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学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应用与借鉴
【摘要】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周期性的波动根源在于供给。“时间一致性”理论对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中“时间一致性难题”的分析研究,为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实际有效运用提供了思路,并在对商业周期的研究中探讨了引起波动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虽然rbc理论并不十分适用于中国经济,但还是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少的理论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实际经济周期 技术冲击 时间一致性
  
  一、引言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基得兰德(finn e. kydland)和普雷斯考特(edward c. prescott),以表彰他们对动态宏观经济学所做的贡献——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以及商业周期的驱动力量和周期的根源。这是继1995年罗伯特·卢卡斯获得诺贝尔奖后近十年,宏观经济学家再次荣获这一殊荣。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对宏观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一般均衡分析、实际因素和微观基础在经济周期的分析中得以复兴,king和rebelo(1999)称其为“对宏观经济学的有利的技术冲击”。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rbc研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有争议的结论。其中最具争议性的结论是,经济周期是理性个人对实际冲击最优选择的结果,观察到的经济波动是动态的帕累托最优(time-varying pareto optimum),失业是自愿的而非市场失灵的结果,因此政府干预只能改善一部分人而不是所有人的福利。在八九十年代,rbc理论在假设前提、模型结论等方面得到不断修正和拓展,如引入了市场失灵、货币冲击及其他外生需求冲击等,理论趋于成熟,其研究方法也逐渐应用到货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资产定价等领域,它所倡导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已经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工具。wwW.11665.CoM
  
  二、rbc理论的理论框架
  
  rbc模型采用一般均衡模型假设,并假定经济中存在一个实际扰动而不是货币的或名义的扰动。这一实际扰动是对总体生产函数的技术冲击,并以索洛残差的变化来度量。这是rbc模型与新凯恩斯主义关于经济波动源泉的主要分歧。当然,许多rbc模型也纳入了政府支出的变化,与技术冲击一起分析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在rbc模型中,代表性厂商的技术为:yt=atf(kt,ntxt)。其中,yt、at、kt、nt和xt分别代表产出、随机性技术冲击(random productivity shock)、资本、劳动和生产率的确定性分量(deterministic component of productivity);函数f(kt,ntxt)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随机性技术冲击at是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源;生产率的确定性分量xt的增长模式为xt+1=βxt,其中常数β>0。
  代表性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ct,lt),其中ct、lt分别代表消费和闲暇。消费者在第t期的目标函数为:
  
  其中,0<b<1,它表示折现因子;et表示在第t期的信息集合下求条件期望。在均衡状态下对模型求解,解出的劳动、消费、资本、产出都会随着随机性技术冲击at的波动而波动,从而对现实宏观经济的波动给出了理论解释。通过rbc理论框架,可以得出以下基本观点。
  1、经济波动产生的根源
  rbc理论认为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并且将索洛残差的估计值作为对技术进步的测度指标。技术受外来随机扰动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随机变量,并且它有一个持久性分量,即一次技术创新将永久性地提高技术水平的预期路径,这使得实际gdp也存在一持久性分量。经济波动的分析是在一般均衡模型中进行的,因此观察到的产量波动是其自然率的波动,而不是对平滑的必然趋势的偏离,观察到的产量波动仅代表随时间变化的帕累托最优。换言之,这种冲击决定了投入(资本与劳动)转化为产出的能力,并引起了产出与就业的波动。技术冲击具有随机性,这使得产出的长期增长路径也呈现出随机的跳跃性:当出现技术进步时,经济就在更高的起点增长;若技术恶化或下降,经济将出现衰退。当技术冲击最初发生于某一个部门时,由于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会引起整个宏观经济的波动。
  2、经济波动的核心传播机制是劳动供给的跨时替代
  在kydland和prescott的分析中,由技术冲击引起经济波动的核心传播机制是劳动供给的跨时替代,即在不同时段重新配置工作时间的意愿。他们认为,工资短暂变化的劳动供给弹性很高,但劳动的跨时替代并不意味着劳动供给对工资的永久性变动很敏感。如果工资上涨并继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在这一时期比下一时期工作得更多并不能得到更多,因此劳动供给对工资的永久性变动的反应可能是微弱的。这样,如果技术冲击是暂时的,使得当期的实际工资暂时高于标准工资,那么劳动者将以工作替代闲暇,提供更多的劳动,于是产量和就业量均上升,而在预期实际工资较低的未来少工作,因此真实工资的暂时变化会有一个大的供给反应。通过跨时劳动替代对外来冲击的反应就形成了经济波动。可见,一次性技术冲击能够引起实际产量的持续波动。
  
