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传统文化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大通土族婚嫁习俗文化意蕴初探
     论文 关键调:土族  大通  婚嫁习俗
    论文摘要:大通土族在社会 发展 过程中受周边汉族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独特的婚姻习俗,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了大通土族婚姻习俗的文化意蕴。
    位于徨水以北,祁连山以南的大通,犹如一叶翡翠,镶嵌在青海高原的东北部。它东临互助,西接海晏、徨中,南与西宁市郊接壤,北与门源隔山相望,是个三面环山,山清水秀,树木成荫,土地肥沃的地方。这里资源丰富、风景秀丽,易工、易农、易牧,因此民间有“大通好,遍地宝;大通富,有金库”的说法。境内生活着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23个民族,总人口为420427人,其中土族人口有34733人,占总人口的8. 26%,主要分布在逊让、多林、青林、宝库、东峡、城关、景阳、西山、青山等巧个乡镇,i00多个 自然 村。大通是土族聚居地之一,但因受汉文化影响较深,所以其婚嫁习俗与民和、互助等地有所不同。本文就大通土族的婚嫁习俗作些探讨。
    一、大通土族的婚姻仪式
  大通土族的婚姻形式可分为隆重与简易两种。一般来说,比较正式的婚姻属于第一类,家庭 经济 属于中上等的人家,对其子女的初婚,则普遍举行隆重的仪式,只有一些贫困人家或非正式婚姻如交换婚、倒插门、再婚等只举行简单的仪式,属于第二类。www.11665.cOm
    较正式的婚姻形式一般有6个部分组成:
    1.送包包(即说亲)男方当事人看中某家姑娘后,则由男方家出面请媒人带上摸摸、饼干、茶、糖等东西到女方家说亲。在此之前,男方家私下要对女方家作一番调查,如社会关系、家庭情况等。尤其是要重点打听一下女方及其家庭成员是否有忌讳的遗传疾病,这是这桩婚姻有无必要实现的关键。如果女方家答应这门亲事,就会收下这些东西,反之,会让媒人将东西带回。当然,此时,女方家对男方及其家庭也要做同样的调查。
    在土族的婚姻仪式中少不了送茶包这一环节,据考证,北方民族送茶包习俗在元明时代已经形成。在许次《茶流考本》、郎瑛《七修类稿》、陈耀文《天中记》等中都有定婚时送茶包这一习俗的论及,其中郎瑛的论述最为详细:  “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二称皆谚,亦有又从焉耳。”用白话来讲,就是人们认为茶树只能用种子繁殖,而不能用移植的办法使之成活繁殖。所以婚俗用茶,是取其至性不移的特征,强调一旦接受茶礼,或者说喝了“定茶”之后绝无反悔之理。至于结婚、同房时的“受茶”、“合茶”等,也是取其至性不移,带有新郎新娘互誓忠于配偶、白头偕老的意味。土族婚俗中送茶包反映了土族人对茶的钟爱。
    2.送瓶子由媒人及男方的父亲带4瓶酒  (两大两小,其中两小瓶用红绳子栓在一起)、两包获茶、一件棉袄的外罩、一尺盖在瓶口上的红布到女方家,女方家要热情款待。临走时,女方家要给他们带两个摸、旗花水(将奶子和水掺在一起后在两个连在一起的瓶子中各灌少许,或灌些麦子,这意味着女方家答应了这门亲事,如果不答应,女方家则会在瓶子中灌些豆子,当地人叫“成了麦子,不成了豆儿”。)等东西。
    3.议彩礼媒人、女方的父亲、大伯、舅舅等4人或6人到男方家商议彩礼钱,男方家要设宴款待,十分隆重。这天晚上,女方家的人还要住在男方家转旁席(即男方的家伍都要宴请到男方家议彩礼的人),等转完旁席已是深夜或第二天的早上了,之后,他们又回到男方家,男方家须给他们做尼什扎吃。①

    4.送彩礼媒人、男方的父亲、大伯、舅舅等4人或6人带四瓶酒(包括两个连瓶酒)茶、摸、钱等东西到女方家送所议的彩礼。送彩礼时的待应跟议彩礼时的待应一样,只不过这次是在女方家。
    5.合日子对土族人民来说,合一个好日子是结婚的首要前提,好日子会使新郎新娘的婚后生活幸福美满。结婚的具体日子要由双方的父亲找老师傅合算。之后,两家将这个喜庆的日子告知各自的亲朋好友。
    6.娶亲是土族婚礼中最隆重、最热闹的场面。娶亲的那天中午,男方家要把浑身转(包括整套红色的内衣和一件用蓝布做的长衫,结婚这天晚上新娘必须穿上它们,而且,在以后的丧礼中用蓝布做的长衫是已婚女性必穿的衣服。)、麻泽(是男方送到女方家,要女方用来招待客人的肉)等送到女方家。大约在下午五、六点种,车户、纳什金(娶亲人,此人必须能歌善舞,否则会在女方家受到阿姑们的百般戏弄)、媒人、新郎4人带5瓶酒(两大瓶三小瓶,分别被称为大耗牛、小耗牛),另外,媒人和纳什金还要带羊胸腔肉,前往女方家娶亲。临走时,男方家人要在媒人和纳什金身上象征性地撒一些面粉,称做“白虎”。②娶亲人到女方家门口时,女方家的亲戚朋友和阿姑们要到门口迎接。这时,女方家的人要在媒人和纳什金身上象征性地洒些水,称做“青龙”,③口中大声喊到:“白虎哈青龙了接着哩!”在此,用青龙接白虎有避邪之意。这时女方家的阿姑将手中的白龙马(一尺白布)搭在车户肩上,而车户也将早已准备好的白龙马搭在阿姑肩上,接着,阿姑开始唱接车户曲《拉隆罗》:
    车户、纳什金琅琅琅,阿里来?
