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西方文化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论西方文化中自我意识的隐喻表达

论西方文化中自我意识的隐喻表达

隐喻是思维的过程,用一种事物或领域类比
  另外一种论文联盟http://事物或领域,其主要的功能是对事物的
  理解。人们常常谈论或描绘实体不存在、不可捉
  摸的事物,如人的情感、抽象的概念等等,如果要
  解释这些事物,需要借助于熟悉的、具体的事物,
  将两者放在一起,其中一个作为解释另外一个的
  工具,从而使我们对两个事物的认识发生变化。
  因此,隐喻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
  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自我意识属于人的思
  维领域,人们虽然不能直接洞察不同文化中人的
  内心世界,但是人们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隐喻系
  统以及如何利用隐喻系统来推理的,以此来理解
  人的自我意识。人的行为、思考、创造都是经过自
  我过滤的,人们怎样了解自我,什么决定了人的自
  我意识,一直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受到重视的问
  题。如今的社会科学没有比研究人自身的心理状
  态更为重要的事情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是多
  维度、多层面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但主要的内涵包
  括自我觉醒、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觉醒是指
  “我是谁”的问题。当一个人照镜子时,他会对自
  己的胖瘦、高矮做评判;当他分析自己的性格时,
  他会对自己的诚实还是虚伪做判断,或是对自己
  是属于冲动易怒型还是沉着稳定型做判断。WWw.11665.Com自我
  体验主要是感觉对自己的劳动、行为、成果等是否
  满意,是否能够接受自己。而自我控制是对自控
  能力的感受,也涉及到改变现状逐步成为一个理
  想的人的问题。这三方面的综合便构成了自我的
  基本概念。本文探讨的是西方文化中自我意识的
  隐喻表达,从不同侧面揭示出西方文化对自我的
  认识途径。
  
  一、自我意识与镜子隐喻
  
  人的精神追求和自我意识有别于动物的基本
  特征。人能够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内心世界并
  把内心世界作为存在的事物看待,这不仅是人对
  于存在思维的基本表现,也是人的本质之所在。
  自我的意识来自于人对自身本质的思考,即人把
  自己想象成什么。
  cooley(1902)提出,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依
  赖于周围环境里他人的反映和评价,他人就像一
  
