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历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里都存在着改革,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在改革中得以前进、得以发展的,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

这种改革在中国封建时代常被称为“变法”、“新政”。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晚清时期这样频繁地进行“新政”、“变法”。短短70年间,全国规模的新政、变法就进行了三次:19世纪60年代后的洋务新政、19世纪末的戊戌新政、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每两次新政相隔的时间不到5年,可谓是一浪接一浪,一浪高过一浪。这是因为,晚清时期的中国所面临的确实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社会危象一再显现。传统的社会制度在危机面前破绽百出,捉襟见肘,陷入难以应付的窘境;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只有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才是出路。在中国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变法”、“新政”有如晚清的“变法”、“新政”这样规模宏大,所要改革的不只是某一项制度,或一个领域,而是广泛涉及各个领域,更新多项制度,且深及数千年传统,而且三次新政环环相扣,层级递进。

洋务新政是晚清时期的第一次改革运动。这次改革运动的背景,是许多官僚士大夫所认识到的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所面临的“大变局”。时代变了,统治手段也必须有所变。所谓变,亦即以传统为对象的改革,但任何改革又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如同历史上任何改革一样,洋务新政也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这里所说的传统,主要是传统的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所谓政治资源,是指这次改革运动是由封建官僚阶层中的一个政治派别,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国家机器进行的。WwW.11665.com一次面向近代的改革却让封建官僚派别来主持进行,这实在是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悲剧,是时代和社会无奈的选择。西方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中国人尽快摘取近代文明果实;西方的侵略中断了中国社会以渐进方式走向现代化的可能,从而使中国社会呈现出现代化的需要与条件(包括物质的、人才的、观念的条件)严重脱节现象;西方文明的输入又向中国提供了一条从“旁门斜道”跃入现代化轨道的途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只能由当时的政治精英——洋务派们领导这次改革运动。所谓文化资源,主要是指这一次改革运动的思想基础仍是传统的“经世致用”、“穷变通久”理论——“经世致用”理论使一些封建官僚开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并引进西学,“穷变通久”则推动封建官僚们走出固步自封的圈子,加入时代潮流。尤其是传统的“本末”、“道器”、“体用”理论架构,为“中学”与“西学”的联姻架起了桥梁。

当然,洋务新政更多的是突破传统。

洋务新政的口号是“师夷智”、“求强”、“求富”。所谓“师夷智”,实际上是公开承认西方文化比华夏文化强,这是对“用夏变夷”理想的背离,是“天朝”观念体系的瓦解,是中国开步走向世界、走向近代的起点;所谓“求强”,其实质是以功利主义原则取代了传统的泛道德主义原则,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赞赏和追求战胜了“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立国之本“在人心不在技艺”、“尚礼义不尚权谋”①之类的梦吃;所谓“求富”,更是在事实上对“义利之辨”、“重本抑末”之类的封建主义伦理原则的否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的肯定和向往。

洋务新政确立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纲领。尽管这个纲领招来了后人的许多批评,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这一纲领在承认了“中体”需要西学扶持的同时,让西方文化在中国有了输入的通道和立足之地。我们在批判“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妄图采用西学维护封建主义之“体”的同时,也要看到,当洋务派一手护“中体”、一手抓“西用”之时,实际上是让自己的肩膀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其主要内容是以“强兵”为中心的近代国防、工业、交通、教育和科学技术研究事业的建设。活动内容是围绕着目的转的,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的主观目的范围。洋务派建起的江南制造局、京师同文馆、唐胥铁路,组织翻译的《化学鉴原》这类“西书”,其最大的成果并不是生产出了坚船利炮,而是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播下了现代文明的种子;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

当然,站在后人总结历史经验的立场上,今天我们完全可以批评洋务派“只袭皮毛”;但如果从当时中国“一统天下”的小农经济、儒家文化所营造的软环境看,从当时中国的时代条件看,就不能不承认,洋务派不可能具备日本明治时期维新志士那样的能力和魄力,他们的认识能力、行动能力和魄力,都只能及于资本主义文明的“皮毛”。穿透这层“皮毛”而触及资本主义文明本质的历史任务,只能期待于后来者。

