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大学发展的战略使命

校园文化建设——大学发展的战略使命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文化实力构成了复杂国际环境中国际竞争的四大砝码。大学校园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重要支撑。
  
  一、关于校园文化的几点认识
  
  (一)校园文化的提出与发展
  文化的产生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文化创造的主体、对象以及一定的文化创造得以进行的手段与环境。学校由特定群体组成一个社会系统,构成了文化创造的主体,学校的职能决定了学校从事文化活动的独特对象,学校的运行机制营造了文化得以产生的独特创造手段和环境。所以说,学校自其成立就孕育着文化并在其发展中实践着文化、积淀着文化、创造着文化。文化是伴随着学校产生、发展的一种客观存在。但是,“校园文化”作为理论概念却是于20世纪80年代由我国教育实践工作者首次提出的。
  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第十二届学代会,几位竞选学生会主席的学生不约而同地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竞选旗帜。“校园文化”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并引起了校内外的普遍共鸣和和强烈反响,校园文化建设热潮也在全国迅速展开。WWW.11665.com华东师范大学率先举办了首届“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活动;而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复旦大学等相继推出以建设校园文化为宗旨的文化艺术活动;与此同时,以各校学生会、学生社团以及学生个体为主体的各种类型的文化创造活动出现了高潮。[1]
  实践的发展呼唤理论的产生与指导。1986年5月,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部召开了“校园文化理论研究会”。同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发起了“上海市高校校园文化专题研讨会”。同月,在全国学联会议上,“校园文化及其建设”为团中央和全国学联代表所肯定,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被写进正式文件中。1990年4月,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团中央宣传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首届全国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开创了校园文化研究的新局面。会后,文化部副部长、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长高占祥任主编,将会议论文结集成册,出版了《论校园文化》一书。[2]校园文化研究逐步走上理论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道路。
  
  (二)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
  1986年10月,沈辉在《青年研究》上发表了第一篇讨论校园文化的论文《校园文化浅析》,同年12月又在《上海青少年研究》上发表了《校园文化的特征、功能与建设》。时至今日,随着文化功能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日益彰显和人们文化意识的日趋强烈,学者们对校园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文化的复杂性决定了作为亚文化的校园文化在产生、发展、变迁、融合、超越过程中成就了深刻的内涵。因此,单就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这个学科体系研究中最为基本的问题学者们都没有达成一致的、明确的共识。综合学者们的研究,存在三种较为普遍的观点:一是狭义上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课外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开展各类文学、艺术、体育活动,从而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道德情操和审美观点。二是广义上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了学校的科研设备、教学内容、校容校貌、规章制度、价值观念、精神氛围等。三是折衷论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范围内,在长期育人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3]
  笔者认为,对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把握:从社会学角度,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从文化学角度,校园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从哲学角度,校园文化与外部社会大文化和内部主客体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从空间结构角度,校园文化包含载体层(物质文化)、外显层(行为文化)、中介层(制度文化)和内隐层(精神文化)。
  
  (三)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
  随着校园文化研究的深入,又有学者提出了一个与校园文化十分相近的概念——学校文化。有的学者认为二者相同,没有区别;有的认为二者应该严格区分;有的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的认为应该用学校文化的概念取代校园文化。
  校园是一个地域概念,学校是一个组织概念,校园文化侧重校园这个区域内所呈现的文化风貌,学校文化强调学校文化精神和使命的确立。二者思考问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文化的实质是人——产生于人、发展于人、施用于人、受制于人,并且不同的群体拥有不同的文化。校园文化也好,学校文化也好,都是属于学校范围内这一特殊群体的,因此,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本文仍沿用校园文化的提法。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使命、主体和建设方向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使命
  高等教育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承文化、创造文化的重大职责。在时代背景下和新的形势下,从学校这一角度审视大学校园文化已经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必须从更高层次、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充分认识时代赋予大学校园文化的艰巨责任和重大历史使命。
  1.凝练、传承、发扬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历来以悠久而丰富的文化著称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华民族幅员辽阔的大地上,勤劳、智慧、勇敢的华夏儿女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在改造山河、改善生活的不懈奋斗中,创造了包蕴中华民族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灿烂文化。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支撑和推动力量。“大学是民族灵魂的反映”。[4]大学校园文化应以凝结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明、发扬民族文化为己任。大学校园文化要大力挖掘、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选择、规范、整合时代文化。大学已经走出了昔日的“象牙塔”,逐步走入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鼎足而立的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面对当前这样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处于先进文化、落后文化、有益文化、腐朽文化同时并存的情景下,置身于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相互交织中,大学决不能急功近利,决不能随波逐流。如果大学也丧失了对复杂文化思潮的选择、规范和整合功能,就再也没有一个更为理想的社会机构可以承担如此重大的时代使命了。大学是独立思考的中心,大学是批判的中心。大学是以探索、追求、捍卫、传播真理为目的,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公共知识分子为主责。因而,大学校园文化负有选择社会价值观念、规范社会行为、整合文化意识形态之使命,从而推动社会文明发展。

