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证券投资论文   金融研究论文   保险论文   期货市场论文   债务市场论文   银行管理论文   公司研究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金融理论论文
关于上海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金融中心 形成 发展 
  [论文摘 要]上海从北宋起,已拥有相当繁盛的海上贸易,后又逐步成为沿海贸易主要中心。开放口岸以后,外贸中心迅速北移,上海逐步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和手工业中心,并随之而形成全国的金融中心。本文通过对上海经济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对于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的若干看法。并就上海今后的发展给出了个人的理解。 
   
  一、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心概述 
   
  上海从北宋起,已拥有相当繁盛的海上贸易,后又逐步成为沿海贸易主要中心。开放口岸以后,外贸中心迅速北移,上海逐步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和手工业中心,并随之而形成全国的金融中心。 
  近代上海主要的金融机构有典当、钱庄、银号、票号、外资银行、华资银行等。这些金融机构运用各种不同的业务方式,在不同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以适应不同的业务需要,成为人们生活中体现价值形态运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经济部门。 
  现在,上海正在向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方向努力,在这期间,除了对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横向研究外,纵向地对旧上海金融中心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其所发挥的主要作用进行研究,也是一项极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二、上海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众所周知解放前上海是旧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WWW.11665.COm作为金融中心当时主要特征是:(1)金融首脑机关集中在上海;(2)社会货币资本的大量集中;(3)金银、外汇的总汇,货币发行的枢纽;(4)全国利率和金、银、外汇行市以上海为转移;(5)银行经营各种金融业务,运用多种信息工具;(6)按经济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总的来说,过去上海金融业务活动经验丰富,金融知识和技术也有相当高的水平,只要撇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生产关系,是有许多地方可以借鉴的。 
  (一)金融机构密集和社会货币资本的集中 
  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诞生,为我国开办新式银行做了先导,随即,一大批银行在上海天津等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创设。到1935年,全国银行164家,总行设立在上海的58家,占总数的35%。在上海的43银行工会会员银行中,有35家总行在上海,占81%。加上设立在上海的分支机构,共有银行机构182家。此外,还有12家信托公司,48家汇划钱庄,4个储蓄会,1家邮政储蓄金汇业局。 
  上海不但金融机构多,而且资金的集中也十分突出。根据1936年各行已缴资本,存款,公积,兑换券等四项可运用的资力按以下方式进行测算: 
  (1)银行总行设在上海,外地未设分行者按百分之百作为在上海的资本; 
  (2)银行总行设在上海,外地设有分行者,以50%作为在上海的资本; 
  (3)外地银行在上海的分行,以25%作为在上海的资本; 
  (4)本地钱庄全做为在上海的资本; 
  (5)信托公司比照银行分类估算。 
  上海设立了那么多的金融机构,集中了那么巨大的社会资本,它们的活动范围自然不会只局限在十里洋场。上海金融业的重大作用,还在于它的联系和重要影响已辐射到全国各地。上海的银行家们不仅把自己的触角伸向了主要的大城市,就是在小城镇也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努力构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金融网,上海就是这个金融网的网结,是金融的决策地和指挥网,因此,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就突显了出来。 
  (二)灵活的金融周转促进了上海的兴旺 
  上海地理位置极其优越,上海地处长江口的三角洲冲击平原,控长江咽喉,扼东海要冲,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已成为全国贸易重要港口,被称为“江南之通津,东南之都会”,开放口岸以后上海随即成为了外国殖民主义者倾销商品,收购原料的主要口岸,所以贸易日繁甲于全国。 
  上海作为全国的贸易中心还在于它是最大的转口码头,是旧中国与外国最大的中转贸易站,举例来说,1930年洋货由上海进口的为68386万两,占全国进口额50%以上,而其中的一半是转口贸易。再举例来说1930年土货进口有33162万两,转口贸易占一半以上。由此可见转口贸易数量之大,密切了上海与国内其他港口的经济联系。 
  (三)巨额的国际贸易是上海金融发展与兴盛的基础 
  在19世纪50年代以后,上海经济发展蓬勃发展,超越广州,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初期,上海进出口贸易十分兴盛,成为东亚的贸易中心。在那个时期,上海每年有十数亿元的出入口贸易。在抗日战争前,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商行有800多家,洋商占80%,对上海的金融业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政府接受了在上海的日本,德国,意大利三国的企业,开设了官商,私商名义的商行,意图控制上海的进出口贸易。中央信托局经营的贸易数额尤为巨大。再次,刺激了国外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目光远大,并没有将外国资本全部赶出中国的土地,有30家特许经营外汇业务的指定银行。其中,国家垄断资本银行占5家,民族资本银行占11家,外商银行占14家。在16名特许的外汇经济人中,外商,华商各占半壁江山。 
  银行外汇业务的发展决定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是外汇业务的有效开展,反过来又作用于对外贸易,促进了其进一步的发展。保证了上海城市的兴盛。以外贸为先行带动了内贸,并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使口岸城市更具有多功能的作用。 
  (四)银行信贷在支持民族工业中的杠杆作用
  上海的金融业与民族工业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在银行兴起以前,对工业的放款主要由钱庄担当,但钱庄毕竟是旧社会的产物,无法满足新型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业的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我国的民族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增加了对资金的迫切需求,而利润的优厚又足以保证对放款的如期偿还。这样就使银行与民族工业密切联系起来。几家大银行的工业放款金额迅速增长,以金城银行为例,1919年底,对工业的放款额占总额的15%,而到了1923年底,占总额的31.94%。上海银行也做了大量的工业放款,占总额的20%。不过那时,各银行的工业放款往往只着眼少数获利比较多的轻工业部门,而且金额集中在几个大户身上,以上两个例子足以说明这一情况。 
  一战结束以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次遭到了严重的摧残,但上海金城银行的工业放款仍然增加,促使其紧密相连的因素有四点,第一、经过前一阶段的资金融通,金融业与民族工业的关系已经密切了。第二、维护国家经济权利,提倡购买国货,使银行对我国的民族工业没有放弃。第三、内地资金大量的流入上海,银行存款增多,需要寻找出路。第四、有一些工业的放款是为了维持民族工业必要的花费。 
  (五)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上海成为完全的金融中心 
  上海自开放口岸以来不但成了中国的金融的中心,也成了亚洲的金融中心。原因有五。 
  (1)20世纪20年代以后,上海的金融业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上海贸易中心的地位日益显著,国际,国内贸易的不断增加使上海贸易中心的地位不断牢固,这是上海成为金融中心的重要因素。 
  (3)20世纪20年代后期,电讯交通的进一步发展和电讯交通设施的趋于现代化,使上海金融市场的脉搏,更紧贴着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伦敦、纽约的脉搏而跳动了,形成了所谓“东方纽约”、“东方巴黎”;上海的江西路(主要银行集中的地方)亦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

