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证券投资论文   金融研究论文   保险论文   期货市场论文   债务市场论文   银行管理论文   公司研究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金融理论论文
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及传导路径分析
摘要 美国次贷危机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而导致金融危机暴发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模式与基本金融体系存在问题。全球金融危机向全球经济危机转化已经很难逆转。因为,投资者与消费者的悲观情绪导致世界经济衰退,负财富效应的显现导致消费需求严重萎缩,金融危机会在不同类型国家逐次传递,先是传递到过度消费型国家,再传递到过度生产型国家,最后传递到过度资源供应型国家。
  关键词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
  
  一、美国次贷危机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美国次贷危机,即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而言的。因为相对来说,次级按揭贷款人没有足够的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他负债较重,所以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这类房地产的按揭贷款,就被称为次级按揭贷款。相对于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较好的还款方式,次级按揭贷款人通常要支付更高的利率,还款方式也更严格。由于次级按揭贷款人的资信状况本来就比较差,或缺乏足够的收入来源,或还存在其他的负债,因而是很容易违约的。
  但在信贷环境宽松、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时,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再卖出去,不但不亏还可赚钱。但在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就不容易实现收益,甚至可能亏损。
  所以,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的本质是华尔街金融机构违反了国际金融领域所一贯奉行的审慎原则,在“居者有其屋”的“美国梦”的驱使下,向没有信用证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却有大量其他负债的购房者提供了大量贷款,并通过金融衍生工具,把这些贷款层层打包出售,进而形成了一个近乎完整的金融链条:
  专业机构提供次级信用贷款——投资银行发行金融衍生产品——评级机构提供信用评级保障——保险公司进行风险安全担保——投资银行、专业银行、保险资金、企业年金和其他社会资金蜂拥而入从而以1:20或1:30甚至更高的杠杆比例极大地放大了次贷产品的盈利水平与投资风险。wWW.11665.COm在这个过程中,整个金融业笼罩在一个巨大的金融幻觉之中:全球经济会持续繁荣,美国会持续低利率,房地产价格只升不降,次贷产品只有高收益而不会有高风险,如果有风险,也会有别人扛着而不可能轮到自己。这种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依托但却谁也不愿意也不能够承担风险的金融链条本身就极为脆弱,一旦金融幻觉破灭,整个链条就会立刻崩断,产品风险、产业风险、行业风险甚至系统风险就会不期而至,整体经济也就会面临难以抵御也难以把握的巨大风险。这就是此次次贷危机的演化过程。
  
  二、全球金融危机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从表面上看来,美国次贷危机产生于创新层次过多和监管不力。但实质上,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发展模式与基本金融体系存在问题。
  (一)过度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问题
  美国是一个消费主导型国家,储蓄率非常低。正是这种巨大的消费需求拉动美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美国依靠美元的特殊地位,向外过度举债发展,向内过度贷款消费,这种消费发展模式最终给国家和居民以及全世界酿成苦果。在美国,一些人大把大把地花根本不可能挣到手的“明天的钱”,经济形势稍有恶化,风险就转移到金融机构,使金融机构发生大面积坏账甚至倒闭,引发金融动荡。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匹配存在问题
  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良好时,虚拟经济可以为实体经济发展提高运行效率,为社会资本提高配置效率,转移市场风险,从而有效保障实体经济的发展。现代金融体系通过各种产品的设计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创造了财富的增长模式。金融体系不仅有资源配置功能、媒介功能,而且还具有财富创造功能。如果把实体经济比作地基的话,拔地而起的大楼就是虚拟经济,当楼高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坍塌。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如果与实体经济超过一定的比例,必然导致危机。美国转移出制造业,而放任金融业自由发展,从而导致了这场危机的发生。
  (三)以美元为主导的单极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问题
  以美元为主体的单极货币体系是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单极货币体系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没有约束、无限制,由此带来全球金融体系结构性的不稳定。就美国而言,美国cdp在全球所占份额不足25%,但美元却占到全球外汇储备的64%,外贸结算的48%和外汇交易的83%,凭借美元特殊地位,美国可以将国内危机转嫁给世界,加剧世界范围的市场动荡和两极分化。
  
