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从战略高度科学谋划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从战略高度科学谋划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全党的一项中心工作,也是高校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高校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就必须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从战略高度科学谋划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开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从新的视角认识高校校园文化
  高校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首先要解决好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高校校园文化的问题。随着人们对文化及高校校园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化,传统意义上对高校校园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必须从新的视角认识高校校园文化。
   (一)高校校园文化是培育“四有新人”的力量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校园文化通过大学精神的培育、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营造以及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的开展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使师生尤其是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专业知识得到拓展、个人专长得到发展、优势潜能得到开发。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力,是一种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这种文化的力量对培育“四有新人”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高校校园文化是凝聚师生的纽带
   高校是广大师生员工共有的家园,是大家共同工作、学习、生活的地方。wwW.11665.COM在这样一个少则几千人、多则数万人共处的校园里,必须用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共同价值追求将大家凝聚起来。校园文化就是凝聚师生的纽带,她激发师生员工对学校目标的认同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文化的这种纽带,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她时时、处处发挥作用,将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在一起,建设大家共有的精神家园,激励全校师生员工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高校校园文化是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动力
  高校要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作贡献的历史责任,必然要更加重视文化育人,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这种文化的动力会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成才的愿望会更加迫切,渴望不仅通过课堂教育、也通过非课堂教育即校园文化的渠道,不断促进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这必然成为推进高校进一步改革课程结构、重视实践环节、注重因材施教、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从而加速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四)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
  衡量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不仅要看它的教师队伍、教学设施、学术成果、图书资料等方面的硬实力,还要看它的软实力,即通过校园文化形态表现出来的办学理念、大学精神、人文环境、校风教风学风等,也就是说,要看这所大学和它的师生员工在思想和行为上是不是有文化。而这种文化软实力,是一所大学最根本、最持久、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没有文化的软实力作支撑,学校的硬实力难以持久,要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大学也是不可能的。只有硬实力和软实力兼备且相互融通,高校的综合实力才能不断增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高校校园文化是师生民生幸福的保障
  “文化对人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内在需求、普遍需求,也是终生相伴的需求。”这种需求能否得到满足,是检验民生幸福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高校师生员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文化的需求较一般人更为强烈,对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期待,求知求新求异欲望强烈的大学生则更加如此。在精神文化丰盈、环境文化优美、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里,在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这所大学的师生员工一定是幸福的。是校园文化保障了他们的文化民生,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指数。
  (六)高校校园文化是引领社会进步的旗帜
  高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高校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社会文化,而应以积极活跃的姿态介入到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之中,对社会文化、社会风尚起辐射作用,引领社会进步。当年北京高校的大学生发出“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呼声时,全国上下热烈响应,各行各业纷纷付诸行动,便是高校校园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典型事例。“社会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进步为先导”,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旗帜。
  (七)高校校园文化是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高校校园文化是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一个窗口。高校校园文化的对外交流,是世界领域文化交融的大势所趋,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校园文化主动融入到开放的世界环境中,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展示了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高校校园文化的风采,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作出了积极贡献。作为中华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高校校园文化必将乘着建设文化强国的东风,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续发挥对外文化交流的作用。
  二、从战略高度科学谋划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还要解决好以什么样的思路建设校园文化的问题,即要从战略高度科学谋划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开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制定建设规划,科学谋划校园文化建设
  战略谋划要从制定规划抓起,即要确立符合学校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自觉、主动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应确立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之中。校园文化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要承担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必须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之中,认真加以规划,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校园总体建设以及将保障体系建设协调发展。只有“纳入”学校整体建设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提上学校工作的重要日程,认真加以谋划。
  其次,要认真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制定好规划,是科学谋划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确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这个发展目标是阶段性的,5至10年为宜。即制定通过建设应实现的目标、内容、步骤及资源配置、保障措施等。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制定的水平高,校园文化繁荣发展才能有明确的“路线图”,文化强校才能有具体的时间表。
