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证券投资论文   金融研究论文   保险论文   期货市场论文   债务市场论文   银行管理论文   公司研究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金融理论论文
对农发行信贷文化及其建设的思考

摘要:本文从信贷文化的概念入手,详细分析了农发行信贷文化的三大特性和四项基本功能,并结合农发行发展实际,就如何建设优良的信贷文化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信贷文化 特性 功能 建设
  
  1.农发行信贷文化
  1.1 农发行信贷文化概述
  信贷文化是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银行在长期的信贷业务活动中所形成、沉淀和积累的有关信贷经营管理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的总和,主要包括信贷对象选择、信贷风险认知、信贷业务取向等内容。①
  农发行信贷文化是一种共识,它是指农发行所有的管理经营层面、操作环节都清楚地认识到政策、市场和客户的重要性,都正确树立了市场和客户的观念。农发行信贷文化也是一种意识,它是指农发行所有的管理经营层面、操作环节都应该有大局意识、市场意识、客户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效益意识、成本意识和忧患意识。信贷文化还是一种机制,它是指农发行所有的管理经营层面、操作环节都是在同一目标指引下开展自己的工作,使银行的每一个层面和环节的工作动机和努力方向必须符合银行的发展目标。②
  1.2 农发行信贷文化的特性
  1.2.1 政策性
  作为我国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的所有贷款都体现了国家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意图,这是农发行履行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的基本要求。农发行的商业性贷款,同样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只能说是执行了商业性的操作手段和管理方式而已,它的支农政策性特色没有改变。wWw.11665.Com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在贷款决策上,农发行注重以政府信用为基础,而不仅仅以客户的自身信用为基础。农发行所有贷款的发放与管理,都是以执行国家政策为前提,政府的规定性意味着贷款投向、投量的规定性,最终的风险负担也具有较浓的政府信用色彩。如粮食流转贷款中相当一部分是为执行中央和地方政府调控市场、保护农民利益政策的,部分企业本身并不具备农发行贷款条件和资格,但经地方政府指定,农发行也须为其发放商业性的粮食收购贷款。因此,在贷款决策上,特别是传统业务,农发行在借鉴商业化贷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更多地是注重政府信用。
  在还款来源上,农发行注重第一还款来源,而不完全依赖于第二还款来源。农发行贷款结构以短期贷款为主,贷款企业业务经营以流通领域为主,由于历史和现实多方面的原因,企业本身的积累有限,相对于所需贷款数额,企业能够用于抵押担保的有效资产远远不够,第二还款来源相当有限。加之,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农发行对粮棉油贷款的封闭管理被证明行之有效。因此,农发行贷款的还款来源主要来自于第一还款来源,加强对库存物资的管理仍然是农发行信贷管理的重点。
  在贷款方式的选择上,农发行多选用信用贷款方式,而不是不顾实际地强调担保贷款方式。农发行客户主要以粮棉油流通的贸易经营为主,流动资金需求量大,季节性强,固定资产相对较少是其共有的特征,能够提供作为抵押的有效资产有限,而且粮棉油全行业的企业基本上同是农发行的客户,相关企业之间的担保实质上是互保。因此,农发行依据客户的实际情况,贷款方式多采用信用贷款方式。
  在贷款的使用监督上,农发行注重资金运动的全程监督,而不是风险形成后的控制与化解。
  1.2.2 营销性
  随着农发行贷款业务范围的逐年扩大,树立客户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建立农发行特色贷款营销体系,对于农发行改革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一,贷款营销是提升农发行核心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核心竞争力是农发行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客户营销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农发行改革和保持可持续发展中起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按现代银行要求打造农发行,构建农发行特色营销体系,针对不同客户,实施多目标营销策略,把客户作为重要的资源,完善客户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保证实现客户价值,从而更好地为农发行创造利润,提升农发行的核心竞争能力,保证商业性贷款业务的顺利拓展,促进农发行改革和可持续发展。
  其二,贷款营销是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信贷管理理念、实施优质客户战略的重要措施。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客户营销,积极主动了解客户需求,营销信贷产品和服务,培育忠诚客户和挖掘客户价值,发现和巩固优质客户,重点支持一批管理能力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发展前景好的贷款客户,成为农发行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利润增长点。
  其三,贷款营销是贷款决策流程的首要环节,也是防范信贷风险的首要关口。通过客户营销,全面认识和掌握我行贷款对象的情况,了解和掌握客户经营管理、资信状况,以及客户所属行业状况,为贷款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决策风险。
  其