  面镜子反射人的自我形象,从而影响着人的自我
  意识的形成,这一观点在社会学领域近乎成了
  公认的通理。社会是由相互交往的人所组成的,
  人们首先要分析和判断交际对象的反应,然后才
  决定如何做出回应,即人们常常是通过他人的反
  应来思考自我的。人照镜子时专注自己的镜中形
  象,打量着自己的发型、衣着、脸型、身材等等,因
  为那虽然不是真正的自我,但人倾向于将镜中的
  我当成真我。同样,人在社会交往中,十分注重自
  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关注别人对自己所做的判
  断,通过想象自己在别人看来是个什么样子,从而
  影响着自己的情感和自我意识。人们感到自豪或
  惭愧并不是因为自我在别人眼中的机械反映,而
  是对自己在别人眼中形象的判断所作的自我反
  思,人们广泛的社会体验能够将社会关系的评价
  知识投射到人的内心世界。
  erving goffman(1959)认为,社会是个大舞
  台,人人都在表演,以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自
  我表现是自我向他人或是自己呈现出所希望的形
  象。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人们总是想给别人留下
  印象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和形象。对于一些人来
  说,有意识的自我表现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随
  时监控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他人的反应,然后调
  整自己的表现以获得希望的效果。他们的表现是
  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做出及时调整的。面对他
  人这面镜子,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有时并不是
  真正想法,而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而发挥的自身
  调节功能,为了有助于适应新的工作、角色或人际
  关系而表现出来的。人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在
  工作场所,他们受到同事和上司的评价,在路上他
  们被陌生人评价,即使在家庭里,子女对于父母或
  是父母对子女的评价也会影响人的自尊和自信。
  因此,人对自我的认识是通过别人的眼睛做判断
  的,个人甚至通过某些自我表现手段来影响他人
  对自己的看法,以此来获得自信和满足。
  由于人对自己在别人心目中印象的关注,这
  种关注在现代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往往使得人们模
  仿明星或其他公众人物的消费方式,以引起别人
  的认同甚至羡慕。一般人虽然不能像明星那样消
  费,但常常无意识的模仿明星偶像的消费行为以
  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反映出消费者内心的自
  恋情结。而时尚杂志和商业广告利用了人们对偶
  像的崇拜,把消费大众变成了追随偶像的人,从而
  进一步加深了大众的自恋情结。就像希腊神话里
  的那喀索斯(narcissus)爱上自己水中的倒影而灵
  魂出窍一样,人们所追求的是自己在他人心目中
  的良好形象,而不是体悟自己的真实感受。自恋
  情结,人皆有之,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其性格
  特征主要表现在:对批评的反应感到生气和羞愧,
  虽然在表面上不一定就立刻表现出来;指挥别人
  为自己服务,高傲自大以夸耀自己的才能从而引
  起别人的注目;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所关注的事是
  世界上最为独特的事,常常因为他人的不理解而
  感到沮丧;对权力、荣誉、成功等有着不可抑制的
  幻想,认为自己应当拥有别人所没有的特权,渴望
  别人长期的关注和表扬;缺乏同情心而有着较强
  的嫉妒心理,用博得赞扬来标志身份,获得兴奋和
  满足。所有这些体现出现代消费文化下,人过分
  关注自我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自我意识过分强烈
  的表现。
  那么,人的自我意识为什么受他人影响如此
  之深,而且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呢?究其原因是
  因为现代社会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分离。劳动及
  其成果对于人的心理成长和成熟具有极为重要的
  意义,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和障碍,从自己
  劳动中获得自尊、自信和满足。但随着社会分工
  的不断细化,个人对自己的劳动和产品的控制力
  越来越小,个人只是社会化生产的极其微小的部
  分,就像机器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其功能仅仅是
  为了社会这部大机器的运转而已,个人所贡献的
  力量微不足道,甚至对自己的贡献无从得知。由
  于人的劳动成果对人的自我意识起着重要的作
  用,劳动与产品分离就成了异化的劳动,人不能从
  劳动中得到满足和自信,越来越淡漠自己的劳动
  产品,其结果必然要从其它方面来寻求自我意识
  的确立。于是,人便通过他人这面镜子,来寻求自
  我、确立自我,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便成了现代社会
  自我意识的主要来源。
  
  二、自我意识与符号隐喻
  
  自我意识的镜子隐喻,一直是社会学和心理
  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隐喻。然而,这一隐喻对人
  的被动的自我意识作了过分强调。镜子隐喻只反
  映了自我意识形成的部分原因,而人的自我意识
  
