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当代中国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天人感应:中国文化视域中的北斗星(下)

天人感应:中国文化视域中的北斗星(下)

斗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星构成“斗”状,称为“魁”或“斗魁”,但也有人以天枢星为“魁”,如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云:“魁,斗第一星也。”[4]1117魁有第一之意,引发了科举时代里人们争相祭拜魁星求取富贵禄运的风气。各地多有魁星楼、魁星阁一类建筑,供奉“魁星”,神形似人,丑怪如鬼,右手握朱笔,左手论文联盟http://持墨斗,金鸡独立,脚踩鳌鱼头部,取意“朱笔点中,独占鳌头。”[20]74民间传言魁星神为一才学满腹因容貌丑陋落第,愤而投水的秀才死后升天所成。其掌管着文人的文章盛衰与科第命运,因而受到读书人的争相礼拜。
  汉纬书《洛书》记,北斗七星除天枢、天璇等名称外,还有七个别称:“开阳重宝,故置辅翼,易斗中曰北斗:第一曰破军,第二曰武曲,第三曰廉贞,第四曰文曲,第五曰禄存,第六曰巨门,第七曰贪狼。”[21]1279从各星名称上可以看出,北斗除了主管生民寿命之外,还掌控着下土之士的禄运、节操及军队胜败等事。北斗第二星天璇星为武曲星、第四星天权星为文曲星,一些道典或以第四星(天权)、第六星(开阳)为文曲、武曲星,文曲、武曲星被认为掌管着武士文人发迹交泰的命运,民间传言,世间有名的文臣武士多为二星下凡,《水浒传》中开篇有言,辅佐仁宗皇帝“文有文曲,武有武曲”,指的是包拯、狄青为天上文曲星、武曲星下世[22]2。WWW.11665.com
  纬书《河图帝览嬉》又云:“斗七星,富贵之官也。其旁二星主爵禄,常与日月五星相会”[21]1135。斗柄端处的辅、弼二星亮度稍弱,不易见到,传言能够见到者可延寿增福。
  北斗星的源出与真形
  星星熠耀在天,既被人神化,亦被“人化”,传言它们有类人之形,有情亦有生。天空中地位独特的北斗七星,其源出自然不免为人化,传言斗星如人一般亦有生身之母。
  道教宣称,斗姆,又名斗姥、斗母、先天道姥、象道之母、斗母元君、圆明道母天尊等,其为元始天尊阴气化生,即北斗七星之母。《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23]8、《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24]8等道典记载,龙汉年间,周御王妃子紫光夫人于莲池中感孕,一胎而生九子,后长子、二子成为天皇大帝、紫微大帝,两子余气结为辅、弼二星,其余七子化成北斗七星,名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作为北斗生身之母,紫光夫人被尊称为“北斗九真圣德天后”、“道身玄天大圣真后”,即斗姆。道教中斗姆崇拜十分普遍,诸多宫观中都建有斗母殿、斗母阁等奉祀斗母。斗母造像,多取妇女形象,三眼四首八臂,持日、月、宝铃、金印、弓、戟等法器[20]136。道教中,众星皆为神明,尊称“星君”,其中以斗姆为至尊,南北二斗为其辅佐,统御着诸位星神。
  斗母信仰在发展过程中,又与佛教密宗的“摩利(里)支天”崇信融一。摩利支天原为古印度民神,后为密宗派吸收,称为“摩利支天菩萨”。宋元译佛经《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卷一记载,摩里支能化现“童女相”,“坐金色猪身之上,身着白衣,顶戴宝塔,左手执无忧树花枝,复有群猪围绕。”亦能化出忿怒相:“作忿怒相有三面,面有三目,一作猪面,利牙外出,舌如闪电,为大恶相。”[25]化现野猪之相。据言摩利支天追随太阳行走,有护身、隐身、消灾、得财等诸般法力。西藏寺庙中、唐卡上摩利支的造像一般为三首,中菩萨相,左野猪相,右天女相,八臂各持索、弓、花枝、针、钩等法器[20]304,或站坐于一金色猪身上,其下群猪绕足,或站坐于七(九)头野猪驮起的莲花宝座上。
