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学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经济危机根源及其消除方法论
摘 要:通过扫描人类活动,找到了公平、质效、gdp三个关键点。又从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本点:公平因素出发,发现了从土地切入平衡工农城乡利益机制的cip=(0,4),进而提出:为消除经济危机,宏观调控可从楼价入手。但同时针对经济危机形成的六个阶段提出了建设消除经济危机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公平质效与gdp;公平因素;投资置业系数cip=(0,4);宏调可从楼价入手;经济危机根源及六个阶段;消除经济危机的系统工程
 
一、论题视野及人类活动关键
 
  人类基本活动的范畴主要是生产实践与教研实验,尤其是人与人的交往及其关系处理。 办学以提高人类科技文化修养,普及生产生活和科研知识,培养经济建设人才;搞研究以发现发明完善发展科技生产力(方法论),创新调整丰富人类知识库(世界观)。推敲这些活动引发的社会矛盾经济问题,可将视野缩小到活动的关键上,即应用科技生产力,实现公平、质效、gdp三者间协调进展。其中科技生产力包括管理法与生产力,人文社科武装管理法,自然科技装备生产力。
 
二、公平、质效与gdp的平衡及本质对象
 
  当锁定了人类基本活动的关键,就找到宏调本质的对象。因宏调的目标为:调整公平、质效、gdp比例关系,基于高超消费使产、消平稳运行。公平、质效、gdp三者关系中,公平最为重要, 从公平目标中可发现宏调的本质对象:以土地为切入点,平衡城乡工农利益,抑制贫富差距。公平、质效与gdp三者间平衡的自然后果为:没有周期性经济危机,多(gdp)快好(质效环保)省(节约资源能源)建设和谐社会。WWW.11665.cOM
 
三、经济危机根源
 
  1.何谓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包括金融危机和产消平衡危机,前者是虚拟危机后者是实物危机。金融危机是货币债权债务不能平衡正常(按契约)运转,使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陷入萧条或困境乃至债权人破产,进而牵连到生产市场与安居乐业,表现为生产过剩,劳动者失业,公司倒闭企业破产。产消不平衡危机是产消结构不平衡的生产过剩危机和通胀,导致生产不能稳定发展,人们不能安居乐业,生活陷入困境。
 
  2.不公平是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源
 
经济危机的本质原因是贫富悬殊和信誉危机,前者是不公平分配后者是不公平交易;主观原因是没有成熟的经济控制论和管理自动化知识与技术,完全由人来盲目治理社会;客观原因是出于个人利益操控经济活动的有序性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测不准。
 
  3.经济危机形成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①危机潜伏期:违规或合法地圈地垄断资源、剥削洗钱、借贷拖欠。其中占有者轰轰烈烈搞项目办实业,被占有者成为浩浩荡荡的打工队伍。一派繁荣景象。②贫富悬殊期:潜伏期间已发生了严重不公平的原始分配,在此基础上,穷者更穷富者更富。主要是货币化gdp数值飚升,掌握权力、财力和武力资源的人群拿走gdp的绝大多数,在证券、房地产、外汇市场和企业改制中,一夜暴富的神话天天有。还有相当部分gdp在wto协议下的全球经济战争中,被经济列强掠走。广大劳动群众能拿到的gdp份额只能勉强维持生计。③金融危机期:不仅贫富二大群体利益根本对立,在大财团之间因融资借贷、不抵押贷款(如全社会性政策房贷)出现偿还能力不足或信誉危机时,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纷纷陷入困境乃至债权人企业倒闭。④消费萎缩期:从贫富悬殊来说,穷人为衣食患忧,穷人再多,节衣缩食的消费无疑有限;富人资源太多,住行消费一旦饱和,就无法开启更大的消费,要么是积压再积压,要么是生产再生产。从金融企业和信誉危机来说,银行证券业白领失业,债权人经营不善者变穷人,进一步加剧消费不足。⑤生产萎缩期:消费不足引发产消结构失衡,企业订单下滑,工厂开工不足,工人失业规模化。更为可怕的是,金融危机使生产企业资金供应链断裂,各种债权债务不能按正常理清、兑现,使实业危机进一步恶化。⑥民不聊生期:经济危机的特点是,人不能尽其才物不能尽其用,生产市场、消费市场和金融市场不能互动联转,节衣缩食住行降级,有露宿乞讨人出现。
 
四、从土地切入平衡工农城乡利益的机制
 
  不公平是产生经济危机的直接祸根。不公平的主要表现在分配配置不合理,公平交易制度存在缺陷,有剥削、盗骗和信誉危机存在。因而不公平主要集中在三大差距和市场交易平等、资源控制的不公平不公开不公正上,其中工农城乡利益差距的长期存在是经济危机潜在的基础因素,以致中国经济发展依靠外贸、公共基础建设和富人的住行消费实现,也是劳动人民为洋人打工、帮官商达贵致富、无私奉献社会的经济活动。
 