人们一般都认为,戊戌新政是甲午战争及战后民族危机刺激下的产物,但这里只说对了事情的一半。这事情的另一半是,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化学元素、生物细胞、天体演变、地质变迁及“以太”等科学知识和观念,所教育和培养的完全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一代青年学子,所诱导出的“兴西学”、“兴工商”以至“兴民权”说的社会氛围等等,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

但戊戌新政不只是承继了洋务新政的遗产,也不会简单地重复洋务新政,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

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这个口号很大程度上是维新派为当时的变法运动统一战线制定的口号,它的内核是近代国家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而且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更能代表这次新政的方向,标志着中国已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早期现代化运动。

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这一理论在当时至少包含着三层意义:“变”的哲学思想,即社会必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理论,作为推行新政的哲学依据;“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说,即民族间生存竞争的“天演”理论,用以激发全民族通过变法以强国、救国;社会有机体论,即认为国家作为一个生物机体,其“细胞”是国民,国民的强弱决定着国家的强弱,从而为“兴民权”、“开民智”说提供理论依据。

戊戌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资产阶级。而且就维新派成员本身来说,其知识结构、观念结构,尤其是政治理想都已背离传统,这就使维新派从根本上区别于封建官僚的洋务派,代表着新的社会方向。但是,他们人数很少,在变法运动中只能采取“上书求变法于上”,“开会振士气于下”②的方针,即依靠皇帝,团结士大夫进行变法。因此戊戌新政的主持者是光绪皇帝和一群拥护他的士大夫。这同样是戊戌新政区别于洋务新政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明在欧风美雨的击打下,封建统治集团分化的裂缝已延伸至最上层。而且,光绪帝及其在士大夫中的拥护者们已经不满足于前此洋务派变法的范围,基本上是按照维新派的设计进行变法。这就改变了洋务新政中那种完全由一些督抚进行的局部的、各自为政的、浅层次的变法的状态。

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加深入,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开制度局以统筹全局、改革官僚机构等,即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经济领域不仅提出要发展工商实业,还设立了保护工商实业的农工商总局、铁路总局、各省商务局,颁布“振兴工艺”的章程;在文化教育领域,所兴办的已不只是培养洋务专才的专科学堂,而是面向国民教育(“开民智”)的大学堂、中小学堂,并且还向最顽固的科举制度开刀——宣布废八股改试策论。这种广泛、深入的变法活动,正反映了维新派所追求的是“全变”——系统的、全面的社会变革,而不是洋务派那种零敲碎打、补苴罅漏式的变法。

戊戌新政已达到相当程度的社会动员。在戊戌新政开始后的一段时间里,在维新派的大力宣传、鼓动下,不仅光绪帝及帝党官员参与了变法,包括洋务派在内的官僚集团中的许多人、各个地方的爱国士绅,甚至慈禧太后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变法,使变法运动拥有比较广大的群众队伍;戊戌新政的进度也是惊人的,在“图自强在一反掌间耳”③的认识和“大变”、“速变”、“全变”思想的指导下,短短的百余天时间里,大到设制度局以议政,小到整修京师街道,艰难如废八股改试策论,激烈如罢免礼部六堂官等等,百余道变法诏令,牵涉到所有领域的改革措施几乎是一齐出台,用今天的话说是“大干快上”。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变法的群众基础的争取、与变法的速度和广度的追求竟成反比,社会动员与变法运动的深入和扩大却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年轻的维新派与同样年轻的光绪帝选择了后者,结果是失去了前者——当变法运动以加速度深入触及到官僚机构、科举制度、旗人生计等方面的变革时,原来的许多支持者疏离了变法运动,并且成为反对派,与顽固势力一起扼杀了戊戌新政。

