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美术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艺术理论论文   影视论文   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   声学论文
《了不起的盖茨比》改编视阈下的艺术语言

《了不起的盖茨比》改编视阈下的艺术语言

  弗朗西斯·司各特·基·菲茨杰拉德,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的商人家庭,曾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征召入伍,退伍后在工作之余致力于文学创作。此后20年间,菲茨杰拉德发表了《此岸天堂》《姑娘们与哲学家们》《爵士时代的故事》《夜色温柔》《最后的大亨》等各类长短篇小说。他创作了一系列迷惘、热情、如诗如梦的“爵士时代”人物群像,表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年轻人个体梦想与时代梦想的幻灭,是美国“浮躁的20年代”的代言人、今天“已成为和海明威、福克纳比肩齐名的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小说家”[1]。
  1925年菲茨杰拉德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出版,确立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部中篇小说以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通过尼克·卡罗维的叙述,以杰伊·盖茨比为主人公,展开一幅工业化进程中的美国中上阶层的剪影画卷,描述了当时上流阶层的虚伪自私和专横混乱,同时为读者展现出一个纸醉金迷而又浮躁虚幻的大时代图景,将追求自由、理想、个人奋斗的梦想失败与主人公爱情美梦的幻灭结合在一起,深刻表达了“美国梦”的覆灭主题。小说的笔调既热烈又冷静,类似绘画“印象派”的表达手法,风靡一时。
  由于小说充满张力的故事性与带有强烈特色的时代感,自作品面世以来就一直受到电影人的青睐,小说出版的第二年就被转拍成了电影,由奥斯卡影帝沃纳·巴克斯特代言。WwW.11665.com此外,1949年、1974年与2000年,这部作品也先后被搬上了大银幕。根据最新报道,预计2013年由好莱坞巴茨·鲁赫曼导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电影版本也即将上映,该作品一直受到电影人的关注与青睐。在这一系列电影作品中,1974年版本和2000年版本都是目前可见的较为写实之作,其中1974年由马卡尔维茨导演、著名演员罗伯特·雷德福担纲主角的版本,更以丰富的写实细节、精确的演员表达、巧妙的编剧构思成为翻拍系列中的经典。
  一、影视艺术语言的表达特色
  影像是最直观、最能表现事件与情节的艺术手段,如果要将文学作品成功地搬上电影银幕,就需要舍去很多原著中理想性的空间,并在有限的时间长度中为观众带来一整套艺术体验,将故事情节与人物个性更快更直接地展示给观众,并完全不会给观众带来接受障碍。正如卡罗尔在《电影的力量》中所说,“画面表现与文字表现不同,只需要简单的学习,就可以完全欣赏其中的美感。”[2]德国戏剧家莱辛把艺术分为两类:诗和绘画,前者为时间艺术,后者为空间艺术,“混淆诗与画的界限将会导致诗与画迷失各自的本性”[3]。
  进入20世纪,电影的出现使艺术形式能够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充分展开,解决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之间的界限问题,并兼具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的双重表现力,克服了文学在空间方面和绘画在时间方面的表达缺陷。而影视语言的表达也由此成为文学语言和造型语言的有机结合体,作为所有影视作品的叙说工具,为现代艺术手段开辟了一个新篇章。现代电影3d技术的产生,更是达到了影视艺术表达的极致,可以突破想象极致,将观众完全安置于一个分外逼真、凭空创造的“真实”世界。