  也依赖于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能够带来积极效
  果的行为。自我意识不仅是反思的产物,更是行
  为的产物。与镜子隐喻的被动自我意识不同,人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而认识环境、改变环境,也
  认识了自我,发展了自我意识,这是更为积极的自
  我意识。
  人的行论文联盟http://为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人的创造性一直
  是符号互动学研究的课题。自我的符号隐喻不仅
  强调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人的决定因素,同时
  也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作用。人类有着
  与生俱来的理解事物意义的欲望,特别是通过符
  号的创造和解释来理解意义。peirce(1985)认为
  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思维。人类所创造的符
  号种类繁多,如词语、形象、声音等,这些符号并没
  有固定不变的意义,他们的意义是人类解释的结
  果,即符号的意义是符号的解释者所赋予的。
  自我是一个符号。自我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
  受传统道德内容限定的,也就是说,自我的符号是
  被语境化了的。例如,杰克·史密斯是一位医生,
  当他在医院时医生这一名称就是他的符号;他在
  他女儿的眼里,他的符号变成了父亲;而在他自己
  父亲的眼里,他的符号又成了儿子。有了符号人
  们往往越来越远离现实世界,进入符号组成的世
  界。人们不再需要和客观世界直接接触,而是通
  过符号来了解世界,借助于想象用符号建构世界。
  广义上来说,人的每一个创造、对自然的每一个改
  变,都是自己的愿望、智慧、情感力量的表达,人的
  自我通过他物表达出来。
  自我的符号隐喻所体现的是自我能力,是个
  人改变环境的能力所带来的自我觉醒。这种自我
  的符号不是他人给予的,而是通过努力为自己获
  得的。当然,符号隐喻的自我和镜子隐喻的自我
  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重叠的:一方面,他人对我们的
  赞扬往往是基于自己的劳动成就;另一方面,我们
  也以他人的赞扬作为自己能力的见证。bandura
  (1982)认为,人的正面自我意识与其说取决于行
  为的成功,不如说取决于人对行为成功所赋予的
  意义。
  自我不仅是笛卡尔所谓的个人思想的存在,
  自我更是社会中的存在。自我只有既包含个体又
  包含社会层面才有意义,当自我作为社会符号成
  为社会网络的一个环节时才能获得社会和谐。个
  人是一个社会符号:它是解释者眼中的具有客观
  实在的符号。符号所体现的自我不处在中心位
  置,而是取决于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每
  个社会都有其社会结构,作为社会符号的自我只
  有在社会符号体系中存在。由于人出生在一个并
  不是由自己所创造和制定的社会秩序里,人不可
  避免的受到社会的语言、法律、风俗的限制,即生
  活在自己无权选择的社会里,所以符号的互动意
  味着人的关系的互动。自我意识通过主观与客
  观、自我与他人,以及人与神、人与世界、人的欲望
  与道德规范的矛盾与冲突逐步形成。所以,人的
  自我意识不仅存在于静思默想之中,更存在于人
  实际行动里,那些克服困难赢得成功的行为对于
  自我意识的形成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人有着与生俱来的发挥能动作用、改变周围
  环境的天性。出生不久的婴儿通过与周围环境的
  互动,把自我和环境逐步分离开来,形成自我意
  识。人通过行为以及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来了解自
  我、证明自我。在社会组织里,人的自我意识主要
  是通过工作得以发展的,人通过工作创造或改变
  周围环境,也改变自我意识。这种改变环境和自
  我意识的行为是主动的,而不是镜子隐喻所隐含
  的被动的自我意识。fox(1971)认为人的行为所
  形成的自我意识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环境
  对于人的能动性的限制程度,二是个人对于环境
  的控制力,三是获得多少资源能够使行为取得成
  功。人只有通过自由选择,即通过自己做决定并
  承担由此而来的责任才能发展和确立自我,否则
  是不可能有坚强的自我意识的。
  人创造和改变事物并把它们作为自我的一部
  分,这似乎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信念。人类学家
  们普遍认为,物质的创造者、土地的使用者、庄稼
  的耕种者对他们的劳动产品具有所有权,例如,
  locke(1690)将此观点作为阐明物权和政府关系
  的基础,其基本逻辑是:人拥有自我,人拥有自己
  的劳动,因而人拥有自己劳动的产品。人所拥有
  的物质象征性地延伸了自我,人之所以想拥有物
  质,是因为人有扩大自我形象的需要,人能够了解
  自我的途径之一就是察看一下自己的所有,通过
  所有来寻求、表达、证明、坚定自我意识(sartre.
  1943)。人的所有物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巩固起
  着重要的作用。人总是把所有物看成是自我的一
  