  佛教传言,摩利支天化身斗姆,生出北斗,统御众星。道教则言,斗姆生于中国,去往天竺化身摩利支天,道典《先天神后斗姆元尊大道九皇真经》中,斗姥元君自言出身:“吾即摩利支天万泰阳也。天皇之前,吾已出世。地皇之先,吾住西洲天竺国,运大神通,往来印度。”去印度化为摩利支天,后见周御国王“心慈好善”,“因往度之”,而生下九星[26]8。因此斗姥神号道佛合一,称“先天神后摩利支天斗姆无上元尊”[26]14。道教宫观中斗姆造像有的则以摩利支菩萨形象塑造,天女相,脚下七只小猪围绕,以作北斗七星象征。
  古人看来,日月星辰经行天上,虽光芒闪烁耀人眼目,但这只是外在之相,它们各有不为人见的真形—多为某种动物,如太阳、月亮的真形为“三足乌”、“蟾蜍”。这实是文明童蒙时代人们对于自然的想象化认知或拟人化阐释,有图腾崇拜遗存的含蕴。北斗七星真形,传言是七只猪。唐徐坚 《初学记》卷二九引《 春秋说题辞》:“斗星时散精为彘。”[27]536彘即猪,传言北斗星时而散其精气化为猪形。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记,僧一行受恩于王姥,为救王姥犯罪子,施法将夜入园中之群豕(猪)捉住封入瓮中。次日玄宗询问:奏报昨夜北斗不见,为何?一行说:此为上天示警,应“大赦天下”。皇帝应允,王姥之子被赦。其后斗星日现一颗,七日后复原。群猪为斗星下凡世间化身[28]6。清初查继佐《罪惟录·方外列传》亦记载了类似扣留斗星所化七猪救人故事。
  猪何以成为北斗真形呢?猪是先民狩猎时代重要肉食来源,在农耕时代是最早为人驯养的家畜之一,在古时有特殊的地位,是受人崇拜的一种图腾物。河姆渡遗址出土一黑陶钵,距今约七千年,钵上刻绘着猪图像:首低垂,嘴前拱,目圆睁,腹略鼓,鬣毛簇立,体有刻饰,四足分行,似在觅食,专家认为此为猪图腾,猪身花纹或与星座有关。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一玉珏,距今五六千年,名玉猪龙,其体长蜷曲,头略大,耳肥短,圆睛突吻,有獠牙刻纹,被认为是猪、龙合体,为猪、龙图腾部族融合后形成的兼具二者图腾特点的新图腾。考古已然证明,远古时猪受到了人们的崇仰。而湖北曾乙侯墓中出土的诸多汉代玉唅中,有的形制为猪,葬俗以玉猪为唅—死者口含物,可能已有魂归北斗之取意。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墨子·迎敌祠》记载了古时祭祀四方之法,祭祀北方,应建坛树黑旗着黑服,“其牲以彘”以猪作献祭[29]140。北斗所在方位为北,对应五色为黑、五行为水,猪习性喜水,被视为水畜, 其毛色多黑,因而古人将猪与位于北方用以明季节定方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北斗相配,自在情理中。中国文化中龙有“九似” 之说—身兼九种动物特点,龙变化万端,化为猪亦是其能。北斗七星为帝车,天帝乘以巡行天下,为之驾车者,或龙,或猪龙,或猪,均无不可。
  摩利支天菩萨能化现野猪相,以猪为坐骑,当为猪神,北斗之真形为猪,正是以猪为联结,摩利支天与北斗有了关系,摩利支天与斗母因此合二为一。
  北斗星的神格化
  道教发展中,吸收了诸多古代天文与星占知识,对天上星宿加以神格化,经长时发展,形成了以北斗为核心的星辰崇拜。道教将北斗七星视为神明,称为“北斗真君”、“北斗星君”、“北斗七元(九元)星君”等,立庙塑像加以礼拜奉祀。
  据《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30]7、《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经注》[31]记载,北斗星君神号分别为:北斗第一阳明贪狼太星君(天枢),北斗第二阴精巨门元星君(天璇),北斗第三真人禄存贞星君(天玑),北斗第四玄冥文曲纽星君(天权),北斗第五丹元廉贞罡星君(玉衡),北斗第六北极武曲纪星君(开阳),北斗第七天关破军关星君(摇光),北斗第八洞明外辅星君(招摇),第九隐光弼星君(天锋)。在《上清经》等其他经籍中,北斗星君还有大同小异的各种称谓:天枢宫司命星君,天璇宫司禄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天权宫延寿星君,玉衡宫益算星君,开阳宫度厄星君,摇光宫慈母星君等等。