  1.消除不公平的自然机制
 
  围绕宏调的目标和本质对象,消除不公平的关键原理可作三点解:①在落实公平、质效和gdp关系中,提出以土地为切入点,平衡城乡工农利益,抑制贫富差距②在技术上,发现建立投资置业系数cip;③在衣食住行中抓住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的大头:住带行。从这三点可以看出,宏调可从土地切入通过调节cip调控楼价以平衡工农城乡利益。平衡利益就是使工资和土地收益相当,并随gdp增长而增长;调节cip就是政府从房地产收益中保证一部分作征地补偿,提取一部分土地差价用于发放岗位工资。
 
  建国以来,贫富悬殊主要体现在工农城乡差距上,也就是体现在土地上。出于天然原因,市民以岗位为生而农民靠土地谋生,岗位工资与征地补偿的平衡就体现在地价上。政府作为土地所有权人,可按全社会居民年均收入调控房地产均价。随着gdp增长,工资必然增长,否则就会被基于武力的权力财力剥削者拿走。工资增长基于岗位工资与土地价平衡来实现。调高地价可牵引工资增长,这主要调cip。cip公式中交易面积a表明,土地及其建筑面积是cip的主变量。楼价调控公式的重要功能是平衡城镇居民岗位工资与乡村农民土地收益间关系。这里,工资分为最低工资、岗位工资和技术工资。其中岗位工资是就业时才能发生的社会分工工资。
 
  cip基理是购买力价。市场价是以造价为基础的销售价。成交价通常为市场价,上限由富有群体购买力决定而下限由价值支持。房产之成本价由土地增值和造价构成;均价与全社会居民月均工资相关,因土地增值保值而始终为工资3倍左右,准确点说均价由全社会平均购买力决定。均价与造价之差等于土地增值。所以,均价、成本价和成交价因政府调控土地增值费往往高于房屋造价,从而不能以房屋造价分析楼市价格的高低。楼价调控公式的本质在于房屋均价依据购买力确定而高于房屋造价,这高出部分就是平衡岗位工资与土地价关系的幅度。将土地增值加入建房成本而形成的均价仍然符合市场价随成本价波动的规律。依照这个公式政府就可对楼价作出数量化调控和趋势测算,扭转以往主观调控或任由市场炒作而失控的茫然局面。

  2.房地产价格理论新说
 
  楼价构成因素有三:一是成本;二是gdp增长幅度;三是市场炒作。成本关键是土地价和土地增值状况,由人口增长、gdp增长状况和政府政策行为、市场供求决定,而地面上的房屋造价随经济发展所占成本的比例会越来越少;gdp增长由科技生产力水平和国家政治经济、政策决定,反映居民存款和工资等收入;市场炒作由开发商、官商合谋发动和购买心理形成。政策包括最低工资和低保金额的计算设置、工资级差规定、财税水平、银行利率和贷款政策、贫富差距抑制办法……。撇开对成本和市场炒作的专项分析,而是将它们(楼价构成因素)纳入投资置业系数中,则平均楼价只与gdp即人均月工资挂钩。
 
  3.楼价的精算公式与速算公式
 
  cip和人均月收入是理论测算楼价的二个因素,房租水平是反映房地产供求状况的市价因素。据《试建立楼价调控公式》[1]一文,cip=(0,4);bp=24 ywa×(1-r)÷a÷ζ,式中r为恩格尔系数。
 
设商业银行贷款月利率r,房屋租金b r,则每平方米房屋月租b r = bp×r
 
  由于3在cip=(0,4)内,不妨取cip=3,则bp = 3×wa。
 
五、如下五个方面可为消除经济危机基本上奠定基础
 
  第一,从平衡工农利益抑制城乡差距机理切入发现cip=(0,4]。
 
  第二,基于平衡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和以岗位为生的工人利益关系的楼价调控公式表明,楼价趋势可以测算应当调控,衣食住行中的住宅关系到民生大计不能完全市场化,从而为政府从楼价入手调控整个宏观经济提出了原理依据和测算技术。
 
  第三,cip=(0,4)的发现证明国际上流行楼价为工资三倍的经验公式是有道理的。由cip建立的楼价调控公式揭示了近年楼价飙升同gdp十多年高速增长累积相关,万元楼价由垄断炒作形成。各地楼价是否合理,由当地居民人平工资乘以3就可大体判断出。bp = cip×wa正是判定楼价趋势的原理公式。
 
  第四,从楼价调控公式的推导和作用中可知,投资置业系数cip比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恩格尔系数(engel coefficien)更为科学实用。因为cip是自然常数,反映了调控基理,而后二者是统计学概念。
 
