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计算机应用论文   计算机理论论文   计算机网络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软件工程论文   操作系统论文   通信技术论文
回归本源的“激活”:春来草自青
"激活——发现——引领"教学模式是我校语文组的国家级课题,现在已经向其他学科辐射,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一教学模式告诉我们,"激活"是教学的首要步骤,"激活"后有"发现","发现"经"引领"后使"前经验"再度被激活。激活"前经验"的目的其实就是不断接近的文本的"意"或者"本源"。"激活——发现——引领",这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有机循环。
  在教学实践中,课题实践者在"激活"环节下了不少功夫,但实践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笔者认为,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操作层面、教学形式和手段上有下功夫,但忽略了操作的可能性,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忽视了文本的"本源"。因为"激活"本身不是一个策略和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不断追问,不断接近文本"本源"的过程。"传释"理论在把握文本的"意"上与"激活"回归本源上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一 "传释"理论的"意"与"激活"的无限可能
  在本文中,我把学生学,老师教(当然老师也在学)换作"传释"的提法。
  "传释"理论提于叶维廉教授《中国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7月北京第一版)。理论系西方由解释圣经发展而来。其兼及作者的传"意"与读者的释"意"之间互为表里又互为歧义的复杂关系。他认为"意,是指作者用以散发多重思维或情绪,读者得以体验这些思绪或情绪的美感活动领域。""意,实在是兼容了多重暗示性的纹绪,……,都是指可感而不可尽言的情境与状态。"(《中国诗学》,叶维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4页)我们探讨"教""学",那就意味着探讨作者的传"意"和读者的释"意"。wWw.11665.coM
  传释理论认为"释意"意味着对所传的"意"的初识和读者因人际、物际、时空等因素离合而引申的重新架构,以及"架构"之"再架构"。
  表现在具体阅读中,这种活动显现着巨大的灵活性。架构可组性让读者与文本建立了一种自由的关系,其间潜孕着巨大的冲突与张力,时间、空间、物象、人事的变幻异彩纷呈。其间关系应当是若即若离,开放的,不定位,不定向、不定义的。
  所以,阅读是一种非常自我,非常个人化的行为。面对同一文本,不同时代,不同际遇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解意,释意,就是同一读者在不同际遇中也会有不同的释意。这也正是"激活"理念的价值所在。巨大的张力与灵活性为"激活"提供了无限可能。
  二 "传释"理论中对"意"把握的局限性与"激活"的多元有界
  正如前文提到的,"传"与"释"是不定位,不定向,不定时,不定义的。实践中,"传释"活动中确有"客观、标准"的诠释,但那是受限于历史的某一种认知倾向而存在的,这种倾向可能根植于为其价值理念得以巩固而形成的垄断意识。实践与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垄断意识的局限性。
  1.传"意"的不确定性。
  (1)作者的传"意"可能并非原"意"。作者的"意"源于其观其感。一个人受生理的认知限制,他不可能全面观、感外物或内心,故所得之意是多重"意"的组合,其"意"除原"意"外,定然有许多继起"意"。郁达夫创作《故都的秋》,除其自身深切观感北国之秋产生原意之外,还不可避免地受传统文化对"秋"的解读、认知的影响。朱自清状写《荷塘月色》"意"也转不定:由摆脱白天烦恼、心情解放到心理自由--想起南朝的男女采莲嬉戏。
  (2)诉诸文字之初,作者可能只有一团强烈而不甚明确的"意",但随着创作的展开、深入,其"意"可能就产生了变化。一方面会出现"无以名状"的窘境,作者就会迁就"状"而增减修改原意。另一方面,语言本身无限"意",又可能会激发新的意象,促使作者再创新"意"。妥协与创造在这里势必篡改原"意"。
  2.释"意"的不确定性。
  (1)作品诞生之后,只是一个存在。它可以不依赖作者而不断与读者交往,交谈。作品完成之初,可能有某种确定的意向性,但"意"依赖的文辞、物象会在流传中引发更广的意义网。如此,作品呈现的文"意"自然就有了再生"意"的介入,而形成新"意"。
  (2)诠释者诠释状态的不确定性。前文已述,此不赘述。
  3."标准""客观"制定者的不确性。