四,贷款营销是实现农发行信贷职能的有效途径。通过客户营销,对我行贷款支持对象进一步细分,针对不同类型客户,以及客户在我行贷款支持的不同阶段,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同时,通过客户营销,为我行信贷服务关口前移,向客户传递农发行信贷产品和服务理念,广泛传播农发行的社会形象和农业政策性银行品牌形象,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
1.2.3 创新性
  创新是指各种形式的创造、革新和发展。金融创新,概括地说,是整个金融领域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资源和管理制度等构成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地说,是由于运用新技术和新理念来开展融资服务活动,而引致支付系统、清算系统和技术管理水平的变化,导致金融产品、金融管理手段、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变革。③农发行贷款产品的创新就是不断调整和开发新的贷款产品,增加金融产品的数量和多样性,或根据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向客户提供新的产品类型,或提供只在某些地区和市场范围的新产品,或在原有产品线上开发和延伸各种新产品,满足客户不同融资或交易需求,丰富业务范围、经营工具和市场竞争手段,进而推动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发展。金融创新,尤其是贷款产品的创新对于农发行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贷款产品的创新是按照现代银行要求打造农发行的需要。当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日新月异,金融工具层出不穷,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农发行只有投入到金融创新的浪潮中,才能按照现代银行要求打造农发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贷款产品的创新是加快业务发展、增强支农能力的需要。当前,中央一号文件对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发行的贷款业务范围也随之进一步扩大。但由于农发行长期从事粮棉油贷款封闭管理等传统贷款业务,贷款产品相对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多方面需求。因此,加大贷款产品创新力度,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全方位、多形式的服务,是增强农发行支农能力的需要。
  第三,贷款产品的创新是农发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需要。金融产品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为保持银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这是农发行加快金融创新、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基本理论依据。特别是当前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粮棉油购销主体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原有的以粮棉油购销贷款为主的政策性贷款产品业务量有所收缩,来自于政策性产品的收益降低,传统购销贷款业务进入成熟期甚至衰退期。为提高农发行自我发展能力,发挥好农发行的政策性金融职能,必须加快贷款产品创新。
1.3 农发行信贷文化的功能
  一是引导员工行为规范的功能。信贷文化通过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完备的管理体系、公平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自觉符合银行发展的战略目标,符合信贷产品创新的需要并最终实现个人目标与银行目标的一致。
  二是提升信贷管理水平的功能。当前,我行在信贷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认识上和操作上的误区,而构建健康的信贷文化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这些误区,使得每一个客户经理都懂得怎样分析现金流量、怎样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怎样来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它对现有信贷管理模式的改造是扬弃的和科学的。
  三是整合金融产品的功能。健康的信贷文化能激发员工创新金融业务、改进金融服务、追求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愿望。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盈利水平低、风险相对较高的信贷产品将被摈弃退出或重新整合。
  四是塑造农发行形象的功能。通过健康信贷文化的社会渗透和宣传,让广大客户感知到农发行通过信贷产品、信贷衍生产品以及中间业务的优质服务,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简便、高效、丰富;感受到农发行为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让员工感受到农发行对员工长远利益的回报,使农发行形象在健康信贷文化的衬托下,散发出迷人的光环。
  健康的信贷文化是在信贷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良好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具备企业文化功能的主要特征,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不健康的信贷文化,或者根本没有信贷文化,极有可能助长借款人赖账风气的滋生和蔓延,使农发行的资金和信誉蒙受损失。
  2.建设农发行优良信贷文化的途径
  银监会刘明康主席曾经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从根本上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必须积极培育和建立健康的信贷文化”。信贷文化的培育是一个渐进的漫长过程,需要经历“全行倡导——制度强化——经营管理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信贷人员自觉地在工作中诠释”这样一个过程。因此,构建良好的信贷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农发行长期地、持久地倡导和培育,着力建立“六种机制”。
  2.1 规范管理,建立科学的信贷审贷机


