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市场经济是基础。我们的制度创新到目前为止是要构筑一个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础,从原来的单一公有制变成一种多样化的所有制结构,而且所有制实现形式又是多元化的。

从整体战略上来说,中国的改革也表现出渐进式的特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依据自身国情在改革路径方面的创新,中国的改革选择了一条成本最小的道路。

二、外部经济因素对对外开放战略选择的作用与影响比较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于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建国后,他又多次强调要把实行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国策之一。正如邓小平同志回顾这段历史时曾指出的:“那时候没有条件,人家封锁我们。”②由于外部环境没有给中国提供对西方国家开放的客观条件,导致当时的对外交往和经济技术合作基本上仅限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之所以实行这种只对有限国家开放的战略,既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也有自身的原因。

对此,邓小平曾指出:“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 这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首先,我国有悠久的封建社会历史,封建保守的思想意识干扰着我国同外界的接触。其次,我们对开放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通过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和竞争加快发展自己的重要性。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我国开放战略的总体思路是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促进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相比1978年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有限的对外经济联系而言,我国对外开放工作在这时开始发生历史性转折,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79年,国家首先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措施,并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置经济特区,目的是吸引外资。1990年,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开放上海浦东,随后沿江、沿边、沿主要交通干线对外开放展开。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开放,我们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中国的对外开放从一开始的“点”扩展为全国范围的开放。这一阶段,进行了众多的体制改革,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阶段。特别是2001年正式加入wto以来,我国在更大范围内参与经济全球化,实行面向全世界的全方位对外开放。银行、保险、电信、贸易等领域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大。目前,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稳列世界第三,利用外资的质量提高,对外经济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实践表明,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为我国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对外开放加快了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三、外部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方式选择的作用与影响比较

在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外部因素影响的不同,我国选择了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主导产业,对我国这两个时期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各自不同的作用。

(一)新中国成立后在外部压力下实行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来增加产量。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建设中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作用下做出的一种选择。

首先,战争环境迫切需要发展重工业,建立强大的国防。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等进一步加强了对国防工业的需求。

其次,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做法被照搬过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基本照搬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

 

式,因此,也借鉴了苏联以重工业作为主导产业。

另外,急于在世界舞台摆脱落后局面导致政府决策中的“赶超战略”,这对粗放型经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要走一条快捷的工业化道路,只能是不断地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扩大对生产要素的利用,我国的要素禀赋特点是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这就对已经存在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一种加速的惯性驱动。

20世纪8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产业外移,尤其是东亚国家的产业升级换代后,把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工业产业转移到我国。投资低技术、高能耗、低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东欧国家对我国的经济援助,帮助我国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地工业体系,实现了重工业从无到有,在经济总量和框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更替,这种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日益显现出一些弊端,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势,必须考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全球化经济条件下探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经济发展突出表现为两大趋势。一是新科技革命浪潮全面掀起,高技术产业、产品发展迅猛。世界经济中的产业、产品不断向高新、高效、高质、更加集约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低耗、优质和环保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拓展,主要包括各国经济结构与政策、不同程度的体制改革、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等。这两大趋势推动世界各国经济由数量和速度的增长向质量和效益的增长转变。我国要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在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更需要更新技术,降低单位产值的资源耗能,走集约型经济发展道路。

实践证明,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变和优化只能建立在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并推进增长效率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上。因此,我国在1992年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目标,更促使我们选择与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相符合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尽快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水平,提高我国的科技素质、产业素质和企业素质,从而较快的增加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质量商品的出口比重,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

从纵向比较来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呈下降趋势。1980-2002年的22年间,我国按照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单位gdp能源消耗下降幅度为66.5%,电力消耗强度下降幅度为21.1%。其中工业部门的下降幅度分别为64.3%和27.0%。其次,单位增加值的排污量呈下降趋势。1998-2003年的5年间,我国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的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废水、工业粉尘和产生固体废物分别下降了34%、52%和22%。另外,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在逐步提高。据估计,我国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约有1/3左右的份额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

党和政府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来已久,但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我国经济的高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依然靠高投入支撑,能耗过高、资源利用效率低的总体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都必须坚持以建立节约型社会为基础,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快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的转变。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郝静 [标签: 经济体制 变迁 作用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对两节《酸的性质》的复习观摩课的反思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