  部分,通过所有物,人的脆弱的自我意识得到有力
  的支撑。william james(1890)指出,人的自我就
  是人的所有物的总和。这不仅包括人的身体和心
  理能力,也包括人的衣服、房子、妻子、孩子,祖先、
  朋友,以及人的名声、成就、土地、游艇、存款等
  等。如果这些所有物丰富增加了,人就会感到有
  成就感;而如果所有物减少或消失了,人就会感到
  失落沮丧。
  人的所有物虽然有时并不是自己的劳动产
  品,但却是人为自己所创造的意义之所在,是自我
  符号的组成部分。通过所有物,人部分的创造了
  自我,将自我向周围的外部世界延伸。“我”和
  “我的”有时是很难区分的,如人对待名声、孩子
  等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人的名声或孩子如果受到
  损害,就像自己受到损害一样,会予以反击。许多
  年轻人把汽车看成是自我的标志性符号,购买新
  款汽车本身意味着有意义的重要事情,在他人和
  自己的眼里,自己会显得更有价值,受到更多的尊
  重,感觉也会更好,因而对自己的汽车百般呵护,
  汽车受损就像是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受伤害一样
  而感到心疼。这反映出人与所有物的关系是非常
  密切的,甚至是融为一体的。所有物就像个人的
  档案或博物馆,成为个人标志性的符号,通过它们
  体现出个人的发展史,获得成功感,甚至获得死后
  生命延续的象征意义。
  
  三、自我意识与万物之尺度隐喻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达哥拉斯提
  出,人是万物之尺度。后世对这句话有不同的诠
  释,在脱离当时的语境下有不同的理解是很自然
  的。但众多的解释有一点是基本相同的,即价值
  是相对的,是由人的主观判断而定的。毕达哥拉
  斯所说的完整的句子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
  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
  里的人是作为个体的人,也就是说人都是以自我
  意识、看法作为衡量万物的尺度。人以意识来衡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量万物,以意识的秩序描述万物,则会随着主体的
  不同而引起判断标准的相对性。由于人灵魂的不
  确定性,人们便不知不觉地将自我变成万物的尺
  度。当人不能够理解世界时,便从论文联盟http://自身出发,通过
  类比来理解世界。如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
  说,普罗达哥拉斯认为,“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
  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
  “同样的风刮着,然而我们中间一个人会觉得冷,
  另一个会觉得不冷。”
  普罗达哥拉斯之前的哲学家倾向于把自然作
  为哲学研究的唯一对象,自然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他们所研究的哲学问题是自然的本源,如自然是
  由什么所组成的这样一类问题,并根据观察和思
  考而提出种种猜想以解释自然现象。当时的哲学
  家们主要致力于寻找、规定自然的本源,并陷入众
  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同时,希腊民族也是一
个具有丰富神话传统的民族,神的意志在当时具
  有至上的权威,普罗达哥拉斯提出“人是万物之
  尺度”,显然具有反传统神学的人本主义的意味。
  他在《论诸神》中这样发表了对神的看法:“至于
  神,我既不能说他存在,也不能说他不存在,因为
  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因素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
  寿短暂”,从而对神意决定论提出了质疑。哲学
  思维的逻辑发展必然要求将研究的重心从研究自
  然、研究神向研究人本身的转变,以摆脱关于自然
  本源和神存在与否问题的纷争而无果的局面。
  普罗达哥拉斯第一次肯定了人的主体作用,
  把人的意识当成判断和衡量万物的标准,人不是
  从属于自然、受制于万物,人是自然的主人,也是
  社会的主人。人作为主角占据了万物的中心地
  位。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同时人的价值得到
  了充分的肯定。在他看来,世界万物的存在无非
  是人的认识的结果。世界本没有问题,世界的问
  题都是人的思考的结果,人也是人本身以及人的
  社会的尺度。所以,人的智慧和力量、人的自信和
  希望都来源于人的自我觉醒。而社会的一切产生
  于人又复归于人,社会的一切复杂的现象、形态、
  特征都根源于人的存在、活动及其互动的复杂性。
  人不仅具有社会历史的本体地位,而且更根本的
  意义上,具有社会存在的本体性地位。
  苏格拉底受普罗达哥拉斯“人是万物之尺
  度”命题的启迪,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更为鲜
  明的自我觉醒、自我意识的哲学命题。这是苏格
  拉底对智者学派关于人的主体意识的继承和发
  展。如果说智者学派把感性的人作为万物之尺
  度,强调人的感觉的作用,那么苏格拉底所强调的
  是发挥人的理性的作用,以理性的尺度看待和思
  考一切。在苏格拉底看来,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万
  
