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社会文化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学者语言和乡土语言
    在民俗文化研究中,学者面对的是乡土语言。而学者要用学术语言解释民俗文化,自然会遇到学者语言与乡土语言的冲突。一般说来,学者多数都能注意历史对于现实的参照和借鉴作用,而平头百姓则多数没有那么深重的历史感。对同一件事情,学者的眼光往往要看它的纵深,而普通人的眼光只看到它的平面。如果研究民俗文化的学者不注意这种差别,很有可能就会借助自己的话语权威把学者的观点强加在普通人头上。
 
    我的已过世的祖父,在我们故乡的那个小山村,算得上是一个知识分子了,他所看的《封神榜》、《小五义》之类,村里的多数人是不大懂的,至于他自己读起来已经有点吃力的《东周列国志》,恕我不敬,对于我这个历史专业的教师来说,显然是属于“小儿科”的,但在老爷子那里,这就是了不得的学问了。前些年寒暑假回到故乡,坐在默默的大理河畔,听祖父和村里的七老八少聊天,从周幽王到武则天,把宋朝的事情安排到汉代,一下子又扯到前街后巷的现实之中,我绝不纠正他们在朝代顺序上的失误,也丝毫不因为自己能够说清朝代顺序而轻视他们。因为我深知,对于整天在黄土中劳作的他们来说,三千年以前和三百年以前,甚至和三十年以前是没有多大区别的,他们的职业(要说种地也算职业的话)决定了他们不必要也不可能把历史弄得清清楚楚,我之所以清楚,并不是我比他们高明多少,而是我的职业缘故。作为教师,写两篇文章,就同他们多从地里收回了两口袋土豆的性质是一样的,如果你的文章还有点水平,就好像他们的土豆卖了个好价钱。WwW.11665.COm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属于生活的理性,而不属于思辨的理性。
 
    我故乡的亲戚家人,多数是踏踏实实的庄稼人,也有少量在小县城的干部。他们基本上都信神。至于所信的是什么神,那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的,包括山神、城隍、青龙、土地、河神、菩萨、佛爷、真武道君等等。但他们是很虔诚的。村人告诉我,我爷爷的爷爷就是个画匠,沿着大理河川(无定河的一条支流)上下庙宇的神像,都是他老先生画的,言语里不乏崇敬的口气。记得八十年代有一次,我到一个住得很偏僻的亲戚家里去,他们对我这个城里来的亲戚奉若贵宾,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闲谈中对我说,他们村外庙里的神仙非常灵验,劝我去抽个签。虽然我不信神,但却抹不开脸面,生怕冷落了主人的一片盛情,就随着他们去了。路上,我问亲戚是什么神,回答是他也说不清楚,好像是菩萨,或许是龙王,去了就知道了。去了一看,才知道是两座很小的庙连在一起,一座是青龙庙(门楣上有青龙庙的字样,不过因年久模糊,不仔细观察看不出来),却供奉着关公的塑像;另一座是菩萨庙,确实供奉着观音。主持是亲戚村里的本家。抽了个签,是上中签,签文是唐诗中的两句(具体是哪两句记不得了)。主持完全按照签文的字面意思给我解释了一通,无非是前程光明、小有磨难之类。我问主持知不知道这签文的来历。他告诉我,这签是上代流传下来的,“文革”中幸亏藏得严实才保存了下来,可能是上代的某个能人写的罢。在他们看来,签文是一千年前写的还是五十年前写的无关紧要,只要你虔诚,签文就是灵验的。
 
《读书》2000年第7期上释然先生的有一篇文章《前人之事,后人之师》,说的是陕西米脂黑龙潭的抽签,以学者的眼光分析了抽签过程及其意义。恰好我的故乡离文中的黑龙潭不算太远,所以对该文所叙有点兴趣。早在80年代,我就听故乡不少人对我说,黑龙潭极为灵验,比白云山的香火还盛(白云山为道观,在佳县,与黑龙潭所在的米脂县相邻,相传毛泽东在沙家店战役前曾在这里抽了一签),但自己当时也没有在意。现在仔细看了释然先生的文章,从“言说”、“抽签”到“解签”的程序来看,与其他地方的抽签没有多少差异。所不同的地方是黑龙潭的签文和签簿,均采自历史。而其他地方的签文,则经史子集、神话传说都有。每一地的签文,有本于史实的,也有本于文学的或佛教故事的,更多的是混杂的,如以唐诗为主但夹杂有明清诗词,或以《三国》故事为主又夹杂《杨家将》、《说岳》故事的,等等。签文都比较短,或四字,或五字,或七字,但同一地方的签文字数一般相同。签文常常附隐语式的一首诗或顺口溜。由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都不了解签文的本义,甚至连主持人也不清楚,所以就要有签簿作浅显明白的解释。解签者能否知道签文的“微言大义”是很有点疑问的,所以也就离不开签簿。签文和签簿通常多年流传,主持人并不一定知道其来历,只是把它当作现实教科书来看待。