今天作为我们这些可以安坐在书斋中一笔一划写文章的后人,在潜心研究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维新派变法措施过激,导致戊戌新政的失败。但作为今人,我们更应当以客观的态度,对前人多一分理解,而不要一味指责维新派失策。因为,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虽救火追亡,犹虑不及”④的形势下,有几个中国人愿意按部就班、从容不迫地慢慢来?在全面落后于西方的中国,改革者所遇到的是一团乱麻,“一行变甲,当先变乙,及思变乙,又宜变丙”⑤,在短时期内有谁能理得清这个“胶葛纷纶”的头绪?若枝节为之,与洋务新政又有什么区别?又有谁敢保证,先立“甲”而“甲”必定能生存下去呢?当中国人面对西方国家所展示的富强全景图时,有几个中国人不想全盘照抄,以使祖国在“优胜劣汰”的民族生存竞争中成为胜者呢?

戊戌新政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被基本推翻,慈德太后及其所代表的顽固派不仅否定了戊戌新政,而且重新又仇视一切洋人、洋事物,甚至要“剿灭”或赶走一切洋人。这实际上是把历史的车轮又倒退到了洋务新政以前。慈禧太后及顽固势力的倒行逆施,不仅受到维新派的严厉抨击,也引起了洋务派所反对,并且遭到了洋人的打击。结果,在庚子年的八国联军战争中,慈禧太后及其所代表的这股势力几乎被洋人所“剿灭”。这无论对朝廷、对民族,都是又一次的“创钜痛深”,又一次的生死存亡考验。也就是说,“庚子”是戊戌以后大清国历史车轮倒退的最底线,这以后只能是掉头再往前进。1901年1月29日,即清政府宣布接受《议和大纲》的14天之后,诏今变法,开始了晚清第三次新政,史称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与前两次新政一样,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不易者三纲五常”,“可变者令甲令乙”⑥。但这只是清王朝的一厢情愿,无论是从时代潮流还是社会要求看,庚子以后的变法不仅不可能停留“令甲令乙”式洋务新政水平上,也不能仅仅重演戊戌新政。所以,清末新政比两次新政都前进了一大步。

清末新政的主导力量最初是洋务派,这是历史车轮重新启动时的必然现象。1901年7月,张之洞、刘坤一联名递上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是为代表。在这份对新政初期起指导作用的奏折中,张、刘代表洋务派提出了设学堂、改科举、去书吏、汰绿营、劝工艺、定商律等要求,被慈禧太后全部采纳,并照此实行。于是,曾被慈禧太后推翻的戊戌新政成果重新一一显现。但只是开端,曾被壅堵截流的社会变革潮流一旦决堤放行,其汹涌迅猛之势是洋务派所无力驾驭的。不久,立宪派取代洋务派承担起指导变法的历史任务。立宪派虽然可以说是戊戌年间维新派的发展,但与维新派已有很大的不同:立宪派已有更宽厚的社会基础,其主干部分是数量日渐扩大,且日趋觉醒的资产阶级;其政治改革主张更为明确、成熟,尤其是君主立宪制方案已相当完整、清晰,且内容充实;其思想理论基础已是引自西方的系统、完整的近代政治学理论,基本摒弃了传统的经学;在组织形态上,立宪派已成立了众多的近代政团组织,如“预备立宪公会”等;其政治行为已基本具备近代型态,如:凭依合法政团,利用合法讲坛(如咨议局、资政院),运用集会、游行、请愿、书刊宣传等形式进行政治斗争。

清末新政的主持者仍然是清朝政府,但已不像前两次新政那样只是统治集团中的某一个政治派别(如洋务派、帝党),而是由整个统治集团主持变法。因此,在朝廷内部已经没有要不要兴西学、要不要变法这类争论,而只有变法的快慢、立宪早迟的分歧,以及利益分配上的争夺。无论是变法,还是立宪,几乎已成为君臣上下一致的呼声和行动。

与此相适应,清末新政已达到较广泛的社会动员,上自慈禧、光绪、王公大臣、下到士绅、商人、学堂师生及一般市民,都以高涨的热情和自觉的行动积极参与这场政治变革运动,其社会动员的广度和深度是中国历史上所不曾有的。而且,与前两次新政完全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方式不同,清末新政在自上而下启动之后,基本上是自下而上地由民众推着政府往前走。当这个政府终于推不动之时,也就是从新政转向“新政府”之时。