  与文学语言不同,影视语言表达的优势在于能够将故事情节与人物个性更直接、更全面地展示给观众。相比文学语言,人类心理的描绘是影视表达的一大难题,文学艺术可以将人物深层次的心理活动进行剖白,但影视语言就很难表现虚实相间的人物感受,它的优点在于可以用更直观的画面表现人物外在的个性特色、从而制造更简洁的戏剧效果,从侧面彰显出人物的心理个性。美国教授博德威斯特尔曾对人物对话中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其中,目光、表情、姿势、身体距离等都可以被归为人物的非言语行为,这类语言“在人类交际行为中占据约70%的分量”[4]。在影视艺术中,旁白、定格、特写、放慢等手段,都能够部分或完全还原文字的表面内容,不过相较文学语言,影视语言的风格显得更为紧凑、简洁,也有更多对话、更多画面造型,能够强烈凸显人类间的非言语行为,达到表演效果和音像效果的非凡呈现。虽然很难在电影镜头上直接进行人物心理的描述,但观众可以更直观地领会到特定场景下的人物表现。
  小说向电影的改编也是将文学语言转化为电影语言的过程,改编者既要注重与原著的外在风格和内在灵魂的契合,也要对原著故事内容和场景进行取舍,以取得符合电影语言特点的更好的表达效果,这一点在1974年版本和2000年版本翻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都可以略见一斑。相较而言,1974年派拉蒙公司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公认最接近原著、细节改动最少的版本;2000年英美合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对原著文本有了较大的删减,但在感情处理上使用了更为细腻的手法。《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波三折、充满戏剧性,并蕴涵强烈的时代批判性,在英语文坛中深入人心,其作品结构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天然的改编空间,两者互为影响,交相辉映,都表现出了这部作品在不同艺术形式下的独特魅力。
  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电影语言表达特色
  在文本作品向电影作品改编的过程中,场景与背景的还原是必不可少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东部社会的真实写照,电影改编中的对原著的取材则需要精心设计,时代气氛、服装、音乐都需要进行还原。1974年版本的电影,剧本改编来自著名导演兼编剧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全片达到2小时17分,极其追求视觉效果,场面豪华张扬,影片对当时歌舞升平的浮华场景的呈现,渲染到位、细节逼真,几乎可以作为20年代的美国史参考。各种道具、音乐、场景、服装等细节的应用以及电影对原作中大量原文的保留,精确还原了书中的各种细节与场景及20年代那种空虚、浮躁的社会现实,主角的表演也可圈可点,从影片一开场就将原著韵味渲染给观众。

  片中开场,便是盖茨比豪宅的特写:香车、泳池、金饰、银器……随处可见的“jg”缩写,四处散落的奢侈饰品,都尽显主人公一派新贵的上流社会富贵作风。随着镜头的推移,在盖茨比家汇聚一时名流的盛大派对中,片中更是处处都打印着“爵士时代”的烙印:派对女士们的低腰线闪裙、短发红唇的造型风尚、麻制西装的优雅男伴、方兴未艾的charleston社交舞……纵观全片,人物造型无不精致到位,场景塑造无不纸醉金迷,对小说中的背景叙述进行了十足的影视化具象表达。这种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时代风尚的直观重现,更给观众带来了直接、鲜明的时代印象,达到了文学语言无法抵达的表达界限。也唯有结合音画系统和文本系统双重优势的影视语言,才能将文本中灰尘幻化的城市进行这样的还原,赋予文本中情节与情境的多重具象化魔力。