  三、rbc理论的应用与借鉴
  
  rbc理论从产生之时起就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因此有人认为它对人们了解现实世界没有帮助。但实证研究证明,rbc模型并不是没有价值的。
  1、它使学者们重新看待宏观经济数据
  长期以来,不少经济学家忽视了一个问题,即经济在短期是否存在对其长期趋势的偏离。rbc理论提醒经济研究者应考虑这一问题,因为这有助于经济学家决定将注意力是更多地放在经济周期问题上还是放在经济增长问题上。而且,rbc模型中使用的动态一般均衡方法具有先进性。这一方法从微观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出发建立模型,使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建立在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上。运用这一方法,经济学家们可以提出一些经济问题或政策建议,然后进行试验,这是计量经济学无法办到的。现在,动态一般均衡方法已被纳入到rbc理论的主要反对者——新凯恩斯主义者经济分析的工具箱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rbc理论对宏观经济学发展的贡献。
  2、rbc理论有着自己的政策含义见解
  rbc理论认为政府付出高昂代价抑制波动的努力可能是反生产的,“充分就业”的政策目标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些观点都是其模型内涵顺理成章的推论,因为不稳定是经济主体对经济环境变化作出合理反应的结果。观察到的经济波动不能认为是对产量的理想趋势的偏离,而应被视作是因技术变迁对生产函数的冲击而作出的帕累托最优的反应。而且,劳动者可以自由决定个人劳动的供给,因而失业都是自愿的。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经济总是处于不断的充分就业均衡之中而不是非均衡之中。因此,政府干预或者说政府的反周期措施起不到什么作用,其作用仅仅在于为经济的最优增长路径创造良好条件。比如,税率的准确制定、公共物品的提供等都会影响劳动供给,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及其变动区间。
  
  四、rbc理论对我国经济的适用性
  
  1、我国经济面临正向技术冲击

  我国的经济增长在正向技术冲击下正进入新一轮周期,也就是以房地产和汽车为代表的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升级又是由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引发的。以房地产和汽车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加快的结果,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造成了影响。正向技术冲击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对整个经济增长具有广泛推动作用,但也可能引发经济波动。由于房地产和汽车的产业关联度很大,与原材料、能源等投资和生产之间所产生的相互推动的产业循环会形成滚动扩张。根据现期和预期需求,房地产和汽车的实际需求会被扩大,再加上金融企业的推波助澜,以房地产和汽车为代表的产业结构升级这个技术冲击因素,在其传导过程中就产生了放大效应或过度扩张效应,但这种过度扩张随后会受到需求和资源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结构升级引起产业结构升级,正向的技术冲击引起经济波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关于经济波动源的探讨能适用于我国的经济现实。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经济波动的幅度也变大了,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面临新的挑战。
  2、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
  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经济政策“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借鉴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给我国的政策制定一定的约束,以增强经济政策的效力。但是在政策的执行时,也不能排除根据经济形势的具体变化或针对新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或微调。从总体上看,在经济形势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时,我国政府非常注意保持宏观调控基本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基本遵循“政策规则”,适当采取“相机抉择”,把一定的政策规则和相机抉择相结合,较好地避免了相机抉择的任意性和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rbc理论研究的基础是相当发达的市场经济,认为政府不应干预市场经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距离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发挥作用的条件还较远,市场反应迅速且调节有力的条件还不存在。而我国政府在某些情况下,如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或高失业率时,对经济不做任何干预是不可能的,单靠市场调节会使严重的通胀和高失业率状况持续过长,带来极大的政治、经济风险。从货币政策来看,我国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但也有很大的外生性,因此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一般采取的是“双稳健”政策,即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一种松紧适度的宏观调控政策。
  
  五、结语
  
  rbc理论对处于经济转轨和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最优政策的时间一致问题有助于人们认识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的实质。按照kydland和prescott的观点,社会不能在有约定的均衡和没有约定的均衡之间自由选择。因此,社会也不能在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之间自由选择。实际上,在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的争论中,存在着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政策通常被描述为是由社会选择的,而社会实际上需要选出一个机构或一部分人来做它的代表。因此社会面临的问题既是在不同的政策中作出选择,又是设计一个政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社会面临的是机制设计问题,即到底应该赋予政策制定者多少权力。
  
  【参考文献】
  [1] 喻国平: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语宏观经济政策“时间一致性”理论述评[j].当代财经,2005(1).
  [2] 道琼斯:诺贝尔经济学奖和通货膨胀目标[z].中新网,2004年10月14日.
  [3] 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 袁志刚、宋铮:高级宏观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 王新丽、杨立岩: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回顾与展望[j].学术月刊,2004(7).
  [6] 布赖恩·斯诺登、霍华德·文: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反思[m].商务印书馆,2000.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叶博勋 [标签: 经济周期 理论 应用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巧借节庆经济之力 促进区域经济腾飞
    大连市经济增长动因的实证研究
    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经济时代视阈下新闻价值的研究
    中国经济指数:7月滞胀趋势负面
    国资委和证监会发布指导意见规范上市公司国…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仍待探索
    中国经济指数:5月继续下降
    基于网络全球经济下的企业创新管理研究
    两岸经济合作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G20峰会 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正能量
    达沃斯论坛 聚焦中国经济改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