正因为如此,清末新政中社会变革的广度、深度是前两次新政无法比拟的。在十年时间里,几乎同时进行了教育制度、军事制度、经济体制、财政制度、法律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直至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广泛、系统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各个领域的改革不仅各自留下了许多有形的成果——这些成果大多被继起的民国所接受,取得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过程中的最大的实绩;而且还产生了许多无形的成果,如:加速了社会的分化,新的社会经济成份和社会力量加快成长;促进了政治力量的分化和组合,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的政治力量得以更快地壮大;推动了社会观念形态的更新,近代文化和思想在逐渐扩大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这些无形的成果比有形的实绩更有意义。

所有这一切,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令甲令乙”——“中体西用”的范围,也可以说已超出了一个依赖传统农业经济、儒家文化为生的封建朝廷所能承受的范围。接下来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政府彻底地自我改革,改造成能承担近代政治的载体;要么让位。衰朽老迈而昏聩的清王朝不愿、也无力做到前者,那么只能让后者选择它。这是历史、社会、人民的选择,不是孙中山及其革命派所独能为;不是革命中断了改革,而是清王朝不愿、也无力继续改革而迎来了革命。

清王朝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应当承认,它的三次新政的成果,的确是一笔颇有价值的历史遗产,因为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起点,或者说是最初的基础:

在经济领域,经由清政府的三次新政,在数千年小农经济一统天下的中国,创建了一批军事工业企业、民用工业企业,以及近代开矿、交通、通讯、金融业设施和企业,成为中国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清政府还制订、颁布了一批适应或有利于建立、发展近代工商业的政策和法规,它也是中国建立近代经济体制的起点。

在军事领域,清政府从西式武器的购买、制造,到新式陆军、海军的编练,以及近代型军事人才的培养,近代军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从而初步建立了一个近代国防体系。尽管这个体系在当时是内战有用,外战无用,但它毕竟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开端。

在文化教育领域,清政府从洋务新政开始创建培养洋务专才的军事、外语、技术类的新学堂,到第二、第三次新政在全国各地日益广泛地建立旨在普及国民教育的普通学堂,不仅使近代学堂遍及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一个近代教育体制:从幼稚园、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直到大学堂,以及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师范教育、留学教育,还建立了近代教育制度和教育机构,并且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了第一批科学技术人才。

在政治领域,清政府从建立总理衙门开始改革政治制度,通过三次新政,尤其是清末新政,基本打破了沿袭了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初步建立了一个近代型的、已显三权分立雏型的立宪政体:作为向国会过渡的资政院,以及内阁、大理院,在地方也建立了向地方议会过渡的咨议局,在全国范围推行了地方自治制度,并且还制订了近代法律,其中有宪法大纲、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以及律师制度,中国政治开始向法制化、民主化迈进。而且这一政治架构,基本上被民国所接受。中国政治的现代化由此起步。

这幅晚清改革成就图谈不上宏伟壮观,但的确使人耳目一新,因为它使传统中国展现了新图景。但如果从当时中国社会的要求看,如果与同一时代进行改革的日本等国的成就相比较,就不能不认为清政府的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之所以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从国际形势或国内形势看,由于清政府的一误再误,已经错失了改革的最好时机。至20世纪初年,太沉重的民族危机、太尖锐的社会危机,以及飞速发展的社会思潮,与清政府这架政治机器的陈旧、锈坏和运转不灵之间的反差太大,清政府主持的改革已无继续推进至成功的可能。也正因为它的不成功,正因为它已没有再向前发展的可能,才会被更高层级的资产阶级革命所取代。

 

注释:

  ①《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0页。

  ②③《戊戌变法》(四),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153、129页。

  ④《康有为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4页。

  ⑤胡伟希选注:《论世变之亟:严复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3页。

  ⑥《义和团运动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14页。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汪林茂 [标签: 清新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文化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