    你们路过有座山,
    山上有座庙,
    你们祭神了没有?
    你们路过有座牙豁,
    牙豁里有座俄博,
    你们祭了没?
    你们路过有个滩,
    滩里有个镇疙瘩,
    你们祭了没?
    你们路过有没有碰轿车?
    阿门价攘解了?
  这时车户一一唱答:
    我们走了九十九条路,
    过了九十九座桥,
    翻了九十九架山,
    遇了九十九个贵人。
    庙跟俄博用香旅祭了,
    镇疙瘩哈用纸钱祭了,
    碰了个桥车后把木梳换过了,
    才来到贵庄宝地,
    还要阿姑阿姐,
    庄员庄户们担待些。

    唱完后双方共同卸东西进门,把东西放在中堂柜上,之后上炕,女方家则设宴款待;首先在桌上放四样不同花样的模,给客人倒茶,叫头道茶,茶中放有两个红枣,还要炒两个小菜。这天晚上新郎不能吃东西,除非是岳母款待。过一会儿后把桌子上的东西全撤下去,要重新倒一次茶,叫做二道茶。喝过这道茶后,女方家开始点头面(即女方家送亲的阿姑清点男方家给新娘带来的收头的东西),包括双头替子、大头替子、红头绳、双齿梳子、耳坠、用牛胃包裹的两陀酥油、顶天红、护心镜,这些东西缺一不可。等清点完这些东西后才正式摆席让座。席上,纳什金要给东家亲戚朋友们唱问安曲:
    今晚来到贵庄宝地,
    向贵府尊神祭一奈,
    拜一拜尖过阿咪,。
    把我俩担待些;
    再给木花什多问个安。。
    麻雀落在经台上,
    占了佛爷的光;
    我们来到贵庄宝地,
    占了煤公大人的光,
    给煤公大人升一杯,
    还要煤公担待些。
    走遏天下,庄员为大,
    给庄员庄户们升一杯,
    我们唱的曲儿不好,
    不点不到处还要担待些。
    席间还要进行“寻耗牛”活动,东家把车户、纳什金带来的东西藏起来,叫他俩找,如果找不到,就要罚酒或罚唱曲儿,一方藏,一方找,热闹非凡。宴席的最后,火房里的阿姑们手捧汤拉拉(饭盒)和排面杖唱起了敬汤曲:

    粗茶淡饭,一没调料,二没勺子,
    敬来的汤你们要喝一点。
    尖过阿咪喝一点,
    木花什多喝一点,
    车户纳什金喝一点,
    亲戚大家们喝一点。
    阿姑们唱到谁,就用撰面杖蘸上汤向谁身上洒去,但这个游戏是专门针对车户纳什金的,自然洒汤的对象也就是车户和纳什金了。此时,车户纳什金为免受皮肉之苦,赶紧从敬汤的阿姑手中接过汤拉拉往厨房跑,边跑边喊:
    上鼓楼上台台,
    下鼓楼下台台,
马家姨娘送茶来,
    茶又香,酒又香,
    十二个骆驼驮磨香。
    磨香底下一捅水,
    叫大姐,洗手来;
    叫二姐,淤汤来,
    洗下的手白嫩嫩,
    淤下的汤薄扇扇,
    金刚斧头刹不断,
    下着锅里团团转,
    拿上淤杖往上翻,
    捞到碗里一根线,
    炕上的爷爷吃给了八碗半⑥
    门背后的奶奶没见个面。
    汤拉拉放到锅台上。

    纳什金边说边把汤拉拉放到锅台上。之后,会唱曲儿的纳什金在火房里给阿姑们唱曲,不需喝汤拉拉中的汤,而不会唱曲的纳什金则必需把一拉拉汤全喝了,因为这是火房阿姑们的一番美意。从以上可以看出,充当纳什金的人必须具有歌唱和表演的才能,否则会使原本热闹的婚礼陷人冷场。等宴席结束后,所有的人都要到院中跳吉祥喜庆的“踏灰”舞,男女老少围着花园载歌载舞,直到尽兴方散。
    接下来,娶亲的人开始转旁席。等转完一两家后,新郎被叫到岳母跟前,给岳母问话,并改口叫阿妈。娶亲人转完旁席后又回到女方家睡觉。等到第二天拂晓上轿时,要举行收头仪式,即新郎解下新娘头上的红头绳并踩在脚下。据说如此以后就能管住媳妇。新郎又把自己的头发往后梳三下,而把新娘的头发往前梳三下,随后,送亲者将新娘的头发用替子拢到一起,改成妇女发饰,叫做收头。此时大家要高唱《核桥》歌,据说这时的新娘被鬼抢,须用《核桥》歌将新娘从恶鬼那儿抢回来。