  第五,本论课视觉范围大目标更大,面向人类基本经济生活,力图消除人类经济危机。
 
六、宏调从cip入手可消除经济危机
 
  1.宏观调控可从调控楼价出发
 
  衣食温饱解决后,住行小康就是经济建设面临的问题。住与房地产相关,行与汽车和路桥建设相关,再点缀于广场、花园和场馆建设就成了造城运动。造城运动中唯有楼市是人人都得参与而不能回避的,故房地产问题是牵一而动全社会的热点难点,是经济发展的龙头。作为龙头,楼价趋势无疑是牵涉小康目标和gdp稳步增长的关键,因而宏调一定意义上是调控房地产均价。楼价调控公式包涵着宏观调控的方方面面,目标是刺激消费实现高超消费。大力发展经济,实现高且超前的消费,恢复绿色gdp、劳动者工资和农民收入、楼价为龙头的物价间的自然平衡关系并使之协调发展应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方向。
 
  2.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共存局面
 
  无疑,楼价只有低开高走在稳定中渐升才是符合置业增值与住房消费水平提升之双赢经济律的。但应用bp = 3×wa 综合测算认为,2007年佛山一手楼均价应在每平方5000元左右,万元楼价是垄断炒作的结果,有回调的可能。总之,现在都说房价高的原因在于贫富差距过大。
 
  在公平、质效、gdp三者间,政府要维护楼价同gdp同步增长,就必须从缩小贫富差距着手立法调整分配制度、法办洗钱,切实提高劳动者工资和农民福利;同时要狠抓节能降耗,监督食品安全和环保绿化,调整产、消结构,提高社会效益。特别要建设金融安全机制,确保债权债务运行处于良性循环。从房地产调控出发,设计好公平、质效、gdp协调发展方案,包括农产品物价政策和定价体系,创建经管自动化技术。设计目标是消除经济危机。
 
  不公平是经济危机的直接根源表明,在公平、质效与gdp中,我们应重点抑制贫富悬殊,铲除金融信誉危机的土壤,关注产品质量、环境建设和社会效益。这些方面搞好了,gdp具自发展性。作为配套机制工程,要实行按才能分配责权利,使人尽其才而后物尽其用;在分配上实行所有权使用权适当分离与按需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对内实行抓消费促生产主张高且超前的消费,对外防止经济侵略,在股市楼市实行随gdp增长稳步缓行小幅波动的策略。
 
七、消除经济危机的系统工程
 
    消除经济危机除了从土地切入平衡工农城乡利益,即从cip或从调控楼价入手外,还要针对经济危机形成的六个阶段建设消除危机的系统工程配套工程。
 
  1. 消除金融危机与产消实业危机并举。
 
  通过所有权与使用权的适当分离原则,扶助有潜力或新组建与救市(场经济)关系密切的公司。当前,国家可启动一些力量抄底股市等估值过低的市场,储备一些低价国外资源,结合基础工程投资扶持金融企业与大型企业,在注重质效的基础上保持gdp水平。
 
  2. 狠抓公平建设和谐社会
 
  加重公有经济比重,从楼市入手通过cip调节缩小工农城乡差距,实行按需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打击剥削洗钱犯罪,没收不明财产用于调高最低工资、低保、社保和医保等。
 
  3. 抓消费促生产实行高超消费
 
  首先,提高全社会工资,以计划消费指导人民消费分配掉积压产品,给人民配股(票)配(社会保)险,减免学费或加重助学奖学,普及医保,……。其次,实行高消费超前消费,即略高于生产力水平消费,消费掉滞销产品,以及分期借贷消费和先消费后劳动方式。第三,对企业实行扶助性减免税费,有选择性降低利息提高放贷额度……。
 
  4. 处理好公平、质效和gdp的比例关系,在抓消费促生产中调整好产业结构和产消结构。
 
  5. 加强农林牧副渔投入,确保衣食安全;增加基础建设投入稳定房地产市场,保障住行水平。
 
  6. 创立自己的经管理论,建立自己的科学法规制度,完善发挥政经结合的特色经济体系,严密监控境外游资,使国民经济运行平衡、小幅波动、缓慢爬升,提高劳动者工薪降低高产品利润,继续以物美价廉抢占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金小明.试建立楼价调控公式[j].价值工程,2007(8):163~168.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金小明 [标签: 经济危机 方法论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巧借节庆经济之力 促进区域经济腾飞
    大连市经济增长动因的实证研究
    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经济时代视阈下新闻价值的研究
    中国经济指数:7月滞胀趋势负面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仍待探索
    中国经济指数:5月继续下降
    基于网络全球经济下的企业创新管理研究
    两岸经济合作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G20峰会 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正能量
    达沃斯论坛 聚焦中国经济改革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