  (4)上海成为完全的亚洲金融中心是在20世纪20年代下半期和30年代初,各地苦于战火造成生产萎缩,而上海凭借租界的有利条件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再由于蒋介石上台以后,上海的金融阶级和蒋介石素有默契,上海的地理位置又与南京紧密相连,金融业于是又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5)突出的国内金融地位是上海成为远东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具体表现在:1.上海的证券市场具有国际性。2.外国银行比较集中。3.中国银行业外汇业务的兴办与发展,对外联系的增多。 
   
  三、上海新跨越,着力构建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在近代是全国的金融中心,远东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逐渐削弱乃至消失。改革开放后,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进行,上海金融业有了新的发展,上海金融市场又开始活跃。1992年3月,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上海要“逐步发展成为远东地区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的报告进一步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号召全国要为构建上海金融中心作出努力。 
  (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有利条件 
  我国选择上海作为21世纪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主要是由于上海具有以下几个有利条件:(1)中外银行数量比较多,金融机构齐全,人才充实,发展潜力大。(2)发展前途大,辐射功能强。(3)地理位置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作为其腹地,支持其发展。在国际上,上海又处于连接东北亚和东南亚的中心地带。地理优势十分明显。(4)经济贸易的基础扎实。原来已是国内经济金融中心,对外贸易发达,国际交往频繁。 
  1992年以来的十年,上海所具备的优势基础和条件又有了新的发展。上海的营业性外资银行已达到54家,其中的31家世界排名前100,在69家代表处中,也有10家排名在前100。金融领域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兼同业拆借中心相继在上海成立。至此,金融中心城市所必须拥有的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都已建立起来。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世界贸易组织),同年,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并获得圆满成功。2002年又成立了上海黄金交易所,同时获得世博会2010年举办权。这些都成为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可以说新的上海机遇促进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顺利建设。 
  (二)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义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义,首先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步战略,意味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成功;其次是我国在世界上立于经济强国的地位,在剧烈的竞争中居于具有综合优势的制高点;再次是标志着上海已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的大都市和国际经济中心城市。20世纪形成的世界各大都市几乎都是国际经济中心,又几乎无一不是国际金融中心,这自然是由20世纪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的。到了21世纪,这一规律情况会不会改变,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经济与金融相互关系的作用与反作用,即使在新经济条件下也是不会改变的。 
  上海的发展为中国造就了一批享誉中外的民族企业家,创造出了一批能同外货匹敌的优秀产品。在金融关系作用下,其他沿海沿江城市发展起来,带动了周围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金融的发展和活跃。金融中心犹如资金流动的总龙头、总枢纽,起着使融资渠道川流不息和灵活地调剂资金余缺的作用。长江三角洲地区几个城市与上海的经济金融交往,在近代历史上关系非常密切。 
   
  [参考文献] 
  [1]陈曾年:《近代上海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2]吴景平、张徐乐等:《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变迁》,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3]洪葭管:《20世纪的上海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唐之盛 [标签: 上海 金融中心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法语介词的探究
    关于贯彻落实科学人才观的几点思考
    被上海自贸区淹没了的两个数据
    上海自贸区畅想
    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制度创新的探讨
    关于会计做假账的职业道德分析
    基于上涨走势的沪深股市行情延续性研究
    关于社会图书馆如何做好推荐书目工作的几点…
    上海迎来自贸区
    关于工程成本控制问题的思考
    上海纺织行业经济缓慢复苏
    上海现国内首个3D打印设计的隧道工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