  制定标准、客观的人,其立场、品味也直接影印在"确定"行为上。确定"标准""客观"的立场是暂时的。确定标准的时间节点是"现在",是将来的"现在",将来怎可受静止的"现在"限制。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确定为"青年一代一定会战胜腐朽落后的势力",把《孔雀东南飞》的"意"客观化为"封建家长制"。放在如今观

念日新月异的释"意"者面前,其荒谬性自不待言,明显带有"标准""客观"的粗暴而漠视"传释"规律。
  当然,作品作为传"意"媒体,其意真的完全"不确定"不标准"吗?传释完全可以不定位、不定时、不定义吗?显然也是不尽然的。虽然我们承认它有高度的"灵活性",但作为一种语言,它自然无法完全超脱"理路"。这本身也存在悖论。
  体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面对激活后的阅读行为——释"意"时要把握一个原则——多元有界。毕竟,对《红楼梦》的一千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而不能是一千个哈姆莱特。
  三 回归本源的文本细读与激活释"意"
  笔者所述文本细读,既指向老师也指向学生。细读,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激活手段。
  用细读姿态解释文本、直面文本,激活文本本身,也为用这种理念激活阅读主体的"前经验"。这里面的"前经验"包括解读的姿态,解读的经验,解读的智慧、解读的动机,解读的情绪,更包括解读主体的文化底蕴,思维方式,人生阅历,人格特征,学识修养,审美情趣。
  那么细读的手段是什么?
  当然有一些具体技术:从"知人识世入手,从结构入手、从表现入手,从体裁入手。但这些手段存在误区(前文已述)。笔者认为要解决的是细读的"那个人"而不是细读的行为形式。只有"眼睛""理性"在场的解读是低效的,有"生命"在场的细读才是高效的。细读本身不是一个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细读主体自觉的问题。真正能激活细读的是让阅读主体"前经验"丰富,并自觉调动"前经验"付诸实践于解读中。
  教学实践中,要关注以下三点:
  1.回归文本。文本细读首先应让文本返回到原初状态,也可以说是"裸文"、"自文"。我们有一个提法——钻研教材。笔者认为,这里已经有一个先在的限定:文本是教材,它依赖于教参。文本就已然被异化、窄化、浅化为一种工具,而严重排斥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言语的存在。它是教材,更是文本。我们不能下意识解读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步骤"。
  2.实现对话。很多课堂很精彩,全员参与,不乏孜孜不倦,循循善诱,也不乏平等主、民主,不乏操纵自如的对话策略和技巧。但一堂课下来,师生并无多大收获,只是"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力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甚至人为地制造难点,自我迷惑。"(孙绍振:《名作细读》,第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
  实现对话,需要语文老师用自己的言语经验、言语感悟、言语智慧、言语人格与文本对话,将文本内化为生命的独特感悟再与学生的言语生命对接。这才是有效的细读。
  "孔乙己"身边的人为何以他为乐?焦母与刘兰芝的斗争谁胜谁负?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最终将恨推向了唐玄宗"重色""倾国"吗?道家理论的无端无崖、视限消解透着怎样的哲学观?这些都依存于有生命参与的对话,而不是空洞的形式、技巧。
  3.指向表现。着眼于字词所呈现的表现力,不做各种各样看似堂而皇之却无实际内容的架空、贴标签似的分析。如面对"比喻",不是发现它并用诸如"使句子更生动"的空洞分析来敷衍。"日暮苍山远"一句应着眼于在"日暮""苍山"二者合一所构建的色彩图像:风雪之黄昏,日色之惨白,冬日江南山色的青暗,使平时触手可及的山脉变得若隐若现,即"远"。
  激活释"意"者即阅读者手段众多,有诸如朗诵、音乐介入、讨论、……,但再高明的手段也只是策略、技术层面的问题。失掉本源,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通过文本细读来追流、溯源,就让技巧、手段有实施的可能性。
  禅宗里有一则公案。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答:春来草自青。
  激活,作为课题的重要环节,实践操作中千头万绪,但笔者认为抓住本源,定然"春来草自青"。
  • 上一个计算机论文:
  • 下一个计算机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回归 激活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回归本质的电子商务迈入2.0时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