  物之尺度,是因为人的理性思维,而感性所认知的
  东西往往只是事物的表象,是靠不住的,感性是不
  能帮助人认识真理的。由理性思考而形成的自我
  意识发挥着组织思想、表达感情、指挥行动的作
  用,同时也有助于人记住过去、评价现在、展望未
  来,使人更加能够适应世界。理性的自我意识是
  衡量世界的中心,倾向于把自己作为中心思考问
  题,在判断世间万物的表现时常常与自己的标准
  相比较。
  普罗达哥拉斯以人的感性为万物之尺度到苏
  格拉底以理性为尺度认识自己,两者都是西方人
  类认识史上的里程碑,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后
  来的西方认识论的发展受到古希腊哲人的主体意
  识论的深刻影响。如培根所提出的“认识的全部
  路程从感官的原始知觉开始”,贝克莱认为的“存
  在即被感知”,都受到“人是万物之尺度”的影响;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而近代哲学家如笛卡尔的“普遍怀疑论”,斯宾诺
  莎的“唯物的实体假说”,都闪烁着苏格拉底的人
  的理性为万物尺度的论文联盟http://思想光芒。
  维柯(1986)认为,在原始民的意识和思维
  中,人和自然是同为一体的。人是自然的崇高的
  诗人。人从开化之日起,便赋予自然特殊的意义,
  当自然环境非人的能力所能理解时,人便利用自
  身的经验和思维来改变和创造外部世界。西方文
  化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作为万物的量度,这一点尤
  其体现在个体主义的观点上。西方哲学强调自我
  的独立存在,强调自我在时间里的存在,而不是空
  间里的存在,从而将自我从社会中抽象出来。西
  方文化推崇的是自我独立的个性,而不是努力完
  成他人希望的群体性格,对没有个性的盲从反感。
  个人的身份是由自己的特性和目标所决定的,个
  人的成就、权力、自由是最为重要的。西方文学作
  品也反映了崇尚个性的传统,从荷马史诗《伊里
  亚特》到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歌
  颂的是个人英雄主义或是个性鲜明的人物,而不
  是为了完成他人期待的人物。
  
  四、结语
  
  franklin(1959)认为,世界上有三种事物最为
  坚硬难克:钢铁、钻石、了解自我。本文通过隐喻
  来观照自我意识,以期为研究人的自我意识提供
  一个新的视角。社会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镜子隐
  喻,所隐含的是人通过想象他人如何评价自己而
  形成自我意识,它强调了自我意识形成的被动状
  态,而忽视了人的能动作用和创造性。而符号隐
  喻下的自我意识意味着通过人的主动的、创造性
  的行为确立自我,它所隐含的是人通过改变环境、
  获得物质拥有,即从行为的经历中获得自我意识。
  万物之尺度隐喻则强调了人在万事万物里的主体
  地位,唯有人的思维活动,人的主观意识才起决定
  性作用。所以,自我意识既是心理学、社会学的重
  要研究课题,也是哲学上的重要研究课题,人只有
  了解自我,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人类、了解自然,从
  而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的生存状态。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孟宏党 [标签: 西方 意识障碍 西方 意识 子系统 意识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创造让中西方文化更深层次互动的作品
    义和团对西方文化的仇视
    浅谈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异同
    论教育生态视阈下的西方文化选修课教学
    浅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眼睛还是嘴”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试论西方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从现代欧美电影看西方文化发展
    从英语动物习语看西方文化
    浅议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渗透
    东西方民族文化视角下的隐喻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古典油画技法的完美结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