 
明白了抽签的道理,笔者就对《前人之事,后人之师》一文产生了点疑问。按照该文的解释,黑龙潭的抽签起着一种历史教育的作用。“该礼仪的真正意义在于他们是以龙王为媒介,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沟通的过程。”但据笔者所知的抽签仪式,无论是抽签人还是解签人,都不注重对签文的历史阐释。签文以及签簿上的文字是历史事实还是文学传说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如何从中得到对现实的启示。抽签人与其说相信签文所言是一种历史文化,不如说是相信签文是自己所奉神灵在冥冥中对现实的指点。他所相信的是“神”而不是“人”,正因为现实中的人解答不了自己的难题,他才要去抽签。如果你硬要说签文和签簿明明白白告诉的是史实,是采自历代的正史,签文中的人和事与你和我一样,都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上存在过的。他说不定会怒目相向,抱怨你破坏了他对神灵的崇拜。他由衷地相信,签文的灵验性正在于其神秘性。这种文化,与占主流地位的国家版本的正统文化是有区别的。比如,中国古代的官方和民间都供奉关羽,但官方的关公是忠义的化身,立足于史实;而民间的关公是正义的化身,立足于神话。在官方,关公是不显灵的;而在民间,关公显灵被说得活灵活现,甚至连那一天惩罚了某个奸夫淫妇也清清楚楚。
 
    《前人之事,后人之师》所引的签文,其实也说明了这一点。如“单骑见回”一签,签簿中有郭子仪“说服了回纥的统治者,和唐王联合起来,平定了仆固和怀恩的叛乱和吐蕃的入侵”。签簿的作者并不在意唐朝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而不称王,也不在乎仆固怀恩是一个人而不是两个人。他所在意的,只是借用这个例子“作为后代人处身立世的根本”。类似这样的签文和解释,从历史教育以及与历史沟通的角度看,其谬误是明显的。但是,如果把它作为历史的神化来看,则不存在任何问题。因此,民间广泛存在的抽签问卦,与其说是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不如说是现实与神灵的沟通。黑龙潭也不是例外。
 
    在这种抽签的场合,我们能感到的,是抽签人的庄重和虔诚,他们对神灵的祷告和言说,其真诚程度有点近似于基督教的忏悔(但没有原罪感,这正是中国宗教不同于基督教的地方),不过所言不是基于原罪的悔过而是对现实的迷惑。他们不求思辨理性的道理解释,只求冥冥之中的神意启示。解签人对签文的阐释,也不在于其整体理解,而在于其中某个词汇的对应。因此,求签和解签,当签文能对所求之事加以对应解释时就对应解释,如果不能对应解释(这种情况反而比较多)则不惜割裂签文从中挑出某个词汇,其性质也有点近似基督教中的神父引证《圣经》。
 
  有一点,《前人之事,后人之师》说得极有道理,在这种抽签行为中,历史是没有时间概念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是重合的。但问题在于忽视了抽签行为基于现实和神灵的分隔,抽签的主要任务是取得现实和神灵的沟通,而不是历史文化和现实文化的重合。
 
  学者研究社会,往往有一套学者语言,农民在乡土中生活,也有一套乡土语言,尽管这两种语言有字面上的重合,但往往表达的是不同意思。比如我自己,是把毛泽东当作历史人物来看的,但在我的故乡,有不少农民相信毛泽东是神,甚至会在窑洞里多年前留下的毛泽东像前面点燃几柱香。如果说他们心目中的毛泽东和笔者心目中的毛泽东是一个人,就有可能出差错。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语言 语言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历史情境教学中的语言再现法
    伊朗语言历史的变化
    谈历史语言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用历史学科语言解决问题
    历史课教学实效及其语言艺术性探索
    谈历史高效课堂中如何运用语言艺术
    历史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之我见
    历史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历史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
    新课标高中历史语言教学艺术
    浅谈新形势下的中国语言文化国际推广战略
    优化语言教学 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