  此外,电影改编对盖茨比登场亮相的处理表达,给予了观众更直接的神秘感与期待感。书中,盖茨比的出场是在作者的叙述中缓缓道来的,读者随着阅读时间点的展开,渐次了解盖茨比的形象、性格和经历。而在1974年电影版本中,满怀理想的叙述者尼克初来纽约,几乎他接触的每个人都会描述着盖茨比的富有、神秘和流言,而尼克正好又是盖茨比的邻居,他简单的小屋旁就是盖茨比气派辉煌的豪宅,而邻居家中永不止歇、夜夜笙歌的聚会更是让观众与尼克一起对这个传说中的神秘富豪充满了揣测与好奇,直到有一天他被荣幸邀请到盖茨比的派对中。
  然而即使当他来到派对,在这极尽歌舞、热闹喧天的狂欢中,兴奋的宾客在长桌前喧嚣闲谈的话题焦点仍然是盖茨比,每一个人都钦羡着盖茨比的财富,每一个人都揣测着盖茨比的履历。盖茨比尚未出场,影片就将一个崇尚物质、成功与荣耀的热烈图景展现在观众面前,大家都围绕盖茨比,都以各种传闻表达着一些微妙的眼馋与不甘。总之,这是一个“美国梦”洋溢的时代,人人都想成为盖茨比,作为主人公,盖茨比先生在出场前宛若神人。在这样步步焦灼的言说下,观众在紧迫而期待的气氛中终于迎来了盖茨比繁华之中稍显寂寞的亮相。1974年的电影版本,首先将当时的社会风貌依照小说中的描述还原出来,再通过各种场景传达出虚荣、浮华的时代气息,最后一步步设置盖茨比迟迟未出场的悬念,让观众对情节的推进一直保持在一种良性的焦灼中。
  影视语言的表达可以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上更为简洁直接,也不可避免地会牺牲原著中文学语言的铺垫叙事。1974年电影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相当忠于原著,整个故事的开场上也像书中一样引用了主人公的独白:“在我年纪还轻、世故不深的时候……”[5]原著就是以这段独白引出了讲述者尼克的个人经历与气质特点,尼克不妄加褒贬的特点让他与故事中的人物都能产生深度交往,从而参与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但经过电影改编之后,由于影视叙述空间的限制只能对书中的这一段大加删减,将片中情节直接切换到尼克与表妹黛西的相遇,这也是文学向电影的改编过程中,不可避免所受到的空间长度表达手法的限制。
  三、《了不起的盖茨比》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对比
  基于原著,将1974年版本和2000年版本进行对比,我们更能发现基于相同文本所进行的不同影视处理,为受众所带来的微妙艺术兴味的差别。首先,从叙事手法上,两大版本的电影改编,都将原著版本的插叙、倒叙叙事,改编成为顺叙、倒叙叙事。原著中,菲茨杰拉德的倒叙手法使盖茨比“带着一种强烈的印象出现”[6],这种手法更利于作者迷惘而梦幻的表达需要,但并无法在电影语言中取得同样的效果。同样,从叙述视角上,小说中的叙述者尼克是以全知视角参与了故事几乎所有情节,但车祸事件中面对修车行的主人威尔森与妻子时,又是以目击人的旁观者角度来进行叙述,这种视角上的突然转折,更凸显出这一事件对各个人物未来命运发展的重要性。而在电影表达中,由于影视艺术的特定叙事特点,故事的讲述自始至终都使用了全知视角,让观众一目了然,在确保情节流畅性的同时,更保证了故事的节奏剪裁与原著的统一性。
  与原著相比,电影作品与文学作品表达主题的侧重点也有了显著差异。书中结合时代背景从多个角度反映了“美国梦”的破碎之感,从战争层面上,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怀抱赤子之心的青年一代在面对浮华无度、价值崩溃的社会时,所笼罩的无力感与虚无感不断起伏在书中的字里行间。但在电影改编中,战后赤子之心的粉碎很难从背景去诠释,由于戏剧着力点的需要,电影的主题表达全部集中于最容易表现人性的感情纠葛上,作为人性纯俗交锋最频繁的地方,感情的幻灭也是主人公盖茨比最残酷的梦碎之处。电影中,黛西对汤姆和情妇关系的任其发展、盖茨比出现后与黛西往今时的感情纠葛、小人物威尔森对妻子外遇的隐忍,这一切都被导演用缓慢的节奏和平静的影像控制着,微妙地表达出小说中平静之下又暗流涌动的情境。