  3.倡导、发展、引领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社会文化事业保持生机、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大学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大师云集,学者荟萃,为科研、技术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所以说,大学无时无刻不实践着创新;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大学校园文化要保持自身文化形态的特殊性和文化群体的人文本性,就必须承担起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使命,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是高等教育当前的主旋律,所以说,大学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创新;大学是提供社会服务的能量源,大学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学术成果和人才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不仅依靠科技、知识的力量推动社会的改革,更辐射出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的前进,所以说,大学无时无刻不引领着创新。大学校园文化以倡导、发展、引领创新文化为使命,不仅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
  对大学校园文化使命的分析最终要探寻到谁是担当主体这一问题。许多学者将教师和学生认定为校园文化的主体,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大学的管理者和后勤服务人员在校园文化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管理者。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机构只有依靠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体制才能走上长久发展之道。现今的管理科学提倡人性化,文化治校是大学管理的最高境界,体现了柔性的人本理念。大学的管理文化中以校长文化最为突出。陶行知曾指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个学校,首先要评价它的校长”。校长的教育思想决定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校长的科学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大学的文化管理体制,校长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体现大学的文化品位,校长的革新意识引领大学的文化发展。丰厚的管理文化和校长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支撑和规范作用,管理者在大学校园文化中具有勿庸置疑的主体地位。
  2.教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有一支具有丰厚文化修养和高尚师德品质的专业教师队伍。首先,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直观反映;其次,教师对人类文化成果进行筛选,通过传道、授业、解惑,使人类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绝,从这一角度看,教师在校园文化中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再次,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对整个校园文化都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教风是教师在大学校园文化中主体地位的充分反映。教风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群体心理定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势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倾向。教风综合体现在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方式等方面。
  3.学生。学生是学校教育实践过程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对于以人才培养为重要职能的大学来说,学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一方面,大学生富于批判精神,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在追寻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丰富着校园文化;另一方面,学生的文化素质向来是衡量学校文化品质的重要尺标。学风是学生在大学校园文化中主体地位的充分反映。学风是一所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稳定性的态度和行为。优良的学风包括自觉的学习态度、稳定的学习情绪、创造性的学习方法以及愉悦的学习心理。
  4.后勤人员。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是师生学习、生活得以有序进行的必要支撑。后勤人员是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己任的后勤人员,构成了大学校园中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淀了共同的服务理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等,形成了独特的后勤文化。随着高校后勤集团化改革,在后勤集团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这使得大学后勤文化带有明显的企业文化性质。所以,大学后勤文化以其独特的品质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保障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
  
  (三)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向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民族团结和统一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是一个中性词,在大学校园文化的领域上,先进、积极、健康的文化不去占领,落后、萎靡、腐朽的文化就会侵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中国的先进文化,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实现对先进文化的追求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体现在六个方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就要不断地提炼这六种特性:[6]
  一是科学性。一种文化只有在客观地反映人类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真理性认识的时候,才具有先进性。当代最前沿的科学思想具有先进性,是因为它们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能够帮助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开辟了不断认识真理的道路。 
  二是时代性。先进文化是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要求的文化。它反映时代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体现时代的特征和精神。任何落后于时代甚至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文化都不具有先进性,只能是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三是民族性。先进文化是体现民族性的文化:一方面,先进文化总是代表一个民族的根本利益,反映民族振兴要求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先进文化必须是继承了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凝结了民族文化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的文化。
  四是开放性。当代先进文化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融合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一切优秀思想和文化成果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仅使世界充满活力,也使不同文化相互激荡,从而使先进文化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
  五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先进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先进性的关键就是要体现时代潮流和趋势。时代在变,先进性的内涵也在变。与时俱进是先进性的根本品质,是先进性的活的灵魂。先进文化是对社会发展产生持久的积极推动作用的文化,它荟萃一切优秀历史文化,升华时代精神,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结晶。
  六是和谐性。和谐标明了文化的内容及其价值取向,它包含对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包含对社会发展的总体认知和评价,包含对社会发展的实践取向和制度构建。和谐的思想理念,是人类精神进步的产物,是数千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理想,自然具有进步的性质。
  