  北斗星君主管天下人的富贵寿夭,职责也被细化、明确化,生民各以生年属相不同分属于不同星君管辖,《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有记:太星君,子生人属之;元星君,丑亥生人属之;贞星君,寅戌生人属之;纽星君,卯酉生人属之;罡星君,辰申生人属之;纪星君,巳未生人属之;关星君,午生人属之[30]8。
  北斗星君的姓氏名号亦各有说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五言:“北斗魁第一星神名执(一曰报)阴,第二星曰叶诣,第三星曰视金,第四星曰拒理,第五星曰防仵,第六星曰开宝,第七星曰招摇(一曰始)。”[28]89宋元道典《道法会元》卷一七二云:“言北斗九宸,应化分精,而为九神也。”九神之名为:“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辅、天英、天内、天柱、天心、天禽也。”[32]明小说《封神演义》中,九位北斗星君为姜子牙封凡人而成神,其姓名为:黄天祥(天罡)、比干(文曲)、窦荣(武曲)、韩升(左辅)、韩变(右弼)、苏全忠(破军)、 鄂顺(贪狼)、郭宸(臣门)、董忠(招摇)[33]622。
  道教中还将北斗七星加上勾陈、紫微二星合称“九皇神”,出处《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有记,斗母“在玄明真凈天,修行玄灵妙道”,然后“九章生神,应现九皇道体。”生出九皇,名号各为“一曰天皇,二曰紫薇,三曰贪狼,四曰巨门,五曰禄存,六曰文曲,七曰廉贞,八曰武曲,九曰破军。”[23]9中国南方某些地方有九皇神庙,奉祀天皇大帝、紫薇大帝、北斗星君等九皇星君。
  自北斗化出,又有五斗星君之说,即北斗星君、南斗星君、东斗星君、西斗星君与中斗星君,亦是道教敬奉的五位星神。宋道典《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二曰:“东斗主算,西斗记名”,“北斗落死,南斗上生”,“中斗大魁,总监众灵。”[34]南斗为南天人马座六星,状亦如勺子,称为南斗,东斗、西斗、中斗则是道教据南斗、北斗对应天地四方虚构的星座,四斗之星化为神明,主宰着天地万类生灵。
  北斗星的祈禳之术
  北斗星主理人间年岁丰穰与政治清明,又掌控着下界生民的寿数、命运,故而受到了人们的尊奉礼拜,向之祈祷福运年寿,作法求以禳解灾祸。对北斗七星或九星行以祈禳之术,源于先民对于北斗的礼拜,其来久远,《史记·封禅书》记,秦时已有专门祭祀南北斗星的祠庙[3]1175。
  古语云:“北斗所指,不可与敌。”古时每逢军事行动,军队行前要作法祈祷,求以借助北斗神力保证出师大捷。《史记·封禅书》记,汉武帝征伐南越时,告祷太一神后,把画有日月、北斗、登龙的“灵旗”交付太史, 以用于出战时挥向所伐之处[3]1189。据考,早在先秦时,军队中就把北斗第八、九二星—玄戈、招摇画于战旗上,以求天意护佑。
  北斗作为皇帝权威象征,具有畏伏四众功效,因而被称王称帝者运用以确保帝王权威与地位。《汉书·王莽传》记, 王莽称帝后,为确立皇帝威压,用“五石铜”模拟北斗之形铸造了一个长二尺五寸的物件称为“威斗”,“欲以厌胜兵众”,“莽出在前,入则御旁”,至死都带在身边,以求魇镇叛逆、驱除灾祸[35]3046。