  (二)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合力
  推动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学校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必须健全工作机制,才能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一是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工作机制。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涉及高校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高校党委必须加强和改进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形成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全校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可成立在党委领导下的、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本校的文化建设,具体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制订与实施、有关部门责任的分工与协调、全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与检查、大型文化活动的组织与落实等职能。
  二是健全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齐抓共管,是发展和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从高校的实际出发,只有建立和健全校党委、校行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落到实处。“齐抓”,是指校党委、校行政要共同担负起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自觉、主动地推动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共管”,是指校党委、校行政在事关校园文化建设全局工作的问题上,要共同研究部署、共同组织实施、共同督促检查。党政齐抓共管,才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朝既定目标前进。
  三是健全宣传部门组织协调的工作机制。高校党委宣传部是学校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部门,对全校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文化建设负有指导责任。在党委的领导下,党委宣传部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应承担组织协调的职能,负责组织协调全校党、政、工、团、学的力量,在全校齐抓共管中起牵头作用。一些高校将学校团委作为主抓校园文化建设的部门,是将校园文化狭义理解为学生文化的结果,不利于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党委宣传部应加强自身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履行好组织协调职能。
  四是健全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校园文化建设涉及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关乎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只有全校上下同心、部门分工负责,才能达到理想的成效。高校涉及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关部门”包括教务部门、学工部门、研究生工作部门、后勤工作部门、综合协调部门、离退休工作部门及学校工会、团委等群团组织,这些部门都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承担着建设校园文化的责任。他们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共同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是学校全力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五是健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校园文化是开放的文化,只有“走出去”,才能发挥辐射作用,而“走出去”需要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校园文化也应该将“高雅文化”等优质文化资源“请进来”,请宣传、文化、体育、公安、工商等部门来共同参与大学的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互相学习借鉴、共同繁荣发展的环境。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的形成,需要高校发挥主动性,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支持;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则要积极参与,将支持校园文化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学校和社会双方形成了共识,这种工作机制才能不断健全。
  (三)提高文化自觉,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的文化自觉,在于自觉地将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整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基本要求。只有提高文化自觉,高校才能全面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首先,要自觉地放在社会主义核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心价值体系建设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越来越频繁。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多样、多元、多变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学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汇最集中的场所,是文化发展变化最敏感的地方。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最根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努力做好固本强基的工作,在全校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其次,要自觉地将文化建设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大学教育不仅在于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更在于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力,这是一种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要发挥好文化的这种作用,大学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自觉地建设既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学校个性特色、更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精神,自觉地将文化影响力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课堂内外、校园的每个角落。也就是说,要大力增强文化育人的自觉性,自觉地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四有”新人。
  第三,要自觉地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的文化自觉,更体现在积极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的当今时代背景下,大学承担的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使命比以往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更应该积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更加自觉地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没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
  第四,要提高每个大学人的文化自觉。提高大学的文化自觉,必须围绕“人”来展开,从人的文化养成抓起。因为,大学的文化自觉,不但是大学书记、校长、教授的文化自觉,而应该是生活在校园里的每个大学人的文化自觉。当前,校园文化缺失的现象严重,与大学是国家文化高地的称谓极不相称。大学要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从克服大学本身、师生员工身上存在的诸多文化缺失现象入手,来培养、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文化自觉,大学的文化自觉才能蔚为风气。