  三、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
  
  时代赋予了大学校园文化比以往更为重大的历史使命和价值预测,给大学校园文化注入了更为广阔的内涵,在建设实践中,必须着力提升大学校园文化的层次、品位和境界。
  
  (一)挖掘大学校园文化的塑人、凝聚、引领价值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文化都有教育的涵义,指对人格的塑造,品质的培养,素质的提升。人的成长是内外因素起作用的结果,而文化的力量兼具了内外两方面的作用,它通过外在的熏陶使沐浴其中的人将文化所包含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道德风尚等内化为个体的主观意识形态,增进了对文化的认同,达到塑造人的目的。文化的这种塑人功能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一旦完成,却会产生巨大的、持久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心灵的黏合剂,它可以使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校园人对学校产生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种无形的力量体现在提起学校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上,体现在对学校声誉的自觉维护上,体现在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精、气、神上。充分挖掘大学校园文化的凝聚价值,是推动大学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
  大学校园文化的引领价值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对内,大学校园文化要形成一种导向,引领校内师生员工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对外,大学校园文化要确立一种风尚,摈弃落后的、腐朽的、低级的、庸俗的文化,引领大众追求先进的、有益的、健康的、高雅的文化。
  校训、校歌、校徽对发挥大学校园文化塑人、凝聚、引领价值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校训是大学精神的凝练,是大学品质的映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校训是“诚、朴、勇、毅”。所谓“诚”,就是诚实不欺,讲求信誉,做人处事诚实。也就是要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的事业,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以诚为本,为人为学,诚心正义,诚信待人,修齐治平。所谓“朴”,是指纯朴、朴实、朴素。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对故土、对现实的一种积极情怀,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所谓“勇”,代表勇敢、无畏、敢为天下先和不怕失败、不畏强暴、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也有“勇气”、“创新”、“攀登”、“进取”之意,暗含强健体魄涵义。所谓“毅”,就是指毅力、坚韧、坚毅,意为具有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与意志,做到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不为暂时的失败所屈服,是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诚、朴、勇、毅”四字校训,以“诚”字起首并以之为核心,又结合本校“农”的特色,同时有追求科学、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健康向上的精神,它深深砥砺着学校一代代学子的人格品行,激励着一批批师生不断进取。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当年,西南联大的校歌唱出了联大师生忧国忧民、悲愤难已的心情,唱出了发奋图强、报效祖国的壮志;“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清华大学的校歌唱出了学校的赫赫光辉、独树一帜,唱出了学子的远大抱负、卓尔不群;“看霞染渭水,听凤鸣高岗,教稼圣地培育英才栋梁,西部开发,科教奠基,天降大任我们承当,继往开来,跨越梦想,托起中国农业明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校歌浓缩了学校悠久的历史,唱出了学校光荣的使命,激励了师生昂扬的斗志。总之,一首好的校歌是学校光荣传统和核心精神的提炼,是优秀校园文化的彰显。
  校徽是学校的物化标识形象之一。设计精良、蕴意丰富的校徽是学校精神的象征,地位的体现,价值的折射,形象的展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校徽由大圆环、中文校名、英文校名、内圆环种子构形及内部两排上升的螺旋图案构成,其设计可谓是独具匠心。dna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因小麦育种而闻名于世,两条螺旋向上并排的遗传物质dna链,代表闻名于世的小麦,体现了本校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特点,表达由教学和科研院所合并组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传承农业文明的重任,肩负解决广大民众赖以生存的粮食问题的历史使命。两条dna链图案又构成排向上的树木,代表林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办学思想。同时,链形又像上下翻动的水波,是多向调节水资源的水利。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追求完美品德的写照。而被dna链包裹的一颗金色种子是在校学生的形象。金色年华的学生,是明天世界的主人。
  