  北斗还被认为有攘除兵灾、免受贼害之灵验,因而北斗七星之形常为人刻在器物上或制为图符佩戴,以求免灾避害。《汉书·息夫躬传》记,息夫躬受人传退盗术,以桑枝制匕首, 上画北斗七星, 夜里披发于庭, 朝北斗挥舞匕首,祝祷作法,求以免除贼之骚扰[35]1681。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亦记, 孙权受介先生道法, 书“北斗”、“日月”字样, 带在身上而“不畏白刃”[36]222。古代兵器譬如剑等多铸刻七星图案在上,也是取以保身魇敌之意。
  当人病重、命危之际,礼拜北斗,祈请主掌生死的北斗赐寿福于人,是古人常为之举。《三国志·吴书九》记,吕蒙病重,孙权探望,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37]861。《魏书卷三十五·崔浩传》又记,父亲病重时,崔浩“夜在庭中仰祷斗极,为父请命,求以身代,叩头流血,岁余不息”[38]548。《南史·卷二十六》亦记,袁君正生病,巫长作法祈禳,要求其脱下著衣,说是“神将送与北斗君”[39]474。《三国演义》一百三回中更有情节,诸葛亮于五丈原燃灯祭坛,“日则计议军务,夜则步罡踏斗”,祈禳斗星,希求命延[40]554。
  祈禳北斗之习早于民间盛行,而道教形成的各种祈禳北斗的科仪斋醮,则是对古老方术承继的发展与完善。道教中论文联盟http://倡言礼拜、祭祀北斗,据云可使人增福延寿、消灾渡厄。道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言,持念北斗星君名号,于“三元八节、本命生辰、北斗下日”,“严置坛场,转经齐醮,依仪行道,其福无边,世世生生,不违真性,不入邪见。”[30]9在重大节日、本命生日、北斗下界日里置坛设祭,可获无量福德。《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亦记:“迎请紫光圣母并七元君,虔恭奉献,纵有多劫十重罪,冤家苦报,如九日轮照于冰山,应时消释。”[24]祭拜斗母并北斗星君可让人释怨解厄。祭拜北斗是道教科仪、斋醮中不可或缺内容,道教中传有“斗母法”、“斗母咒”等咒法,据言念诵有护身免灾之效。礼拜北斗,亦扩而展之,变为对礼拜东、南、西、北、中等“五斗”的祭拜。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道士修炼有吐纳服气之术,即吐出体内浊气,吞服日月等自然清明纯净之气,运于四体周身,聚于丹田,结为内丹,能使人体健神完,据云久之可长生飞升。如此道门吐纳术中,采补北斗九星之气是道人常习功课,道经《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详载了服食北斗九星真气之法: 观想九星神明身出九色气,“九气各从星中下,吐兆口中,随次而吐,极气吞之。气极微微通,细细吐故气,仍渐渐纳新气九色咽之,都竟,叩齿九通,坐卧行息,动静适人。如此九年, 九皇神君降授兆诀, 长生不死,上升三天, 结友众真,与道合同矣。”[41]坚持修习之人可交往仙真,身成道体。
  道教中还有道术“踏罡(纲)步斗”,又称为步罡、步天纲、越纲踏星、步纲踏斗等。罡为北斗斗柄,斗为斗魁,踏罡步斗是从远古传下来的法术,据云始自大禹治水,禹“三步九迹”,施法可移物。传言南朝宋名道陆修静居于庐山修习“礼斗法”道术,道法再传至陶弘景,陶弘景著为《真诰》篇,其中记载了“越纲踏星”细节[42]141。越纲踏星,即修炼者以禹步踏行于绘有五星或北斗七星图案的布或石上,意想自己入天界、步空中, 踏行诸星之上,呼名谒拜诸星神,恳请其助己转死籍入生籍, 祈愿长寿升仙。
  今崂山太平宫西侧高处有平坦大石名“混元石”,上刻北斗七星图,是道人踏罡步斗修习之处。据云修习步罡踏斗术,须深夜静时于室外星光下,禁人窥看,以禹步踏行石面斗星各星所在。禹步为传延久远的巫步,即身体重心放低,步步相随,踏足投地,走之字之形。修习者此际身体放松,摈除杂念,意想天上七星光芒照彻己身,身心与天地融一,有的修习者还要默念传承的各种口诀、咒语。《崂山太清宫志》卷八有记,清咸初年道士王裕恒“朝拜星斗四十年不懈”,一夕“赤光垂于斗台”,自此“精神增加,体健气足”,寿至136岁[43]。