  (四)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师生员工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师生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突出对广大师生员工的自由、尊严、幸福和终极价值的关怀与尊重,充分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与道德情感,强调发挥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要充分相信广大师生员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师生员工不是消极被动的参与对象,而是具有主体性特征的人,他们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确认,受到尊重,并予以充分发挥,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加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相信广大师生员工,就是相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是相信广大师生员工有智慧、有能力发展和繁荣校园文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浇灌大学文化这朵校园奇葩。只有充分相信广大师生员工,并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其次,要一切为了师生员工。国务委员刘延东指出:“文化就是经济,文化就是政治,文化就是为人民服务。”校园文化的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始终把满足师生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集中体现。重点是为学生成人成才服务,坚持文化育人,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落实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第三,必须坚决依靠师生员工。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事业,只有充分发挥和坚决依靠广大师生员工,才能取得实效。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体现,也是遵循文化建设规律的必然选择。要把依靠

师生员工落实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项具体工作,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中不断向前推进。同时,必须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尤其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把依靠师生落实到增强他们的主体实践意识上来。

  (五)改进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校园文化建设本领
  高校校、院(系)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要把校园文化建设摆在全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深入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情况新特点,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校园文化建设的本领。
  要提高学校领导的文化理论水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与学校领导文化理论水平的强弱密切相关。要提高领导校园文化建设水平,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学校的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深刻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增强学校软实力、实现文化育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强文化理论学习和文化问题研究,提高文化素养,努力成为领导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增强领导校园文化建设的本领。只有不断提高学校各级领导的文化理论水平,认真研究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高校才能从文化自觉的高度谋划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要认真研究以文化人。文化育人是通过以文化人来实现的,这是文化育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原因,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坚持以文化人,不仅要深刻认识“化”的作用,而且要在“化”字上做文章,善于“化”,巧于“化”,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文”潜移默化地在师生员工身上起作用。“化”实质上是教化,是用社会主义文化来教育人、感化人。要实现文化育人,必须认真研究以文化人,不断提高以文化人的水平。
  要大力培育文化品牌。高校的文化品牌,是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集中代表高校校园文化内涵、在校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认可度的高校校园文化标志性符号。象北京大学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样看似无形实有形的大学精神,清华大学孟二冬教授这样德业双馨的优秀教师,华中师范大学十多年如一日坚持资助贫困生上学的圣兵爱心社,南通大学一批师生员工不留姓名奉献爱心的“莫文隋”现象,这一个个响当当的文化品牌,实际上是大学的一张张闪亮的文化名片。它们对内起着典型示范的作用,对外发挥着引领社会进步的功能。大学要打造更多的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的文化品牌,并与媒体联手鼓与呼,不断提高文化品牌引领社会进步的水平。
  要积极引导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高校要因势引导,依托学校的文化资源,针对师生包括离退休人员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实行分类指导,组织开展大家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引导他们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尤其要注重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支持广大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充实精神生活、拓展专业知识,发展个人专长,开发优势潜能。
  (六)秉持崇高追求,发挥对社会进步的引领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要秉持崇高的文化追求,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发挥对社会进步的引领作用,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要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大学是传承、创造先进文化的中心,理当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高校校园文化是国家的文化高地,理应成为社会文化和社会风尚的示范者和引领者。因此,要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水平,高校校园文化就必须以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念,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模范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思想文化创造,广泛宣传具有先进文化内涵和大学文化特质且富有感染力的大学师生的先进事迹。高校校园文化只有自身立得住、站得高、建设好,才能引领社会进步,并不断提高引领水平。
  要用“四有新人”的人格魅力引领社会进步。高校校园文化引领社会进步,除靠先进文化的引导外,还要靠人,靠兼具有真理力量和人格魅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广大师生。首先是靠在校的师生,不论是当年舍身救人的第四军医大学的学生张华,还是近年涌现出的与癌症顽强战斗、在指导学生论文中走完人生历程的南昌大学教授石秋杰等先进人物,他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给整个社会以极大的影响。其次是靠已经毕业的学生,他们通过大学的学习,心灵得到净化,文化人格得到培育,走出校门后再去影响别人,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生群体15年资助病逝同学的双亲,便是其中突出的典型。大学年复一年地培养出更多的这样的“四有新人”,高校校园文化便能不断地引领社会进步。
  要提高用精品力作引领社会进步。当年,发端于南京大学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一篇论文,在神州大地尤其是沉寂的思想文化界起到了振聋发聩的效果,是大学用精品力作引领社会进步的典型事例。而今,高校校园文化要提高用精品力作引领社会进步的水平,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使这些思想文化成果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坚持中国特色,只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才更能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要坚持解放思想,努力开拓学术领域,形成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思想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杨新起 [标签: 战略 发展战略 战略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历史嬗变
    我国文化产业中的版权管理战略设计
    校长应提升文化兴校的战略规划能力
    谈谈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国际重要首都城市与北京文化战略比较分析
    论做强文化产业是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重…
    提升民族文化竞争力的战略与对策
    战略文化论坛
    从国际文化发展战略看中国文化安全
    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战略招聘体系初探
    文化强国的战略思考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城市化战略与路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