  三、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传导的路径
  
  全球金融危机不但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而且还将深刻影响和改变整个金融体制与金融机制,深刻影响和改变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与相互联系,深刻影响和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与发展机制。虽然美国与世界各国的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救市,但全球金融危机向全球经济危机的转化已经是一个很难逆转的进程。
  (一)投资者与消费者的悲观情绪导致世界经济衰退
  救市政策治标不治本使得金融风险只能缓解而不能化解,投资者与消费者的悲观情绪将成为全球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美国次贷危机的主因是利率提高、经济放缓与需求不振导致的房价下跌,虽然与2006年的高峰时相比房价已经平均下跌了22.5%,但美国房价下跌的趋势还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如果像惠誉国际评级机构所预测的那样,美国房价再下降10%,那么美国次贷产品还会出现新的问题,危机的深化就还有可能。在这样的预期下,全球投资者与消费者普遍持悲观态度,世界经济就很可能在危机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直到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乃至经济的大衰退。
  (二)负财富效应的显现导致消费需求严重萎缩
  消费需求的萎缩会直接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大伤害。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所导致的全球股市暴跌直接成为毁灭财富的过程,而财富毁灭与未来预期变坏的双重压力会导致负财富效应的大规模扩散,这就会造成社会需求的进一步萎缩。不但美国与欧洲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会进一步下跌,其他的产业与行业也会更加不振。也就是说,在这样的重大危机面前,无论是产业资本还是金融资本都将会面临更困难的局面。

  四、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的逐次传递
  
  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加剧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会在不同类型国家逐次传递并激化,世界经济很可能在恶性循环中跌入“危机陷阱”。
  全球经济危机形成与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过度消费型国家发生危机,第二阶段是过度生产型国家发生危机,第三阶段是过度资源供应型国家发生危机。全球金融危机首先带来巨大冲击的是过度消费型国家并在这些国家中引起消费萎缩进而给生产与市场带来冲击,过度消费型国家发生的经济衰退又会反过来挤压过度生产型国家的海外市场并引起这些国家的经济衰退。而过度生产型国家如果出现衰退,那么受冲击最大的就是为过度生产型国家提供资源的过度资源供应型国家,并且将最终导致这些国家经济衰退。从这样的角度来观察和把握全世界的经济危机走向,那么首先是美国这样的过度消费型国家发生危机,然后传递到中国、印度这样的过度生产型国家,最后再传递到巴西、澳大利亚这样的过度资源供应型国家。全世界的经济危机就在消费一生产一资源供应因果链条发生断裂的过程中,逐次传递,直至让整个世界都深陷其中。
  
  五、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全面深刻的影响,也使我们对全球金融市场、金融体系、金融秩序、金融观念进行新的思考。
  (一)过度泛滥的金融创新导致信用滥用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金融创新的泛滥导致信用的滥用。在金融创新的旗帜下,金融衍生品泛滥无度,与经济本体发生了难以想象的重大偏离。创新的红利被拿走了,但风险却留给了市场。过度金融化、过度证券化、过度全球化给社会经济种下了一个个无法割舍的毒瘤,最后出来收拾残局的却只能是政府和纳税人。次贷危机不仅导致了美国投行遭受重挫,也给整个世界的金融生态环境带来了难以修复的重大灾难,这种灾难的最直接承受者不仅是美国,而且是整个世界。
  (二)过度放松的市场监管导致风险聚集
  在自由市场、自由金融的“华盛顿共识”下,美国政府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以后大大放松了对金融企业和金融市场的监管,而金融机构本身就天然存在着规避监管的动力与手段,这两种因素与美联储连续27次降息导致利率大幅走低,从而整个社会的流动性泛滥且找不到资金出路等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使得次贷产品等金融创新有了内在的动力与源泉,并且形成了无法考量也无法控制的系统性风险源。正是由于政府监管体制的缺位和漏洞,使得整个华尔街处于创新泛滥的状态,除了设计者本人,其他参与者实际上都已经无法准确把握产品的风险与市场的风险。这样,笼罩在金融幻觉下的金融创新的实质就成了让别人用别人的钱来为自己买单的过程,信用关系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演变为信用陷阱。在次贷危机发生后,整个世界都低估了次贷危机所隐含的巨大风险,以至于最终酿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世纪性金融大海啸,并且造成了一场空前的世纪性经济大劫难。
  (三)过度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金融体系的严重脆弱
  如果说中国经济中内需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度储蓄的话,那么美国经济中的更大隐患则是过度消费。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储蓄率一直在8%~10%左右;进入90年代后期,美国的储蓄率开始大幅下降;至2005年,美国的储蓄率首次成为负数,2006年达到-1%。在美国,花明天的钱来过今天的日子不仅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且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过度的消费模式本身就导致金融体系的严重脆弱,再加上金融系统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叠加效应,就使得危机的负面影响迅速扩大并逐波蔓延,以至最终危及到了实体经济乃至整个世界经济。
  