    收完头后新娘和母亲背对背坐在柜前的桌子上,新娘手拿一把筷子,走时将其反手扔在柜上,表示不带走娘家的财物。母亲抱一升麦子,上盖红布,叫“坐银斗”。此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出家门,上轿出发,新娘则必须用哭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大通土族婚嫁习俗中的汉文化因素
  大通地区的土族人民主要集中在逊让、青林、多林、宝库、城关等十多个乡镇。他们长期与汉族相处,因而受汉文化影响很深,其居住地常有汉族的算命先生、阴阳先生等替他们占卜吉凶祸福。在汉族地区有这样的说法:“自古白马犯青牛,羊鼠相逢一时休。猛虎见蛇如刀斩,青龙遇兔不到头。鸡犬不能成婚配,猪儿生来怕猿猴。”大通土族因受汉文化影响,他们也特别注重这种属相生克的禁忌。而且,大通土族跟汉族一样也有忌单日嫁娶的习俗。婚期临近,双方开始忙着准备结婚期间的必需品,而且在婚礼准备就绪时,双方要带上摸摸、饼干等亲自登门告知各自的亲朋婚事的具体时间,并邀请他们到时一定参加。而民和、互助等地的习俗跟大通又不一样,他们在婚礼准备就绪时,双方要请来骨肉之主的阿舅、亲戚、朋友众人,设宴款待,并告知众人婚事的具体时间,其婚礼一般都在农历腊月和正月举行。因为一则这时农事已闲,二则习俗认为这两个月是吉祥的月份。而且,学汉族样,结婚前一月,姑娘也要“坐嫁”,即整整一个月不出门,不见生客,不操捞家务,要整天坐在炕上准备嫁妆。在“坐嫁”的一个月内,姑娘的饭食也要逐日递减。半个月后每天只能喝一小碗奶茶或只吃一个鸡蛋,很多姑娘到出嫁时已经饿得头晕眼花。这样做一则是为了表示新娘离开娘家的悲伤,二则是为了让姑娘变得体态窈窕,面孔白润。这个习俗一直保持到解放后50年代中期。现在,大通土族姑娘出嫁前夕也有“坐嫁”习俗,但节食的陋习已被废除。
    大通的土族跟汉族一样,新娘上轿时由哥哥背上轿车,而在互助,新娘则由4个年轻人用白色的毛毡抬到轿车里。在青海汉族中,新娘出闺要佩带日月宝镜。镜为刚制,背有短柄,柄有眼,用红头绳串起放在前胸后背,大者在背,象征日;小者向胸,象征月。这和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时所带的日月宝镜有关。在大通土族地区,新娘上轿时也要带日月宝镜,叫护心镜,据说可以避邪。另外,这时属相禁忌的人不能留在现场,如果留在现场,则会对自己不利;如果新郎或新娘有人防忌,则用其衣服代之或翻穿衣服,以此来攘解一下;等新娘上轿走了以后,娘家人忌扫地,对此,人们有两种说法,一是怕新娘在路上会遇到麻烦,一是怕扫了以后新娘会把娘家人的财富带走;娶了新娘的轿车在路上遇上另外一辆轿车,则须用一些方法攘解一下;此外,轿车也不能在半道停车,以免给新娘带来灾难;还有,服丧期的人不能走近新娘。这些不成文的禁忌使土族婚礼平添了几分神秘。跟互助、民和不同,在大通,送嫁妆箱的人要由新娘的一个侄子充当(都是小孩),他们到达男家后,男方家不给足够的辛苦钱,他是不会从箱子上下来的,这样一来,嫁妆箱就无法抬进男方家院门了。当送亲队伍到达后,跟汉族一样,每人饮完三杯酒后才让进门。当女方家亲戚到达后,在坐正席之前,将新娘的嫁妆一一摆在案上,并把馈献男方家长幼辈及亲房人等的枕顶、鞋、袜等礼品同时摆在案上,举行抬针线仪式,按尊辈、平辈、小辈顺序,一一献给对方。摆针线的最后一个仪式是装箱,即请新郎的母亲把钱币、衣物、核桃、大枣及摸摸等装在盘内,上盖红纸或红布,亲手倒进新娘的箱子里,象征此生财源茂盛,衣食富饶。大通土族装箱这一举动也是受汉文化影响所致。但在汉族中,这一仪式则是由新郎的父亲及其弟兄完成的。