  (二)凸显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追求个性、铸造品牌、彰显特色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在要求,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特色,就要坚持三结合原则:与本校传统相结合,与学科文化相结合,与区域文化相结合。
  1.与本校传统相结合。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建校背景和发展历史,它们不仅代表着学校的过去,也铺垫着学校的未来。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通过对校史、传统的研究和宣传,可以极大地增进师生员工对学校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其心理归属感和培育其对推动学校建设、发展的热情。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本校传统相结合是营造文化厚重感的必要途径。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占东北,西北连年荒灾,有识之士发出“建设西北”、“开发西北”的呼吁,国家提出“兴学兴农”,着手筹建西北的教育事业。著名爱国人士于右任先生、杨虎城将军选址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杨陵,于1934年4月20日成立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我国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正式成立。这就是今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诸多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在校执教和从事科学研究,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积极致力于国家农业生产第一线,他们铭记学校光荣历史,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优良传统,在各自领域为我国的农业科教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2.与学科文化相结合。学科文化植根于学科,每一学科都有一种知识传统和相应的行为准则。这种知识包含特定的理论、方法论和专门的技术。每门学科的成员拥有共同的信念,拥有自己的符号系统、价值观念、学术精神等,这些正是学科文化的组成部分。[7]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本校优势学科的学科文化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扬本校优势学科文化,增强学校文化的特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所在地杨凌,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学校在传承和发扬农业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农学学科文化,积淀形成了“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的独特学校传统。学校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以推进中国干旱半干旱农业发展为己任,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是我国目前农、林、水学科发展最为完备的高等农业院校。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越来越小,但以高、精、尖技术武装的现代化农业仍然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农业文化孕育了华夏儿女的勤、智、善、美,农耕文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因此,学校要在学科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坚持突出农学学科文化,结合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不断推进自身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
  3.与区域文化相结合。区域文化是指处于一定区域内的群体,在区域某种历史、社会、人文背景熏陶下,长期形成、发展起来并日趋稳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区域文化是区域特色的表征,大学校园文化与所处区域的文化有相互呼应的内在联系。坚持与区域文化相结合,是铸就大学校园文化特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发挥大学对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区域精神是区域文化的核心,坚持与区域文化相结合,就要在大学校园文化中大力提倡区域精神,增强认同,凝聚人心。2007年4月18日,荣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带着他的“杨凌精神”重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振声院士认为“杨凌精神”一是心系黄土高原;二是扎根黄土高原、扎根大西北;三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并为政府提供咨询、为农民提供服务。正是由于杨凌精神使虞宏正、石声汉、辛树帜等杨凌第一代科学家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扎根杨凌,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正是由于杨凌精神,使杨凌第二代科学家把科学研究更好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正是由于杨凌精神,更多的青年才俊聚集到“中国绿色硅谷”——杨凌,高举“农科教统筹,产学研结合”的大旗,使这个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焕发出勃勃生机。结合时代发展,“杨凌精神”可以进一步凝练为:心系杨凌,热爱杨凌,贡献杨凌,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要保持的特色、高唱的旋律、坚守的旗帜。