  六、应对和防范金融危机的措施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活动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也使中国经济面临严峻考验,在这样的重大危机面前,积极防范与应对才是唯一选择。
  (一)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
  美国金融市场要推出新产品一般实行备案制或注册制。当某种新的金融产品报批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一般会仔细审查,但是当有第二家金融企业再做同样的业务或同一家金融公司推出同样的产品,sec只会做个备案,不再仔细审查。次级贷款证券化也是同样的程序。这种松散的审批监管模式,才使得次贷市场在短短几年内发展迅速。所以对于衍生品的监管,不仅要在审批时认真审查,而且要一直密切关注其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给予必要的监管和指导。从银行的金融到证券化的金融,对金融系统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合理评估创新产品风险,加强创新业务合规审查,坚决杜绝“拍脑门”、“赶时髦”式的金融创新。
  (二)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从这次次贷危机的贷款者来看,贷款机构不是商业银行,而是众多的次贷机构。放贷者本来知道次级债风险很高,但是对利益的追逐和市场占有率的压力让放贷者忽略了风险。最初,放贷机构及投资机构一直获利颇丰。从2000年开始,这种放贷行为就一直持续,风险却在不被关注的情况下积累,最终在2006年下半年开始显现,2007年激化。我们的监管层必须加强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严查假房贷、假车贷等问题,严防资金违规进入房市或股市,人为推动资产泡沫。我们应从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尤其是关注政策变动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重视房地产价格波动带来的潜在信用风险。
  (三)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
  此次次贷危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创新金融工具在投资者和所投资的终端产品之间制造了太多的分离层面,投资者对所投资的资产池中的原始资产信用情况毫不知情,而仅是依靠评级机构的评级报告来进行投资决策。所以,一定要加强对信息披露及评级机构的监管。对于一项金融新产品,有关金融机构一定要将其具体情况介绍清楚,向合适的客户推荐合适的产品。
  (四)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
  次贷危机中投资者由于金融知识少,不了解金融产品,才会轻易相信他人,最终造成自己的损失。所以,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十分必要。投资者教育,不仅是让投资者知道投资有风险,更要向投资者大力宣传金融证券知识,宣传金融证券政策法规,倡导理性投资并引导投资者依法维权。
  
  参考文献:
  [1]龙毅,王向楠.信用衍生产品与美国次贷危机[j].北方经济,2008,(10)
  [2]张健华.对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思考[j].金融发展研究,2008,(9)
  [3]何洪泽.次贷幽灵不散美国金融危机[j].环球时报.2008-9-17
  [4]张迪陈,秋杉.从全球经济失衡角度来理解次贷危机[j].中国科技信息,2008。(19)
  [5]黄润中.美国次贷危机的市场影响、启示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7,(19)
  [6]伍戈.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的成因、影响及其启示[j].国际金融调研,2007,(6)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吴虹 [标签: 金融危机 传导路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北交所集团:打造首都金融产业的靓丽名片
    我国农村金融扶贫体系构建
    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机构主体资格的确认与刑法…
    企业的三大畅想:贸易便利化 投资自由化 金…
    人行发布《中国金融标准化报告2012》
    实施信息惠民工程 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
    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第二届(生命人寿杯)全…
    本·伯南克:驱逐危机的智勇“斗士”
    行为金融理论下的证券投资策略研究
    高职高专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欧债危机背景下:中欧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与前…
    危机冲击与贸易保护下的中欧动态贸易关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