    在汉族的传统婚礼中,当亲戚吃了“起程席”后,娘家主要亲眷请出公婆,敬酒后举行交人仪式,即把新娘交给公婆。此时,新娘在洞房内哭泣,为娘家人起程惜别。娘家人婉辞交代,泪俱下,是一幕凄惨情景。大通土族的婚礼也吸收了汉族婚礼中的这一传统习俗,在婚礼快结束时要举行“交人”仪式。互助、民和等地的土族人没有闹洞房的习俗,除了送亲娘、迎亲娘  (送亲娘、迎亲娘都由已婚并有子女、家庭和睦、家境富裕的人充当。)新郎、新郎的母亲外,任何人都不能进洞房。大通土族没有闹洞房的习俗,但在土族和汉族之间的通婚中,如果男方是汉族,而且女方的娘家人也不反对闹洞房,那么在婚礼中也可以因袭汉俗闹洞房,但这是极个别的现象,不具有普遍性;如果男方是土族,那么婚礼就按照土族的婚俗进行,因而没有闹洞房的习俗。汉族婚礼中的最后一个仪式是“下面”,徨中等地区叫“下面”,乐都等地区则叫  “看十天”。由至亲女眷等携带礼物及长面、茶等到婆家,探视闺女。因为娘家要为婆家下一次长面,故又叫下面。大通土族的下面仪式跟汉族完全相同,而在互助,一般是由新娘的父亲去探视女儿,而且也不叫下面。跟民和、互助等地一样,在大通,女方家要在姑娘出嫁的前一天,设宴款待所有前来贺喜的亲戚朋友,即吃麻泽。麻泽是男方家送给女方家,要女方家用来招待客人的。女家在院中用木板支起临时用的桌子,围成一个大大的马蹄形,地上铺有厚厚的麦草,这叫麦草席。这种席共有三道饭:第一道是滚烫的奶茶、翻跟头、馒头、油饼、花卷等。第二道饭是包子。第三道饭是用牛羊肉、粉条、土豆等做成的熬饭,这是普通人家的宴席。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人家,第三道饭要上全羊,这是土族人最高水准的宴席。在大通汉族中没有这种麦草席。但在土族的麦草席中却夹有汉族的宴席。而且,娶亲的那天晚上,女方家要设宴款待娶亲人,这时的宴席一般是四碗吃包子,是汉族宴席,叫四碗下酒。还有十碗、十二碗两上、八盘(分菜八盘和肉八盘两种。)等,这些都是汉族宴席。而男方家在迎亲的当天也要设宴款待所有的宾客,即女方家所设的那种麦草席,但不同的是男方家必须给女方家的每位客人准备一份食物让其带回家,这份食物包括二两肉、两个翻跟头,这叫见人见份,这份礼物开销太大,因而对男方家来说是一个很沉重的负担。现在不管是男方家还是女方家一般都用八盘招待客人,这种汉族宴席即 经济 又实惠,家庭条件一般的人都能负担得起。
  三、结束语
    土族是一个有着悠久 历史 的勤劳、善良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 发展 中,土族先民用他们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我们知道,文化有排他性,但同时也有整合性,特别是当不同的文化杂处于一起时,它们必然会互相吸收、融化、调和,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大通土族婚俗文化之所以不同于民和、互助,就是因为受其周围汉文化影响的结果。.而且,因土族聚居的各乡镇周围汉族数量的不同各自所受汉文化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其中逊让、多林、青林、宝库等地都是脑山地区,与汉族接触较少,因而受汉文化影响较少,而城关、景阳等地地处要道,与汉族等接触较多,因而受汉文化影响较深。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土族人民同周边汉族及其他民族之间始终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她在基本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许多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的先进文化,使本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祁桂芳 [标签: 大通 土族 初探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土族文学艺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