  
  (三)从环境建设向文化建设的提升
  环境是一所大学得以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许多大学都将校园环境建设作为彰显学校实力的基点。但是,大学环境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而必须加重文化的砝码,使之成为大学文化的有力载体,凝聚大学文化的精髓。要实现从环境建设向文化建设的提升,就必须树立一种“大文化”的观念,这种“大”体现在四个层次:大楼、大师、大树和大气。
  1.大楼——大学校园文化的物质根基。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藏书丰富的图书大楼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设施先进的实验大楼可以孕育勇攀科学高峰的进取精神,整齐清洁的宿舍大楼可以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错落有致、风格清新的楼群可以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大楼是一所大学现代化的体现,是科研实力的代表,是功能完备的象征,是校园文化孕育的载体。
  大楼的建造要体现学校的文化品位,营造厚重的文化氛围。这就要求在进行规划设计时,既要讲究经济适用,又要达到质量标准;既要功能齐备完全,又要布局合理;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开拓创新;既要满足现今的要求,又要考虑到学校的长远发展;既要体现出独特的设计风格,又要实现整体上的和谐感。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学校建设中过于追求建筑物的现代化,讲究气派,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给人一种突兀和不协调的感觉。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大师张锦秋女士在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中国古典建筑及园林美学特色》的报告时指出,天人合一、虚实相生、时空一体及情景交融是空间艺术的最高境界。因此,在“大楼”的建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与学校周围的大环境协调;二是与学校整体环境和其他建筑协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注意节能;三是要将学校的传统、文化气质、精神风貌融合到大楼的设计风格之中。
  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等七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合并建校的9年间,学校领导始终将学校环境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学校先后兴建了藏书205万余册的图书馆、标准化的学生公寓、功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馆、国内最大的农业科技博览园,并力求在合并的基础上形成和谐有致的风格,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凝聚学校精神力量搭建了有力的平台。2.大师——大学校园文化的精神支柱。1931年,梅贻琦在上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说中提到:“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此后,清华大学聘请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知名学者,一时间,清华大学的教授阵容之强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大师的作用不仅在抗日战争之前国家形势相对平静、学校物质条件较好的清华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在抗战的困难时期,物质极其匮乏、根本不存在“大楼”的西南联大也起了极其辉煌的作用。
  本文认为,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地分析梅贻琦先生的“大师论”。在当时那种国难当头、动荡不安的时局下,根本无法保障学校的物质建设,所以,梅老先生的话并非旨在否定“大楼”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而是强调“大师”作用的超物质性,为的是提升高层知识分子在学校建设中的地位,挖掘大师所蕴藏的巨大潜力。随着时代的变迁,纵观当前世界大学,但凡名校都十分重视硬件设施建设。设备一流的实验室、环境优越的校园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良好平台,片面理解梅老先生的“大师论”,一味否定建造“大楼”,只会使我们输在世界竞争的起跑线上。
  当然、物质建设只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基础,师资力量才是学校建设的关键,而“大师”更成为学校的支柱性力量。“大师”不仅是学养上的名师,在专业领域取得了高深的造诣,更是人格上的名师,有博大的精神境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学术自由、宽宏大度、安贫乐道、科学求真”的蔡元培是一代大师,“一不做官,二不发财”、“直到战死为止”的马寅初是一代大师,盖世奇才陈寅恪、学贯中西的吴宓、闻一多、朱自清……大师身上体现着无欲则刚的境界,体现着有容乃大的气魄,体现着超凡脱俗的气度,体现着卓尔不群的风采。正是由于大师,才有了大学精神活跃的源头,才成就了大学独特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底蕴。国力的提升保证了学校建设的经济投入,但大师的养成却非一朝一夕之事。正可谓,大楼易建,大师难求。
  3.大树——大学校园文化的气宇彰显。所谓名校,走进校门就应该看到几棵擎天的大树,郁郁蓊蓊,遒劲苍凉,兀然撑起校园的一片蓝天,以它浓得化不开的繁枝绿叶荫庇莘莘学子,彰显着校园厚重的积淀与儒雅的风度。[8]
  一所大学不能没有大树。大树是校园文化积淀的历史见证,它的每一寸生长,都追随着学校一个个前进的脚印,大树与校园文化共风雨,同生长;大树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指向,抽枝散叶,生生不息,大树的顽强预示了校园文化繁荣的生命力;大树是校园文化精神境界的映射,它的每一片枝叶都沐浴着校园文化的气息,凝聚了校园精神的精髓;大树是校园文化气度的展示,它的宽博豁达,它的超凡脱俗无不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儒雅和厚重;大树是校园文化品质的呈现,它的根深叶茂,它的伟岸挺拔,象征了校园文化的广博和深刻。
  没有大树的学校是一所没有历史的学校。历史,奠定了大学在公众心目中的分量;历史,酝酿了学校师生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历史,成就了学校光荣传统的源远流长;历史,营造了校园文化的厚重氛围。参天大树是学校历史的最好见证。没有大树的学校是没有生态意识的学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首先要求人类要树立生态意识。遮天蔽日、郁郁葱葱的大树是沟通人与自然的桥梁,置身于被大树环抱的校园有利于生态意识的养成。没有大树的学校,缺乏环境育人的氛围。“借山光以悦人性,借湖水能静心情”,环境对人的心理机制、人格品性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大树可以提升人们的视界,净化人们的心灵,开阔人们的胸怀,是发挥校园文化环境育人功能的得力之物。没有大树的学校,缺乏一种学校精神的象征。大树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作为一种物化的形象存在于学校师生的心目中,因为其高大、挺拔、伟岸、繁茂,它被人们赋予许多拟人化的特质,往往成为某种品质的化身或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深深印铸于校园人的心灵。
  4.大气——大学校园文化的至高境界。大学应该有一种大气,这大气是一种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气度,是一种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是一种面向未来、开拓进取的创新之气。
  回顾历史,中世纪不少大学正是以学术自由的氛围孕育了新思想,创造了新文化,培育了大批的文化巨匠,从而加快了西方文明的进程。在我国,正是由于蔡元培先生以学术自由、兼容并蓄为原则对北大进行改革,才使得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新的历史形势和时代背景下,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加深,大学应以培育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的文化氛围为己任,以一种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开展与世界的对话和交流,加强对各种文化思潮的批判和借鉴,使我国文化焕发出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大学的大气不仅只是一种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气度,还要有一股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正如中国人民大学百家园内悬挂的一幅对联所说:“会中外学术有容乃大,凝古今正气无欲则刚。”大学是坚持人类道德风尚、文化希望、科学理想之价值使命的重要场所,再也没有其他社会机构能够取代大学而承担探求真理、弘扬正气的文化重任了。正如有人所言:大学不仅应该是人类智慧的大脑,人类思想感情的宝库,还应该是人类照亮黑暗、驱逐愚昧的良知和火把,是反映时代的脉搏和人间喷薄而出的浩然正气,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胆识、勇气、志向和智慧。

