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艺术理论论文   影视论文   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   声学论文
礼县乞巧的艺术形式及社会功能

礼县乞巧的艺术形式及社会功能

 礼县古有“天嘉”之称,流经礼论文联盟http://县的西汉水河谷平原带称“天嘉川”是秦人的发祥地,处于天嘉川河谷带的大堡子山出土了大量国宝级的文物。传统的“乞巧”活动正好流
  传在地处西和河和西汉水合流处的永兴乡,规模大、历时长,是秦文化在民间传统节日中的体现。
  “乞巧节”,又称女儿节,是我国女性的传统节日。其核心活动是向神灵讨要智慧以使自己心灵手巧的意思。源于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据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载:
  “七月七日……设酒脯时果,敬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可知,乞巧至少在西汉初期或更早时期已产生。后来唐宋诗词中,妇女们乞巧也被屡屡
  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太宗的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牛郎织女的传说渗透着人们主
  观的情感和艺术想象,鹊桥相会、渴望团圆是故事得以发展的动力所在。
  传说中的织女原型是秦人始祖女修。“据《史记?秦本纪》说: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大业”。大业为秦人祖先,是秦部落由母系氏族社
  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关键人物。Www.11665.COm其母女修,以纺织闻名,被尊崇为织女星后,人们把她看作神灵而受到后人的赞扬和祭祀。牵牛的原型为周人远祖叔均,他发明了牛耕以代替
  人力,并赶走旱魃,周人将他作为田祖,每年进行祭祀,并以“牵牛”为名号。而阻隔牵牛、织女的天河被称为“天汉”、“银河”,这同礼县是秦人发祥地有很大关系。
  今日南流入川的嘉陵江,在晋代以前并不入川,而是在今陕西省阳平关附近与汉水通连。嘉陵江的两条主要支流,一条是从甘肃省天水南流纵贯徽县境内的永宁河,一条就是
  从天水西南流经礼县、又东南经成、康二县界域而入陕的西汉水。这两条水 一东一西,在晋代以前,是汉水上游的两条主要支流。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传媒手段的影响,这种以口耳相传为传承方式的民间音乐文化正逐步缩小其范围,活动虽然仍以未婚姑娘为主,但部分已婚妇女也积极加
  入其中,但这一仪式没有因这种变化而改变它原有生命力的传统程序,音乐的许多表面因素随社会和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它带有本质性的因素并没有因此而衰落。“既然变化
  是人类经验中不可避免的永恒因素”,光是保存不能久远,那么,我们应该研究它的变化过程及其规律性,而不是静态的去研究和保护。
  礼县、西和的乞巧风格不尽相同,但活动时间都从农历六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晚起至七月七日晚结束,仪式程序由三个基本步骤组成即“请神——拜神——送神”。活动
  内容主要是乞巧、乞寿、乞子、乞爱情等。礼县永兴乡的乞巧活动过程主要由坐巧、迎巧、拜巧、乞巧、送巧五个阶段组成。
  一、坐巧、迎巧——请神
  坐巧,是指商定将纸糊的巧娘娘像坐在谁家,最好是有未出嫁的姑娘家里,母亲喜爱并支持的人家。迎巧,是姑娘们把从纸马店买来的像供奉于事先布置好的房间的桌子上,
  然后去村外河边迎接巧娘娘,点香、蜡、焚烧纸钱、叩拜、放鞭炮,边走边唱迎神曲至供奉巧娘娘的院中,以虔诚的供奉、由衷的赞美来恭请神灵降临,使原本是“凡俗人世”的
  场地变成一个“超乎凡间”的神圣空间。
  二、拜巧、乞巧——拜神
  拜巧,是七月初一至初六期间,各村姑娘互相参观、走访的活动。初一早晨,姑娘们梳妆打扮起来,盘中盛放供品,排成两列纵队去神庙或寺院进行祭祀活动,之后,活到坐
  巧屋内自由活动,不时地插香点蜡,香烟缭绕,营造了一种神秘氛围。初二至初六这几天,各村姑娘要互相拜访、参观,增进了解、交流感情,传递一种生命热忱的气息。
  乞巧,是活动的中心环节。七日凌晨,姑娘们抬着巧娘娘像到井边或泉边去取水,然后将生好的豆芽放入盆中观看各种形象,乞求神灵赐予智慧和幸福。晚上,用棉花做一只
  小鸭子,放在盛有水的盘中,从坐巧的房子到院子各房中端出端进,叫转饭。
  这六天,姑娘们通过祭献食物、歌舞等手段来亲和、取悦神灵,使自己与处于神圣空间的神灵得以融合,目的在于向神灵讨要智慧,使自己心灵手巧。其本质含意实际是通过
  “乐——神”的关系来亲和“人——神”关系,用乐舞作为通神的媒介来索取利益,是具有功利性的一种宗教祭祀活动。姑娘们作为活动的主体,对《牛郎织女》与“乞巧”民俗
  起着联系及融合的作用,《牛郎织女》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希冀和追求,“乞巧”民俗正是这种追求的外在表现形式,渗透着人们主观的因素。织女是闺阁女儿崇拜的聪明灵巧的
  女神,也是她们体验寂寞生活的情感寄托,乞巧民俗给她们提供了走出闺阁接触社会、抒发情感的平台。无论是上层社会的女子,还是普通的老百姓,由于女性在社会中身份地位
  的确定性特征,她们只有在节日里片时摆脱累积于内心的烦忧,享受生活的乐趣,释放潜在的心理能量,增强生活的自信;同时,在过去,这个场合也是物色对象的最佳时机,因
  而也具有娱乐性。
  二、 送巧——送神
  七月七日晚举行送巧仪式,是姑娘们抬着巧娘娘像在河边(西汉水)唱着送神歌将巧娘娘像焚烧、恭请神灵离开神圣空间回归天堂的程序,是和请神仪式前后呼应的一个环节
  。
  乞巧民俗作为一种社会音乐文化,通过口传心授得以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空间代代相传,是非专业性的社会音乐文化产品。以农民为传播对象,接受者和传承者都是些普通民众
  ;以集体创作为主,没有明确的创作者,所唱曲调随时代变迁而有所变化,甚至采用依曲填词方式,它不靠行政命令的规定和科学规律的验证,而靠人们的约定俗成和自觉遵守,
  因此,“守古俗是她们惯常的宗教行为方式,从古至今,一直为民间所恪守”。音乐作为奉献给神灵的一种“祭品”,是直接服务于民俗活动而得以存在的,音乐是这种民俗的外
  在形式和表现手段,而民俗活动则是音乐的传达对象,二者相互依存。音乐作为民俗的组成部分不能脱离民俗而独立存在,并依附于民俗而体现出来。
  然而,在现代新民间人们的视野中,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民俗在缩小其范围,而且正在消逝。究其原因,是父辈们一代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及各方面的原因,把传
  统节日中最深刻、最具代表性的东西给淡忘了;另一方面,是缺乏政府有力引导和宣传。目前要通过政府牵头、商人及媒体宣传,给年青一代营造一个接触传统文化、体会传统文
  化的艺术氛围,同时,还应采取发掘、扶持的措施,培养一批专业性强、素质高、对民间文化有浓厚感情的队伍,对民间文化实施保护。“文化不是化石,化石可以凭借古老而价
  值不衰。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人的参与才能给民间音乐注入生命的活力,只有继承,才能生成民间音乐的延续”。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艺术论文:
  • 下一篇艺术论文:
  •  作者:王文生 [标签: 礼县 艺术形式 的艺术 礼县 的艺术 艺术形式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艺术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