  信贷需求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客观上要求农发行建立一个分权集权适宜、专业分工明确、纵横相互制约的多层次信贷管理体系。信贷审批、操作各流程既要讲程序和制约,更要讲科学和专业;既要讲控制,也要讲效率;既要讲民主,也要讲问责。特别是要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信贷审批流程,逐步建立具有农发行特色的审贷分离、专业审贷、独立决策的贷款审批机构,最大限度地防范信贷审批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避免信贷决策过程中的经验主义和行政色彩。
2.2 奖罚分明,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
  农发行应根据自身实际明确信贷业务评估标准,包括业绩评估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此外,还应有明确的业绩评估程序,通过实行“按业绩取酬、凭贡献领薪”的分配制度及“赛马场上选骏马”的用人制度,运用内部利润核算、内部价格转移、市场成本和资产质量等指标,核算信贷人员的业绩并与其收入、晋升挂钩。同时,全面推行信贷责任认定和追究制度,对违规者严加追究、从严惩处,从而促使信贷人员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享其利。
  2.3 以防为主,建立系统的风险预警机制
  对于信贷风险,应坚持预防为主,因此,农发行要以推行十二级贷款分类法为切入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信贷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十二级贷款分类法将贷后管理的要求加以制度化,有助于从流量上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有助于在信贷风险出现之前争取主动。同时,还要对信贷风险进行准确的估价,早做处置准备。信贷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涉及信贷操作的相关个体,系统的风险预警机制无疑是调整和统一个体行为的有效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信贷风险最大限度地量化,使农发行内部相关个体对信贷风险的预测和评估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识、统一尺度。
  2.4 规范处置,建立系统的风险处置机制
  信贷风险具有不可回避性,银行不仅不可能完全杜绝信贷风险,而且还应当允许一定限度的信贷风险存在,这是银行业自身的经营特点所决定的,是客观的现实,也是银行经营与发展的需要。因信贷风险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原因,除非不经营,否则就会有风险;但不经营、不发展,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但农发行应以信贷风险预警为基础,对信贷风险进行全程控制、适时处置,同时,对信贷风险的处置应建立统一的操作规范,并且形成体系,使涉及信贷风险处置的相关业务都有章可循。
  2.5 树立品牌,建立现代的营销服务机制
  农发行的信贷营销应积极推行信贷品牌战略,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从“请客户注意”到“请注意客户”、从“业务营销”到“服务营销”的转变。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利用内部可控因素,对外部可控因素做出积极的动态反应,用已有的或积极创新新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系列化金融服务,即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为原则,提供客户所需要的个性化信贷服务,从而持久地赢得客户、强化客户的忠诚度、树立农发行的信贷品牌。
  2.6 以人为本,建立立体的员工培训机制
  任何文化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都是人,信贷文化也不例外。因此,构建良好的信贷文化,必须重视农发行信贷队伍的建设,重点抓好二个方面:首先是“德”,即职业道德和职业忠诚,诚信和道德的重建是信贷文化确立的根本;其次是“能”,即业务素质和学习能力,员工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才能保证信贷文化有质的飞跃。为此,一是要强化文化同化,通过感官感知型和行为感知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让信贷人员对农发行的信贷文化实现从“了解”到“理解”,直至“溶解”的文化同化;二是要加强信贷人员专业素质培训,培训应侧重于财务分析、政策解读、创新能力、市场营销及法律知识等方面,不断改善员工的心智模式、更新员工的知识结构、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研究室.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与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 尉士武 等.商业性贷款业务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05.
  [3] 湖南省银行业协会.健康的信贷文化 城商行的生命工程.中国金融网,2010.
  [4] 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文化建设构想. http://www.21gwy.com. 2010.
  [5] 毛长青.强化信贷管理 防范道德风险[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0(5).
  
  注 释:
  ①湖南省银行业协会.健康的信贷文化 城商行的生命工程. 中国金融网,2010.
  ②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文化建设构想. http://www.21gwy.com/wz/2188/a/8207/508207.html.2010.
  ③尉士武 等.商业性贷款业务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005, p36

论文网在线: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建设银行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探讨
    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研究
    人行发行“和”字书法
    对农村经济统计报表中人均收入的一点建议
    试论人口因素对农民经济收入的影响
    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
    浅析经济社会学视角下农村产业化经营对农民…
    论以发行外汇票据实行第三次国民经济债务重…
    英\美储蓄国债发行对我国储蓄国债的借鉴和启…
    英\美储蓄国债发行对我国储蓄国债的借鉴和启…
    农发行拓展商业性信贷业务的探讨
    保荐机构担任证券发行主承销商的制度缺陷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