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学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马克思的价值论与财富论的联系与区别

  摘要:有些学者将价值与财富混淆在一起,甚至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内部,在肯定和维护劳动价值理论的同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而不是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的理论观点,理解得也不够准确。对此,有必要强调:价值论与财富论的适用范围不同;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而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劳动和自然物质是财富的源泉。
  关键词:价值论;财富论;源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整个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石。因此,人们一般重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但肯定和否定劳动价值理论的争论,在中外经济学界长期存在着。这种争论一般会涉及马克思的价值论与财富论的异同问题。从理论研究的整体上看,人们对马克思的财富论的独立意义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甚至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内部,在肯定和维护劳动价值理论的同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而不是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的理论观点,理解得不够准确,对马克思的财富论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意义还缺少深入的研究。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中,连马克思的财富论都没有提及。其实,在当代社会经济中,特别在社会主义经济中,马克思的财富理论有它独特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价值论与财富论的适用范围不同
  
  什么是财富?在今天看来,财富的内容可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讲到财富一词时,一般是指物质财富。“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wwW.11665.COm因此,无论论述财富的创造、财富的源泉,或是研究财富论的适用范围,其内涵一般是指使用价值。但马克思的财富论的适用范围比价值论的适用范围要广阔一些。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适用于一切商品经济,包括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而马克思的财富论的适用范围更广,它适用于一切社会,更适用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最终实现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的充分涌流,达到所有人共同富裕的目的。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价值与财富是两个既互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而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依存于财富的生产。社会经济越发展,劳动生产率越提高,社会的财富越增进;而社会财富越增进,人类社会也越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用价值作为物质财富,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历史范畴,而使用价值则与人类共存,是非历史范畴。由使用价值构成的财富,是以产品的形式直接存在。而价值则不然,在商品经济中,价值只能通过交换价值或其发展形式——价格来表现自己的存在。人们重视价值,归根到底并不在于价值自身,而在于作为价值表现物的货币可转化为相应的财富即使用价值。正因为这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往往把货币也作为财富。马克思从价值形态上讲财富时,称其为“抽象财富”,意指可转化为各种具体财富的一般财富。
  作为财富的使用价值,在商品经济中,它是商品价值的载体。在自然经济和未来的产品交换经济中,价值不存在,但财富依然存在。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需要有用以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财富。
  
  二、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而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要素,而生产商品所必要的要素,也就是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所必要的要素。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离不开劳动和生产资料,但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所需要的要素,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源泉不是一回事,不应将二者混淆。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但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生产财富的要素既包括劳动,也包括生产资料和自然资源。这些非劳动要素的多少、好坏都影响财富的增长。《资本论》中讲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所谓“简单要素”就是最一般的、任何劳动过程都普遍需要的生产要素。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只要生产物质财富即使用价值就需要这些要素。这又表示着另一层涵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使用价值的要素会增多。如,在现代生产中,管理、科技等也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按照马克思的财富论,生产越落后,劳动生产率越低,劳动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也越大。反之,生产力越发展,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在生产财富中的作用越小。这是因为财富的生产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靠科技的进步和应用、生产工具的变革、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技能的增进、劳动组织的改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等。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他又说:“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财富的尺度”。同时,“劳动者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马克思的论述包含了以下三层思想:
  第一,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都离不开生产要素。就是说,诸生产要素是生产物质财富和价值的必要条件。只有劳动,没有其他生产要素,既生产不出物质财富,也生产不出价值。第二,生产资料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特别是科技进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日益成为物质财富增长的决定力量。第三,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但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讲价值的源泉,是讲构成价值的实体是什么,即价值是由什么形成的。商品价值是由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构成的,而其中的新价值是由活劳动形成的。因此,价值的实体就是人类一般劳动。非劳动要素并不构成价值的实体部分。讲财富的源泉,是讲构成财富的实体是什么。生产资料是生产财富的必要条件和要素。科技进步和创新会推动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成为财富增长的决定力量。但不能说它们都构成财富的源泉。
  
  三、劳动和自然物质是财富的源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所讲的“土地”,不只是指种庄稼的土地,而是泛指自然物质。马克思解释说:“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如果把上衣、麻布等等包含的各种不同的有用劳动的总和除外,总还剩有一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又讲:“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源泉。”在《论土地国有化》一文中,马克思讲:“地产,即一切财富的原始源泉。”这里所说的地产,就是指自然界原有的土地,它是财富的最初的源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也讲:“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而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

  为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强调劳动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呢?这是因为:首先,不能混淆价值的源泉和财富的源泉。有的经济学者混同了价值与财富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就混同了二者源泉的不同。其次,强调劳动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是一种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论断。只有劳动构不成任何财富的实体,只有将劳动凝结在一定劳动对象之中,才能生产出财富。再次,强调劳动不是财富的惟一源泉,还有一层更为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如果只要有劳动就可成为财富的源泉,可形成财富,那么,在私有制社会中,一切劳动者就都应拥有财富,而不该有忍饥受寒、穷愁熬煎的现象了。事实上,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一个人如果只有劳动力能劳动,但不占有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他就不得不受占有生产资料的人的支配和剥削。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非常重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要求以劳动群众占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是,劳动与“自然物质”或与“自然界”共同构成财富的源泉,而没有说劳动与生产资料共同构成财富的源泉。这是因为除劳动对象即原材料会成为财富的实体部分外,其他劳动资料如机器设备、厂房等,都不会构成财富的实体部分。怎样理解“自然物质”或“自然界”与劳动一起是物质财富的源泉呢?任何物质财富即使用价值经过层层分解,最后都会归结为两个要素即劳动和自然物质。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意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劳动与自然物质或自然界。
  
  四、财富论的现实意义
  
  从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看,重视财富增长是更为现实的追求。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导致财富的迅猛发展与扩大。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只有实现财富的充分涌流,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富裕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对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需求的满足。从人民生活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来说,重要的不是通过劳动者增加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来创造更多的价值,而是力求用相对较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更多的财富,以满足其物质文化需要。同时,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表现为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劳动时间的减少,表现为休闲时间即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加。马克思对此有过明确的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那时,财富的尺度决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劳动时间作为财富的尺度,这表明财富本身是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社会财富的增长,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这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与革命。
  “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成为财富的尺度,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多,意味着物质财富也越多。因为财富的增长与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成正比,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增加社会财富,实现共同富裕,不应是靠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相反,应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减少劳动时间,增加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而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实现马克思所要求的使财富源泉充分涌流、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的有效途径。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卫兴华 [标签: 马克思 联系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论《约翰福音》的启示真理观对海德格尔真理…
    试论尼采“权力意志”与马克思“人的自由全…
    浅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发展经济学关于小农…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劳动者管理型企业模式…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人的本质”思…
    论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比较分…
    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 人的本质 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所有制理…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 人的本质 思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