  步罡踏斗的目的是为了强健神魄,成就仙身道体,亦可借之与神明沟通,役使鬼神。唐李淳风著《金锁流珠引》卷一《三五步罡引》言:“夫步罡者,是强身健神壮魄之法也。先从地纪,坚牢其身,壮健其神,神气自然镇藏,然后通天地,感使神灵也。”[44]道家除了以之修炼道身外,还用之于除魔驱邪、祈雨禳灾的各种作法中。《水浒传》七九回有记载,公孙胜以之作法驱风:“只听得山顶上连珠炮响,芦苇中飕飕有声,却是公孙胜披发仗剑,踏罡布斗,在山顶上祭风。”[22]629
  祈禳、礼拜北斗之风古时在道门与俗众中盛行,受此影响,民间甚至传言,狐狸等灵物要成就道术、幻化人形亦需礼拜北斗,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四记:“旧说野狐名紫狐,夜击尾出火,将为怪,比戴髑髅拜北斗,髑髅不坠,则化为人矣。”[28]102
  北斗星与建筑风水
  古人行事求功讲究“象天法地”,以使人事上合天意,得天之佑。中国古代城市的建置,往往以星空为参照、模拟,选址、规划、建设,以求达到天人合一之效。北斗星在天空中地位尊贵,则成为人间地理风水的考量准的。
  《诗·鄘风·定之方中》有言:“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朱熹注言:“定,北方之宿,营室也。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于是时可以营制宫室,故谓之营室”[45]41,《尔雅·释天》曰:“营室谓之定”,郭璞注曰:“定,正也,作宫室皆以营室中为正”[46]175。古人建造宫室正是根据营室星(定星)确定正南方位,《汉书·律历志》言:“斗纲之端连贯营室”[35]851。十月黄昏时,营室星处于正南,北极星处于北天,通过北斗星找到北极星,通过斗纲,即斗柄之端连贯营室星,这样天空中营室、北极星相连成直线,投影地面上即为“子午线”,一座城池、宫殿的中轴线由此确定。
  北斗星位于北方, 居天界中心,是人间帝王象征, 因此北方之地被视作大地中心,历朝建都多择址北方—位居北斗星下,象征皇权应天。汉代建都长安, 刘歆《甘泉赋》称颂长安上应北斗,元、明定都大都、北京,李消孙《大都赋》、陈敬宗《北京赋》皆云大都、北京位处北斗之下[47],将京都与北斗对应,都城位于天地之中,以此证明人间王权秉命于上天神意。
  城池建造择址也以地形符合北斗七星或九星之貌为上佳之地。温州城始建于晋,传言是风水大家郭璞主持下的择定,据言温州周边九山连珠,恰如北斗九星之状,是处被认为是风水宝地。
  中国古代地理风水认为天地相感,一气相应,托名黄石公的《青囊经·中卷》言:“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气行于地,形丽于天,因形察气,以立人纪。”[48]风水家认为,山脉来龙、河流走向等地理形势上应星宿,天地互为感应,是以能福人、祸人。传统地理风水术将山形分为九种,以“贪狼、巨门、禄存、廉贞、文曲、武曲、破军、左辅、右弼”等北斗九星之名命名,种种地形,于其中择处建阳居阴宅、设村镇城池,各有或凶或福的说辞判语。
  为了上应星斗,纳福接瑞,镇伏不祥,人们有时还有意识地营造一些形如斗星的人工之物。如明孝陵布局,下马坊、大金门、望柱、棂星门、遇龙桥、享殿、金顶等建造物斗折蛇形,恰如七星之状,或许朱元璋生为皇帝,死后亦欲乘“天帝之车”巡行空中。杭州西湖玉皇山自山脚至峰顶,依傍山势模拟北斗之状建造了七座亭子,据云始建于后晋年间,称“北斗星亭”,为的是聚集天地福瑞之气。七星亭旁安置铁铸大缸七口,北斗状排列,称“七星缸”,据说是为了镇服山上火龙而设。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中生有七株古樟,如北斗星状,各以七星别名命名为阳明、阴精、真人、玄冥、丹元、北极、天关,宫中道士言此地三光汇聚,地气蕴发而出瑞,古樟自然生就,话有夸异,求其始,或许也是为求镇宅聚气的人工栽植。
  北斗崇拜中的文化精神
