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学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研究
【摘要】对某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小进行定量测算与等级划分,进而对所评价区域的发展潜力予以全面综合分析。通过采用熵值赋权法,以河南省为例,揭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差异规律,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潜力河南省
  
  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指标体系,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某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小进行定量测算与等级划分,进而对所评价区域的发展潜力予以全面综合分析。通过采用熵值赋权法的多因子综合评价分析法,对河南省区域发展潜力进行评价,旨在于探讨揭示河南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差异规律,为河南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发展潜力定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要使区域发展潜力评价结果具体化和定量化并且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区域发展状况,就必须遵循一定原则来构建指标体系。
  科学性原则。只有科学的指标体系才能进行科学的评价,也才能科学的反映区域发展状况。
  规范性原则。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由多项指标构成的体系,由于这些指标的性质和特点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类和规范化处理。
  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必须根据区域发展内涵的要求来设置,根据具体的生态安全内容来确定相应的指标体系,在进行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时具有可行性。
  层次性原则。根据评价需要将指标体系分解为若干层次结构,使指标体系合理、清晰。Www.11665.com
  动态性和稳定性原则。指标对时间、空间或系统结构的变化应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同时又保持指标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
  完备性和独立性原则。能全面反映城市发展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状况,各指标间相互独立或相关性小,避免包容和重叠,力求简而精。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建立。在一般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条件差异,建立能够实事求是、全面、科学的反映经济发展潜力水平的指标体系,将区域发展潜力评价因素归并为目标层(a)、准则层(b)、指标层(c)。其中,目标层(a)即为各地市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的综合指标,用来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准则层(b)是各地市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的分项指标,是对目标层的细化和说明。指标层(c)是各地市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分项指标细化,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的详细表述。
  根据河南省的具体发展水平特点及现实因素,参照2006~2008年《河南省统计年鉴》等资料的有关数据,选择1个目标层,对应6个准则层,再对应43个指标层,构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1个目标层(a)为河南省区域发展潜力综合评价(a1);6个准则层(b)分别为: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b1),科技创新能力(b2),社会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b3),区位与基础设施(b4),信息化水平与对外开放度(b5),资源禀赋与环境支撑能力(b6)。
  43个指标层分别为: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百元投资利税率;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的r&d人员,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三类科技成果的产出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技术市场成交金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城镇化率,抚养系数,万人拥有医生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客运周转率,货运周转率,高速公路密度,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排水管网密度;千人拥有互联网用户的个数,百人拥有电话数,人均电信业务总量,人均实际利用外资,人均旅游外汇收入,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人均耕地面积,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工业及城镇生活废水中的cod去除率,工业及城镇生活废气中的so2去除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熵值赋权法及其权重系数的确定。熵值赋权法是一种根据来源于客观环境的原始信息,通过分析各指标之间的联系程度及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来决定指标权重的客观赋权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由于文中指标体系的各指标间性质不同,单位不同,而且数量级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所有原始变量均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消除原始变量量纲影响。无量纲化处理后,用熵值法赋予各指标权重,最后得出区域发展潜力指数(dpi)。计算过程如下:
  对于第i个被评价对象的第j项指标的指标值:xij (i=1,2,…,m)。如果对确定的j,相应的xij(i=1,2,…,n)之间的差异越大,则说明该项指标的相对作用就越大,即所提供的信息量也就越大,其熵值也就越小,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为第i个被评价对象的第j项指标的特这比重。然后,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rj=1-ij (j=1,2,…,m)。
  差异系数是反映综合指标作用大小的一个量,其值越大,指标的作用就越大,反之亦然。最后,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系数:
   式中:yij —第i个城市的第j项因子分值:α(j),xj当第j项因子指标与城市竞争力正相关时,α(j)=1且xj = xmin;当第j项因子指标与城市竞争力负相关时,α(j)=-1且xj = xmin;xij第i个城市第j项指标值;xmax各城市xij指标的最大值;xmin各城市xij指标的最小值。

二、因素因子分值的计算。采用加权平均数法,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某一因素分值按照下式计算:。式中:fik第i个城市第k个因素分值;wkj第j项因子对应上层第k个因素的权重值;yij 第i个分等对象第j项因子的分值;n第k个因素包含的因子个数。城市发展潜力综合分值按照下式计算:
  
  即为dpi区域发展潜力指数。式中:si第i个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分值;wk第k个因素的权重值;fik 第i个城市第k个因素分值; 因素个数。
  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
  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数(dpi)的计算。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将权重系数wj 代入模型即可得出河南省地市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数(dpi)。
  发展潜力评价分析。从计算结果可以直观的反映出,郑州作为省会城市,洛阳作为河南省第二大城市,同样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其发展潜力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2216、0.0889远高于其他各地市成为经济增长极和副增长极,从而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着其他地区的发展。从地域空间上来看,全省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数(dpi)空间分布呈现由省会郑州向想其他地区呈阶梯状下降的趋势。
  可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是影响发展潜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处于较弱和弱发展潜力的区域多属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域中的黄淮地区、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及中原城市群中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地区。距离省会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较远,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河南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淘汰高耗能、高耗材、效益低下、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技术和工艺,发展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开发和引入清洁生产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废物回收利用技术和资源的开发技术与替代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提升河南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培育区域增长极。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辐射带动中原城市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中原城市群建设中,要把郑州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商贸城市、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城市和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增强其发展力、辐射力,以便带动河南社会经济的全面崛起。
  实施梯度转移战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全省地域发展潜力差异明显,呈现阶梯式发展强弱差异,为了防止累计循环造成区域差距的扩大,实施梯度发展推移战略,鼓励和引导郑州等较为发达地区的饱和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以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编辑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王孟洲 [标签: 区域 可持续发展 评价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巧借节庆经济之力 促进区域经济腾飞
    区域产业技术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浅论建国初内蒙古二元区域政治制度的发展和…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仍待探索
    建设宜居宜商生态园林城市打造四省八县交界…
    巧借节庆经济之力 促进区域经济腾飞
    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增长区域差异凸显
    基于区域优势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培育…
    浅论环境保护背景下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区域金融研究杂志2013年第04期目录
    天然气产业链与可持续发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