  大学的大气还应该是一种面向未来、开拓进取的创新之气。开拓和进取,创造和升华,是文化发展的永恒探索主题,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文化前进的不竭动力。大学校园文化如果没有着眼于未来的精神,如果没有开拓进取的魄力,如果没有创新的气质,就不能成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策源地,就不能在引领社会文化发展反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从一般校园文化建设向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跨越
  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制度体制为一体的文化形态。建设和谐文化,是我们党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意义。和谐文化是对实体文化性质、特点的描述和价值的判断,因此,校园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建设和谐文化 巩固社会和谐和思想道德基础》一文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持续不断地推进和谐文化建设。[10]
  大学以人才培养为工作重心,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应以和谐文化为指引,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和谐价值取向的统领下,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落在了人的全面发展上。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做出的客观选择。素质包括业务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11]业务素质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文化素质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培养的根本内容,身心素质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从重知识到知识、能力并重再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体现了教育思想的两次飞跃。高等教育要想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推进和谐文化的构建,就要通过校园文化“人文化成”的强大功效,大力贯彻“四生”教育,即生产教育、生态教育、生活教育和生命教育。
  通过生产教育,向受教育者提供可供选择的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教育资源,使其拥有雄厚的知识储备,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获得符合科学原则的智能结构,塑造受教育者完整的科学精神,为其进入社会做好充分的职业知识准备。
  通过生态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使其树立生态意识、讲求生态伦理,认识到发展生态产业和在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当中兼顾生态效益的重要性,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通过生活教育,塑造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使其具备独立、创新、敬业、诚信等精神,具备应对各种挑战、安身立命、待人处事的基本素质,学会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都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合作共事,从而满足现代生活和现代文化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和约束受教育者的本能冲动,使其摆脱个体性和随意性,认识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感受生命的幸福,涵养生命的情感。引导受教育者确立积极上进、自我和谐的生活目标,培养乐观、豁达、进取、坚韧的心理品质,养成健康和谐的心理素质。
  大学校园文化既是重大理论,又是重大实践。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从理论上深入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发展规律,指导实践的发展,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深化,实现对理论的升华。不断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并将文化立校、文化治校、文化兴校作为新时期大学发展的战略使命来推行。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王革 [标签: 发展战略 战略 建设银行 战略目标 企业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媒体在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及对…
    文化自觉:通往当代中国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历史嬗变
    文化社会与公共创意
    论我国食品企业文化建设中社会责任的渗透
    诚信文化与两型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理路
    文化大发展背景下县区级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拓…
    多元文化视野下边疆和谐社会的构建
    用爱和社会责任筑牢企业安全文化根基
    中国建筑:打造文化引领型的社会责任模式
    检察文化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动作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