  在情节处理上,原著中对车祸事故进行虚写,通过各个人物出事后心中的痕迹,影影绰绰点明了那场决定各人命运的事故经过,而两个版本的电影作品中都对那场事故的前因后果进行了直接描述。小说中对各个角色的性格表达,一直在暗流涌动之下伏线千里,这种笔法不但给读者带来一种情味怅然、雾里看花的兴味,而且更对车祸事件进行了铺垫。当车祸事故突然爆发,终于将各人身上那层朦胧的外罩猛然揭下时,汤姆和黛西自私而虚伪的丑态顿时立显。在影视作品的表达中,事故前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事故发生时的经过详情,都无法完全做到文字叙述上的暗设伏笔、隐而不发。这种不得不将事件和人物做实的具象化表达特点,也难免让电影表达缺失了原作中那种由于突如其来的变故而带来的梦碎感和凄凉感。
  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表达的契合度还决定于电影再创作的基调。原著中,女主角黛西的出场亮相,跟随着尼克的讲述与情节的发展一步步渐次展露,2000年的电影版本中,这一点的交代手法并无差异。但1974年的电影中,随着片头轻柔的爵士乐,镜头扫过新贵富豪盖茨比别墅中的各种家具摆设,然后慢慢聚焦于社交名媛黛西的各类剪报,最后定格在主人公书桌上黛西面容照片的特写。这串镜头从片头一开始,就让观众不得不聚焦于主人公和这名年轻女子的关系上,为片中后续情节、盖茨比的一系列举动埋下了伏笔。

  在盖茨比与黛西第一次重逢时,不同版本也采取了不同的处理。原著中两人在尼克家里相见时是大雨滂沱,眺望远处的一盏绿灯,更让这一场景如幻似梦。不过1974年的电影中,这一天却阳光灿烂,但场景含蓄保守,更加贴近原著。而2000年的电影中,又还原了原著的情境,大雨滂沱中,黛西独自驾车来尼克家中做客,盖茨比敲门而入,这一场景的刻画更为细腻饱满,黛西的脸上被朦胧的灯光笼罩、两人表情的特写、镜头在三人间的来回交替、盖茨比极度兴奋下的恐惧与压抑、狭小空间中两人的感情在紧张迫力下的爆发蔓延,演员的表演、场景的构造、剪接的运用,都让原著中丰沛的情感诉求在银幕上得到了充分表达。
  相同的文本,不同电影版本的处理,反映出不同艺术手法的再创造个性。总体来说,1974年电影版本拍出了原著的风味和气势,最高程度地还原了原著的情节。而2000年版本更加重视对主人公之间感情关系的处理,对盖茨比爱情理想的描绘更为丰满,也更为梦幻。两个电影版本的表达手法与原著的文学表达手段相比,同样的情节、同样的场景,甚至同样的语言和对白,由于场景安排、演员表演、镜头运用、摄影效果的些许差异,就可能形成截然不同的电影韵味,体现出不同艺术家的不同表达诉求。而能够把握观众心理,通过影视艺术独具的艺术手法,将原著的精神意境展现并延伸出来,这就从客观上完成了从文学语言到影视语言的转化乃至升华。
  四、结语
  《了不起的盖茨比》在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有深远影响。20世纪末,美国学术界权威在百年英语文学中评选一百部最优秀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高居第二位,截至80年代发行已超800万册,傲然跻身当代英语文学经典行列。这部作品有极强的故事性,又充满了时代感,表达了“美国梦”幻灭的深刻主题,成为一曲“爵士时代”的华丽挽歌。ts艾略特称:“《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自亨利·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因为菲茨杰拉德在其中描写了宏大、熙攘、轻率和寻欢,凡此种种,曾风靡一时。”[7]
  菲茨杰拉德精巧的构思与独到的文字手法,使作品为电影作品的改编留下了极大的发挥空间,这部名著从小说到电影的华美转变,给其他经典文本改编也提供了可贵的借鉴。1974年和2000年的两个电影版本,都在对原著情节与场景取舍处理的过程中,用具象化的表达方式实现并延伸了原作的意象与意境,使电影再创造呈现出全新的艺术魅力。
  • 上一篇艺术论文:
  • 下一篇艺术论文:
  •  作者:海霞 [标签: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了不起的盖茨比》改编视阈下的艺术语言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