  作为自然物象,北斗星昂然在天,自在自为,但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它又以其独特的宇宙位置、运转规律与人类的生活、生存发生了紧密联系,在文明演进中,它融入了民族文化之中,成为了一种附丽着人们精神与信仰的文化事象。
  就文化而言,究其所来,任何创造皆源出于人类基本的物质性生产与生活。中国人对于北斗星的礼敬崇信,始于物质之用,为物质性获取之后的精神生成。古人立身地上,掌握了北斗星运转规律,据其观象授时,定明四季节气,安排农事活动,辨正方向、明确左右,规划聚落建筑,诸般事项,超越了随意无序的本能生存,这是巨大的文明进步,应为科技发展的至高水平。《尚书》有记,受禅后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舜帝时人们已开始通过观测北斗安排农政事务,足见中国人对北斗星的认识与运用源起之早。物质之用是古人北斗崇信的原生之点,由于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所以人们才会着意于不停地探究它。
  由物质之用生发的北斗崇拜,是人们对自然奥秘的研究探测,人化、神化北斗,也是人们对于世界存在图式的试图阐释,虽然带有极大的想象成分,但这是人类文明初级阶段生产力低下、知识积淀浅薄等客观制约下产生的必然结果。认为北斗星主掌人间之事,这是古人对自然与人事之关系的认知与理解,彼时人类的生存受制于自然节序之替、气候之化及风雨涝旱之变,其中有着古人对于自然强大异己力量的畏服;以北斗星主理人间秩论文联盟http://序,这是古人对人类等级社会、贫富差别存在的解读;使北斗星主管人间治政、帝王与庶民命运,这是为民间人们的行事设置了限度,任何人不可为所欲为、造恶无端,否则就会失去上天庇佑,实是借神意给人间伦理道德以制衡;奉祀北斗,以人事干预天命,这是人们力求改变自然既定,天命制约下有人之努力修为,这是人们对于自我存在价值的肯定;而踏罡步斗、吐服北斗星气,除却成仙永生的妄想,作为传统的导引、冥想、气功之术,是行之有效的养生健身之方。
  中国历史发展中,北斗星浑然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中,天人相感是彼时星人关系的互动,也是自然物象化为文化事象的精神催化剂。回望历史,北斗星已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事象,其中体现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寄寓着先民的哲学思想与伦理道德,当然其中也有重重的迷信妄意,这却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可避免。时至科技发展的今天,迷昧妄信已为人们抛却,汰去虚妄,北斗星早已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吉祥图符。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孙克诚 [标签: 北斗星 百度 长白山 美人鱼 文学 百度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天人感应:中国文化视域中的北斗星(上)
    从“天人和谐”论到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
    李栗谷天人观研究
    柳宗元的天人不相预论
    从《易经》之“易”看“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论中西文化的 “天人关系”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生命哲理对地…
    精耕细作、天人关系和农业现代化
    命与天命:儒家天人关系的双重视角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